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湖什么时候最美?
如果你问杭州人西湖什么时候最美,他们可能会给出截然不同的答案。
春天的西湖、盛夏的西湖;金秋的西湖、冬日的西湖;晴天的西湖、雨季的西湖;夜晚的西湖、雪中的西湖……
这些答案一言蔽之:“西湖,一年四季都很美。”恰如苏轼在《饮湖上初晴后雨》里,写它“淡妆浓抹总相宜”。
杭州西湖,素有“美人湖”之称。
“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在苏轼看来,西湖无论晴天雨天都美。
他在诗中写“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晴天的西湖活泼潋滟,雨季的西湖恬静朦胧。西湖怎样都美,就像西施怎样打扮都动人。
▲《西湖图》元 佚名 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
北宋后期,苏轼初任杭州知州。
当时,西湖正处于十分危险的境地。由于长年不治,大量杂草淤泥堆积了近一半湖面。湖水浑浊不堪,日渐干涸。
苏轼到任后,动员民众疏浚西湖。并用挖出来的葑草和淤泥,堆筑起由南至北横贯湖面的2.8千米长堤。
这条长堤就是后人为纪念他而命名的“苏公堤”。
▲苏堤入口处的苏东坡像
“西湖十景”中颇为有名的苏堤春晓,指的就是初春时,苏堤两岸杨柳依依、桃花妍妍的景色。
▲《西湖春晓图》南宋 佚名 故宫博物院藏
除了苏堤春晓,西湖十景还有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花港观鱼、南屏晚钟、双峰插云、雷峰夕照、三潭印月以及柳浪闻莺,另九个景点。
▲《西湖十景图页》-‘三潭印月’局部 南宋 叶肖岩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下同);
▲《西湖十景图页》-‘雷峰夕照’局部
▲《西湖十景图页》-‘曲院风荷’局部
所谓十景,即指分布在杭州西湖周围的十个有代表性的景点。这一说法最早源于南宋,后随朝代更迭,景点的名称、位置也有所更替。到清朝时增加到“十八景”,甚至是“二十四景”。但其中仍以南宋所传的十景最为著名。
西湖美,美在十景。
西湖美,却也不止十景。
无论是春晓时去苏堤看桃红柳绿,还是盛夏时去曲院闻风送荷香;
无论是中秋月圆时去平湖赏月,还是冬日雪霁时到断桥观雪……
西湖美,美在四时四季,美在它“淡妆浓抹总相宜”。
❖
西湖是“湖中美人”。而在紫砂壶经典器型中也有一壶被称为“壶中美人”——西施壶。
西施壶名为西施,顾名思义,意指此壶如西施一样美,或者说其气质与西施有相似之处。(也有说法是此壶壶型似西施玉乳,又称玉乳西施壶)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各有各的性格。出生在苎萝山下,浣纱江畔的西施,则称得上一份“自然”。
清水芙蓉,天然雕饰。西施的美有种自然而然的妥帖感,带着水乡女子的灵气,恰如李白《西施》中所写:“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
▲《仕女图册》(局部)明 佚名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名为“西施”的紫砂壶原名也称“文旦壶”。当年制壶名家徐友泉以“文旦壶”为蓝本,首创了西施壶制式。
明末清初的吴梅鼎给了西施壶极高的评价,他在《阳羡茗壶赋》里说“文旦壶中的格调高雅者,当属西施壶。”
西施紫砂壶一般会选用较为细腻的泥料制作,以达到柔若无骨,浑然天成的质感。
它的壶盖与壶身结合为圆球体。壶盖上有圆球形壶钮衬托,再加上特殊的倒把及小巧的壶嘴,看似简约,实为绰约。
作为紫砂壶众多器型中颇为经典、颇受喜爱的壶型之一,西施壶,与供春、石瓢一起,被茶客们封为壶中“三宝”,是紫砂爱好者收集的茶具里不可或缺的壶型。
观复博物馆此款西施紫砂壶:
壶身,亭亭玉立的江南女子,和煦恬静。壶底,在近底处收敛,一捺底。
壶口,长度不到一公分,小巧可爱。
壶把,上窄下宽,独特倒把,弧形过渡自然明快,似西子挽起的发髻轻轻垂下,流光飘逸。
壶盖,采用截盖式工艺,口盖严丝合缝,看似与壶身相嵌为一体,玲珑自然。
西施紫砂壶,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9月19-20日,此款西施紫砂壶,限时优惠中,大家喜欢的话不要错过。进入店铺搜索关键词:西施、紫砂壶、宜兴等,可查看更多紫砂佳品。
#相关推荐#
点击图片或下方‘阅读原文’蓝字,即可惠购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