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工第一天,广东人被他弄崩溃了
如果你经历了年初的春运、五一的出行潮,以及十一的人挤人,那么恭喜你,多少在人群中混出了点门道。
图源:网络,下同
但“人从众𠈌大挑战”的终点站——广州地铁三号线,可远不止如此。
鲁迅说过,没在早高峰挤过广州地铁三号线的人,不足以谈人生。
作为全国客流量最大的地铁线路,三号线实属拥挤挑战之最。
还记得几年前的春天,我和朋友开开心心坐上三号线,要去吃广东人最爱的鸡煲。
结果刚到体育西路,我们正准备下车,刚走到门口就被一拥而上的人群席卷回了车厢内。
真·一切发生得太快·我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那一刻我懂了,在景区,拥挤的是你的身体。
但在三号线上,拥挤的是你的灵魂。
在某些城市,你可能会对地铁职员的清闲工作发出羡慕的嘶吼。
但在广州地铁三号线,你永远都见不到一个无事可做的工作人员。
撕扯着喉咙喊“先下后上”那都是基本操作,“助产士”才是她们的最终归宿。
在三号线捞人讲的是眼疾手快,“助产士”们必须立刻从人们的表情和行为中识别出要下车的人类(比如:试图每次蠕动一公分以接近车门的、喊着“借过一下”但旁人纹丝不动的),然后快准狠将手臂穿越人群找到目标物,一把揪住,打死都不能放,使劲往外拔就对了。
如果拒绝被捞,纯靠自己的力量出地铁也不是不行。
但你可能需要为倔强付出一些代价,毕竟“长坐三号线,哪有不丢鞋”。
据说已经有朋友在鞋被踩烂后痛下决心,决定抓准商机去三号线地铁口卖拖鞋,我仿佛看到一颗未来的商业巨星正在冉冉升起。
而这件白色羽绒服的姿态则活生生演了一部教育片,三号线:“是我干的,不满意?”
但对于一生热爱吃鸡的广东人来说,最残忍的不是丢了鞋和衣服(咱就是说,人均二十双人字拖没在怕的),而是人已经下了车,鸡却还在车厢里。
无论鸡是生的:
还是熟的:
很难说那天买菜回家的阿公到底被阿婆骂了多久。
还有人对着屏幕替失主干着急,“啊呀,永旺的鸡啊,39.9,可好吃了。”
鸡都能丢,饭盒被“分尸”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不过就是“今次真系食西北风”嘛,洒洒水啦。
对于打工人来说,除了刚买的蛋糕会被挤成饼外,挤三号线有时也不是什么坏事。
有人费了老命挤下车,正准备回老板在下班时间后弹射过来的十条微信语音呢,掏出手机发现微信直接被挤卸载了。(微信:我没惹你们任何人)
都不用去豆瓣“请假借口研究所”找理由,第二天老板质问起来就实话实说,主打的就是受害者角色,“我知道你不信,但你要信。”
拓展下思路的话,要是哪天想请个病假,是不是也能直接填“精神创伤”,备注“早高峰三号线”,懂的都懂。
不管怎么说,靠自己的力量从三号线里挤出来都是“勇士行为”,像我这种手无缚鸡之力的人(bushi),只能祈求工作人员或者好心人把我“拔”出来了,而这世上,也因此多了一种超级英雄——胡萝卜侠。
也有家人深谙在广州混的道理,“跟紧大妈!”,甭管你上车还是下车,只要抢先一步站在跃跃欲试的大妈前面,那么恭喜你,上下车成功率直接从30%飙升到99%。
剩下的1%,交给命运。
比起要拼老命上下车的挑战来说,大多数人都已经习惯了车厢内人挤人的“沙丁鱼游戏”。
在漫长的拥挤史中,地铁自然会找到它自己的车厢生态和运行规则。
这种规则不是前几天上热搜的“广州地铁究竟经历了什么”。
图源:网络
而是实打实的地狱都市生存挑战必看事项,主打的就是魔幻。
规则一:只要站稳,就不算输。
你必须利用好身体的每一寸肌肤,目的就是站稳。
长得高的privilege在此刻已经尽数体现了,两根手指抓住闪烁灯是一米八男孩最后的倔强。
我,一米八,带你挤三号线,懂?
