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个人碳账户来了!减碳迈入全民时代?

个人碳账户来了!减碳迈入全民时代?

公众号新闻


Origin研究所




前几日,杭州的李先生在小区的菜鸟驿站取完快递后,就拆了盒将包装纸箱留在了驿站。这个小动作,李先生减碳37克,数值在他的菜鸟平台“绿色家园”个人碳账户上转化为50克绿色能量。这样减碳攒绿色能量的小行动,李先生已经坚持了一年多,习以为常了。


©️新华网


全国各地,像李先生这样定点回收快递包装的,不在少数。每一次这样的小行动,对于李先生来说,是个人碳账户绿色能量的增长,对于社会而言,是减少快递包装垃圾、提升循环效率的有效助力。而这种被个人碳账户记录并鼓励的行为,绝不仅此一件。


©️新浪新闻


1

什么是个人碳账户?

李先生所使用的“绿色家园”,是当前个人碳账户的一种。所谓个人碳账户,是指归集、量化和评价居民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消费中的低碳减碳成果,系统经过核算后,计入个人碳积分的一种体系。简单来说,就是记录个人的低碳行为,并转换成相应积分或能量数值,比如每骑共享单车1公里可减碳250克,外卖点餐选择“无需餐具”可以减碳45克。


©️经济频道-光明网


个人碳账户和银行账户一般,只不过,存储的不是钱,而是碳减排量。它就是每个人的一本“碳账”,你的每一次绿色行动轨迹,都被这个小本本算得一清二楚。


设计个人碳账户的目的显而易见:鼓励全民减碳


节能减排是当前时代的主旋律。近些年,全球极端天气频繁,碳排放被认为是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元凶之一,人们前所未有感到减排的重要性和紧要性。作为能源消耗大国,3年前,我国明确提出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目标。双碳目标下,节能减排更是刻不容缓。


©️sohu


但此前,碳减排的要求和动作基本都在企业层面进行。个人节约的这点小排放,真的对地球能起作用吗?


实际上,我们每个个体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碳排放。且不论呼吸的碳排放,生活垃圾、用电、开车、使用天然气……通通都在进行碳排放。假设一个人平均寿命75岁,那么,他一天可产生1.2-1.5公斤垃圾,燃烧这些垃圾会产生约1公斤碳排放,一生中约产出2.7万公斤碳排放,耗电可产生7.85万公斤碳排放,使用天然气约8800公斤碳排放。再假设一天开车50公里,开车40年,可产生约5.84万公斤碳排放……


这些都还只是保守估计。所有这些结果相加,数据更是惊人。据相关数据统计,一个人一生可产生20.39万公斤碳,平均每天产生约7.4公斤碳排放。而一个中型钢铁厂一年碳排指标约2.6万吨,也就是说,一个人一生的碳排约等于8个中型钢铁厂一年的碳排。


排放容易中和难。1公斤碳排放,大概需要2-3棵树才能中和,也就是说,一个人一天的碳排放,就得种下至少15棵树。遑论中国14亿人,地球75亿人。


与其苦哈哈种树,不如一人行动一小步。所以,唤醒全民减碳意识,营造社会减碳环境,让每个人的一小步变成一大步,影响就弥足深远了。正是在这种共识和认知下,这两三年,各地纷纷推出个人碳账户,减碳进入个体时代。


©️Adobe Stock


2

个人碳账户的三大类型


我国个人碳账户主要可以归纳为三类。


第一类是企业推出的个人碳账户,如阿里巴巴在去年8月8日推出的“88碳账户”,用户在淘宝天猫、闲鱼、饿了么、菜鸟等平台上的低碳行为,都可以转换为积分计入88碳账户,美团的碳账户会对骑美团单车、不要餐具等行为进行积分奖励,数字货运平台满帮集团的碳账户则针对全国货运司机开放,通过一些任务和奖励鼓励司机注意排放。


