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儿子一天告状5、6次,我跟老师都有点要崩溃了……

儿子一天告状5、6次,我跟老师都有点要崩溃了……

育儿


说起告状——人类幼崽的这项特殊技能,你一定都不会陌生。小到眼神的交换:他白了我一眼,大到肢体的较量:他捶了我一拳,都能成为孩子们告状的理由。

一项来自英国的研究发现,幼儿园里3-5岁的孩子,平均每个人每天要告状一次,告状比较频繁的孩子,甚至一天能告上五六次![1]

这个数据让我不禁再次对教师这个职业肃然起敬!

有时候,攻势过于密集,内容鸡毛蒜皮,很难保证老师不会产生厌烦的心理。在集体中,告状太多的孩子,也很容易受到其他小朋友的排挤,一不小心就被扣上“告状精”的小帽子……

所以,当自家小朋友道德感爆棚,不管跟自己有没有关系,都喜欢去大人那边说道说道时,很多家长的内心其实是忐忑的:

  • 那么爱告状,在学校不招人待见么办?

  • 什么事都依赖大人,无法独立自主怎么办?


因此,我们也时常教导孩子:不要一言不合就告状!可是当孩子真的啥也不说时,我们又该急了:

  • 被同学打了也不知道去找老师吗?

  • 被欺负了回来也不跟父母说吗?

  • 这样忍气吞声逆来顺受,不是很容易沦为霸凌的对象吗?


于是,到底要不要教孩子告状,就成了又一个左右两难的问题。



分清“告状”和“告知”的区别


在寻找答案之前,我们应该先弄明白,当我们在讨论孩子“告状”的时候,我们到底在讨论什么。

通常来说,当一个孩子向长辈诉说其他人违反准则的事情,我们就说他在告状。

但实际上,违反准则的事情有大有小,有的无足轻重,有的刻不容缓,这些程度上的差别,却并没有在“告状”二字中得以体现。

当我们尝试用英文来表述“告状”这件事,就会发现——在英文里,不同的“告状”,意思是不一样的:

图片来自于https://www.pacerkidsagainstbullying.org/how-can-you-help/


翻译过来,就是:

<Tattling>

有一些违规行为,所造成的问题并不严重,孩子自己就可以解决;或是情况并不危急,不会有人因此受到伤害。

这个时候的告状,被称作"tattling",近似于中文里的“打小报告”、“告小状”:除了让当事人陷入麻烦,并没有太多其他功能。
<Telling/Reporting>

与之相对的,是那些触犯红线的违规,可能直接造成人身伤害,或是存在着重大的潜在风险,需要立即干预。

这种“告状”,在英文中被称作"telling/reporting",更接近于我们所说的“汇报”、“告知”——大人的及时介入,可以帮助到别人,避免伤害的发生。
比如下面这些告状的内容,虽然都不符合行为规范,但从后果来看却有着本质的区别:

“他动了我的彩笔”—— 既不危重,也不紧急,这属于“告小状”;
“他用彩笔戳我” —— 涉及身体攻击,可能有人受伤,这属于“告知”。
“他把我台灯关了”—— 没有危险,孩子可以自己解决,这属于“告小状”;
“他在玩台灯电源线” —— 有触电风险,需要大人及时介入,这属于“告知”。
“他一边吃饭一边玩”—— 没有影响别人,没有危险因素,这属于“告小状”;
“他吃饭时把碗打碎了” —— 碎片可能把人扎伤,要大人帮助清理,这属于“告知”。
 
小朋友为什么爱频繁告状?


对于成年人,区分“告小状”和“告知”并不难,因为我们可以预见事情的后果,分得清轻重缓急,懂得权衡利弊。

而三五岁的孩子则不同,他们依靠单一的标准来评判好坏与黑白、对错与是非。

他们只知道不符合他们心目中的行为准则就是错,却很难判断什么是“大错”,什么是“小错”,更不懂得通过分析意图来判断一个行为的好坏。

认知能力和社交情感技能的局限,塑造了他们“要么不告状,要告就告个彻底”的行为特点,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告状这种行为,在幼儿园和小学生中最为常见[1]

首先,2岁以上的幼儿,已经有了规则意识,而根据皮亚杰的儿童发展理论,3-7岁的儿童都处于“他律阶段”,他们认为规则是固定的,来自外部世界,不能随意改变,并且有一种服从规则的义务感[2]

尤其是对于自己想做而不能做的事情,如果看见有别人在做,那是相当的愤慨!



其次,他们处理社交问题的能力正在稳步提升中。从用拳头解决矛盾的原始人,逐步发展成靠交流化解纠纷的文明人。只不过在这个发展的过渡阶段,他们的能力也就仅限于遏制打人的原始冲动,却还远不足以凭自己的聪明才智解决问题,只能转而求助大人[3]

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交能力的增强,孩子们告状的现象也会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多的“八卦”[1]

此外,也有人认为,小朋友之所以频繁的告状,是因为这么做能帮助他们达到目的。

本文开头提到的那项英国研究,实验中有半数以上的告状者获得了老师支持,70%的告状者得到的反馈是对自己有利的(至少是认可告状的行为),只有极少数(约6%)的告状者得到了负面的反馈(自己受罚或是双方一起受罚)[1]

换句话说,来自大人的正面反馈,很可能强化了孩子们的告状行为。


孩子告状的目的到底是啥?


