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中国人,一辈子至少应该来一次河南
河南找到了中华文明的钥匙,打开了积攒五千多年的宝藏,这是一个正在让传统文化活过来的地方。
——题记
大约十年前我第一次去洛阳,住在离市中心不太远的朋友家里,吃完了早饭她说带我去看天子驾六博物馆。
天子出门能用六匹马驾车,诸侯只能用五匹,卿用四匹,大夫三匹,这就是所谓的“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三……”
我跟着朋友溜溜达达地穿街过巷到东周王城广场,路过写硬地书法的大爷,手里的毛笔有小孩子手腕那么粗;路过吊嗓子的阿姨,听旁边的人说是洛阳曲剧院的主演,不是国家一级就是国家二级演员。
下棋的,拉胡琴的,甩鞭子的,还有满地乱跑的小孩……一路走到广场上天子驾六的雕像附近停下来,远远还能看见老年广场舞天团在隔壁激情蹦迪,场面实在过于充满生活气息,以至于我完全没想到,朋友下一秒就把大拇指往旁边雕像的脚底下一戳:
“走吧?下墓看看去?”语气活像吃饱喝足要去找隔壁的帝王将相们串串门子,聊上个三十块钱的。
河南就是这么个地方,人文资源丰富到爆炸,老百姓也习以为常。城市的地下沉眠着数千年前的王侯将相,他们的故事成为民族的记忆,沉淀入此地百姓的血脉,落成了几千年后这片大地上所有普通人的凡俗世间,烟火寻常。
而这恰恰就是河南最让人着迷的地方。
迷人的鲜活与热烈
到开封逛清明上河园的感觉,能把这种鲜活热烈的市井烟火气推到极致。我是傍晚才到的园区,没赶上白天的密集表演,但上半年家人刚好去过,回来给的评价是“我就没见过表演密度这么高的景区”,遂给我发了一张演出时间表,说要一次性看全了都得赶场,嘴里啧啧念着“值”,并对园区里卖切糕的有趣大叔念念不忘。
白天的清明上河园十步一场戏,从演员到路边叫卖的摊贩全都穿着宋代的服饰,园区的饮水机上写着“饮子”,城门楼下边还能随机路遇小乞丐NPC。家人入园没多久碰上斗鸡,场上还能押注,押对了返钱翻倍。
勾栏瓦肆有人打把式卖艺,走不多远遇上王员外招女婿,漂亮小姐姐抛绣球,谁接着了就把你带上小楼,穿上新郎官儿的行头当场拜堂,拜完了还能一块撒喜糖。
我为了写这篇文章跟家人聊了俩小时,越听越馋。他们最念念不忘的一场是《岳飞枪挑小梁王》,开阔校场里真刀真枪的马战,往观众席一坐就能感受到“沙场秋点兵”的肃杀与豪情。大戏则是《东京保卫战》,水上演出,攻城炮说开就开,炸得水花乱飞,船上的孩子被金兵所杀,母亲转身就跳了河。
我一听,这个我也看了,晚上的《大宋·东京梦华》也有这一出,只是离得远,看不出这么多细节。但晚上那场70分钟的剧目,却是真的演尽了大宋的兴与衰。
天真烂漫的少女在街巷里嬉戏,在桥边荡着秋千;牵骆驼的使节从西域而来,演一出万国来朝。岳飞带着岳家军提枪跃马,在观众席不到两米开外飞马而过回援京师,直到攻城炮一发接一发在眼前炸开,大宋东京陷落,楼船上响起亡国的悲歌。
难得的是,当历史的尘烟散去,一盏孤灯从水面飘回岸边,千载传承跟着这盏灯有了归处。演员们携手谢幕,那场景的意象取得很是开阔沉静,是《春江花月夜》的“人生代代无穷已”,也是《水调歌头》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从热闹的白天,到震撼的夜场,这里的每一段演出都在书写一件事:传统文化,根基在人。
在清明上河园里活过来的不是某一个历史人物,而是北宋平民热闹繁荣的市井生活,是朴实的、热烈的、生机勃勃的,凡人的历史。是《清明上河图》画过的太平盛世,烟火人间。
