Redian新闻
>
可再生的生活,真的可行吗?

可再生的生活,真的可行吗?

公众号新闻


“你关心气候变化吗?” 面对这个问题,你会怎么作答?这是专业人士的工作,与我无关?我的生活已经很苦了,不想再关心?又或者,人总是要发展的?虽然近几年频发的极端气候,已经让我们对气候变化有了实感,但怎么将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和气候变化联系在一起,仍是一道难解的题。

单读和 WWF 联合发起的气候行动者 2023——“再生”创作征选项目,希望推动文学艺术领域年轻的创作者关注气候变化,以对可再生能源的认识与思考破题,并且借助他们的创作让议题与更多朋友产生联系。此外,也希望大家可以形成一个小的单位,共同展开行动。

9 月 3 日,入选者们齐聚在书店,一起聊了聊“气候危机下,怎么讲‘再生’故事”。他们分别介绍了自己与“再生”的渊源,对创作内容的构想;也分享了自己对如何实践一种更可持续的生活方式的构想,影响过自己的相关议题的作品。在他们的表达和碰撞中,气候变化、可再生能源议题渐渐成为了一件每个人可亲近可感知可操作的事情,而我们的聆听、阅读和关注也已经是“再生”的开始。

以下是本场论坛的文字实录。未来这些作品都会在单读上发表,欢迎大家持续关注。
活动现场


“我”与“再生”

 吴琦   你们为什么会对可再生能源、气候变化议题感兴趣,并且想要参与到“再生”项目之中?这个议题和你们之前的创作和研究经验有什么关系?

 常箩   我本科读的是新闻专业,毕业论文写的是对气候变化和转基因的科学性、政治性报道。当时有一个词叫“冷浪漫”,就是把科普这个主题,用更能触及人心的语调传达给大家,让大家感受到技术和我们的关系,我意识到讲故事本身是很重要的。


‍‍
 勾食   我本科学的是实验雕塑,是很烧钱的,我不喜欢花钱,喜欢捡垃圾做东西。我做过一个自己最满意的作品,就是在河边捡断树枝和柳木,拼成鲸鱼骨架。在学校展览完后,我晚去了一天,发现作品被同学丢掉了,他们觉得那只是我捡来的东西做的。本来我想把它放回树林里,让植被重新把它覆盖。从那之后我就开始怀疑自己做的东西有没有用,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再做当代一点的作品。

之后我开始画漫画。我认识了我的对象莴苣,陕西铜川的一个女生。她跟我讲了很多关于煤矿的故事,她说那里以前下雪都是黑色的,河也是黑的。铜川是陕西的地级城市,两座山夹着两条马路,是因为发展煤矿才出现的城市,现在没落了。我这次会跟她一起创作,我们是因为一起画画所以在一起的,也一起做了很多事情,准备一起做更多的事情。

 华攸博   我接触这个议题大概是中学的时候,因为家人在做环保志愿者。后来学习时也选择了社会创新、循环经济相关的研究。这一次参与“再生”,是因为我发现作为研究者去跟一般的朋友们聊环境议题时,比较艰涩,也有点生硬,没办法跟日常生活产生具体的联系。这么大的一个议题,“气候变化”,除了感觉到天气变暖以外,它到底跟我们生活中的选择或者生活的形态有什么连接?我对此特别好奇,想把艰涩的研究变成大家都能阅读的文章。

另外一个我关注到的问题是,在全球性的挑战之下,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相应的解决方法,因为每个地方的系统其实是不一样的。我也想通过创作跟“在地”产生更多连接。

 刘敏   我做了十年的记者。媒体的特点是要给大家一个确凿的结论,如果不给结论,读者就会说,你写半天到底要写什么?但气候问题是不可能有明确的逻辑链的,科学上不允许。所以一两年之前,大家基本都不碰气候选题,或者也没有这个意识。但是 2021 年我们去报道了“白银”那场突发的气候转变导致那么多参加越野赛的人去世,也去报道了郑州大水。大家开始觉得,突发极端气候是一个我们需要重视的主题。
我最近感兴趣的一个话题是“森林修复”,是我原来完全没有接触过的。矿山、开路,大量的橡胶林、桉树林,造成生物多样性的缺乏,造成当地环境破坏,那到底是怎么修复的?
电影《在西伯利亚森林中》

