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三代人出一个皇帝,一年全败光

三代人出一个皇帝,一年全败光

公众号新闻

作者:我是艾公子

来源:最爱历史

文章已获授权



北伐途中,东晋权臣桓温与部下登上一艘战舰,遥望中原故土。


桓温颇有感触,说:“神州陆沉,百年丘墟,王衍等人难辞其咎啊!”


王衍是西晋重臣,出身琅琊王氏,平生笃好玄学。当年,他们一众大臣只知道夸夸其谈,无力阻挡五胡入华,不仅丢了疆土,还把自己和百姓的命搭进去。


与桓温同行的袁宏也是一位清谈家,他为此开脱说:“时运自有兴废,不一定是他们的过错。”


桓温一听,作色道:“我听说东汉末年,刘表养过一只千斤大牛,此牛平日里所需食物是普通牛的十倍,但干起负重运输的活,连一头最弱的牲口都比不上。曹操占据荆州后,把这头牛杀了,用来劳军。”


这是将那些无所事事、徒有其表的士大夫比喻为“刘表之牛”。


作为务实派,桓温对清谈人士嗤之以鼻,掌权后削弱士族豪强时更是毫不手软。


他所代表的谯国桓氏家族,堪称东晋士族中的另类,既是东晋门阀政治的参与者,也是这场游戏规则的破坏者。



[qiáo]国桓氏兴起于东汉,分为龙亢桓氏、铚县桓氏等支派,因祖上原为姜齐国君,遂以齐桓公的谥号为姓氏,后来迁入谯郡(在今安徽)一带。


其中,龙亢桓氏最初靠读书发迹,是一个经学世家,桓温就出自这一家族。


桓温祖上阔过,还是帝师级别的豪门,家族最早的牛人为汉代大儒桓荣


桓荣年少时家境贫困,为了养活自己,一边打工,一边跟随九江博士朱普学习《欧阳尚书》(汉代欧阳生所传今文《尚书》),整整十五年不回家乡,终成大学者。


新莽之乱后,桓荣逃匿山中授课,即便饥饿困乏,几代人仍家学不辍。


桓氏发迹,就在于一个“勤”字,后来的桓温也是如此。


东汉建武十九年(39 年),已经60岁的桓荣因弟子举荐,被汉光武帝刘秀召见,深得赏识,并入宫担任太子的老师。


汉光武帝曾经称赞桓荣:“此真儒生也!”


桓荣家族致力于经学研究,子孙都继承其学业,教授《尚书》,门下弟子众多。


桓荣接受刘秀的招聘后,成为汉明帝的老师,其子桓郁后来是章帝与和帝的老师,其孙桓焉当了安帝与顺帝的老师。桓氏三代人先后担任帝师,成为当时最为显著的经学世家,荣耀备至。


有道是,“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玩政治的总是难以独善其身。桓荣家族传到第六世就不行了,一场政变使这个累世公卿之家沦为“刑家”,子弟纷纷潜逃,隐姓埋名,一度走向衰落。


桓氏的六世祖史载阙如,田余庆等学者考证,这位桓温曾祖辈的人物是曹魏大臣桓范


正始十年(249年)高平陵之变中,桓范作为曹爽党羽,拒绝了司马懿的任命,逃出城告诉正与皇帝曹芳祭拜帝陵的曹爽,不如“以天子诣许昌,征四方以自辅”,这是全新版本的挟天子以令诸侯之计。如果曹爽听从这一计策,司马懿夺权恐怕不会那么顺利。


但曹爽兄弟不听,说我们向司马懿投降,退休养老总行吧。


桓范哭笑不得,骂道:“曹子丹(曹爽之父曹真)何等英雄,生出你们兄弟这样的庸碌之辈,你们就等着灭族吧!”