除了河南,你几乎很难再找到另一个地方,老百姓从骨子里就对华夏文明有如此强烈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也正是这份认同感与归属感,让这里的汉服文化实现了突破式的发展,洛阳也成了国内很多汉服爱好者一辈子一定要去一次的地方。
晚上的洛邑古城
我在洛邑古城和朋友中的古文化爱好者发微信,我说你一定要来,这里的感觉太好了。
在洛阳的很多地方,穿汉服的人比穿现代衣服的人还要多,洛邑古城里百分之七十的人都穿着古装,园区周边有60多家汉服店,从租衣服到妆造一条龙,价位几十块到几百块的都有,管拍照还管精修。
园区免费,每晚到了时间都会举行一场亮灯仪式,大家自自在在地穿着传统服饰逛街吃冰激凌,城不大,但280亩的地方景色错落有致,听说这只是一期工程,后续的整体规划面积总计1360亩,投资127亿,餐饮和住宿的业态都会配上来,还有来了这里一定要体会一下的大型实景剧本杀。
我有朋友开剧本杀的店,他说洛阳是国内唐背景剧本杀做的最好的地方,而且你去别的地方很难体验这么大的手笔。别的地方做实景剧本杀,都是在屋子里换上衣服,做个投影,顶多在弄一些密室逃脱那样的实物道具。洛阳不一样,这地方玩剧本杀,场景动不动就是放在户外古城里的。
今年四月牡丹文化节期间,洛阳做了个所有景区联动的全城剧本杀。入场券叫《通关文牒》,一下了高铁,就能在高铁站的游客服务中心免费拿到。主题叫《神都奇幻志》,手绘的电子版地图叫《神都舆图》,涵盖了24个实景剧本杀和16个桌面剧本杀。
应天门的剧情叫《唐宫乐宴》,龙门古街的项目叫《无上龙门》,九洲池的剧本是《神都诡事录》,明堂和天堂有《无字梵行》和《万象龙吟》。不光是景区里能碰上武则天、太平公主、狄仁杰,过个桥就能突然被手机提示你触发了剧情,就连去普通的商业街区逛个步行街,也能碰上《浮梦老街》的剧本,逛着逛着就逛到了民国,开始在街区里帮着寻找线索,破解谜题。
博物馆们更离谱,联合起来做了一个叫“博物馆奇妙夜”的夜宿项目,每家都有自己的剧情,大家在博物馆的公共区域扎帐篷夜宿,这事放别的地方也就罢了,但洛阳有105座帝王陵,要是当天睡在北邙的古墓博物馆里,总觉得一闭眼就得看皇帝开大会。
我跟产业上的人提起洛阳的剧本杀,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剧本杀的商业逻辑和成本结构多少带点问题,赚不到钱,很难做成持续性的业态。但洛阳玩剧本杀完全不是一个逻辑,它用剧本杀,勾着你逛遍了洛阳城,中间所有的消费,就是一场我开心你也开心的买卖,每一分钱都很顺理成章心甘情愿,这是文旅的最高境界。
全城剧本杀盛事,是节日的限定。可惜我没赶上,但应天门的沉浸式体验剧则是常设,进了场先选身份,然后换上你挑选的汉服,跟着NPC给你发的剧情任务一路走到应天城门,在宫殿里看一场一小时的《唐宫夜宴》。坐在案桌后面,吃着桌上的特色糕点,任谁都能瞬间理解为什么人人都想当官做皇帝。
看完了演出,上应天城门看洛阳城的风景,正对面就是明堂和天堂,这两座建筑代表着武则天时期的最高权力。明堂就是木兰“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的那个明堂,见使节,办朝会,开科举,都在这里;而天堂则是武则天的理佛堂。从应天门望过去,整个洛阳简直华美得让人惊叹。
沉浸式体验的快乐
如果说在开封活过来的是大宋,在洛阳活过来的是盛唐,那么开封与洛阳之间的郑州,主题无疑是这片土地的传承与现在。