 许烨   小时候经常停电,全村人就集资在一条小溪边弄了一个发电站,但电还是不稳定。有一次停电了我在街上跑,结果摔进拖拉机的零件堆里,伤口缝了好几针,这算是我的身体跟能源直接的一个联系。本科我读了生物专业,但是发现自己更想做图像类的创作,就转到平面设计。后来到荷兰留学,气候变暖带来的海平面上升对荷兰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议题,所以上课的时候经常触及相关话题。回国后我开始创作关于家乡的故事,一个能源相对自给自足的小山村,以自然和自己的劳动作为能源来源。



能源就意味着
我吃什么,用什么‍‍

 吴琦   接下来请你们介绍自己在“再生”项目中的创作计划,目前的状况,或者期待它最终呈现的样貌。
 刘敏   我今年年初去香港访学时,参观了“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植物园的科学家专门带我们参观了苗圃,一眼看去苗圃平平无奇,高高低低的绿叶植物都不认识。后来我才知道这里养的都是香港本土植物,不是普通的、能在市场上找到的商用植物。如果香港哪里的山变秃了,就用这儿最原生的植物;不用买市场上特别便宜的大批外来植物,而是用最附近的、最本土的植物种回去,让它尽量变回破坏之前的样子。这其实非常难,第一,这个地方原本有什么植物都需要调查;第二,这些植物并不好养,因为市场上能买到的植物的种子、栽培方法都是经过反复验证的,原生植物反而大家经常忽视。
我听说内地也有一些高校老师和 NGO 在做类似的研究,所以就报了这个选题,想看一看内地做得怎么样。我上周去了一趟香格里拉,听完第一天森林修复的研讨会之后意识到,这个题目跟我设想的逻辑完全不一样——内地的现实情况太复杂了。“嘉道理植物园”的经验有本土性:一,嘉道理修复的土地属于香港政府,不涉及集体林、村民个人土地等复杂产权;二,香港的气候和地理环境相对单一;三,政府和市民环保意识强,修复的流程已经很完善了。
但是我听四川、云南的老师讲,比如说这片地是村小组的,你跟村长说完之后,村民们会觉得这是有钱人跟村长联合起来了,他们完全不会配合。如果研究者不考虑社区关系,就会导致行动失败。地理环境也是复杂的,同样在云南,西双版纳用的热带植物,跟在香格里拉高山针叶阔叶林用到的植物完全不一样,北京用到的植物又不一样。每一块地用到的植物怎么培养、谁来付钱、谁来跟当地人谈业务,都是问题。
 华攸博   我之前作为顾问参与过跟印尼的塑料回收有关的研究案。在这个团队里,顾问来自不同地方,就开始了一个发散性的讨论,到底印尼的塑料垃圾问题是什么。这时候有一个英国同事说,他们为什么不直接喝自来水?我是整个项目里唯一来自亚洲的,我自然清楚自来水不能饮用,但其他人可能习惯了打开水笼头就可以喝。后续我们做研究的过程中,又出现一些具体的事情。比如当我们讨论塑料垃圾回收,有些人可能想把它制作成衣服、环保袋。但是当我们再深入去剖析这个问题的时候会发现,回收不只是思考垃圾本身回收的问题,也包含材料、设计,以及这些塑料从哪里来,可能是当地使用产生的,也可能是观光客带来的。
我们还要思考的是,如果提出一个解决方案,它会如何产生一系列影响。比如说,跨国企业决定做一个循环的回收制度,听起来好像很棒,但你会发现印尼的很多拾荒者其实就是靠这些垃圾过活的。如果直接这样做,可能就不会注意到这些拾荒者的工作问题、他们的温饱问题。整个项目让我更直接地看到,很多时候想要解决一个问题,但没有考虑清楚的话,我们的解决方案反而会造成另一个问题。这就让我更关注宏观议题下,不管是作为专业人士或是作为一个普通人,能否从更多面向去思考、观察一个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什么新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可以怎样被预先考虑到。
纪录片《我们的星球 第一季》