之后数年之间,司马氏权倾朝野,桓范与曹爽等一同被诛灭三族,后世子弟或死或逃,唯恐避之不及。桓氏从此一落千丈,昔日赖以成名的经学家传也丢了。


这正是桓氏第六世的记载被尘封的原因。


因此,在东晋门阀政治中,桓氏是一个特殊的士族,南渡时声名不显、地位不高,论政治势力、学业家传、经济力量等都不入流,后来却一跃站在历史舞台的中央。


▲桓范劝说曹爽对抗司马懿,却不为其所用。图源/影视剧照



桓温出生的时候,家境窘迫,穷得叮当响。


有一次,桓温的母亲重病。为了给妈妈治病,桓温不得不将幼弟桓冲送到富户为质。有时债主上门讨债,年少的桓温也一筹莫展。


尽管其父桓彝[yí] 后来当了宣城(在今安徽东南)太守,家里经济状况也没有得到改善。桓温兄弟由此养成了一生勤俭的习惯。


桓温得势后,宴饮时不过只有茶水和几盘水果。


他弟弟桓冲同样生活俭朴,有一回沐浴后家里人给他送来一套新衣服。桓冲大怒,催促佣人送回去,结果他妻子跟他说:“衣服不经新的,从哪里得到旧衣?”桓冲只好一笑了之,勉强换上。


家道中落后,桓氏勤俭持家,而两晋门阀士族一向以生活奢侈闻名,石崇、王恺斗富就是一个著名的例子,由此更可见桓氏的另类。


有学者认为,桓温之父桓彝可能是谯国桓氏最早南渡的成员,却不曾入选东晋士人编的名人录,这是因为他等同于新晋士族,不受尊重。


桓彝家贫,却很争气,成为列名“八达”之一的名士,平时主要的行为艺术是散发裸奔、宅家饮酒。他常年在名士圈子里混,给儿子取名为温,也出自当时的名人温峤。桓彝还极富政治远见,南渡之初就抱上了王导的大腿,称他为“江左管夷吾”,后来正是王导助晋元帝司马睿建立了东晋朝廷。


到了晋明帝时,桓彝参与平定王敦之乱,立功受爵。后来苏峻之乱,桓彝更不得了,在与叛军交战时以身殉国,成为烈士,获得了忠臣的美誉。


至此,原本以经学成名的谯国龙亢桓氏,靠着桓彝的军功重返政坛,代价就是桓温年纪轻轻没了爹。


泾县令江播在苏峻之乱中参与谋害桓彝,桓温时时想着向他复仇。等到江播去世后,18岁的桓温假扮成客人出席他的葬礼,寻找机会亲手刺杀了仇人的三个儿子。


桓温,着实是个猛人。



桓温的父亲桓彝混入名士圈抱上大腿,又靠军功授爵,桓温却一向看不起热衷于清谈的门阀士族。


晚年的王导主办过一次清谈聚会,请来清谈家殷浩辩论玄学,两人自诩如正始年间的王弼、何晏,聊得很嗨。王导还邀请24岁的桓温一起参加,世家大族出身的王濛、王述、谢尚等都在座。


第二天,桓温与别人说起此事:“昨夜听殷、王二人清谈,言语甚为美妙,谢尚也还行,但回头再看看王濛、王述,他们就跟身上插着漂亮羽毛扇的母狗一样。”


桓温兄弟所在的东晋朝廷,就是这样一个“劣币驱逐良币”的环境。


东晋一代,皇权与士族实际上长期处于相互平衡的状态,琅琊王氏、颍川庾氏、谯国桓氏与陈郡谢氏等门阀势力,你方唱罢我登场,先后扮演“王与马,共天下”的角色。


这是一个贵族制社会,甚至士族的势力已经超过了皇权。


史书评价,自永嘉南渡之后,“晋主虽有南面之尊,无总御之实,宰辅执政,政出多门,权去公家,遂成习俗”。


然而,这也是一个封闭内卷、阶层固化的时代,当时的门阀士族子弟,“居官无官官之事,处事无事事之心”,不把政务放在心上,越来越偏离正途,却依靠家世霸占着官职。


王导侄孙王徽之后来在桓温之弟桓冲手下当参军时,就有过一次无厘头的经历。王徽之是书法家,靠门荫入仕后整日蓬头散发地饮酒,对军务从不关心。


桓冲问他:“你在军中属于何曹?”


王徽之答道:“似乎是马曹。”


桓冲又问:“管理多少匹马?”


王徽之说:“我连马都不懂,哪里知道数目?”


桓冲继续问他:“那马死了多少?”


