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进入「失去的30年」历史隧道,却没想象得那么惨
历史引领我们进入2023年后,越来越多经济学界的人,在我们耳边唤起了对日本「失去的30年」的回忆:
1990-2020年,日本的企业、家庭、年轻国民,经历了资产负债表衰退潮,股市、房价暴跌,银行破产,年轻人失业潮蔓延,腐宅躺平文化开始生根发芽,风俗业成为女性正式考虑进军的产业。
于是,在我们的宏大叙事体系里,日本「失去的30年」,完完全全是一个典型的失败案例,展示了一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是如何在追赶第一的过程中,马失前蹄、坠入悬崖的。
毕竟,对我们这些置身于大国博弈、百年变局、东升西降等海量信息的普通人眼里,日本这样一个曾经雄心勃勃,在经济上即将赶超美国的超级经济体居然原地踏步了三十年,失去了世界经济的主导权,真的是太可惜、太失败了。
今年以来,情况出现了一些变化。
由于经济增长加速、通货紧缩结束、日本股市表现强劲,世界股神巴菲特进军日本开始大举买入日本资产……
日本经济不但结束了长达30年的低迷期,连生育率也开始触底反弹,老龄化的警报开始解除了。
今天我们不仅从宏大叙事,也从普通人应有的视角看看日本在过去30年究竟是怎么样的。
也许,任何一个即将步日本后尘的国家,重新审视了日本的30年,会心生感慨,如果各个国家都能和日本一样,那做梦都要笑醒。
1
高起点、新发展
在失去的30年之前,还有失去的20年、失去的10年。
日本人发明「失去的10年」这个名词时,已经是2000年左右了,这个词用来形容日本经济在整个90年代的停滞不前。
1990年时的日本,已经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发达国家。
当时美国人均GDP是2.38万美元,日本达到了2.53万美元,到了2000年,日本的人均GDP还是比美国更高。
整个90年代,日本人均GDP几乎全程高于美国,也高于欧洲的经济强国英、法、德。
为什么日本都失去30年了依然还是发达国家?
一是因为日本1990年的起点够高;
二是因为日本在过去30年的发展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差。
日本经济低迷很大程度都是非经济原因导致的,比如老龄化。
如果我们计算15-64岁年龄段人口的人均GDP,会发现日本在过去三十年的表现并不差,强于法国,更远强于意大利。
如果我们看资本市场的回报,1950-2023的超长周期里,日经225指数和美国标普500指数的累计收益,其实是相差无几的,只不过日本在70-90年代积累了太大的泡沫,最终泡沫出清,导致那段向下的回撤非常难看,以1990年为起点的投资者很难赚到钱。
但从2010年至今,日本股市走出了非常不错的长牛表现,而且整体估值还明显低于全球其他主要经济体的市场。
在「失去的30年」中,由于国内经济不再像之前一样热火朝天,内需不再快速增长,日本企业开始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也成为企业全球化的一个楷模。
日本国土面积小,资源匮乏,日本企业想要进一步发展,唯一的出路就是走向海外扩展新市场。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也积累了丰厚收入和海外资产。
海外业务虽然不能给本国创造GDP,但是却增加了企业和国民收入,2017年日本海外资产超过1000万亿日元,扣除负债后的净资产也超过328万亿日元,连续27年世界第一。
2017年时日本海外总资产突破1000万亿日元(合9.5万亿美元),相比2008年增长一倍
另外,日本在材料科学、半导体、家电、汽车制造、重工业、光学仪器等产业的优势非常稳固。
虽然在我们中国自媒体的叙事中,仿佛进入了一个平行宇宙,在这个宇宙里日本汽车工业已经彻底被中国打垮,然而在真实的世界里,情况并非如此。
丰田2023上半年全球销量为542万辆,同比增5.5%;全球产量为 562万辆,同比增10.3%,创历史新高。
丰田二季度营业利润同比翻倍,营运利润率10.6%,作为对比,特斯拉是9.6%,比亚迪为4.71%。
另外,日本外汇储备也从1990年的约750亿美元大幅增加至现在的约1.3万亿美元,在国内经济增长停滞的背后,外储增加了17倍。
日本外汇储备 1960-2023
2
房地产
房价长期低迷,是中国中产阶级最害怕的事,因为中国居民财富中超过七成都是房产;
而在日本,房价的长周期下跌已经是每一个普通人在过去几十年亲身经历过的事。
1990年前后,日本居民实物资产占总资产比例达到65%的历史高点。实物资产是作为和金融资产区分的概念,主要就是房产,还包括少量的黄金、收藏品等。