大家可能经常听到这些名词,“循环经济”、“创新”,我觉得最终要思考的,还是如何让它们跟个人、跟在地、跟会受到影响的人产生关联。我的创作的其中一部分,希望整理过去做过的案例,以及从其他地方观察到的解决方法。好的方法值得分享给更多人,但不一定要去复制这些方法,而是可以看到那样的情境下为什么产生这样的方法。
在过去办工作坊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参与的朋友已经在日常中实践更可持续、更环保的生活方式,但是有时候大家会有一些困惑,比如“执行起来是不是会很辛苦?是不是要变成一个苦行僧?”等。这些讨论让我特别有收获,有时候有参与者提到一些困难,另外一个人恰好有好的解决方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选择,怎么样通过自己的生活日常对这个环境更友好,大家也有自己的想法。所以我的创作另一部分,也有一点探讨意味,希望去了解个人在尝试低碳或者更可持续的生活方式时,会遇到什么样的困惑,或者为什么没办法做到。
 许烨   我回到乡村之后,看到了许多重复利用的东西,它们体现了村民们的知识跟智慧,我的创作想讲述这些故事。
我家厨房门口有一种野草,叫作龙眼草,在古代有类似于金创药的用处。它的种子经常粘在我的衣服上,也容易粘在路过的动物身上——在我知道我爷爷对它的认识之前,这是我唯一的了解。我观察它的时候就会看到很多小动物,比如蜘蛛、菜粉蝶,家禽会来食用它的种子,一些路过的野鸟也会和这颗小小的野草互动,当然还有蜜蜂来给它传粉。
这个网络再延伸到蜜蜂。我家里每年都会有一大群蜜蜂来筑巢,我会听到屋外有很大的嗡鸣声,出去一看,数以千计的蜜蜂在屋顶一直环绕。最有意思的是,前一天会有几只小蜜蜂来房间踩点,确认安全后,第二天就有非常震撼的奇观。我伫立在蜂群之中,看它们慢慢排队钻到缝里,筑巢。
村里有很多蜂农,他们会先把蜜蜂养在山里,等到水稻该传粉的季节,就把蜂箱移到村子里。路过田野不仅能够闻到稻香,还能听到蜜蜂的声音。类似这样非常具体的网络在我眼前呈现,给我带来的震撼和奇妙的感觉,我特别想要还原。
当然乡村同时在面临发展问题,我正好经历了厕所改革。政府鼓励大家拆掉旱厕,修建马桶。我爷爷就觉得那是非常好的肥料,不仅是人的排泄物,包括家禽家畜的,都会储存起来,需要的时候就去取,但是我们就因此失去了旱厕。拆掉之后,我爷爷经常跟我抱怨,说最近的肥都不够,只能用更多的化肥,菜地的养分越来越糟糕,土壤质量下降得很快。村民们当然也没有环保意识,用完的农药空瓶子直接丢到小溪里,又带来其他影响。除此之外,最近三四年,每到夏天都旱得很严重,所以我们都要非常频繁地浇水。我以为会一成不变的小山村里面,竟然有这么多化学反应。
能源这个词对普通人来讲还是太遥远了。对于农民们来说,能源其实就意味着我吃什么,用什么,就是这么简单。我也希望通过讲述这个故事,把能源议题回归成大家更熟悉、更亲切的样子。
