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新:把教育常识变成社会共识——不忘初心使命,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公众号新闻2023-10-02 01:10把教育常识变成社会共识作者|朱永新来源|民进网 守望新教育当我们谈到科学的时候,总觉得它很高深,离我们的生活很远,所以需要普及;教育离我们很近,我们觉得都懂,而恰恰越是离我们近的东西,往往我们越是不了解,正如“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现在,全社会的教育焦虑、内卷、躺平等系列问题,都与教育科普不到位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很多教育学家认为的常识性问题并没有成为社会的共识,这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朱永新,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新教育实验发起人。家长们为什么那么焦虑?因为家长们都希望孩子成龙成凤,都希望孩子是第一名,可是科学告诉我们第一名只有一个。所以与其去追求第一名,不如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正如我一直在讲的,“幸福比成功更重要”“素质比分数更重要”“成人比成才更重要”。这些都是在教育理论界已经解决了的问题,也是相关研究已经证明了的结论。但是整个社会并没有形成共识,所以很多父母对孩子总是抱有过高的期待,都希望孩子去实现自己曾经没有实现的梦想,帮助大人们去圆梦。这说明,教育科普显得尤其重要。然而,这么多年来我们并没有认真做好教育科普,甚至在教育界内部教育理论家与一线教师之间也有一条无形的鸿沟。如何把教育常识变成社会共识?我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下功夫。第一,加强专业的力量。教育科普需要真正的专家、专业的立场。普及不能离开科学本身,社会上出现了很多伪科学和反科学。这种情况非常普遍,比如家庭教育市场中的许多图书,其中有很多从理念便是错的,更像是成功学的一套思路。因此,专家的立场就显得非常重要,但是专家如何去言说也是一个问题。前年我写了一本小书《每朵乌云背后都有阳光》,上市不到一个星期第一版就卖完了。我的另一本书《未来学校:重新定义教育》到现在已经是20多次印刷。教育理论界的书卖得这么好的并不多见,主要是因为我刻意地、努力地去讲故事,特意用老百姓能够看得懂的话来言说。我在写作的时候就在思考如何让这个理念让大家所理解、向往。因此,必须用最通俗的方式、最能够让老百姓接受的方式和话语去写。其实,在20年前我在做新教育的时候就受到了一个很大的启发。当时我看过一本管理学家德鲁克的书,他说作为一个学者出多少书、有多少理论并没有多大意义,最重要的是你能不能走进人们的生活,能不能改变人们的生活。那如何改变生活和走进生活?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是通过科学普及的道路,让更多的人能够用科学的方法去实践,那么你就要用大家能够接受的话语方式。我在2000年出版的书《我的教育理想》至今已经印刷了60多次,但依然受到一线中小学教师的欢迎。自此,我便明白了教育可以是很温暖的,可以是和大家走得很近的。第二,加强榜样的力量。教育科普需要普通的榜样、草根的故事。做科学普及一定要讲故事,树立草根的、民间的榜样。当前我们树立的榜样绝大部分离我们很远,一般的家庭根本无法实现和达到,普通人的生活案例太少。我们在讲故事的时候需要更多地运用最普通的、最草根的一线教师的案例,来自生活的案例。第三,加强媒体的力量。教育科普需要关注社会热点,及时组织讨论。当前,有些媒体尤其是少数自媒体对于教育没有起到积极的作用,甚至有时候在制造焦虑、贩卖焦虑。媒体通常会选择故事,但是它不知道怎么去选择好故事。这主要是因为媒体的教育素养不够,而教育专家没有出现在“教育现场”,没有直接去给他们讲故事,所以我们需要专业性的媒体。20年前,我曾经跟冯骥才先生做过一次比较有深度的交流对话,之后我们想尝试发起一个全国范围的教育大讨论,但最后没有实现。其实,我们的教育真的需要开展一场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那样的大讨论,搞明白到底什么是好教育。我觉得唐江澎校长只是开了一个头,并没有真正地撬动起来。全社会都应好好地讨论到底什么样是好教育,到底我们要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应该不应该给孩子童年生活有更大的快乐,应该不应该让他们做成自己喜欢的事?教育的很多问题,完全可以通过大家一起讨论最终达成共识。我认为,学校与家庭携起手来,媒体与专家携起手来,可能我们的教育会更加美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育科普的确意义重大,而且任重道远。