很多人认为日本房价泡沫破裂是在短短一两年内腰斩的,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全日本平均房价从1990年的峰值到2010年的最低点大概跌去了一半,由于前期涨幅更大,所以日本头部的六大都市的跌幅反而更大。
这个市场的崩溃只有回过头才发现,一年跌去10%,连跌10年,于是恍然大悟。
日本房价指数 1972-2021
经过30多年的去泡沫后,日本的房地产市场已经进入非常健康的状态,大部分日本城市的「房价收入比」在10以内。
但总有人要为当年的疯狂买单。
如果1990年,一个日本年轻人倾尽“六个钱包”在东京贷款买房,又考虑到之后日本经济低迷收入不增,那么这可能成为他一辈子最大的且无可挽回的错误。
日本部分地区房价收入比,东京为11.7年,名古屋仅为5.8年
3
老龄化
日本是全世界最早进入老龄化的国家之一。
如果我们对比2023年中国人口结构和1990年日本人口结构,会发现两者虽然相似,但中国的这个人口金字塔的重心比日本1990年要更高一点,证明现在中国的老龄化程度是高于1990年日本的。
中国(2023)和日本(1990)人口结构对比
老龄化,是一个我们明知道它会发生但却无能为力的事情,用经济学的术语来表达就是:灰犀牛。
任何现代文明国家无法强迫适龄人口生育,即使能够一定程度地鼓励生育,新生儿对社会需求和劳动力形成贡献也需要再等20年。
日本长期低利率、量化宽松无法刺激起需求,本质原因也是因为日本的人口年龄结构,使得适龄劳动力人口缺乏,印钱不能解决人口的根本问题。
在人口结构重度老龄化的大背景下,日本做的可能已经是最好的了。
2022年日本新生人口只有1978年的一半
如果我们看人口总量的变化趋势,中国人口在2022年出现由增转降,而日本在1990年之后人口仍然增长了21年,直到2011年日本才开始进入人口负增长的漫漫长路。
日本出生人口44年才减少一半(1978-2022),中国出生人口7年就减少一半(2016-2023)。
所以,如果我们只是对比经济数据和老龄化水平,结论是不乐观的:2023年的中国比1990年的日本更老,但发展程度却低得多。
即使不考虑30多年的通胀,中国2023年人均GDP也只有1990年日本的大概一半;
如果以美国为动态参考,1990年日本人均GDP比美国高,而当下的中国,只有美国的不到六分之一)。
4
社会福利
说到优越的社会福利,我们往往会想到加拿大、澳洲、北欧这些人少地多、人均资源丰富的发达国家,好像在东亚,内卷就理所应当一样。
可见日本这样一个人口总量大但又资源匮乏的国家,想要实现好全民福利是非常不容易的事,东亚甚至世界都难找到第二个。
但是,世人想不到的是,日本的社会福利,居然大部分都是在1990年进入「失去的30年」后完善补充起来的。
在世卫组织历年的《世界卫生统计》中,日本长期保持全球各国平均寿命榜单第一,在「失去的30年」期间,日本人的寿命预期从1990年已经很高的基础上又增加了5年多。
高寿命是生活质量、医疗卫生条件、社会保障等方面最有说服力的一个指标。
以医保系统为例,日本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全民医保国家之一,其医疗系统也被世界卫生组织排在世界前十。
日本的居民(包括常住日本的外国人在内)都享有加入国民健康保险的权利。
加入了国民健康保险的居民在在日本医院看病时只需负担30%的医药费(75岁以上的仅需负担医疗费的10%,70~74岁需负担医疗费的20%),其余部分由政府支付。
普通居民每月需缴纳医保约3400日元(约合180元人民币)、低收入群体每月只需缴纳约1300日元(约70元人民币)的医保。
有时,大病的30%(或20%、10%)也是一笔巨款,于是日本还有“高额医疗费制度”。
根据此项规则:
一个月内在同一家医院因为同一种疾病的诊疗费用是封顶的,针对年收入在370-770万日元(约25-52万元人民币)的日本中产采用8.01万日元(约合5400元人民币)封顶制度;
如果一名患者在一年内个人医疗费超过上限额度3次以上,还能从第4次开始将开支封顶降低至4.44万日元。
以日本社会平均年薪400万日元计算,普通工薪阶层一年的医疗费负担最多64万日元,也就是说,无论病得多严重,一个普通人的医疗开支不会超过其收入的16%。
“高额医疗费制度”推出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1973年,但其完善的部分都是在1990年代及之后推进的,典型的如2003年的医疗制度改革,这就是「失去的30年」背景下日本社会福利进步的一个写照。
2018年医疗费上限额度(69岁以下)