从郑州东站到《只有河南 戏剧幻城》差不多要40分钟,从《只有河南》到开封的清明上河园,差不多也要四十分钟。它几乎就在开封和郑州的正中间,在郑汴洛的河南核心旅游线路上,这是近年来不得不去的一站。
很多人一开始看到“只有河南”,都会觉得有点不知所云。但入了场就会明白,这个“只有”的意思,是你只有在河南才能看见这样的东西。
我这次调研的行程很赶,到达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很遗憾没赶上三场大剧,只看了个民国的小剧。但不得不说,光是从检票大厅出来那一瞬间就已经相当震撼了。
15米高,328米长的恢弘夯土墙前,是100亩的广阔高粱地,这是你走进戏剧幻城见到的第一个演员。这里一年种两茬粮食,一茬麦子,一茬高粱。我去的时候刚好遇到高粱成熟,走在步道上,两侧都是比人高的作物,夯土墙上投影的是北宋末年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而这座城的主题,就是土地,粮食,与传承。
这是个听上去有点土的主题,但《只有河南》却把它做得很潮,否则也不会与那么多年轻人心心念念要来这打卡。这背后有着非常前沿的技术和设计理念在做支撑。
全球公认的第一个完整的沉浸式体验产品,应该是英国实验戏剧公司Punchdrunk创作的沉浸式戏剧演出《不眠之夜》(Sleep No More)。演出将整个故事搬入了一座酒店,观众全程带着面具跟随演员在酒店不同的场景中体验剧情,完全颠覆了传统的戏剧剧场体验。
这里蕴含的条件一是光影技术的应用,二就是建筑与空间的利用,这就让动线的设计显得极其重要。
中国自主IP的沉浸式展演,算是从王潮歌的《又见平遥》开始的。到了王潮歌的《只有河南》,体验已经打磨得十分成熟了,声光电的配合趋于最佳,疫情期间在网上声名鹊起的爆火绝不是偶然。
尤其是空间动线的设计,极其见功底。把文化与科技,建筑与主题,内容与形式很完整地串联统一了起来。
整座城被夯土墙分割成了56个空间,每个空间有四道门,空间内部也能做得到移步易景。21座大小不一的剧场和近千名演员,就埋伏在这56个空间里;3个大剧18个小剧,覆盖了从夏商,到唐宋,到民国的历史跨度,加起来时长近700分钟。
有人说来河南,你总是会有穿越感,我是不认同的。我在这里感受到的不是穿越,而是“不用穿越,就能碰触到真切的历史与文明”。
武则天重要吗?重要。岳飞重要吗?重要。包拯、林冲、狄仁杰重要吗?
都重要,但又都没那么重要。
我这趟的行程太匆忙了一些,去洛阳没逛博物馆;到开封没赶上白天的场次,来《只有河南》也没看上标志性的几场大剧,很是遗憾。但路过戏剧幻城里《天子驾六》剧场的时候,还是蓦然想起的十年前跟着朋友溜达到王城广场,去天子驾六博物馆,跟周天子串门子的那天。
往前一步是东周天子恢弘的墓葬,转眼是今人的嬉笑怒骂的烟火寻常,而将他们连起来的,是卧薪尝胆,是唇亡齿寒,是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是吾日三省吾身,是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是民贵君轻,是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河南如今的文旅产品,最妙的不是某一场演出,某一个故事。而是以城为单位,以行进式演出产品的矩阵为手段,形成的整套沉浸式文化展示体系。在郑汴洛这条河南旅游的主线上,开封是宋,洛阳是唐,而郑州就是河南的上下五千年,是河南的现在。