(来源:中国教育学刊微信公众号,本文内容刊登于《中国教育学刊》2023年第4期,内容以正式出版物为准,图片来源于包图网)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专访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记者|刘海颖“最根本的问题还是内心宁静的问题,面对真实的教育世界,让心灵得到安顿。”一个从盐城大丰市临海小镇开始人生探求的“苏北人”,一个从2000年开始以“新教育实验”为路的教育行者,对于没有尽头的教育追问,给出了一个轮回般复杂至简极的答案。它所通往的,是完整而幸福的教育生活。而这,已成为朱永新连同他那由遍布全国各地实验区、实验学校、参与师生组成的新教育共同体的不辍志业。这份志业所要抵达之处,是师之所往,人之所想;是教育之理想,是人生之意义。1、回到内心释放创造性教育的无限可能16年前,也就是2000年,朱永新写过一本书,叫《我的教育理想》。这本被评论描述为“洋溢着理想主义情怀和浪漫主义气息的教育诗篇”的书,一度抢手到“出现盗版”;朱永新在各地讲座时也曾遇到把这书“翻烂”的老师。回头看它,朱永新自己评价“它点燃了教师的教育理想,可以算是传道。”但是,理想的火种毕竟只是个开始;在奔往理想的路上,解惑成为必需。只是这“解惑版”,一等就是15年。2015年,朱永新写出了与他口中“传道版”相呼应的《致教师》。与《我的教育理想》不同,《致教师》就是“为解决教师现实问题而来”。事实上,两本书中间隔着的这15年,正是朱永新潜心推动新教育实验的15年。15年间,新教育实验“从理想主义的研究转变成为现实主义的耕种”,它作为影响了学生、教师、教育管理者等多个层面的民间教育改革,着力于在一线教育现实中引领“完整幸福的教育生活”。15年的行动沉淀,终成为以《致教师》回应教师问题的现实支撑。在纷繁的问题中,朱永新想要回答的第一个问题,一个他认为最简单、最根本的问题就是,“我们为什么成为一名教师?”与传统教育观所表述的有所不同,朱永新给了教师一个全新的身份解读,就如同他在《致教师》前言中所说,教师“不是园丁”“不是蜡烛”“不是春蚕”。教师就是教师,他应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完整的自己。朱永新说,幸福之所以幸福,还在于“完整”二字。所谓完整的生活,就是让人成为他自己。教师培养孩子,是要让孩子在教育过程中发现自己、找到自己、成为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同时也要发现自己、找到自己、成为自己,从而具备教育个性,有自己独特的教育风格和专业成就。也正因此,《致教师》的精神主线颠覆了传统的以奉献为基础的教育观,转而强调创造为主要价值观的过程,让教育的无限可能得以释放。朱永新的观点,是要还教师以自由之心,并从“寻找教师生活的美丽”“抵达教师职业的四重境界”“压力下坚守”“尽快成长为名师”“保持教育热情”“关注窗外世界”等方面鼓励他们去为自己的心找一个智慧的归宿。只有这样,他们才可能从学生的成绩中跳脱出来,去感受教师生涯的自在和痛快。但也一如朱永新所说,“对现实责怪、抱怨是容易的,想要超越现实的表象,对人性、对教育有着根深蒂固的信任与热爱,是艰难的。”如同一场修行,追求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是一种朝向、一个过程,即便心念已定,还需要时间,也需要方法。因为,在每一种有价值的追求中,问题通常会如影随形。2、面朝现实获得在问题中成长的教育智慧从2014年开始,朱永新每个月在《教师月刊》上连载答教师问,接触到了大量一线教师提出的问题。而在此之前,他从2000年开始发起的新教育实验,吸引了数以百万计的教师参与其中,并引领他们发展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群体,其中不乏成长为教育领域内旗帜人物的个体,但是他们也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成长起来的。 在朱永新看来,教师是一个能够把人的创造力、想象力等全部能量与智慧发挥到极限的、永远没有止境的职业。教师职业面对的是最深邃的世界——人的心灵。世界上没有任何职业比教师更具有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所以他说,虽然爱是教育的底色,但是教师仅有爱还不够,或者说真正的爱里一定包含着智慧,那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理解为合理地面对变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正因如此,他在《致教师》中从来自教师生活的真实问题出发,与教师展开书信体的对话,用新教育实验中那些具备自然性、说服力、感召力的教育故事,为教师成长提供一个发现自我、寻找榜样的过程,提供教师解决现实问题的路径。