王徽之跟他扯起了哲学:“未知生,焉知死。”


正如田余庆先生的评价,过江之后的东晋名士比西晋八王之乱、永嘉之乱时更加颓废、更为放荡,可以说是“无德”之尤。


凭借军功授爵的桓氏,反而受到高门大族的讥讽。


桓温有一次想为其子向太原王氏的王坦之求亲。


王坦之本来想答应,回家问自己老父亲的意见,他爸立马反对,大怒道:“你竟然这么糊涂!怎么可以为了给桓温面子,而把你的女儿嫁给一个军人的儿子呢?”王坦之只好以其他理由向桓温推辞。


桓温心里明白,说:“你父亲不肯也就罢了。”


这个时代的规则,需要有人来打破,而谯国桓氏亲手撕开了这道裂口。


▲魏晋时期,清谈之风盛行。



桓温长得帅,帅得比较特别,史载,他“眼如紫石棱,须作蜻毛磔”,有孙仲谋、司马懿一样的帝王之相。他人又有才,被选为驸马,娶了晋明帝的女儿南康长公主为妻。


这桩婚姻改变了桓温,乃至桓氏家族的命运,这是桓氏发迹的另一个秘诀。


在谯国桓氏崛起之前,南康公主的舅舅庾亮所代表的颍川庾氏,是继琅琊王氏之后把持朝政的世家大族,庾亮之弟庾翼庾冰也凭借外戚的身份担任朝中要职。


桓温初出茅庐就得到了庾氏家族的有力支持,在官场上如鱼得水。庾翼一直看好这个甥女婿,极力向皇帝打广告:“桓温有英雄之才,愿陛下勿以常人遇之。”


庾翼掌管荆州这一地方重镇,他死后,朝中大臣却极力反对庾氏继续控制荆州,对其过度膨胀的势力进行制衡。


在这场博弈中,桓温可谓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永和元年(345年),作为一个实力弱小的士族,34岁的桓温在会稽王司马昱等人的推荐下,成为新任荆州刺史,都督六州诸军事,有了一块可以大显身手的地盘,还掌握了长江中上游的兵权。


新官上任三把火,桓温掌握荆州兵权后,最直接的立功方式是打仗。


当时,东晋的北边是羯族建立的后赵,兵力雄厚、实力强大,西边是氐族建立的成汉,正龟缩于蜀地。柿子挑软的捏,那就找成汉打一架吧。


在出镇荆州的第二年,桓温上疏朝廷请求伐蜀,还没等朝廷同意,自己招呼都不打就直接领兵上路了。


巴蜀之地易守难攻,成汉立国四十年,到了后期已经有点儿小骄傲,“恃其险远,不修战备” 。


桓温亲率大军西进,先派遣一支奇兵为先锋长驱直入,转眼间就到了成汉的腹地青衣(今四川青神县)。成汉末代国君李势发兵抵抗,为时已晚。桓温将辎重留在后方,与将士只带三日粮,直奔成都而去,沿途三战三捷。成汉军队都还没反应过来,就到了最终决战。


桓温与成汉在成都西南的最后一战极具戏剧性。史书记载,此战开始时,桓温的先锋部队出师不利,参军战死,全军陷入慌乱之中。


这时,成汉军的一支箭还射中了桓温的战马,差点儿让他摔下马去。正在桓温军要重整旗鼓时,军中一个负责擂鼓的军官估计第一天上班,把发布撤退命令的鼓声敲成了进攻的号令。桓温全军士气大振,手下将领拔剑督战,再次向成汉军发起进攻。


结果,东晋军打赢了,李势投降,成汉灭亡,桓温仅仅用了三个月就平定蜀地。


平定蜀地后,另一个机遇摆在桓温面前。


随着石虎病死,后赵这一强盛的胡人政权正走向崩溃。北伐,是东晋朝廷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在桓温之前,祖逖与庾亮兄弟都发动过北伐,但始终无法克复中原。


针对东晋各派对北伐的态度,钱穆先生有过精彩的分析,他认为东晋一朝的皇室和大世族出于自身利益,大都是反对北伐的。


因此,东晋朝廷有意压下桓温的表文不回复,改用名士殷浩等主持北伐,命殷浩在扬州都督五州军事,实际上是与桓温的荆州集团抗衡。


殷浩这个人只好清谈,并没有军事才能,北伐自然以失败告终,被废为庶人。


对于这个结果,桓温早已预料到,他对谋士郗超说:“殷浩这个人有德有言,在朝中做个重臣足矣,朝廷用错人才了。”


