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故事 | 一位中医眼中的“印度洋珍珠”:我们为何选择定居这里?
1
有位素未谋面的“老友”(斯里兰卡小妞)跟我说,可以写写在兰卡的生活,欢迎赐稿。
好久没有听到这么优雅的邀约,为了对得起赐稿二字,我要倾出辞海,好好码一篇自述。
时光追溯至尚年轻时,记忆带着我穿梭过往——三年,五年,十年……在2013年的秋季,我从一篇文章看到自己敬仰的老师将会在斯里兰卡进行两年的讲课。带着这份期待与惊喜,我的先生独自当起了背包客,率先去往斯里兰卡探路。
这一动身,心便驻扎在了兰卡。
缘分牵引至此,来年绿槐高柳咽新蝉时,我们全家踏上了一段难忘的旅程。
旅居斯里兰卡的中国人,都在做什么?
* 旅居斯里兰卡的岛民相信:这座印度洋的美丽岛屿是一座幸运岛,他们对这片土地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这本杂志的主题是“岛上旅居者”。斯里兰卡的华侨华人社区居民来自不地域背景,但有一个共同点:缘分的链接让他们来到此地,他们把斯里兰卡视作第二故乡,一部分人甚至拥有斯里兰卡家人;他们热爱自己的祖国/祖籍国,也热爱第二故乡,他们把自己戏称为“岛民”(Ceylonese)。
本地人可能会好奇——他们都在从事什么?为什么爱上这里?这是岛上第一本关于斯里兰卡中国社区的杂志,叙事对象主要是斯里兰卡人,因此,它的主要语言是英文。
这是一次稚嫩的尝试,但我相信我们的“成长力”。期待住在岛上的我们,也能逐渐发出一些自己的声音;也期待《锡兰华音》可以分享你的岛上故事。
2
2014年四月份,我们到达了兰卡。
当地正值新年,到处都是关门闭户,唯独火车上挤满了人。我们带着年仅6岁的儿子跟着熙攘的人群体验着兰卡的“春运”。
可能是由于激动、好奇、新鲜,全然没有看到兰卡相对中国的落后,只看到一张张微笑的脸上善意的眼神,可爱的摇头,还有听不懂的口音。
带着这份滤镜,我们一家人在兰卡漫无目的地四处游走。然而没有攻略,也没有计划的情况下,一路抵达过狮子岩,感受了天然巨石的壮阔与奇美;往北到亭可马里,在碧海银沙之间,追随海豚与鲸的背影;随艳阳东升到拜第克洛,听大桥下的鱼儿歌唱;也去了圣城康提,顶礼尊贵的佛牙舍利子;去了塔拉拉,傍晚任由萤火虫游戏身边,在夜间目睹缦缦星河;避开燥热去了Nuwara Eliya,在生着火的壁炉旁依偎……
第一次的旅行,是闲散也是愉快的。我们人生中心态最松弛的阶段就在那段光景里。
当时我们有意在斯里兰卡开启旅居生活,还在Nuwara Eliya看了几个转让的客栈。一切打点妥当后我们回国处理一下房子的事情。就在回到国内的时候,我们意外的迎来了我们第二个孩子。出于种种原因,我们留在了国内,暂别了斯里兰卡。
随后的每一年,我们都要去斯里兰卡旅行。仿佛有一种牵盼,牢牢地吸引着我们。
3
斯里兰卡似乎有千面,每个来过斯里兰卡的人,都有着不同的体验,褒贬不一,又或者快乐与麻烦并存。
大部分人还是会收获难忘且美好的旅程。也有不少人觉得兰卡人爱骗人,宰游客。我的看法是,哪里都有小商小贩的坑蒙拐骗,只要不贪图小便宜,选择正规渠道出行,基本上都是很安全可靠的。多向专业人士咨询订房租车,像常驻斯里兰卡的小妞,从她那里订行程肯定不会出错。
出于我们对斯里兰卡美好的情怀和向往,再加上孩子申请到了斯里兰卡的国际学校上高中。今年夏天,我们全家搬到了斯里兰卡定居。
经历了破产的国家,有些心疼。人们的脸上少了几抹淳朴笑容,物价也有所变动。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被友善地对待着。
4
生活的时间长了,也就有了一些对斯里兰卡季节和饮食的看法。
我们在国内从事中医工作,日常生活也带着中医思维。大家看到中医不要以为只是治病。中医生活,是一种养生思路。
当我们决定要来斯里兰卡居住时,一开始也担心斯里兰卡没有四季,如何对应天地自然而居,如何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尤其没有冬天,冬藏没藏好,来年靠什么生发阳气?当我们在这里住了一段期间后发现,尽管这里常年如夏,但还是跟节气稍有对应。24节气是中国古人根据太阳的运动变化总结出来的自然规律。每过一个节气,天地万物都会有细微的变化。
我们是8月中旬到达兰卡,正是最热的时候,晚上睡觉离不开电扇空调。当9月8日白露节气过去,晚上睡觉突然不热了。白天播报的气温虽有31度,但跟8月份的热相比显然凉爽许多。所以说,即使没有明显的四季,跟着24节气调整运动和饮食,还有睡眠,顺应天地自然之法,有助于调整身心健康。
5
斯里兰卡是一个从民族、宗教、历史等各个方面都非常丰富的多元文化的国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她既有原生态的自然风光,又有现代文明积聚的社群;她既有兰卡本土强烈的民族文化气息,又有殖民统治遗留的历史痕迹……
你能在这里的大海里等待鲸的到来,也能在街头的咖啡馆拾得一份清闲;你能坐着当地的突突车颠簸在尾气中凌乱一头秀发,也能坐在大师巴瓦设计的房子里静若一颗尘埃……这里有太多的强烈对比,太多的可能性。
如今,我们生活在这里,还会继续体会在这里如旅程般的生活。
欢 迎 探 讨 合 作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