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日本不明海洋生物身份已确认;2.5亿年后,地球92%的地区或将不再宜居 | 环球科学要闻

日本不明海洋生物身份已确认;2.5亿年后,地球92%的地区或将不再宜居 | 环球科学要闻

科学

将环球科学设为星标

周一至周五

第一时间掌握

最新鲜的全球科技资讯



· 气候 ·
2.5亿年后,地球92%的地区或将不再适合哺乳动物居住


如果所有大陆聚集在一起形成下一个超级大陆,未来2.5亿年地球的月平均地表气温。图片来源:Alex Farnsworth


一项发表于《自然·地球科学》的模型研究表明,在约2.5亿年后下一个超大陆形成时,炎热气候将会超出哺乳动物的生理极限。人类等哺乳动物都有避免过热的策略,但温度长时间超过40℃会导致许多哺乳动物物种死亡,而且潮湿会加剧热应激。下一个超大陆预计将在2.5亿年后形成,现在所有的陆地会合并成一个超大陆。这一过程对哺乳动物物种的影响尚不明确。


研究人员通过一个模拟温湿度模式的气候模型预测,整个未来超大陆将会超过哺乳动物热应激极限。他们认为,因火山气体排放,大气二氧化碳水平将升高至现在的两倍。此外,超大陆的地点(主要在热带)令高温加剧,未来太阳也会释放出比现在多2.5%的辐射。这会使大陆上只有8%的区域对哺乳动物宜居,随着种群缩小和分离,灭绝风险随之上升。不过,未来超大陆的其他可能构造会改变结果,但其他演化或人类相关过程可能会使哺乳动物灭绝在超大陆形成前就发生。



· 海洋学 ·
日本不明海洋生物身份已确认

日本不明海洋生物身份确认。图片来源:RYO MINEMIZU


《科学》新闻Science news)报道,日本一位专业水下摄影师曾于2018年在冲绳附近捕捉到了一种瓢虫大小生物的照片。通过分析摄影师所采集的这种不明生物的样本,研究人员终于确认了这些神秘生物的身份:一种属于Digenea的寄生性扁形虫。相关研究发表在《当代生物学》Current Biology)上。


当奥地利维也纳医科大学的一位发育神经生物学家解剖这些生物的标本时,发现这些其外部有波浪状的部分,附着在棕色半球的平坦面上,就像“蛇发女妖头上的蛇发”一样。为了更好地揭示其内部解剖结构,这位生物学家对这些生物体进行染色。神经系统中的细胞模式表明,这些动物属于一个名为lophotrohozoans的庞大群体,其中包括软体动物、腕足动物和扁形虫等。对此,来自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的合作者猜测,这些神秘生物可能是一种寄生虫。接着,研究团队利用为恢复严重退化的古代DNA而开发的技术,最终确定了这些生物的身份。未来,研究人员希望找到更多标本,以更深入地研究这种生物。(中国科学报)



· 神经科学 ·

为什么人类更善于识别正立的脸

图片来源:Brad Duchaine

看到一张熟悉的面孔时,我们很容易认出那是谁。但如果把同一张脸上下颠倒,就会变得比较难识别。而最近,一项发表在iScience的研究解释了其中的原因。


科学家研究了一个特别的案例。一位受到先天性多发性关节痉挛症影响的患者,头部向后旋转了接近180度,因此他常常看见颠倒的人脸。研究团队在2015年和2019年测试过这位患者的面部检测(face detection)及身份匹配(identity-match)能力,也对他进行了撒切尔效应测试,即利用修改过眼部或嘴部等部位的照片来测试人的识别情况。结果表明,这位患者辨认正向面孔的得分与对照组相似,但辨认颠倒面孔的得分高于对照组,在撒切尔效应测试中的成绩也高于对照组。在辨认正向和颠倒的面孔时,患者的得分是相近的,没有哪一种朝向比另一种朝向更好,因此研究者认为,人类识别正立面孔的能力是演化机制和经验共同作用的结果。



· 医学 ·
肿瘤细胞体积压缩是一把双刃剑


随着肿瘤的生长,肿瘤细胞可能需要适应一系列的环境变化。比如,肿瘤细胞在受限制的人体组织环境中增殖的时候,会发生细胞变形,有时体积会缩小。而过往研究少有探索这种压力对癌细胞的影响。最近,一项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的研究显示,对黑色素瘤细胞(melanoma cell)而言,体积压缩既可以促进也可以阻碍癌症的进展,是一把双刃剑。


科学家针对黑色素瘤进行的研究发现,一方面肿瘤细胞的体积压缩会抑制这些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从而抑制癌症的进展;肿瘤细胞的压缩还会触发亚细胞活动(subcellular activities),使细胞内细胞器压力(intracellular organelle stress)与氧化压力(oxidative stress)增强,这可能对细胞造成损害,影响细胞功能。而另一方面,黑色素瘤细胞的体积压缩,会驱动它们对压力的适应,促进转录组的改变,从而产生抵抗化疗的能力等一些属性。研究发现,对癌细胞进行短短几天的压缩调节,就可以增强它们对化疗的抵抗力。科学家认为,这些发现可能有助于开发新的癌症治疗方法,以解决化疗中的耐药问题。