既然告状能帮孩子们达到目的,那我们也不禁好奇,他们告状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

心理学家和教育家们在这个问题上也做了不少探究,总体来说,小朋友告状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寻求帮助,解决冲突

<场景1>
小A是个2岁多的小姑娘,一次跟小伙伴一起玩时,想玩小伙伴的扭扭车。小伙伴不乐意,几番商讨过后,小伙伴直接用车把小A给撞倒在地。委屈的小A抹着眼泪就去找小伙伴的妈妈告状:“他撞疼我了!”……
这大概是最常见的一种告状动机了:当孩子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时(比如有人受到侵犯,像被打了、被抢了),或是小朋友之间产生了无法协调的纠纷,比如俩人都想玩同一个玩具产生争执,向大人告状便是希望大人介入帮助解决这些冲突,或是让侵犯者受到惩罚。

2、寻求安抚,情感宣泄

<场景2>

小J正在教室里玩一辆玩具车,突然另一个小朋友跑来把他的玩具车给抢走了。

小J哭着找老师告状,老师这时正在忙着给孩子们准备午饭,没有时间解决纠纷,便顺手拿了另一个玩具车给小J,安抚了几句,小J便满意的走了。
这个场景里的小J显然是个性情比较温和的孩子,可能今天心情也还不错,他告状并不是为了夺回自己正在玩的玩具,而是单纯的情感需要,渴望老师来抚慰一下自己受伤的小心灵。

有学者认为,在幼儿告状中,这类情感宣泄的动机甚至要强过让侵犯者受罚的动机[1]

3、寻求关注,成为主导

<场景3>

老师带着几个小朋友一同围坐在教室里玩过家家,小C坐得离老师最近,和老师互动最多。突然另一个小朋友小D开始给大家分发玩具蛋糕,大家都开始盯着D手里的玩具蛋糕,也包括老师。

C也想去分发蛋糕,但是小D不同意,小C立即转向老师开始告状。老师鼓励小C去分发玩具水果,小C愉快的答应了。

告状的目的是不是为了求关注,在学界其实还存在一定争议[4]。但是以上这类场景确实也时有发生。

一些主导型性格的孩子,会在发现自己不再是大家瞩目的焦点时,通过这种方式来吸引大人的注意力,巩固自己在集体中的主导地位。

4、寻求赞许,维护公序

<场景4>

户外活动时间,一群小朋友在操场上玩,老师在教室门口看着大家。突然小Y跑到老师面前告状,说另一个小朋友把教室里的玩具偷偷拿出来,扔到幼儿园围栏外面的草地上去了。

老师知情后,对小Y的检举表示肯定,并立即把扔玩具的小朋友叫过来,了解情况,批评教育。
这类场景是典型的为了维护规则,伸张正义而告状。

很多时候,虽然没有直接的受害者,跟告状者本人也没什么关系,但孩子们受到道德责任感的驱使,或是想要显示自己的成熟、与成人同一阵营,以换取大人的赞许和在群体中的地位,因此告起状来也绝不含糊。

5、确定规则,试探边界

<场景5>

吃午饭的时候,小Z发现旁边的小朋友M没有吃蔬菜,恰好小Z也不喜欢吃蔬菜,可他又想起老师说过不能浪费粮食,便举手向老师汇报:M没有吃蔬菜!

老师走过来教育M:所有蔬菜都应该尽量吃完,这样营养才能均衡。于是M和Z都把碗里的菜吃光了。
虽然孩子们已经有了规则意识,但有些规定并不是那么死板,大人也不会每次都强制执行,这个时候小朋友就会困惑:这件事到底能不能做?为什么他可以做而我却不能做?

当规则不明确时,向大人告状,说其他小朋友在做这件事以试探边界,显然好过自己“以身试法”。


除了上述提到的几种常见的情况,有人还指出,孩子告状也可能是出于恶意,比如自己做了错事,为了推卸责任,就捏造是非中伤他人。

这种宫斗剧名场面听起来好像也似乎很合理,但至少在心智单纯的幼儿中,这类动机其实并不常见。

研究显示,在幼儿园发生的告状中,90%以上案例汇报情况都属实,而剩下的10%即便与事实有所出入,也大多是由误会,比如把对方的无心之失当作故意,或口误把A的名字说成B造成的[1]


应不应该教孩子告状?


回到文章开头提出的问题:到底应不应该教孩子告状呢?

虽然此处并没有一个绝对的答案,但经过一番探讨,一个简单的评判原则也就呼之欲出了,那就是:人畜无害的小问题无需让大人知晓,触犯红线的大问题,无论如何都要向大人汇报。

可是,前面也说了,孩子还小,没法区分小问题和大问题怎么办?