新教育实验认为,教师特别是新教师成长有“吉祥三宝”:一是以阅读为基础的“专业引领”模式,就是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二是以写作为基础的“研究反思”模式,就是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攀升;三是以同伴互助为基础的“教育生态”模式,就是站在集体的肩膀上飞翔。这也是新教育共同体所提炼的“三专”模式,即通过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共同体来自我培训。事实上,每种方式都有很长的路要走。眼下,国内教师阅读的现状并不乐观,一方面大部分教师在沉重的教育负担下没有精力读书,另一方面很多教师还没有充分意识到阅读对其成长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认为上课、批改作业、与学生谈话就是为师的全部,忽视了很多教育智慧和方法正是来自于阅读的升华,忽视了从阅读中汲取他人既有经验。新教育实验网络师范学院在吸收会员时会请对方写一个“我的阅读史”,从中可以发现,很多教师并没有充分的阅读生活,阅读的广度、深度、精度都不够,这种情况亟待改善。今年9月28日,新教育研究院将举办2016全国领读者大会,并同时公布一份中国教师基础阅读书目。另外,很多教师也没有意识到写作的过程是一个思考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解剖自己教育生活的过程,没有意识到没有反思就难以超越自我。朱永新曾经和一线教师提出了一个“朱永新成功保险公司”的计划,要求老师用心记录生活,每天坚持记录最少1000字,坚持10年后保证其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其实朱永新自己如此说,也是如此做。这些年来,他就先后写有《朱永新教育作品》《我的教育理想》《新教育》《朱永新教育小语》《致教师》等一系列作品,另有一些已列入写作计划。同样的,打破教师之间的隔阂,形成对话的传统也是不容错过的教师成长之路,新教育实验一直在探索各种基于同一教研组、教学组的,或者是本校的、校际的,以及利用网络的各种专业发展共同体进行阅读、评议和批注教育作品等。按照朱永新所说,一个教师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要能够在看上去很平凡的每一天都能体验到成长的感觉,从而发现职业的价值和意义。为了帮助更多的教师体验到这一点,朱永新在《致教师》中围绕“如何做科研型的老师”“如何出一本书”“如何形成个人风格”“如何交往”“如何合理安排时间”“如何做晨诵、午读、暮省”“如何为教室命名”等种种教师可能遇到的细节问题提供了建议。也许,正是因为这些贴切实用、情理兼宜的指引与陪伴,使得《致教师》在一年之内就热销20万册。它真正是在让教师们“以现在求证未来,让生命幸福完整”。3、走向未来在教育合力中实现生命的幸福完整朱永新说自己是一个集学生、教师、教育研究者和教育管理者于一身的人,教育是他生活中最重要的内容,教育也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他以理想主义为源动力发起了新教育实验,希望实现以理想的教育、理想的学校、理想的教师、理想的学生、理想的父母、理想的课程为组成的教育理想。十几年过去了,这一类似于梦想的理想真的扎了根,发了芽,结了果。尽管努力控制实验的规模,新教育实验团队仍然发展成为包含120个试验区、3000多所实验学校、300余万师生的大团体,新教育理论著作已经被翻译为英、日、韩、阿拉伯等文字。2014年,新教育实验入围卡塔尔基金会评选的WISE教育项目奖15强,成为中国年度唯一入围项目。这是一种合力,教育的合力,合力的教育。其实,朱永新所说的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并不只是对教师而言,并不是只让教师每天去拥抱新一轮的太阳,它是对所有与教育相关的人而言,包括孩子和家长。也正是因此,他在《致教师》中还专门提到了“如何寻找适合孩子的家庭教育”,“如何同时成为好老师和好妈妈”,“如何做好家校合作共建”;也正是因此,他还会在《致教师》之后,计划写就《致父母》《致孩子》。如他所言,倘若教师、父母、孩子三方真正缔结为教育的同盟军,那时教育势必突破困局,成为现实生活中真正的大教育,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就会延及每一个新的生命。这也正是朱永新期待的新教育的彼岸——“彼岸是一群又一群的孩子,待他们长大为一代新人,走向世界大舞台,我们能从他们身上清晰地看到:政治是有理想的,财富是有汗水的,科学是有人性的,享乐是有道德的”。文章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2016年,守望新教育。风雨廿载,感恩每一份支持与陪伴,感恩每一份付出与收获。下一个二十年,未来更多个二十年,我们仍将勇敢前行,期待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和我们一起参与到教育问题的解决中,遇见教育的美好未来。同时,也期待更多的你成为研究院的月捐伙伴,用长期的信任与陪伴,支持研究院独立、专业、持续的行动,共同呵护孩子的童年和未来。扫描图片二维码或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加入月捐计划,和我们一起见证美好的发生!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