这里有河南博物院,九大镇馆之宝串联起从新时期时代直到今天的华夏文明,馆里还有常驻的古乐演出,乐器都是中原地区出土文物复原的物件,乐谱也大多出自古籍编译,乐队是河博自己的华夏古乐团,一天演两场,过程中每用到一个乐器和乐谱,两侧的大屏幕都会显示出处与文物原型的图像,绝大部分都是河博的馆藏。
对于普通的观众来说,日常场次最好玩的彩蛋,可能就是最后一首的“现代乐曲改编”。我那天听的是《送别》,但端午那天,据说演的是《孤勇者》。我强烈建议大家都去听一听,古乐的版本没有那么撕心裂肺的抗争,却像是历史长河里从未停止跋涉脚步的,一个挺拔而又坚毅的背影,总是稳稳地踏出一步,又一步,从不准备停止向前。
出了古乐厅,你如果按照年代顺序逛河博,贾湖骨笛就会是你看到的第一个镇馆之宝。看见实物的那一刻,你会想起乐手在演出中用这只骨笛的复原品吹响清越的第一声,好像天灵盖上一支箭,划破了9000年岁月,将远古的时代送到了你的耳边。
今天全球的沉浸式实景演出旅游产品,萌芽都来自20世纪80-90年代诞生的塔玛拉(Tamara)的行进式戏剧(processional play),它将传统的现场表演从舞台转移到了现实的环境中,让观众跟随演员穿梭在不同的空间中探索演出,使得观众们可以完全沉浸在他们所跟随的任何一个故事片段里。
在西方,这些故事的片段经常来自于各种电影IP,比如迪士尼乐园里的各种NPC,环球影城的各种游乐项目,还有现代鬼屋产业里著名的各种“贞子”,各种“幽灵公馆”。
但在河南,这些片段来自于中原大地真实发生过的,璀璨的历史与文明。而正是这一点,成为我看好河南未来打造出世界级文旅产品和线路的最重要的逻辑环节。
IP逻辑的正本清源
从体验模式的角度来划分,沉浸式体验基本上有以下的类别:以迪士尼为代表的沉浸式主题乐园、以“不眠之夜”为代表的沉浸式戏剧、以场景交互和背景设定为基础构建的密室逃脱等产品。
对应到河南,就是开封的清明上河园、大宋武侠城;郑州的《只有河南·戏剧幻城》;还有洛阳遍布全城的大型实景剧本杀。
我在清明上河园那天,遇到晚上大宋巡游的队伍,列成方阵的汉服小姐姐小哥哥在园区走一段就停下来跳一场,还会热情邀请你一起加入她们,简直大型蹦迪现场,热闹和精彩程度绝对不输迪士尼的花车巡游。
中国的主题乐园在过去二十年一直就在缺内容,一直就困于找不到“IP”或者IP太单一,撑不起一套完整的世界观架构和内容体系,来做主题乐园里的衍生产品。
但看完河南的做法,我觉得很受启发:中国的主题乐园压根就不该从电影里找IP,而是该从中国的历史里挖故事。
美利坚建国二百年,他们不从电影里找IP,还能从哪里找?中国上下五千年,还要跟着从电影里找IP,多少有点在主题乐园的发展上被带到了沟里去。
洛阳与开封的许多硬件,都是复原建筑。天堂复建于2013年,明堂复建于2010年,都是在遗址之上起来的,为了地基不伤到地下的遗址原址,尺寸和高度都有缩减,用料也就尽量往轻了走。开封的地上古建筑,更是几乎只剩下了铁塔,其他的要么被黄河数次决口埋了一遍又一遍,要么在战火中被轰了个粉碎。
有人问复原也没有完全复原,全是新建的玩意儿,有什么好看的。而同去调研的伙伴则指着清明上河园门口的石壁说:100年后,这也是文物。
古往今来,在原址上做现代复建的朝代多的是。流传到后世,就都是历史的见证,怎么放到今天就不行了呢?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内容宝藏就握在手里,怎么就不能做一做复原了呢?