 勾食   我在学校会学习气候、能源相关的东西,可能它们离我很近,但当我回到家里,它们却变得特别遥远。我的家人不会思考这些东西,或者说思考了也没有用,因为人是要吃饭的,人是要发展的。
我和莴苣一起创作的作品,题目打算叫《向阳》。我们去铜川博物馆看到了一件雨衣,雨衣上面写着品牌名,叫“向阳”。我觉得特别好。煤矿现在正在转型,煤矿会有采空区——挖煤的时候塌陷的地方,这些地方上面就不能住人了,煤矿转型会在上面种一些食物、农作物。我看到她家那边的山都是一道一道沟壑,都是人工造成的沟壑。虽然已经重新长出了植物,但是没有被抹平,还有记忆存在。我在街上会看到很多残肢断臂的老人,诊所也很多,诊所门前会有很多小凳子,老人们每天坐在凳子上聊天。
我不敢去讲这些东西,或者说不想去画这些故事,所以会有一些虚构的内容。别人看起来可能很现实主义,但其实是半虚构的。因为我讲不了特别真实的东西,很难说出口,我不觉得讲得出来。
有一个以前很大型的矿区,所有人都住在山上。陕西其实大多人住在平原上,却有那么一个地方,因为煤矿,人往上去了,聚在那里形成一个很小的乌托邦,只要任何外人进去,一看就知道你是外地的,但他们并不排斥和外人接触。我们去看的时候,周围环境变得特别漂亮,周围都是绿树。我们坐缆车,就是以前矿工上下班的缆车道,下到底下,继续走下去。看到一家人提着一些东西,我们很兴奋,觉得肯定是本地人,就问他们要去哪里,他们说要去野餐。像这样的故事发生在这里,让我觉得是在变化的。我想要以一家人的视角切入,讲一个故事,关于“向阳”的故事。
莴苣家背后有一个煤楼,上面是黑色的,但是现在已经长出一排排向日葵,这也是我想画这个故事的原因。
 常箩   我的故事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意象,就是太阳。我想要讲的是一个逃避太阳的人,他要戴防晒帽,擦防晒霜,不要在最热的时间出去,要在空调房里待着。
我作为一个城市人,接近这个议题时感觉不到力量,我会越接触越感到痛苦、麻木。技术在发展,能源的效率也在提高。以前一度电能做到的事情,现在不用一度电了。但是人们的体感效率没有变高,我们要花费更多的能源,才能觉得我的生活是舒适的,尤其在城市里。我跟身边的朋友聊气候变化的事,他们几乎都会说,我和这个问题没有关系,这个事情不是我要来解决的。他们会觉得,要由专业的人去做,我只是一个平民,日子只能这样过,我是被困住的,我没有办法。他找不到一个驱动他行动的理由。有的朋友甚至说,我生活已经很苦了,赚钱很难,现在都找不到工作了,为什么还要跟个塑料瓶过不去?在城市里,不管你有多关注这个问题,心中的某个位置一定是麻木的,一定没有办法全身心进入这个问题。
很长时间以来,我对技术有一种依赖幻想,幻想以后不用煤炭了,以后不用石油了,以后用风电就好了。在城市里就觉得技术的进步能解决一切。当你发现技术的进步解决不了一切,只是在解决你自己的生活时,你是非常无力的。
纪录片《地球的夜晚》