实在没得抓就撑住天花板,“耶”的手势是他广东人乐观心态的最佳证明。
如果不小心失去了自己的领地,就会像这位朋友一样,金鸡独立站完全程。
规则二: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广东人喜欢做生意,大家都明白,主打的就是公正又平等。
前边有人下车丢了鸡,后边就有人发现书包里被塞了牛奶。
一开始你或许还有些惶恐,“妈妈告诉我不能吃陌生人给的食物”,时间一久广东人就习惯了,没钱吃早餐没关系,上趟地铁,周围人能帮你把一天的饭安排妥当。
当然,有时候,你收获的东西可能并不是你想要的。
也有破坏交易环境的“饿鬼”直接在地铁上吃早餐(当然是吃别人的),饥肠辘辘的时候刚好有一根油条送到嘴边,这谁顶得住啊。
坚决不想加入“食物链”的哥们,只好选择用尊严捍卫自己的食物。
规则三:让读书人先走。
广东人虽然热衷于生意,但也是一等一的尊重知识。
你看强哥天天品茶搞文化人那一套,就能明白读书人在广东人心里的地位。
三号线拥有永久“上车权”的不是最能挤的大爷大妈,而是穿着校服的学生仔。
他会享受到前后左右都被助推的顶级VIP待遇,比他爸妈还操心他有没有按点上早读的,是地铁里推他的姨姨。
不仅推,还要大喊着给他出主意,“作业没做完就说是被地铁挤走了!”
其他默认的规则也可以浅提一下,比如,长发的朋友一定要把头发扎好,不然下一站可能就要直奔植发机构。
衣服裹严实,穿不易被刮破的材质,否则虾线被人挑了都不知道。
以及,尽量别带食物上车。
每个一线城市都有打工人的PTSD线路,譬如北京六号线、上海十一号线。
人多起来的时候,站里站外都是奇葩瞬间。
上班宛如看戏,总有几个NPC上演城市探险戏码。
但要说回拥挤,三号线也不算是世界之最。
隔壁的日本甚至有一门专门的职业,“地铁推手”,每个车厢口都会有穿制服、戴手套的员工,在每班列车到达的时候兢兢业业帮社畜圆“上班梦”。
尊称一声“社畜侠”,不过分吧?
尽管拥挤,日本人还是坚持维护体面,费劲挤下来的大叔轻飘飘回头致谢的一瞬间,我仿佛看到了一个人灵魂的升华。
如果这些依然没有安抚到你,那么,看看印度?
咱就是说,还有地铁坐已经不错了。
对于打工人而言,通勤和租房是永恒的火车悖论。
要想通勤短,就得承受高昂的房租。
要想住得好,就得在地铁上经历灵魂洗礼。
在钱和时间的问题上,大部分普通人,都只能选择一项(事实上,能选择一项已经不错了)。
而广州地铁三号线,不过是全世界社畜的缩影罢了。
当然,找遍全国,你也很难看到一条如三号线般连接多个繁华商圈和住宅区的线路。
谁都知道它不合理,但你没招儿。
好在打工人总是有自己苦中作乐的办法,所有在三号线上遇见的奇葩体验,都会变成让人发笑的素材,也算是没白挤这一趟。
毕竟,打工是必须要打工的。
即便一千个一万个不愿意,也只能在被人群前后左右环住的情况下,极力找寻自己的呼吸空间。
偶尔,你也会看到一些混上来的“萌新”,或许是第一次见三号线的威力,只好抽出一只手艰难打下,“广州地铁为什么这么多人?”
没有回答,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如果一定要给个答案……
我只能说,这就是生活,朋友。
图源:网络
7 / Oct / 2023
策划:视觉志
编辑:林晓风
微博:视觉志
点击阅读原文可以来微博找小视玩呀~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