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孩子摔倒撞到头,别再立马抱起,因为......

孩子摔倒撞到头,别再立马抱起,因为......

公众号新闻



孩子从学会走路到摇摇晃晃到处奔跑,费了家长不少劲。


一不留神突然摔倒,这也是再常见不过的情况。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咱们下意识都是想把娃抱起来哄,拍拍灰,扶娃站起来,看见娃又是生龙活虎到处跑,也放心了。


但是今天想提醒各位家长一句:


孩子摔倒碰到头后

千万别急着贸然抱起

否则会加重孩子的损伤


就在今年五月,有家长带孩子去商场购物,男孩站在购物车里玩耍,家长稍不注意刚准备拖着购物车走,结果因为惯性,男孩向后倒去,后脑勺着地,当场昏迷。



除了不能让小孩站在购物车这一危险行为以为,视频中家长看到孩子头磕到地上后立马抱起的做法更是危险。


这是本能行为,我们都能理解。


但是孩子头部遇到磕碰摔倒后立马抱起孩子,无疑是增加孩子的二次伤害,严重会造成脊椎受伤,颅内出血,导致致命损伤。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先快速观察一下孩子的状况,再决定如何处理


到底怎么做?我们今天结合丁香妈妈和北京急救中心贾大成医生制作的《0~15 岁儿童安全防护与急救课》,来告诉大家具体的操作方式:



检查孩子的意识是否清醒


看孩子的意识是不是清醒,尤其是怀疑磕碰到头部的宝宝。



检查孩子肢体活动是否受限

看孩子是不是有肢体活动和往常不同,甚至肢体变形的情况发生,如果有,可能是扭伤或是骨折了,这时不要轻易活动孩子,以免加重伤害。



检查孩子是否有出血


看孩子是否有严重的出血。如果有较严重的出血,不要随意搬动孩子,可以用干净的纱布或用衣服直接压在伤口上止血,然后尽快联系救援。


经过这样 3 项观察后,如果孩子没大事儿,就可以把孩子抱起来了,这时候,再次确认一下:


孩子头上有没有肿块

身上有没有伤口或淤青

四肢关节活动是否受限


除此之外,还有更多安全知识,很多爸爸妈妈们都不了解。


太多家长们小心翼翼尽力看护,或者以为自己在小心翼翼尽力看护,然而,时常曝出的儿童受害事件的新闻报道,却暴露了很多现实性问题。


随手搜一搜,结果还是挺触目惊心的。


孩子吃东西,玩游戏时突然窒息,家长不知道如何处理。


图片来源于网络


孩子吵着闹着要买的玩具,可能会有危险。


图片来源于网络


孩子爱去的游乐园,也可能有隐藏伤害。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以为安全的家居环境中,没选择好一款家具,也可能夺走孩子生命。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的家长会说:


