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西南联大路丨绝不照本宣科——西南联大的教学自由之风
编者按
西南联大
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巅峰
也是一个奇迹
在那里
有大师培养大师的壮观景象
那么
光是有大师就够了吗?
西南联大的教学中
隐藏着怎样的成才秘密呢?
行知中国·人文篇·
重走西南联大路(云南站)
即将于今年9月正式开启
我们也将通过这条路
感受那段教育的奇迹
1938年4月2日,在如今云南昆明老城北门街,一排排简陋的茅草房、铁皮房倔强地伫立在那里,显得简陋而普通,然而一块“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牌子,却让这里有了一种卓尔不群的风骨。“西南联大”这个名字,在整个抗战时期,代表着当时中国最高的高等教育水准。能做到这一点,除了学校中那些大师的水平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联大所倡导的独立思考和学术自由风气。
2019年和2021年,清华经管EMBA师生前后两次走上西南联大师生的徒步迁徙之路,用辛苦致敬先辈。
强调学生的独立思考,强调老师的启发式教育,那是组成西南联大的清华、北大、南开三所大学共同的老传统。三所大学虽然风格不同,侧重也各异,但却从来不是死记硬背教学法的庇护所。联大的老师,从来没有只拿着法定教材进教室,去按本宣讲的习惯。原因很简单,学生们瞧不起这样的老师。而如果学生不选他的课,老师就教不成书了。西南联大的学生水平都很高,性格鲜明,他们对真才实学的渴望,远远超过一张毕业证。
为了常讲常新,西南联大的很多教授,都喜欢把自己研究的成果,汇聚成讲义底稿,向学生们宣讲,然后和学生们共同讨论,得到最广泛的认可之后,最终定稿形成真正的教材。这期间不乏态度激烈的情况发生,在中文系就曾经发生过师生在课堂上争论、吵了起来的事。老师不会用“尊师重道”来打压学生,学生也并不会因为有争论而看轻老师。双方的讨论和争论,是纯粹学术性的。
这也就造成了一个现象:在西南联大的校园内,经常看到学生们要“挑战”自己的老师。比如数学系的学生,经常会贴出“小字报”,要求就某个问题和老师“切磋”;物理系的学生,经常会追着教授满校园的跑。比如主讲力学的周培源教授,就经常遭到学生们的围追堵截。而在一次次的学术碰撞之中,真知逐渐显现,师生教学相长。
通过这段路,清华学子更加了解了联大路的艰辛,对先辈也更加敬佩。
西南联大的教授们,对于人才培养的态度,并不仅限于自己的学系,甚至自己学校的学生。除了那些十分依赖实验和教学物资的课程之外,其他的许多课程都容许旁听。有些老师的水平高,课程吸引人,就会出现一种情况:有时候旁听的人,比选修该课的学生还多。比如闻一多先生上课,经常是连窗外都挤满了学生。有时候,外校师生也会来听课,有的人甚至一直听到了毕业。
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西南联大的教授们还经常进行课外教学。在每一个学期,各个学系都会安排许多次由若干教授参与的专题系统演讲。相比起和学生的思想碰撞,这种系统演讲可就是大师和大师的碰撞了,对于学生来讲是学习的最好机会。所以每次演讲开始时,听讲的人校内校外都有,人山人海,场面蔚为壮观。
每次演讲时,每个参讲教授都会把自己独立思考后的研究新成果拿出来,供其他师生们讨论。大家各抒己见,百家争鸣,有时候态度激烈,就唱起了对台戏来。但是,正如师生间的碰撞一样,这种争论也是一种纯粹的学术行为,并不伤害私人感情。
西南联大倡导的创造性思维和独立思考风气,在学生们中间显得更加活跃,这从校门内“民主墙”上琳琅满目的壁报,以及学生们编印、出版的小报、小刊上就可以看出来。这些刊物上有着各种思想和观点,学术方面和社会方面的兼而有之,自由思考的感觉跃然其上。
这就是西南联大的教学,师生除了知识和文化的传承之外,还有自由学术交流的空间和权力。学生们尊重教授,却也不会视教授为唯一权威,进而盲从。也只有在这样的兼容并包、独立思考的教学环境里,西南联大才能培养出那么多善于创造的国家栋梁之材来。正如清华大学教授何兆武所说:“没有求知的自由,没有思想的自由,没有个性的发展,就没有个人的创造力,而个人的独创能力实际上才是真正的第一生产力。”
参考资料
何兆武《上学记》
内容来源:清华经管EMBA户外运动协会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内容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