所以我的故事想去讲一个城市人慢慢接触到这个问题的过程,他的感受从麻木到动摇。其实所有能源,包括化石能源、风能,太阳能更不用说了,甚至一些生物质能,都与太阳有关,但是在城市里没有办法直视太阳,因为我们知道我们是晒到太阳最多的,我们把乡村晒到的太阳运到城市里来。所以当你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你就会想打一把伞,我不想看到这个东西,因为我的生活已经很糟糕了。

“我到底希望过一个
什么样的生活”‍‍‍‍‍‍

 吴琦   在目前的调研或思考中,有没有一个例子可以提出来,让大家明白实践没有那么复杂,没有那么难,能够告诉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工作,怎么跟“再生”、可再生能源这样的议题做勾连?
 华攸博   我想先回应一下个人实践过程中遇到的无力感。我一直想更好地实践,但我也的确觉得,在城市里很多东西是没办法决定的,它好像已经为你决定了。但我会从“我到底希望过一个什么样的生活”去思考。的确,去跟身边人直接谈论气候变化,或者应该怎么做,是生硬的,而且是在以自己的标准要求对方,这样的要求对一些人来说,反而更不可持续,他可能做了两天,太累了,不想每天都带着这个想法。所以我更多地跟身边人聊的是,我是这么做的,我为什么这么做。
我之前办工作坊时,有两个例子很有收获。一个参与者在活动中分享,他自己很在意环保,所以有一次送了朋友一个二手礼品,朋友收到以后特别生气,想跟他绝交。他在会场上提出来,大家都笑了。最后大家讨论的结果是,首先我们肯定还是要有礼节,他可以告诉朋友我为什么送这个礼物,为什么选择一个二手的东西作为礼物而不是新的。有些东西作为二手物还是有一样的使用功能,而有些东西是消耗品,如果你送的是功能可以延续的东西,可以把自己的环保理念告诉朋友,这也是讨论的开始,会让他们跟这个议题产生连接。
另一个我很喜欢的例子是,有一个参与的朋友特别喜欢买每年那种很漂亮一页一页的日历,可是他当时又很想实现极简,就特别纠结,既想拥有这么棒的日历,又觉得自己浪费。这时另一位参与者提出来说自己也有这样的纠结,但后来找到了办法,用撕下来的日历背面记录菜谱。这是非常小的事情,但是对我和在场的很多参与者都很有启发——我还是有想要的东西,可是我同时也把这个东西再利用。每个人能够接受的程度不一样,能实践的程度不一样,但是如果这是一个方法,是你可以开始的一个方式,也许你会找到更适合自己的一些方式。
这又回归到这些议题到底跟自我有什么关系。有时候别人的实践方式不一定那么符合你的需求,因为只有你自己更理解你希望过什么样的生活。我们需要问自己希望怎么活着,然后在自己的生活里往这个方向想,我们还可以加入一些怎么样的环境友善的实践。
我平时喜欢做一些小的实践实验,最近是去一家喜欢的面包店时,会把他们的纸袋弄干净了后再去买面包。第一次可能还好,店员会说“好吧,你装你的袋子”,但第二次、第三次,慢慢认识我以后,店员还会跟同事说,“面包你别给她袋子了,她自己会带袋子”。这样做不一定很快能看到效果,可是我觉得它是破题的开始。对对方来说,他可能之前没有见过这种情况,但是一旦有人开始做了,他们也许会往这个方向想。也许我们没办法真的一下就改变那么大的问题,但是可以促使大家开始关注这件事情,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许烨   正好我最近搬到云南生活,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我又不太擅长跟陌生人打交道,所以特别想跟菜场的阿姨叔叔们认识。我就重复用我的塑料袋,被菜场阿姨发现,她说“你自己带袋子啊”。虽然那个菜市场打着标语,但是大家好像都没有在意。总之我带着自己的袋子去,每一次都这样,她就认识我了,并且还给我打折,我特别感动。去打包一些饭菜时,我也自己带盒子,那个阿姨就给我打了超级多的饭。这不仅是对自己的要求,也让我通过这个方式认识了很多本地人,我很开心。我还在院子里种菜,知道自己的食物来源还蛮有意思的,其实种菜也是为整个气候做一些事情。
说到礼物的问题,我在北京工作过一段时间,朋友之间、同事之间送礼物我就特别头疼,为什么我不直接给对方打钱,而要给对方买一个人家并不需要的礼物呢?后来我就放弃了,没有再给任何人准备过礼物。不过取而代之的是,后来我回到家乡,见证了自然那么壮观又绮丽的景象,对自然造物非常痴迷,我会捡一些羽毛、松果,给来我家玩的朋友都送一个。我到了云南之后也是这样,在山上到处跑,捡了一大堆类似的东西,也许会给生活增加乐趣。


自然在努力地挣扎着缓过来

 吴琦   每个人在学习这个议题的过程中都会有一些外在的影响因子,不管是一个人、一个老师,还是某种思潮、一本书、某个作品。是不是可以给我们分享一些影响源?比如讲讲做准备的过程中,哪些人的作品或者思想有参考价值?
常箩   我最想展示的是这本,叫《漫长的夏天》,是一个法国作者的作品。它的法语书名不是“漫长的夏天”,意思是“棕色的季节”,就是“烧焦了”“过于热了”,它讲的是气候变化。作者做了长达六年的前期准备。他本来是做政治类漫画的,后来在创作过程中,他遇到了气候变化这个问题,但他完全没有背景知识,所以他在补充知识的过程中积累了素材,画了这本漫画。但它提供的科普性知识,是有时效性的,虽然做得很翔实。十年之前,我们对效率的理解、对能源的理解、对能源储量的理解是这样的,十年之后再看,很有可能已经不是这样了,很有可能已经不这样去看待问题了。但是可以说,在气候变化这一主题上,它还是一部非常重要的作品。
《福岛核电》这一本讲的是一个年轻人为了多赚一些日薪,去福岛核电站做一些修复工作。另一本《切尔诺贝利之春》来自一个法国作者,他为了了解切尔诺贝利事件发生之后的情况,在多年之后回到切尔诺贝利,去看看它的春天是什么样子。Ducks: TwoYears in the Oil Sands 的作者是个加拿大的女孩子,人类学学生,为了给自己还助学贷款,去油田上工作了两年。但这些油田上女性员工非常少,她作为一个女性要在油田里生活,可能有些压力,还会经历一些骚扰。看多了之后发现漫画能够讨论各种各样的问题。