开封整座城都是一代代人,一遍遍复原摞起来的。黄河在那里是地上悬河,决了口城墙也挡不住,于是一次次被淹没,开封人再一次次,一砖一瓦地,执拗地把家园重新建起来。
城墙摞城墙,屋子摞屋子,路摞路,桥摞桥,才有了奇迹般千年都未曾变过的开封城中轴线。
给我们做讲解的讲解员讲得极其精彩,我还找她要了微信
我们去了2022年的十大考古发现的州桥遗址,就是个大土坑,大工地,还是挖都没挖完的那种。你要是不听讲解,属实没什么好看的。没有大内御街,没有盛世的繁华,只有石头跟土,还有戴着安全帽做发掘加固工作的“民工”。
离远了有些看不太清楚的海马水兽飞云壁雕,就静静地在这座离开封市中心不算太远的大土坑里躺着,谁也不知道它经历过千百年的沧桑,对今天复建了不知道多少遍的“汴梁”有什么看法。可如果没有开封城从古至今一代又一代的“复建”,那么今天就连州桥遗址也不会有。
IP这个事,何必要指望着电影“无中生有”,怎么就不能从几千年过往里随手截一段下酒?
要我说,应该是电影、游戏、电视剧到郑汴洛这样的历史名城里采风,来河南找找有什么能一起玩起来的IP。和洛阳一起做个衍生的剧本杀;跟河南博物院一块搞个文创周边;把剧情里的人物放到《清明上河园》里跟路过的游客们说一说那些经典的台词;把现实里的场景做到游戏里,让应天门上的武则天给你发游戏奖励。
结语
河南之于中国,恰如中国之于世界。这句话很多人或许听过,但是没有真的理解过。
就像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也把郑州定位为一个“发展中城市”,河南定位为一个“发展中省份”。因为还在发展中,所以还不够好;也因为还在发展中,所以有无限的可能,与蓬勃向上的动力。
今天全球的沉浸式体验产业,也都还处在早期的阶段,这条路上要用到大量的前沿科技成果,包括虚拟现实技术(VR)、增强现实技术(AR)、混合现实技术(MR)、3D 全息投影技术、多通道投影技术、激光投影显示技术(LDT)、多模态智能交互技术等等。
这些技术与文化创意的结合,延伸出沉浸式、交互式的叙事空间,每一项背后都有一批高科技产业和内容产业的影子。
纽约是美国沉浸式体验之都,上文提到的《不眠之夜》就是2011年在纽约诞生的,到了2016年,这里又诞生了著名的“冰激凌博物馆”项目,不到一年吸引了50万参观者,估值突破2亿美金。
沉浸式交互博物馆领域的Meow Wolf公司,在2018年营收就超过了2400万美金,并在2020年被快公司杂志评选为全球最具创意公司的第50名和全球最具创新能力的10家策划公司之一,目前估值已经超过了10亿美元,是“沉浸式体验”领域的第一个独角兽。
另外一家公司Mycotoo,由传统主题公园设计公司转型而成,专注体验设计,2018年曾为美国HBO公司根据其“西部世界”系列美剧剧情,在西南偏南SXSW艺术节活动期间,建立了一个只存在了3天的真实版的“西部世界”主题公园。
Mycotoo为HBO制作的Westworld限时主题公园
3天的时间内,这个项目就达到了10亿的网络曝光,公司一年内实现了的835%增长。到疫情前的2019年,硅谷最为知名的孵化器Y Combinator的最新入选公司里已经出现了沉浸式体验设计公司。
这是一个产业前景极为广阔的领域,而如今的河南,毫无疑问是最适合这些公司和所有配套的高科技技术产业落地的地方。
这里的文旅产品不是没有缺点,有些产品的商业化逻辑和布局也未必完全成熟,能完善能开拓的东西还太多,但胜在立意高远思路开阔,产品也已经初成体系,根基打得很好。对于“沉浸式体验”这样刚刚起步的产业来说,这里是最好的试验场。
中国绝大多数地方的主题公园,还停留在用机械设备吸引游客的阶段,本质是“游览——参观——项目游玩”的单一产品逻辑;但在河南,我已经见到了把中国传统文化玩得飞起,做出沉浸式产品体系的“体验式消费”逻辑。
毫无疑问,在这一点上,河南已经领先一步,成了全中国最会玩传统文化融合的地方。
▲点击关注,获取更多资讯
入驻媒体平台
36Kr/ 虎嗅/ 观察者网风闻社区/ 网易新闻/
喜马拉雅/雪球/ 腾讯新闻/凤凰新闻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