殷浩被免职后,表面很淡定,在家整天拿手比划,写“咄咄怪事”四个字。后来听说桓温要起用自己,他兴高采烈地写了一封信回复,但因为太在意此事,更是忙中出错,他把纸张反复摊开十余次,最后阴差阳错地寄去了一封空书信,


桓温一看,直接和他绝交了。


殷浩失败后,桓温成为北伐的唯一人选,朝中再也没人能阻止他。


之后,桓温在15年内发动了三次北伐。桓温北伐,取得了不少战果,第一次到达长安以东的灞上,关中百姓“持牛酒迎温于路者十八九”,一些经历过永嘉之乱的老人更是感激涕零,说:“没想到今日还能见到官军。”


遗憾的是,桓温北伐最终还是功败垂成,不然也没南北朝什么事了。


在第三次北伐的枋头之战中,桓温惨败于前燕名将慕容垂,这是他军事生涯中最大的一场败仗,晋军死者多达数万。


但北伐将桓温的势力推向了顶峰。到太和四年(369年),在拥有军权的东晋十二州中,桓氏已掌握其中一半以上,远远超越了此前王、庾等大族的军事实力,并被任命为大司马、丞相。


▲北伐,是东晋未解的心结。图源/影视剧照



桓温建功立业是为了夺权,而后推行改革,其目的之一就是把那些不务正业的清谈士族从朝堂清除出去。


他以刘秀与诸葛亮为偶像,刘秀称帝后就曾有意削弱士族,而诸葛亮依法治蜀更是天下闻名。


为此,桓温曾经给皇帝上了一道奏折,其中有“并官省职”(裁省政府各部门官职)、“褒贬赏罚,宜允其实”等建议,制订了改革中央政府的计划。


这是桓温的政治理想,也是桓氏的总体主张。桓氏子弟中,武将军事人才居多,少有清谈文学之士。


但第三次北伐失败之后,东晋朝中明里暗里反对桓温的声音不绝于耳,桓温当然要让这些反对者知道,社会我温哥,人狠话不多。


他听从谋士郗超的建议,借故把当时的皇帝司马奕废为海西公,拥立曾经支持过自己的会稽王司马昱为帝,是为晋简文帝


桓温擅权后,打破了皇权与士族之间的平衡。废立皇帝,意味着他的权力已经凌驾于皇帝之上。


同时,桓温也打破了士族与士族之间的平衡。桓温上位后,不仅屠戮庾氏等士族,还颁布“土断”,严厉清查户口,对隐匿户口的贵族地主予以惩处。士族出身的他,成了东晋士族最大的敌人。


正是因桓温执政后严格法制、清查户口,推行“并官省职”,东晋一度形成了“财阜国丰”的局面。


即便是家人有罪,桓温也不会网开一面。海西公被废后,有人假传太后密诏,率数百人攻打建康北门,差点儿打到大殿,引起朝野惊惧。


事后惩处渎职官吏,桓温发现胞弟桓秘有失责之处,将他免官。


桓秘从此郁郁不得志,至死都怨恨着桓温。


位高权重的桓温野心膨胀,甚至有诛灭王谢、自立为帝的想法。


有一天,桓温躺在床上对亲信说:“如果一直这么默默无闻,死后一定会被文、景二帝(司马师、司马昭)所耻笑。”


说到此处,他霍然起身,说出那句千古名言:“既不能流芳后世,不足复遗臭万载邪!”