©️科技中国网


第二类是政府主导的个人碳账户,如南京推出的“我的南京”APP,用户只需要绑定公交卡,就能根据步行、骑自行车、乘公交车和地铁等绿色出行领取相应积分;无锡推出的“碳时尚”APP,不只将公共出行计入碳本,充电桩使用情况也纳入碳积分统计等;北京推出的个人碳账本可以记录和量化骑行共享单车、购买绿色家电、不使用一次性餐具等碳减排行为,还能赚取相应的绿色积分。



还有一类个人碳账户,则是政企合作推出的,如深圳市政府与腾讯公司联合推出的“低碳星球”,分了9大主题星球,记录用户的每一次绿色出行;四川早在 2019 年便连同“早点星球”环保积分平台推出了个人碳账户,后在 2021 年 5 月,正式上线“碳惠天府”绿色公益小程序。


©️sohu


这三类个人碳账户,大多数都是围绕消费衣食住行以及新能源汽车、金融、智慧家居等行为产生的绿色低碳生活和消费减排场景,并对每一次行为给予对应绿色积分奖励。


当然,个人碳账户并不是我国专利,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家多年前就已经试行个人碳账户,依靠碳积分量化个人碳减排行为,鼓励消费者迈入绿色低碳生活。如澳大利亚在2010年曾推出个人碳交易计划,为每一位“碳信用卡”的使用者配备一定碳额度,可以在购买汽油等能源时进行抵扣;美国上线Joro APP,以问卷调查形式记录企业及个人在日常经营和生活中的碳排放量;韩国曾向个人发放“碳银行卡”,记录用户半年内的自然能源使用情况,如果使用量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则给予积分奖励;日日本自2010年开始逐步落实“环保积分”制度,用户在购买环保家电或使用低碳出行方式时可以获得一定积分。


这些海外的经验,都为我国个人碳账户的运行,攒了经验值。因而,一些个人碳账户平台一经推出,获得了不错的反响。如北京推出的MaaS 平台碳普惠活动吸引了1700 余万人次参与,累计碳减排5.3万余吨。


©️China Daily


但对于整个我国的体量来说,这还远远不够。如何唤醒更多人,开通个人碳账户,践行绿色行为,并将单次行为潜移默化为习惯,这才是个人碳账户保持活跃度和价值的难点。


3

个人碳账户的“诱惑”


前面数次提到了“积分”这个词,有积分通常意味着交易、兑换、优惠等动作,澳大利亚、韩国等便都是以此来鼓励人们加入绿色行动。这一点,也是我国目前各类碳账户平台常用的激励方式:用绿色积分兑换绿色食品、骑行卡、代金券等。


某用户在多个平台都开通了个人碳账户,每一次他的减碳足迹都同步至各平台,且因绿色积分靠前,基本可以做到看电影、骑共享单车免费。北京生活的王女士使用碳普惠平台“绿色生活季”,惊喜地发现,200个绿色积分可以兑换一张10元的观影券,2500个绿色积分即可兑换美团30天畅骑卡。


©️碳汇门户网


积分能当钱用,积累减排量就是在攒钱,又做了有益于大环境的事情,这对于王女士来说,是一箭多雕的事情。这些“小诱惑”吸引了很多诸如王女士这样的用户开通并维持使用个人碳账户。


然而,对于有些人来说,个人碳账户更大的诱惑,则是碳交易。


碳资产原本并非商品,也没有显著的开发价值。然而,1997年的《京都议定书》改变了这一切。按照《京都议定书》规定,为了实现温室气体的减排量,可实行3种碳交易机制,其中就包括排放交易。其实,所谓碳交易,就是甲方的碳排放量不够用了,就支付一定费用,向乙方购买,从而控制排放总量,达到减排目的。


我国在2011年,批准了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等7个地区开展碳交易试点工作,2021年上线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而在欧美发达国家,碳交易的概念更早落地。