朱永新,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新教育实验发起人。家长们为什么那么焦虑?因为家长们都希望孩子成龙成凤,都希望孩子是第一名,可是科学告诉我们第一名只有一个。所以与其去追求第一名,不如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正如我一直在讲的,“幸福比成功更重要”“素质比分数更重要”“成人比成才更重要”。这些都是在教育理论界已经解决了的问题,也是相关研究已经证明了的结论。但是整个社会并没有形成共识,所以很多父母对孩子总是抱有过高的期待,都希望孩子去实现自己曾经没有实现的梦想,帮助大人们去圆梦。这说明,教育科普显得尤其重要。然而,这么多年来我们并没有认真做好教育科普,甚至在教育界内部教育理论家与一线教师之间也有一条无形的鸿沟。如何把教育常识变成社会共识?我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下功夫。第一,加强专业的力量。教育科普需要真正的专家、专业的立场。普及不能离开科学本身,社会上出现了很多伪科学和反科学。这种情况非常普遍,比如家庭教育市场中的许多图书,其中有很多从理念便是错的,更像是成功学的一套思路。因此,专家的立场就显得非常重要,但是专家如何去言说也是一个问题。前年我写了一本小书《每朵乌云背后都有阳光》,上市不到一个星期第一版就卖完了。我的另一本书《未来学校:重新定义教育》到现在已经是20多次印刷。教育理论界的书卖得这么好的并不多见,主要是因为我刻意地、努力地去讲故事,特意用老百姓能够看得懂的话来言说。我在写作的时候就在思考如何让这个理念让大家所理解、向往。因此,必须用最通俗的方式、最能够让老百姓接受的方式和话语去写。其实,在20年前我在做新教育的时候就受到了一个很大的启发。当时我看过一本管理学家德鲁克的书,他说作为一个学者出多少书、有多少理论并没有多大意义,最重要的是你能不能走进人们的生活,能不能改变人们的生活。那如何改变生活和走进生活?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是通过科学普及的道路,让更多的人能够用科学的方法去实践,那么你就要用大家能够接受的话语方式。我在2000年出版的书《我的教育理想》至今已经印刷了60多次,但依然受到一线中小学教师的欢迎。自此,我便明白了教育可以是很温暖的,可以是和大家走得很近的。第二,加强榜样的力量。教育科普需要普通的榜样、草根的故事。做科学普及一定要讲故事,树立草根的、民间的榜样。当前我们树立的榜样绝大部分离我们很远,一般的家庭根本无法实现和达到,普通人的生活案例太少。我们在讲故事的时候需要更多地运用最普通的、最草根的一线教师的案例,来自生活的案例。第三,加强媒体的力量。教育科普需要关注社会热点,及时组织讨论。当前,有些媒体尤其是少数自媒体对于教育没有起到积极的作用,甚至有时候在制造焦虑、贩卖焦虑。媒体通常会选择故事,但是它不知道怎么去选择好故事。这主要是因为媒体的教育素养不够,而教育专家没有出现在“教育现场”,没有直接去给他们讲故事,所以我们需要专业性的媒体。20年前,我曾经跟冯骥才先生做过一次比较有深度的交流对话,之后我们想尝试发起一个全国范围的教育大讨论,但最后没有实现。其实,我们的教育真的需要开展一场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那样的大讨论,搞明白到底什么是好教育。我觉得唐江澎校长只是开了一个头,并没有真正地撬动起来。全社会都应好好地讨论到底什么样是好教育,到底我们要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应该不应该给孩子童年生活有更大的快乐,应该不应该让他们做成自己喜欢的事?教育的很多问题,完全可以通过大家一起讨论最终达成共识。我认为,学校与家庭携起手来,媒体与专家携起手来,可能我们的教育会更加美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育科普的确意义重大,而且任重道远。(来源:中国教育学刊微信公众号,本文内容刊登于《中国教育学刊》2023年第4期,内容以正式出版物为准,图片来源于包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