但此时门阀士族还有约束力量,门阀政治即士族与司马氏共天下的政治格局,他们不允许桓温破坏规则。如果不是王、谢两家屡次从中阻挠,朝廷就该改姓桓了。


宁康元年(373年),62岁的桓温病情危急,他要求朝廷为自己加九锡(当时皇帝赐给大臣的最高礼遇,也是权臣篡位的象征)。出自陈郡谢氏的大臣谢安打听到桓温时日已无多的消息,故意拖延时间,直到桓温去世,也没有让他如愿再接近皇位半步。


一代枭雄,几乎打破了门阀政治的规则,却还是败于规则之下,桓温还没等到加受九锡,就病死了。


▲桓温没有成为另一个”司马懿“。图源/影视剧照



桓温去世后,桓氏为朝廷所疏远,不再执掌权柄。


年幼时与哥哥桓温一起尝尽艰苦的桓冲,成为谯国桓氏的新领袖,在朝堂上让位于谢安,从扬州刺史离任后率部回到荆州,镇守桓氏的大本营。


淝水之战中,桓冲经营的荆州防线分散了前秦部分兵力,给长江下游的北府兵减轻了军事压力。


实际上,前秦雄主苻坚南下时一开始是以桓氏的荆州军为劲敌,没把成立不久的北府兵放在眼里,直到后来与北府兵交战时吃了亏,才说:“这也是一个强敌啊!”


这场大战,东晋能够以少胜多、化险为夷,不仅是靠一战成名的北府兵,西线战场的荆州军也功不可没。


▲淝水之战时,桓氏镇守荆州。


桓冲忠于晋室,没有哥哥桓温的野心,桓温的遗志由幼子桓玄继承。


当初,桓冲离任扬州刺史时,地方的文武官员都来相送。


桓冲对一旁的桓玄说:“这些都是你家的门生故吏呀。”


年少的桓玄当即掩面哭泣,让在场的所有人感到诧异。


带领桓氏夺回大权的理想,像一颗种子深深埋在桓玄的心里,也让他从小就养成了自负的性格。


因受朝廷猜忌,桓玄直到23岁才被任命为太子洗马,之后又出任义兴太守,与当年的桓温不可同日而语。


桓玄满怀忧愤,登高俯瞰,叹道:“父为九州伯,儿为五湖长!”


当时在位的晋安帝司马德宗,是一个白痴皇帝,分辨不清饥饿寒暑,饮食起居不能自理。朝中大权掌握在宗室司马道子、司马元显父子手里。


司马道子父子偏偏是一对草包,引发孙恩起义的导火线正是他们发布的一道糊涂政令:“发东土诸郡免奴为客者”服兵役。


“免奴为客者”是刚从奴婢升上来的佃客,让他们充兵役,不仅侵犯了士族地主的利益,也激起了农民的反抗,两边都不讨好。


司马道子父子不得人心,正好给了桓玄可趁之机。


桓玄凭借其父桓温旧部的支持,在夺取桓氏根据地荆州后,相继消灭殷仲堪、杨佺期等地方势力,都督荆、江八州军事,威名远扬,鼎盛时占据东晋三分之二的版图。


元兴二年(403年),桓玄在消灭权臣司马道子父子和北府兵将领刘牢之后,废晋安帝,篡位称帝,建立桓楚政权。


从桓彝到桓玄,经历三代人的发展,桓氏家族在惨淡经营后终于达到权力顶峰,却如昙花一现。


桓玄权力极度膨胀后忘乎所以,迅速走向败亡。


他父亲桓温生前勤俭,桓玄却喜爱奇珍异宝,玩物丧志。桓温是有推行政治改革的理想,桓玄却对法令吹毛求疵,为了显示自己的才能肆意处置官员、功臣,导致朝廷混乱,且引起了北府兵这一军事集团的担忧。


史载,当时“百姓疲苦,朝野劳瘁,怨怒思乱者十室八九焉。”


▲荆州,是桓温父子通往权力之巅的根据地。图源/摄图网



桓氏家族第一个打破东晋门阀政治的缺口,是规则的挑战者,又不可避免地成为了失败者。


桓玄称帝不久后,次等士族出身的北府兵将领刘裕,以讨伐桓楚为名举兵,驱逐桓玄,扶持晋帝,成为了新的权臣。


桓玄失败后,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一路逃窜,最终在益州被杀,传首建康。他的儿子桓升,也被送往江陵斩首。此时距离桓玄称帝,不过才一年。


桓氏残余势力多次图谋东山再起,桓冲之子桓谦与桓石虔之子桓振逃亡在外,重整旗鼓,意欲聚众夺回荆州。


谯国桓氏在荆州经营多年,深得人心,一呼百应,桓谦、桓振起兵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取江陵(今湖北荆州)。但刘裕不可能眼见着桓氏死灰复燃,便派兵攻打江陵,桓振战死沙场,桓氏部众再度四散而逃。