除了医疗外,社会保障覆盖每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日本生一个孩子奖励50万日元,每个孕妇98天产假,期间每天给8000日元补贴。
孩出生后也有持续性补贴:
孩子0~3岁每月15000日元;
3岁~小学毕业第一胎或第二胎每月10000日元,第三胎或更多每人15000日元;
小学毕业~15岁时10000日元每月。
对于单亲家庭的儿童也有补助,在孩子18岁之前,一胎二胎三胎都有不同程度的补助,1胎每月补助42330日元二胎每月补助52330日元三胎每月补助58330日元。
这些多样化的生育福利,最早开始于1994年推出的“天使计划”,尽管那个时候日本经济增长已经开始陷入低迷。
在日本经济突飞猛进的时代,日本的成就几乎都是显著可见的,比如快速增长的GDP、漂亮的基础设施;在「失去的30年」里,日本做的成绩大部分是表面上看不到的,但却对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带来了实打实的改善。
这也是合乎逻辑的,经济增长拔高生活水平的上限,社会福利托底生活水平的下限,当经济难以继续挑战上限时,就应该把下限托起来。
另一个数据也能说明日本普通人在失去的30年中的状态变化,那就是自杀率。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得到结论:
这30年里最开始的10年确实是比较痛苦的,日本自杀者数量在第5年至第10年间迅速增加了一倍;
第二个10年维持高位;
到2010年后,日本自杀者数量开始稳步减少,到2018年时已经下降到了泡沫经济破灭之前的最低水平。
5
总结
与其说日本是失去了30年,不如说日本是从狂热发展阶段进入了一个成熟的新常态。
在这个新常态中,日本经济难以再高速增长,但却实现了高位稳定,日本民众保持相当高的生活水平和社会福利,成为贫富差距最小的发达国家之一,确保了社会治安良好、和谐稳定。
如果是一个在日本生活的普通人,只要不是在1990年前后在日本房地产市场高位接盘,只要不热衷于虚幻的大国博弈,那么这30年的生活质量和心情并不会比当初差到哪去,而且所享受的社会福利更好、所感知的社会浮躁和焦虑也会更少。
从宏观角度看,伴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深入,日本对于新移民和新劳工的吸引力越来越大,这补充了老龄化压力下的日本劳动力和需求不足的问题,又由于近几年来中美关系的深刻变化,日本在未来全球经济、政治乃至军事上,可能都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综观日本所谓的「失去的30年」,其实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依然难以企及的高度。
很多国家,在一穷二白开始发展的进程上,既没有汲取日本在1990年之前犯下的巨大错误,更没有勇气和能力直面错误,学习日本的做法:让利于民,减税降低企业负担、对医疗、养老和育儿进行全民托底,从而迎来第二波春天。
我国唐代文人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揭示了类似的深刻道理: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更多的国家,只看到日本前面的犯错,却不愿俯身深入观察日本再度崛起的进程。
所以,大多数国家会陷入中等收入困境,难以升级成为发达国家。
日本不常有,平庸国家却多的是。
日本,作为我们一衣带水的邻邦,是一个最佳观测样本。
写在最后:
从基层农村出发,在清华大学完成研究生教育后,明哥走过14年深入商业风云、直面资本运作、驾驭浮沉股海的历程。
房价变迁、P2P网贷、瑞幸咖啡造假、长租公寓爆雷、中国银行「原油宝」、蚂蚁集团IPO、恒大爆雷……地产巨头刀尖起舞、互联网寡头纵横捭阖、资本人物掀起权谋大戏,在明哥笔下,纤毫毕现,无所遁形。
埋头赶路的上班族、披荆斩棘的创业者、商海沉浮的企业主,还是股海中杀伐决断的股民,云集而来,抱团前行。
作为领路人,我们为3000+个读者解答了人生命题,重塑了底层逻辑,在职场、资本市场、房市中助力弯道超车,改变了一批年轻家庭的财富轨迹。
明哥邀请你加入私密知识圈子:知识星球。 7大篇章:商业真相、投资入门、稳健投资、房价解析、下一代成长、人生规划、思维重构,共1000+精华文章等你垂阅,随时和明哥一对一问答。 长按上面的绿色图片,识别图中的二维码,付费加入。老用户续费自动8折。 下载知识星球App,用微信登录,使用更顺滑。
辛辣、深度的文字,见证波云诡谲的时代。
没关注?请点击,关注公众号: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