以美国为例。早在1996年,洛克菲勒旗下的环境资源信托成立了美国碳登记(即ACR),这是世界上第一个私营自愿碳抵消项目。2012年以来,ACR一直作为加州总量管制与交易计划的核准补偿项目登记处运作。ACR利用市场力量推动个人碳账户的落地,也推动了国际碳市场标准的变革。


英国在2017年的威尔士议会上,决定采用碳信用卡的形式,为使用低于个人排放权的个人提供一定的激励,并且,剩余的碳信用额度可以在市场上交易。


而在我国,也有部分个人参与到了碳交易中来。贵州遵义的林农张朝福就在CNS碳汇宝上,3个月卖出了碳汇577吨,收入2.3万元。浙江的茶农、甘肃的林农等农林户,成为目前个人参与碳交易的主力军之一。


但就整体而言,对个人来说,碳交易仍然是小众范围内的事,市场规模还较小。想让碳交易变得和股票买卖一样方便简单,需要的不只是一套操作系统,更涉及到诸多的繁杂体系。


要想用“小诱惑”和“大诱惑”来吸引和留存用户,真正将碳排放变成生活中一件与每个人休戚相关的事情,更亟待解决的,是个人碳账户目前运行本身存在的问题。


©️知乎



4

个人碳账户的“三问”


新事物的出现,必然伴随问题和质疑,个人碳账户也不例外。就目前我国个人碳账户的情况来看,总结起来,人们最为疑惑的,有三大问题。


第一个问题:碳积分如何实现标准化和归整化?


不同地区、不同企业都有推出个人碳账户,但是各平台对不同绿色行为的减排量和积分标准是不一致的。比如饿了么平台点外卖选择无需餐具每次可获得45.72克减排量,而美团则为38克。在我们只是兑换个骑行卡时,可能对减排量和积分的敏感度一般,但如果一旦个人碳账户成为高价值的数字资产,标准的差异必然导致混乱。


并且,各个平台覆盖的应用场景有限,但平台数据又没有联动,这就导致个人的减排量分散。明明进行了这么多绿色行动,但很多不能记录,又这里几分,那里几分,结果,压根换不了多少实际利益,难免打消用户热情。


第二个问题:个人隐私是否会过度泄露?

数字化时代,隐私问题一次又一次被提及。而个人碳账户更是对个人细致数据的一种归集,覆盖到每一天吃、穿、住、行的每一步。因而,平台需要防止个人隐私信息的泄露、滥用以及过度采集。


比如,收集了用户购买的商品数据,然后根据个人偏好,进行商品的推送,这类行为不仅造成用户的信息壁垒,也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带来麻烦。


对于现行个人碳账户的存在,用户关注度较高的第三个问题:是否会导致过度商业化?


举个例子。在北京的碳普惠平台“绿色生活季”上,骑共享单车1公里,获得减排量250克,但要是购买绿色家电直接可以获得该设备一个月使用过程中的累积减排量,最多1次可获得375kg的减排量,这相当于骑行1500公里,平均到每天约50公里。也就是说,想要最快获得最多的碳减排量,还是得花钱。而阿里巴巴、美团这类商业化的个人碳账户,更是带有一定的商业平台特色,购买平台的低碳产品,就能获得更高积分。一些想要通过碳排量薅羊毛的人,反而花了更多的钱。


因此,这不得不让人遐想,这是否会导致平台“捆绑式”促销,造成过度商业化。理想主义者想的是,通过建立低碳意识,让用户对绿色消费的追求倒逼企业生产低碳产品。但如何避免让消费者变成孤岛上待宰的羊羔,又是且行且得考量的一件事。


个人碳账户开始使用,不过这几年的事情,还远不到全民普及的程度。即便是起跑较早的欧美国家,个人碳账户也和我国一样,同样存在诸多问题。要想个人碳账户成为继财产账户、信用账户之后,关乎每个人生活的“第三账户”,还是一件需要更多努力和适应的事。


