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西南联大路丨共赴国难的青年人——不论参军与否,我们都在抗战
编者按
西南联大历史上
曾有过三次参军高潮
但是也有很多人留下来读书报国
以自己的方式来参加抗战
2023年9月
我们即将开启
行知中国·重走西南联大路(云南站)课程
以致敬先辈的努力和抗争
国难当头之时,也总是青年人壮怀激烈、生死迷茫之时。到底是投笔从戎、共赴国难呢?还是忍辱负重,以自己的知识报国呢?西南联大师生们的经历告诉我们,其实只要心意纯粹,用什么方式报国都是好的。
2019年和2021年,清华经管EMBA师生先后两次走上西南联大师生的徒步迁徙之路,见证历史也见证了自己。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清华、北大、南开三所大学立刻南迁,在长沙组成了临时大学,继续坚持开课育人。然而战场上的局势,依旧一天天地恶化。前线的坏消息,不断传到学校里:
1937年10月10日,石家庄沦陷;11月8日,阎锡山弃守太原;11月11日,上海沦陷;12月13日,中华民国首都南京被日军攻占,发生了人类历史上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30万手无寸铁的中国人被无辜杀戮!
南京大屠杀的消息传到长沙第二天,临大校园里就掀起了学生从军热潮。三百多名热血青年们无法坐视同胞的灾难,决定投笔从戎,走上了抗日战场。而他们也像一点点星星之火,点燃了其他同学心中的救国热情。
然而,战场上的坏消息仍然不断传来。12月底,杭州、济南相继沦陷。国民党当局决定迁都重庆,并准备在距离长沙仅300公里的武汉,举行一次大会战。本来已经感受到战争气息的长沙临时大学,于是准备西迁昆明。这本是几个月之前的一个备用迁校方案,如今再次被提上议事日程。
走过这段路,清华学子与先辈们完成了精神上的传承
然而当消息发出之后,临时大学的校园内瞬间炸开了锅。并不是每一个临大学子,都能接受学校西迁决定的。学生们身上的血都是热的,他们想的问题很简单:继续西迁,如果战事再不利呢?这样跑来跑去,到什么时候是个头?很快,一场关于“民族危机时刻,青年学生该往何处去”的争论,在校内外引发激烈争论。
有些学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百万战士流血过野,他们平日里何尝得着国家的好处?而我们却是平日受国家待遇最优者,每个学生每年国家津贴至少一千元……今日还依恋这辉煌的校舍,能不愧对死者?”
这些同学们认为,国难当头,他们的同龄人正冒着硝烟炮火去冲锋陷阵、流血牺牲,而日寇距长沙还有千里之遥,自己就忙着去西迁“逃命”,对不起前线流血的将士,对不起投笔从戎的同窗,更对不起被日寇屠杀的同胞!于是越来越多的爱国学子,争先恐后地要求参军。
学校的常委和老师们,很理解学生们的爱国热情。他们也给出了一些政策,在一部分部队确实需要时,调整教育方案,引领学生进入部队,并在学生服役期间保留学籍。但学校更认为,抗战是一场长期的战争,日后中国建设需要专业人才,所以不能让大批的大学生都去上前线。
为了劝说大家能留下了,梅贻琦校长语重心长地说:“一个民族,他生存的最根本价值是什么?我们都是教书的,我们的责任,是要去塑造一个民族的灵魂,难道这不比打仗更艰巨吗?”
梅校长话打消了学生心中的困惑,也坚定了他们刻苦学习、以知识报国的决心。最终,820名学生决定随学校迁往云南昆明。但是,仍有600多名学生,或退学参加抗战,或转学其他学校,或返回家乡。但是,他们都以各自的方式,为国家和民族做着贡献。
这一次,是抗战期间,长沙临大和西南联大的第一次参军高潮。此后,仍有两次参军高潮,一次是在1941年到1943年,另一次则是1944年。那么在这期间,究竟有多少联大学子投笔从戎?
在西南联大校志委员会所纂列的“国立西南联大抗战以来从军学生题名”上,一共记载的留下名字者,有832人,实际上远不止此数。长沙临时大学时期,校方记录参军离校学生295人,其中绝大多数未列入这个题名。两者相加共1100多人,约占总人数的14%,即每100名学生中就有14人为保卫祖国而投笔从戎。
这些走上战场的人,既不乏名门之后,也有后来做出突出贡献者。比如梅贻琦校长的儿子梅祖彦、女儿梅祖彤,就先后进入中国抗日远征军和空军服务;中科院院士——被称为“世界光导纤维之父”的黄宏嘉,也参加了中国远征军,曾经在缅北作战。
在战争时期,大学不再是封闭的象牙塔,而同样是民族自由、独立、抵抗外侮的重要阵地。中国人民不会亡国,中国的大学也不会终止。正如当时一个日军指挥官所说:“中国所有的大学都是反日基地。”无论是投笔从戎走上抗战前线,还是在校园继续刻苦学习,都是一种爱国,都是一种与民族紧密相连的抗战。
参考资料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史》
抗日战争纪念网:烽火回望 | 抗战大迁移,清华北大南开三所名牌大学的长沙岁月
内容来源:清华经管EMBA户外运动协会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内容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