桓谦逃到了北方,听说割据西蜀的谯纵企图东下荆州,就前往蜀地投奔,并为讨伐刘裕招纳士人。此举引起了谯纵的猜忌,桓谦因此被放逐到龙格(今成都双流区),最后在东出荆州的路上被杀。


至此,桓氏子弟中有威望、有才能之人,几乎被屠杀殆尽,唯有桓冲的孙子桓胤以忠臣之后的身份被朝廷加恩赦免。但仅仅过了两年,桓胤也卷入莫须有的谋反案,遭到杀害。


谯国桓氏盛衰不过在转瞬之间,短短几年间就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宋武帝刘裕画像。


桓氏的政治理想,一部分为刘裕所继承。元熙二年(420 年),刘裕逼迫晋帝禅让,称帝建国,改国号为宋。刘裕即宋武帝。


刘宋王朝以铁腕巩固皇室权力,不断削弱威胁皇权的门阀士族。南北朝时期,门阀政治走向衰落,后来门阀士族虽在隋唐再度兴起,但影响力已远不及当年。


刘裕是门阀政治的掘墓人,而为他递上这把铲子的,正是谯国桓氏。


参考文献:
[南朝宋]刘义庆著;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2011年
[唐]房玄龄等:《晋书》,中华书局,1996年
[宋]司马光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2009年
钱穆:《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2010年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
王心扬:《东晋士族的双重政治性格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林校生:《桓温与玄学》,《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4期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最爱历史,作者:我是艾公子。获取更多好看文章,请关注最爱历史。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中产小哥卖掉两套房,两年败光400万,3000块的出租房堆满奢侈品,扎到谁了?宫女被大41岁皇帝看上,入宫后整晚被翻牌,一连生了五个龙种路人缘败光?易梦玲因为绷脚尖被群嘲…🤔古代人VS现代人:口风琴独奏《在水一方》武松最厉害的一件事,不是打虎,而是杀了一个本该当皇帝的人“一生经历7个皇帝,其中6个是我的铁粉”。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难题,唐宋的古方治不了当代的难症荷花,花枝招展被捕入狱的川普大帝,还能继续他的总统大梦吗?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抗日长篇小说《如絮》第一百六十六章 哈尔滨-1968-1969年 1 月圆锂电池又酿恶火 一家三代人丧生 「这些私营部门手沾血」外卖,正在毁灭中国三代人!卧底拍下可怕真相!他才是中国史上最好的皇帝,为何却被今人所淡忘外卖,正在毁掉三代人!穿越三代人的中秋记忆,重新理解“圆满”IDC:2027年全球AI解决方案支出超5000亿美元;智谱AI推出第三代基座大模型及新一代AI助手丨AIGC日报身家百万移民败光,关于西安金狗哥移民加拿大后悔这件事哪个皇帝的书法造诣最高,跟他一比,宋徽宗直接弱爆了6年败光300亿,“美妆一哥”又杀回来了古代人出门也能“打车”吗?传承三代人!Q弹爆汁的正宗潮汕牛肉丸,鲜到眉毛都在打颤大臣请假6天,皇帝爽快批假,7天后大臣回来,皇帝:推出去斩红遍全球的流浪猫鲍勃主人现状曝光!曾靠猫猫买房,如今败光家产再次流落街头……大话三国353:二次北伐失败,孙权称帝,蜀国的难题是什么?离婚5年马蓉败光所有!纠缠王宝强想要复合?男人出轨是为了性,女人出轨是为了这两个字Chanticleer花园,曲径小道黄山烧饼,两代皇帝盛赞,酥脆鲜香,一口忘不了...灌水:Aperol--顺便调个鸡尾酒6年败光300亿,美妆一哥又杀回来了中国最牛富三代亮相!加籍华人女性95后身家700亿!李氏第三代接班人?穷养一个男孩,毁掉三代人(深度好文)!当代文学名家几乎都和这本杂志有关系?适合三代人品读的顶流名篇,读过的都说买晚了。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