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西南联大路丨求真知,不惧迢迢长路
我们即将出发,用自己的脚去重新丈量“中国教育史上最伟大的长征”,瞻仰中国教育史上不朽的精神丰碑。我们将回望历史,那也许是一个时局动荡、民生凋敝,让人不忍再回首的“黑暗时代”,但同时也是一个思想自由、百家争鸣,值得我们反复回望、致敬的“黄金时代”。西南联大,是那个年代一个闪闪发光的名字,更是86年来学术道统的血脉。
战鼓擂动,硝烟漫天;国难当头,山河破碎。1937年的中国,变得更加不平静。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战火烧到了华北,北平失守,天津遭遇轰炸,泱泱大中原,竟容不下一张安静的课桌。一个月后,北大、清华、南开接到公函:三校南迁长沙,联合组建临时大学。1938年,三所大学的师生在湖南临时大学会师,分三路抵达昆明,其中的一路是300名男生和5位教授组成的旅行团,他们在68天里徒步1600公里。这5位教授值得我们满怀敬意地记住:清华的闻一多、李继侗、袁复礼,北大的曾昭抡,南开的黄钰生。
汪曾祺曾在《我在西南联大的日子》里写到:“联大师生破衣烂衫,却每天孜孜不倦地做学问,真是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这种精神,人天可感。”在那个战乱纷飞的动荡年代,我们将全面而深刻地看到一群有志之士、文学青年的生活学习状态,看到一个中国刚毅不屈的社会缩影,看到一群代表中国年轻人脊梁的坚毅卓绝。
此后8年间,西南联大共毕业3882名学生,其中800名多联大学生抱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之志,投笔从戎,参加抗日斗争和反内战运动,用生命书写了从军报国的凌云之志。他们中间还走出了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8名两弹一星功勋获得者;4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174位两院院士以及100多位人文领域的大师。我们不禁感慨,如此的成材率在世界所有大学当中都是极其罕见的,这一成绩是中国教育史上的最高纪录,并且未来也很难被打破。
我们即将出发,去见到在国难中诞生、在苦难中坚守的西南联大。她虽然只存在了短短的八年多时间,但因其英才辈出,并产生了无数故事与传奇,永远的印在我们的心中,她是民族的坚守,是中国人民不屈不饶精神的历史证明。先贤们则代表着中国文人的风骨,置生死于度外,千金不改其志,万难不屈其躯。正是他们不惧迢迢长路、不惧艰难险阻,才有着西南联大在历史长河中发出的璀璨星光。
我们即将出发,去中国的西南地区走这样的一条道路,它穿越群山,曲折蜿蜒,从过去的历史中向今天走来。这条路上的脚印来自徐霞客、林则徐、商贩走卒,以及“迎面而来的缅甸进贡大象的队伍”,当然还有迁徙图存的西南联大师生。这条路曾是既在逃难也在进军之路,是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甦生之路。
我们即将出发,同时也带着思考。在今天这个信息化、技术化的时代,我们是否仍能保持那种对知识的敬重、对教育的热爱和对家国的责任感?物质生活已经变得十分丰富之后,我们的精神生活究竟前进了多少?人生有何意义,生或死,逃避或出击,何所谓价值,何所谓生命?为求真知,是否能够不辞劳苦,不惧迢迢长路?
1937年,这座抗战时期创立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已经告诉我们答案。而答案,就写在先贤求知救国的道路上,等着我们一步一步重读。
作者:清华经管EMBA 22-A班 梁爽
喜欢清华经管EMBA,请点在看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