「那我时刻盯牢孩子,不让他乱跑乱玩,就好了。」


悉心照看是最基础的保障,的确有一半以上的儿童意外伤害,是因为监护人的疏忽造成的。


但令人不安的是:还有很多意外,源自于常常被家长忽视的安全隐患。


据全球儿童安全组织调查显示,与上百种导致儿童死亡的疾病相比,意外伤害已成为我国 14 岁以下儿童的第一位死因也是儿童致残的首要因素。


每年约有 4 万名儿童因为意外而离开人世。


确保孩子安全,家长们能做的,也不仅仅是「看护好」。


孩子是弱势无力的群体,对他们来说,生活中的安全隐患不算少。小到家里的插座孔抽屉柜宠物狗,大到外出时的充气城堡和坏人。


家长们需要具备排查隐患的意识,争取在危险发生之前就扼杀在萌芽里。在真正遇到危险状况时,家长最好也能掌握正确的处理技能。 


为了让爸爸妈妈们,掌握正确的紧急处理技能,在真正遇到危险状况时,临危不乱,丁香妈妈联合北京急救中心贾大成医生制作了《0~15 岁儿童安全防护与急救课》


出行安全、居家安全、急救方法和教育技巧 4 个维度切入,把日常各种场景、地点、事件下的安全隐患,逐一剖析,给到排查方法,还针对孩子的不同年龄段提出合理化建议。


你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查看课程的详细内容和介绍。



《0~15 岁儿童安全防护与急救课》

降低伤害风险,扫除安全隐患,守护孩子健康

原价 99 元

限时仅需 89 元

活动还有最后 2 天

长按识别扫码,免费试听

👇





儿童急救时间只有 4 分钟

家长应该怎么做



近期,有一条令人心疼的新闻冲上了热搜。所幸因为急救及时,小女孩的生命被救回。




要知道,心跳停跳超过 4~6 分钟,脑组织就受到永久性的损害,超过 10 分钟就发生脑死亡而无可挽救。


当儿童发生意外时,绝大多数正处于孩子身边的人都不知如何应对,失去了 0~4 分钟的「黄金」抢救时机。


除了溺水以外,日常生活中发生的触电(包括居家触电和户外触电)、气道异物导致窒息、煤气中毒等,都有可能会造成孩子心跳骤停。


孩子一旦发生心跳停止,一定要迅速采取措施来挽救生命。急救措施得当,很多意外伤害死亡都可以避免。


一提起急救,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心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的场景。


心外按压具体应该怎么做?如果是儿童甚至婴幼儿,处理方式是不是有差异?


只有知道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应该给予什么恰当的急救措施,才能更及时地挽救孩子们宝贵的生命。


在这个课程里,就具体介绍了 0~15 岁儿童心脏停跳如何操作,并且进行了视频演示:



视频来源:课程视频截图


课程里有视频手把手教,还总结了要点的图,随用随看,不用担心记不住。



图片来源:课程截图


此外,如果是 1 岁以下婴幼儿发生心脏骤停的情况,判断及急救方式也有差别,具体在课程中都有详细视频演示。


图片来源:课程视频截图


你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免费试看这部分的课程内容,希望更多的家长了解这门课以及这些知识。



 图片来源:课程截图

除了心脏骤停的处理方式以外,课程里总共覆盖了 6 大常见意外伤害:


烫伤烧伤、摔伤擦伤、动物咬伤、锐器伤害、气道异物引起窒息,在课程中都给予了急救处理方案与建议。


图片来源:课程截图


现在正值活动期间,这门课只需要 89 元(原价 99 元),活动还有最后 2 天!


一份儿童安全指南让家长们在关键时刻,不慌不忙,应对有方。需要的家长朋友们可以扫码,免费试听看看。



《0~15 岁儿童安全防护与急救课》

降低伤害风险,扫除安全隐患,守护孩子健康

原价 99 元

限时仅需 89 元

活动还有最后 2 天

长按识别扫码,免费试听

👇





17 个常见生活场景

排除隐患,守护孩子安全



除了掌握急救方法在紧要关头将伤害降到最低,更重要是从源头上尽可能地杜绝掉可能存在的危险。


2011 年,江西上饶一名 3 岁幼童,在滑滑梯时,抽绳被卡导致窒息死亡
在 2012 年,广东东莞的一名 5 岁幼童,滑滑梯,也经历了同样的事故
2013 年,河南太康一名 4 岁的幼童经历了相同的遭遇……


7 岁以下儿童,最好不要穿有拉绳的衣服。




正因为家长不知道,没有安全意识,可能会给孩子带来一些致命的危险。


如果孩子要在户外活动和玩耍,衣服的注意事项还有不少。


《儿童安全防护与急救指南》里,就罗列出需要避免的 6 类衣物,比如尖锐的装饰品、容易缠绕的儿童围巾、有很多小珠子的项链、还有容易受伤的露趾凉鞋等。



图片来源:课程截图


小到家里的插座孔、抽屉柜、宠物狗,大到外出时的交通安全和坏人。


悉心照看是最基础的保障,的确有不少意外的发生是因为监护人的疏忽造成的,但令人不安的是,有很多意外,源自于常常被家长忽视的安全隐患,而最可怕的是,往往意外伤害都是在不起眼的地方发生。