但不可否认的是,个人碳账户的出现和应用,确实带动了一部分人对绿色低碳生活的关注和行动。从0到1,这是全民减碳时代迈开的关键性一步,而日后,个人碳账户的渐趋完善,或将带动从1到100的步伐,吸引更多人加入这场全民减碳运动。


©️freepik






+

关于我们

Origin研究所


我们是一个关注于全球可持续发展、致力于倡导低碳环保生活方式和助力体现企业社会价值的社区。在这里,你将收获最新的可持续发展资讯,聆听可持续践行者的行动与故事,提升全球ESG认知。关于可持续的一切,都将在这里发生。



出品方


三橙传媒关注ESG、科技、教育、经济领域的全球发展,出品制作最前沿的纪实和新媒体内容,通过专业宣发和营销能力,带大众预见未来,协助优秀的企业和行业领袖发生,助力企业跨平台和跨区域的品牌建设。


+


📖从哪里获取更多资讯?

小红书 | 新浪微博 | 抖音 | ins 

🔍搜索“Origin研究所”

收获更多有趣好玩的环保资讯

📧如何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请联系

[email protected]



点击阅读原文,等你探秘~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全民发钱?加拿大拟定“全民基本收入计划”,每月发$2000!华人狂吐槽:这是在割韭菜!Arm启动IPO,最大客户来自中国!百度Q2财报披露利润细节;新思科技将AIGC技术整合进EDA工具|AIoT情报FBEC2023 | 工具门槛持续下探,苹果能否引领3D共创时代?美国移民:申请人在申请移民时被AP后要注意哪些问题普通的 SaaS 想方设法找客户,顶尖的 SaaS 让客户来找你OpenAI是否能继续引领AI时代?消费品公司,「卷」向减碳黑科技|焦点分析【图解】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家门口的健身设施如何布局、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如何开展,一图读懂→与牡丹梅花角逐国花 韭菜花大获全胜?【最新】全球高管看上海丨聚力突破,携手迈入高质量发展新时代什么是“全民公投”?了解即将举行的全民公投官宣 | 葡萄牙购房移民时代宣告结束,总统公布黄金签证新法案一首美丽的英诗欣赏又获突破!光伏组件功率有望加速迈入700W+时代在闲鱼过双11,这届消费者实现减碳自由LK-99的制备,需要像钢化玻璃一样处理在人间丨回扣高达50%,反腐风暴能否终结医疗暴利时代?人工智能变身作弊神器:马萨诸塞州大学生可能要重回纸笔考试时代?7月葡萄牙黄金签证获批数据出炉,购房移民时代或将一去不复返香港开创新时代?!竟影响百万香港人!突发|加拿大“限制留学生”3大提案出炉!减学签、禁工作、限制学校!一个时代结束了?52岁闫妮“喝假酒”的精神状态火了!减重30斤后,奶奶、按摩女都能演,网友:早干嘛去了?!皮光毛亮的帅哥回来了!—— 回馈感谢篇减碳“破圈”三年,壳牌和朋友们交上了新答卷王玉锁:以需求侧减碳机制形成全社会“碳经济”火星乐园第三部《灰界》第四十三集 长空极影为什么有人怀念“大锅饭”时代?向往走人民公社化道路?我想知道更多 — 全民公投如何进行? 了解全民公投的流程刚刚,Arm正式递交IPO申请!最大客户来自中国对话德邦证券芦哲:投资框架演变,黄金进入全球「大时代」|投资派油价重回4时代?全美十个月来新高,车主们慌了!AI数据标注迈入自动化时代,26年老兵掘金全球智能汽车市场“充电10分钟,续航400公里”,宁德时代新款电池如何开启高速充电时代?交通减碳攻坚难:重卡掉队,绿电不足,经济账怎么算我想知道更多——全民公投如何进行? 了解全民公投的流程!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