· 新冠 ·
一种抗病毒药物与新冠病毒新突变特征有关


近日,一项发表于《自然》Nature)的研究显示,抗病毒药物莫诺拉韦(molnupiravir)可能诱导了新冠病毒(SARS-CoV-2)的一种特异性突变谱,使得新冠病毒出现了一种与使用莫诺拉韦相呼应的突变特征。莫诺拉韦被大量用于治疗新冠病毒感染,其作用方式是在病毒复制期间在病毒基因组中引入突变,减少可存活的病毒后代的数量。不过,如果这种药物无法完全清除新冠病毒感染,就有可能导致莫诺拉韦相关突变的传播风险。

通过筛选含逾1500万新冠病毒基因组的全球测序数据库,研究人员在2022年引入莫诺拉韦后的序列中发现了特异性突变——有很多国家在2022年都报告了莫诺拉韦的大范围使用,如英国、澳大利亚、美国和日本。相比之下,没有批准使用莫诺拉韦的国家的筛选序列中这类突变数量较低,如加拿大。尽管目前尚不清楚这些突变是否会影响对莫诺拉韦的耐受,但研究结果或有助于进一步理解该药物对病毒演化的影响。

撰文:栗子、王怡博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中国科学家在猪体内成功培养出人源肾脏;人类不是唯一会肥胖的灵长类动物 | 环球科学要闻日本核污染水已开始排海;印度“月船三号”成功在月球南极附近软着陆 | 环球科学要闻印度“月船三号”仍失联,或将作为印度“月球大使”留在月球上;可与ChatGPT语音聊天 | 环球科学要闻​俄罗斯确认发动机未及时关闭是“月球-25”号坠毁主要原因;我国40%以上男性超重 | 环球科学要闻福州2名牺牲消防员身份已确认,都是90后!厦门今日火车站所有旅客列车停运,部分地区山洪红色预警全球第二例人类移植猪心脏手术完成,患者已能自主呼吸;小行星贝努样本顺利返回地球,为迄今最多 | 环球科学要闻服用这种药物后,患乳腺癌的风险能降低49%,英国将广泛使用;患帕金森病26年后,脊髓植入物让他行走时不再跌倒 | 环球科学要闻首次发现67年前预言的“恶魔”粒子;遇难人数升至93人,夏威夷野火成为美国百年来“最致命”野火 | 环球科学要闻不得癌症!最丑哺乳动物的抗癌妙招,也能帮助其他物种抗癌;ChatGPT写作业水平超过大学生 | 环球科学要闻韩国室温超导科学家回应:不认可验证委员会的质疑 | 环球科学要闻判断人工智能是否有意识:科学家提出14条​标准 | 环球科学要闻精子能调整游泳方式,适应不同流体条件;28国及欧盟签署首个全球性AI技术声明 | 环球科学要闻《青山哥哥绿水妹》&《忘不了》多个团队发表对室温超导材料LK-99的初步验证结果 | 环球科学要闻表现为绝缘体:德国科学家称合成出无杂质LK-99单晶;紧急避孕药与抗炎药一起服用,或能显著提高避孕效果 | 环球科学要闻历史小说《黄裳元吉》第一百二十章 血色直电流刺激,能改善细胞的基因表达;房屋和道路也能变成储能电容器 | 环球科学要闻疑似出现不明海洋生物,已有多人被咬伤。怀孕会重塑女性的大脑;感冒后,也可能出现类似长新冠的“长期感冒”症状 | 环球科学要闻微小說 熱海之春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再次刷新磁约束聚变装置运行纪录;怀孕期间食用乳化剂或会影响后代脑部发育 | 环球科学要闻墨西哥议会展出疑似“外星生物”,活动发起人曾多次涉嫌伪造“外星人遗骸” | 环球科学要闻东南大学研究者发布室温超导材料复现结果:110K以下观测到零电阻现象 | 环球科学要闻2024年科学突破奖公布,奖金总额高达1575万美元;首次!猪肾在脑死亡患者体内工作2个月,无明显免疫排斥反应 | 环球科学要闻美国国家点火装置再次实现核聚变净能量收益 ;“旅行者 2 号”恢复通讯 | 环球科学要闻红色日记(1964.6.12-14)暗物质不存在?无暗物质宇宙模型又获新证据;“室温超导”科学家学术不端论文被撤稿,并将面临调查 | 环球科学要闻5124 血壮山河之武汉会战 富金山战役 12温度骤升5℃,海洋热浪正在杀死海洋生物奇异金属行为背后的原因;​睡眠剥夺,但不牺牲认知和健康的方法 | 环球科学要闻海洋中的鱼类正在变小; 遭遇高温,约6小时后可能致死 | 环球科学要闻显著偏离标准模型:μ子g-2实验发布迄今最高精度结果;一天只要走够4000步,全因死亡风险就会降低 | 环球科学要闻最新进展公布,LK-99不大可能是室温超导体;日本最早于8月底排放福岛核污水 | 环球科学要闻地球上存在过多少细胞?科学家算出来了;平流层发现金属污染物,可能来自火箭或卫星 | 环球科学要闻合成生命的里程碑!科学家首次改造了真核生物超过50%的基因组;数学家发现提高体外受精成功率的方法 | 环球科学要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