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百年大报,青年学子这样说——
实地探访、对话大咖、职业体验……天津十四中师生打卡百年大报《参考消息》。
探访新华社印刷厂,了解一张报纸的“前世今生”
“一张张报纸到底是如何诞生的?”带着心中的疑问,天津十四中的16名师生兴致勃勃地参观了新华社印刷厂。幸运的是,当天的讲解员是在这里工作了20多年的印厂营销生产部主任付勇。他的讲解不仅清晰、有趣、通俗易懂,还穿插了许多与这份报纸相关或有趣或重大的历史故事,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并踊跃提问:“为什么印刷时要在报纸空白部分铺一层水?”“为什么现代激光打印技术还不能取代传统的印刷机?“报纸纸张与普通纸张有什么区别?”……
学生们怎么说?
孙圣茗(高一):
“学校带领我们来到了参考消息报社进行参观研学活动。我们的第一站是新华社印刷厂,在那里我们首先看到了传送报纸的滑梯、大量的卷筒纸张、壮观的印刷机器。走进办公楼内,一行引人注目的文字出现在眼前——‘办好一个印刷厂,抵得过一个师。——毛泽东’。这行文字触动了我的内心,印刷厂竟然有如此巨大的作用。”
边皓桐(高一):
“印刷车间内庞大的机器使我们的视觉受到冲击,主任向我们介绍了机器的运转过程及用墨、用纸等一系列的严格要求,向我们展示了机器的一些强大功能,例如机器可以在一小时内产生15万份报纸,并向我们介绍了报纸印制等工序,这让我们直观且真实地了解到报纸印刷的整个流程与技术方法。”
贺泽萱(高二):
“此次活动让我们学习到了许多,充分了解了一份报纸诞生的全过程,更是直观感受到了改革开放及新中国建设以来取得的积极成果。我们将会继续弘扬中华民族的精神,做到实事求是、开拓创新,承担起青年一代的责任!”
沟通座谈会,与报社大咖面对面
在座谈环节,同学们以PPT的形式分享了调研成果——《中学生阅读<参考消息>数字报的现状调查及数字报符合中学生阅读的调整建议》。随后,报社时政室代表对同学们求真务实的调研精神表示赞赏,并介绍了外媒选译编发的全流程工作;全媒编辑室代表介绍了报社新媒体发展现状及报道策划工作;事业发展中心代表介绍了《参考消息》的出版印刷及发行工作。
学生们怎么说?
课题组成员:张雅婷 姜美婷 孙嘉笛 刘鋆泽 李宇昂 赵永杰(均为高三)
“这是我们最完美的一次演讲!”
“刚开始课题展示时,场面一度严肃,但在讲到一些有趣的问题时引发了所有人的爆笑,氛围就轻松欢快了起来。起初的紧张感也在一点一点地消失,效果也渐入佳境。我们努力观察着彼此的站位和举止,努力调整自己,也努力克服着之前排练时的紧张情绪。当看到各位编辑老师向我们课题组投来的信任目光和期待眼神,我们也逐渐感到适应和放松,最终以最佳状态圆满地完成了全部展示。”
“编辑老师们极其亲切而又善谈,是与之交谈就能感到温暖的一群人。他们的优秀经历也为我们的梦想提供了参考。”
陈昱(高二):
“在交流的过程中,编辑老师询问我们:‘当代中学生会关注什么样的时政新闻,在阅读新闻时是更喜欢新闻的数量多,还是需要专家的点评与帮助。’我们给出了我们的答案,当代中学生会更关注和我们国家息息相关的、贴近我们中学生生活的以及那些早已经深入人心的内容。对于新闻数量和深度,我们都选择了深度,同时更需要一些专家站在相对中立的立场上点评,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新闻。”
一份特别的礼物,告诉你出生那天世界在发生什么
座谈结束后,报社为每位师生准备了一份特别的礼物——出生当天的《参考消息》头版复印版。
学生们怎么说?
“很感谢报社的用心,有仪式感的《参考消息》,让我了解到了自己出生那天所发生的事,这是一次奇妙的体验。这份有岁月感和年代感的纪念品会激励我们朝着更加向上、阳光的方向成长和进步。”
走进直播间,与网友面对面
活动期间,正逢报社资深编辑主持一场直播,两名师生代表被邀请进直播间,向广大网友分享自己与《参考消息》结缘的小故事。
学生们怎么说?
赵永杰(高三):
“课题研究展示后,我有幸进入参考消息直播间。老师很贴心地照顾我,让我放松下来并融入到话题之中。在直播间我对时政的了解更深了,同时也对知识渊博的老师产生了极大的钦佩之情,讲解的非常到位。我们会保持热爱,继续关注《参考消息》,继续追逐着未来的光。”
贺泽萱(高二):
“这是我们第一次近距离接触现场直播,很新奇,感觉非常专业。”
汪楠(高二):
“主持人对报纸选报及翻译团队的工作进行介绍,让我们清楚地了解到报社是如何收集信息、筛选信息、翻译信息……给了我们非常深刻的体会。”
参观新华社里的古建筑
学生们打卡的最后一站是隐藏在新华社大院里的国家级文物古建——建成于1913年的北京国会旧址等建筑群。
学生们怎么说?
贺泽萱 王九玄 汪楠(高二)
“惊喜和震撼接踵而至,我们随着编辑老师们步入新华社生活区,映入眼帘的便是北京国会旧址,这里是中华民国成立后第一届国会的旧址,现在是新华社礼堂。‘国会议场’为方形建筑,坐北朝南,高三层,建筑外表朴素,尽管经历多次翻修,但最大化保留了建筑原貌。继续向内走去,我们还看见了仁义楼和礼智楼,现称红一楼和红二楼,建于1909年,是中西合璧的建筑代表。这些文物建筑在不同的时期和背景下,见证了新华社的历史发展和日益壮大。这份历史厚重感激励着我们勇往直前。”
(更多国际新闻,参见《参考消息》数字报,点击此处可订阅或续订)
微信审核 | 夏子怡
内容编审 | 帅蓉 张越 喻翩一
微信编辑 | 郭庆娜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