就拿最常见的车祸来说,很多家长都认为只要盯紧孩子,告诉孩子「别乱跑」就不会发生意外。


事实并非如此。


学龄前儿童的视力能力尚发育过程中:2 岁的幼儿视力大致在 0.4~0.5 之间,到了 3 岁时达到 0.5~0.6,4 岁达到 0.6~0.8,一直到 6 岁才能达到 1.0。


同时,儿童的两眼视角范围也远远小于成人。


因此,与成人相比,儿童不能及时观察到从远处向他们驶来的车。在车水马龙的道路上,他们也没有能力及时避开向他们驶来的任何车辆。



图片来源:课程截图


再加上,孩子的身躯娇小,极大可能被车身遮蔽,而进入司机的盲区。


大车拐歪时前后轮差


而在小区、停车场、路侧停车区域的玩耍之所以这么危险,其实是从孩子的盲区进入司机的盲区。从一个盲区到另一个盲区,危险加倍。


课程中讲到在类似的情况下,我们尤其要注意以下几个地方:

1. 车头正前方

对于身高在 1 米以下的儿童来说,是一个巨大盲区。坐在车里的司机,可能完全不会看到、甚至也不会意识到已经有小宝宝跑到了车前。


2. 车前侧靠近大灯的位置

国内驾驶位设置在左边,所以车子右侧的盲区比左边多。

另一个地方是靠近右侧车身旁边、车子倒后镜往车头延伸的区域。


3. 车后方

车子后方因为距离驾驶员较远且中间阻隔多,盲区区域非常大,容易在倒车时候发生意外。虽说现在有的车有倒车雷达,但是并不能解决车尾盲区的问题,反而更应该注意。


更多内容你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进行免费试看。


图片来源:课程截图


这样的灾难一旦发生,家长的悲痛无以复加。仅仅是看事故发生现场的图片,仍然无法抵挡那种扑面而来的痛苦,无法隔绝现场家长突然之间的惶惑、迟滞、撕心裂肺。


课程中将外出场景需要盘点的注意事项、居家生活中暗藏的危险问题都一一列举排查,并且给予恰当的解决措施。


不要轻敌、不要心存侥幸,不如就从最起码的学习与预防开始。


保护孩子,让那些可以避免的、侵害孩子生命的事故不再发生,是我们作为家长的最大使命。



《0~15 岁儿童安全防护与急救课》

降低伤害风险,扫除安全隐患,守护孩子健康

原价 99 元

限时仅需 89 元

活动还有最后 2 天

长按识别扫码,免费试听

👇





提升孩子自身

与带娃老人安全意识

我们也都想到了



作为父母,我们没办法永远看住孩子,所以也需要将安全急救与防护要点告诉给家中长辈,尤其是需要长辈帮忙带孩子的家庭。课程内容较多,可能对于老一辈来讲,无法全部都理解和记清。


课程中也帮忙提炼出最需要告诉家中老人需要注意的事,方便老人理解和共同防止危险发生。



图片来源:课程截图


此外也需要提醒孩子,学会主动避险,提升自我保护意识。全方位提升安全指数。



不仅如此,针对每一种可能发生的意外,我们还整理出了25 份排查清单,梳理出每个场景可能发生的每一个细节隐患,预防及应对措施,分别放在每个课程的最后章节。




能帮助大家在很短的时间里,找到安全有效的应对方法。


排查还可以下载保存在手机里,需要的时候随时查看,还可以分享给家里的老人。




这套课程,已成功帮助 4454 个家庭扫除安全隐患让我们一起守护孩子的健康,不要等到事故发生再追悔莫及。



《0~15 岁儿童安全防护与急救课》

降低伤害风险,扫除安全隐患,守护孩子健康

原价 99 元

限时仅需 89 元

活动还有最后 3 天

长按识别扫码,免费试听

👇





「亲情账号」

一人买课 全家共享


我们也知道很多家里是老人帮着带孩子,只需一个人买课,就能全家一起用。


可以提前给家里老人的手机下载好丁香妈妈 App,点击丁香妈妈 App - 我的 - 亲情号即可绑定。全家一起用,真的很划算!