以下“是否告状行动指南”,建议打印出来贴在墙上,让孩子们每日诵读:

<是否告状行动指南>

1. 情况很危险,有人会因此受到伤害吗?
2. 情况很危险,有东西会因此被毁坏吗?
3. 事情很紧急,一定要现在马上解决吗?
4. 自己尝试过,但还是不能解决问题吗?
如果以上问题答案都是否定的,那就不用急着跟大人说,开动小脑筋自己先想想办法。如果四个答案中有一个是肯定的,再去找大人说明情况。

那么,接到报告后,大人又该如何应对呢?

高情商家长标准套路了解一下,对老师同样适用:

有效沟通第一黄金原则:先共情。不论孩子是出于什么动机来告状(只要不是出于恶意),我们都应该对孩子的道德感和克制的沟通方式表示认可、支持和鼓励。

回应话术诸如:“真的啊,他居然这么做,那一定让你很难受吧?”,当低龄的孩子来求助/求安抚/求关注时,我们甚至可以不吝献上一个爱的抱抱。

共情过后,别忘了我们的终极目的,是要教孩子学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自己解决问题。所以当事情没有超出孩子的能力范围的时候,咱们绝不能二话不说就直接上手把事情给摆平了,而应当循序渐进、引导式的发问,让孩子自己说出解决方案,比如:

  • “你觉得现在应该怎么办呢?”

  • “对方如果不听你的怎么办呢?”

  • “你觉得这样做他会有什么反应呢?”


如果孩子完全没有想法,我们当然也可以带着孩子一起想办法,委婉的提出建议:

  • “你觉得如果这样做,结果会不会好一点……” 


平常,我们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演练,带着孩子一起想象可能遇到的各种场景,教会他们如何应对。

告状问题,说到底是社交能力发展问题,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编辑丨羚羊,人类幼崽观察家

参考文献丨

[1] Ingram, G. P., & Bering, J. M. (2010). Children's Tattling: the reporting of everyday norm violations in preschool settings. Child development, 81(3), 945–957. 

https://doi.org/10.1111/j.1467-8624.2010.01444.x

[2] Piaget, J. (1932). The moral judgment of the child (M. Gabain Trans.). London: Kegan Paul, Trench, Trubner & Co.

[3] Cooney, M., Hutchison, L., & Costigan, V. (1996). From hitting and tattling to communication and negotiation: The young child’s stages of socializatio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Journal, 24, 23–27.

[4] Payne, L. D., Mancil, G. R., & Landers, E. (2005). Consequence-based behavioral interventions for classroom teachers. Beyond Behavior, 15, 13–20.





✍️
|作 者 招 募 & 投稿|
后台回复“投稿”,查看详情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复工第一天,广东人被他弄崩溃了抢了一个好位置,在这吃火锅老师都看不见女儿把一只马陆抓在手上观察,虫恐的我彻底崩溃了……其實家庭PM2.5及輻射超標或更可怕人老病多 - 2住豪华酒店却半夜喝到男性精液,女客人要崩溃啊一百零七 系主任重庆一男领导出轨被举报!这一次,女方也崩溃了。。。接连自杀,韩国老师集体崩溃了“纽约真的要崩溃了”!男子走路差点掉进大坑!一踩就塌,底下空间竟有卧室大家里只有我跟老公2个人,却住出了10个人的效果!最怕夜晚的时候…哈哈哈哈“我真的快要崩溃了……”开学才1天,老师就已经崩溃了?只因这届家长太会取名字,一个比一个“离谱”9岁女孩被老师打碎头骨!小学老师都脾气差、不好惹?我有句实话要说!如何提高孩子的思辨力,语文老师都推荐这个方法大冬天告别油秃头!洗1次顶3天,发量蓬蓬蓬,这款洗发水太狠了第十一章第四节 国家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星巴克下午的咖啡为什么高校的老师都是些狠角色国外毕业女大学生哭诉:工作朝九晚五伤不起!耗太多时间精力,网友们也崩溃了…这家人玩了个基因测试,崩溃了:妻子没出轨,但儿子却不是自己的...想买电动汽车的加拿大居民要崩溃,车价太贵了!奥克兰惊魂48小时!同一店铺惨遭连续3次盗窃!店主崩溃了…为什么不要一味禁止孩子玩手机?老师都夸这个方法好超40万一年!英国中产父母大声哀嚎:学费涨到快崩溃了……医师都傻眼!照大肠镜惊见"活生生苍蝇"到处爬!他崩溃:都没感觉我从英国回来帮父母搬家,快崩溃了……想跟老师沟通,又怕招人烦,怎么办?在春天相识的人,就要在秋天告别风云老师的双十一书单,瞧瞧风云老师都买了哪些书当了 17 年老师的坦白局:老师都喜欢这样的家长重庆一男领导出轨被举报!这一次,女方也崩溃了“纽约真的要崩溃了”!男子走路差点掉进大坑 水泥地面正在裂开女儿的床上,竟藏了一堆脏东西?!知道真相后,我快崩溃了……今日最佳:AI这次有点要命了。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