吴琦   最后我们选出的五人当中,漫画比例非常高,漫画作者对这个议题的关切程度和作品完整度,在我们看到的样本里是超过文字创作的,我觉得这个问题很值得思考。漫画世界里面发生什么,关注什么,很值得我们去反思和注目。

 许烨   很多野生动物保护机构都开始尝试和漫画作者合作。比如说深圳红树林的保护机构就出了一本介绍海滨鸟类、鱼类的科普书籍。
说到海洋,有个纪录片叫《追逐珊瑚》。海洋温度上升,哪怕稍微上升一点,珊瑚礁、珊瑚虫的生存状态就会糟糕很多。珊瑚礁本身是个非常丰富的生态系统,有非常多的鱼类在那里栖息,这么美丽的一个生态景观,因为气候变暖,全都白化。可以想象成海底全都是白骨的那种状态,珊瑚白化的场景很吓人。那些白化的珊瑚发出荧光,在释放一些遮光的化学剂保护自己,自然在非常努力地挣扎着缓过来,那种力量非常震撼。
 纪录片《追逐珊瑚》

这部纪录片导演用的是非常平实的手法,他还拍过崩塌的冰川,对我的影响非常之大,我想要像他那样真诚地表达。
 勾食   宫崎骏最早是画漫画和绘本的,有一本书叫《修拉之旅》。故事很简单,是从西藏的一个民间传说取材的,讲的是一个土地上长不出农作物的村子。他们村子里,一个年轻的小王子——其实和幽灵公主的原型特别像——要去找一颗金色的种子,它可以在这块土地上种植。他就一路往西走,遇到各种各样的人。
他首先路过的是一片荒芜的平原,平原上全是凹下去的巨大弹壳。没有任何的文字描绘,只是图像摆在那里:巨大的弹壳,还有一些现代工业文明残骸,可能是我们文明之后下一个文明的故事。
故事还讲到他们在土地长不出来农作物的情况下怎么维持生存。他们去到更大的城堡里,里面全都是奴隶贩卖,一些劳动力不够强的奴隶就会被卖给叫作“神人”的外星人。故事里已经没有太阳,月亮就是一个长着人脸的宇宙飞船,每天都会路过一次,每路过一次,有钱人就会跟神人交易,把不要的人类贩卖给他们。小王子就一直追着这个“月亮”往西边走,走到了月球降下的地方。那里,买来的人被丢到一个容器里,他在里面不断蠕动,肉球里喷出了绿色的巨人,一排一排,全身长满了植物。绿色巨人吐出了金色种子,种到地里会长出农作物。那些农作物是人变的。如果把这些金色的种子或者农作物带回去,是不是意味着人类吃的是自己同类。
宫崎骏早年的时候应该特别悲观,不像他后来的作品那么有正能量。我们这个文明,当所有的能源都被掠夺或者占用完了之后,唯一剩下的能源是什么?就是人类本身。人类本身会成为最后的能源,那人就会互相啃噬同类。
 电影《幽灵公主》