《0~15 岁儿童安全防护与急救课》

降低伤害风险,扫除安全隐患,守护孩子健康

原价 99 元

限时仅需 89 元

活动还有最后 2 天

长按识别扫码,免费试听

👇



订阅须知

➊  课程购买后永久有效,可以反复回听。

➋  下载最新版丁香妈妈 App,选择「微信快捷登录」,点课程 - 已购课程即可找到。

➌  在订阅和使用过程中有任何问题,请您点击 App 中「我的」-「帮助与客服」进行查询或反馈。



策划制作

策划:诗阳

排版:诗阳





点击「阅读原文」

免费试看《0~15 岁儿童安全防护与急救课》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奇葩!万锦一辆垃圾车撞到了高架桥 数条车道被封闭这泼天的富贵!澳女野外惊见稀有蜥蜴,抱起后下面竟是一大片金子!它是来报恩的吧!柴犬被暴龙抱起后,开心的眼睛都笑成了一条线,它好享受啊!法国房贷利率上涨看不到头,买房从未这么难!诊所要“无限期”大罢工!幸运儿中了1.09亿欧元华女移民美国几十年,靠餐馆等打工好不容易熬到头,没想到却遇到“渣男”祝你生日快乐(Schweiz)6岁双胞胎“打架”姐姐摔倒离世?妈妈称是被其他孩子唆使,官方回应澳洲专家警告:这两种热门零食太危险,别再给孩子吃了!很多家长都不知道(组图)史无前例!麦卡锡成为第一位在众议院投票中被罢免的议长|少女在过马路时被车撞到,导致颅骨骨折|费城启动第39届少数族裔企业发展周“就是这个垃圾”!布碌仑华男被非裔随机刺伤 无意间被撞到 低头一看血流不止深圳最牛高中清北班的那个孩子,因为抑郁已经一年没上学了……老交警透露的秘诀:开车不小心撞到人,正确的处理流程家长最好常翻翻孩子的作业本,因为......华人妹子移民美国几十年,靠餐馆等打工好不容易熬到头,没想到却遇到“渣男”(古詩英譯) 登飞来峰 – 王安石纯爱小说: 风云赋 (28)造反不彻底的厨子摔死之后,那群掌握导弹战斗机的重刑犯会再攻莫斯科吗?年度最倒霉的猫,被沙发撞到缝针,还因此得了个奖我也喜欢听歌儿超市的免费塑料袋,别再扯回家用了!转发提醒身边人这台机器,想抱起四千万失能老人妈,别再给孩子吃山楂条了,因为......多伦多警察飙车追嫌犯!网友灵魂拷问:你小心撞到他!纽约这个华男疯了!“如果我不立即爬起来,地铁就会撞到我”瞒过健身教练的“瘦瘦裤”!上腿把肉藏起,身材曲线立马有男子吃菌后开车幻觉撞到小孩,一句“我要关几天”问懵民警粗制滥造的古装剧收手吧,别再误导孩子了!好得慢还容易留疤!孩子摔破皮,这5个消毒方法千万别用!特斯拉部分车型转向失灵!有美国车主滑出路面撞到树上,中国车主也有类似投诉Issaquah黑熊被两车连撞躲进森林恐在附近徘徊。在美国开车撞到野生动物怎么办?BK严重车祸!多台汽车被MTA巴士撞到 全部堆叠在一起当心!这种早教方式抑制孩子大脑发育,别再做了在美国开车撞到野生动物怎么办?记得这几个步骤一定要做孩子被人夸,别再「过度谦虚」了历史小说《黄裳元吉》第一百二十一章 天机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