 刘敏   以前我写过大熊猫、雪豹的报道,动物的演化是非常快的,可能这个地方用了一些科学办法,二三十年这个种群会迅速扩大。比如朱鹮,在我们小时候是濒临灭绝的,但今天你去陕西汉中会发现朱鹮特别多,已经成功摆脱了灭绝的危险。但是植物不一样,植物静态,你站在那儿不知道它跟自己有什么关系。
我现在在恶补各种基础的生态学教材,发现学生态学的同学真的不容易,知识密度太大了。前天在昆明转机,我在旧书店买了几本不同年代植树造林的书,会发现不同年代大家对森林的认知完全不一样。比如 90年代,两块钱一本的小册子,还在讲云南要开发利用热带森林资源,要继续大力推广橡胶种植。到 2002 年,一本中德合作造林项目结项的手册里,已经在强调要用本土树种做生态修复,要模拟天然森林群落。到了2021年,所有人都知道单一大规模橡胶林的问题了——这是森林荒漠,成群的大象因为缺少食物,集体北上,差点走到昆明。
1999 年开始大力推广植树造林,但二十多年之后再回看,会发现大量的单一的森林会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北京这么多人经常性过敏,跟治沙时种植的蒿草、跟城市绿化种的杨柳树有很大关系。动物变化确实很快——三五年之内咱们北漂们就开始过敏了;但是把树砍掉再重新种,可能又要花二三十年时间,才能重新建立生态环境。
每个人能做什么?比如一张纸要双面用,尽量少点外卖,尽量去菜市场买菜不要老是在网上买。还有一个办法就是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国内有大量的公益组织在做这样的尝试,他们也挺穷的,大家可以捐点儿钱。你自己倒腾塑料袋,也有意义,但效果不如把月收入的其中一部分捐给他们,他们能在更直接的地方造福人类。
 华攸博   前阵子看的《种群》,是个德国作家写的小说,说的是海洋中出现了一个新的种群,是人类不知道的。这个种群可以影响海洋中的其他生物,稍微对人类产生了点威胁,于是人类开始去研究,原来还有这样一个未知的部分。阅读这样的书,给我的帮助是去拓展一下思考跟提问的方式。毕竟我想做的议题还是跟个人有关,但我一个人不能代表所有的个人,所以我会想怎么样去提问,去了解现有的大家会感兴趣的题材,去寻找大家讨论起来会觉得有意思的东西。
 许烨   最近有很多公益机构发起募捐,同时会有很多企业配捐,这样的话机构就会收到成倍的收益。我也在通过和这些机构合作来学习相关的知识。都市的能人们,如果有余力的话,不仅可以捐款,也可以加入这些志愿者的团队里面,他们非常需要!
 电影《生态箱》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朱云来:新能源作为新型能源系统的可行性和优越性这辈子就一个人过,可行吗?文学城写手1个平台、15款器械、60种化妆品,依托再生医学,磐升瑞祥布局再生医美追问乐刻:健身行业做万店,真的可行吗?|品牌深壹度多数美国人支持发展可再生能源三问住宅类EB-5项目退出机制的可行性旅游签证转工签或学生签可行吗?应对"去美元化",金砖国家货币R5的可行性有多大?工作特别累,想裸辞休息半年后再找工作,可行吗?种植牙必看---北京看牙记大一在读,想重考A-level,拿到G5 offer的可行性有多高?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历史性超过煤电章子怡汪峰离婚,分开后「共同养育」真的可行吗?这届年轻人,提前过上老年人的生活,真香啊!两艘美国航母驰援以色列,证明了围点打援的可行性小说:兰欣与乌茶 24《上海街头捡阿拉》【绿色金融】可再生能源行业景气提升——兴业绿色景气指数(GPI)报告(2023年9月)钱包刺客!在这5个生活成本最高的大学城生活,真的要做好准备…130万人感染,英国新冠继续飙升!英镑跌至半年新低. 全球最大开发商重金投资英国可再生能源“国庆住我家”,“好客房东”可行吗?酒店太贵?"国庆住我家",可行吗?莉莉丝最神秘派对新游国服开测,游戏化社交方向可行吗?在树叶上刺绣,真的行吗?EB-5项目失败后,获得绿卡的可行性探讨【房产】房贷转移,这可行吗?在高物价的上海生活,真的划算吗?【绿色金融】唯一性全覆盖令绿证地位大幅提升——评《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全覆盖工作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的通知》【绿色金融】可再生能源与水处理相关行业景气提升——兴业绿色景气指数(GPI)季度纵览(2023年二季度)房子也可“以旧换新”,实操中的可行性如何?健身行业做万店,真的可行吗?培育了“多莉羊”的Ian Wilmut辞世;曾打破“成年细胞不可再生“禁锢,激发再生医学全面发展欧盟再提加征“富豪税”可行吗老钱:华人应该怎样自我定位?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