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奥运选手”吴艳妮是你的同事……
来源:瞎说职场丨 ID:HRInsight
编辑:小叮
在 100 米栏的决赛上,小吴同学先是抢跑;抢跑后,怪旁边的印度选手干扰她(事实上并没有,她抢跑在前,事实上是干扰了对手)。
成功坚持留在了赛场后,吴艳妮最后跑出了第二名,又表现得过于激动。
冠军啥都没表示,她先披上了国旗,成功抓住了媒体的镜头,一定程度上抢走了冠军林雨薇的主角戏。
坦率说,我很纠结,要不要写点啥。
从一个中老年观众角度来说,我是偏向于原谅的。毕竟年轻人,亢奋一点,追求自我表现,是一件很常见的事情。
正如衡州某刘姓大佬所说:不气盛那叫年轻人吗?
从一个人力资源从业者角度来说,我的想法略有不同。
我支持每个为中国争取荣誉的体育人,不管最后他们是否成功拿到奖牌;但同时,我也希望作为职场人,你们需要注意在职场上的一些行为。
所以,以下聊的所有内容,仅仅针对行为,不针对人。
甩锅
这次是中国的主场,所以在甩锅时,中国运动员是有天然优势的。
被甩锅的印度选手并无法和裁判有效交流,所以现场可以看到印度选手的无力感。
如果代入吴艳妮视角,你可能会想,为国争光尽力留在赛场上,有什么错?但是代入印度选手视角,则可能会想「我会不会被东道主选手甩锅甩出局了?」
毕竟,职场上,被其他同事,尤其是和领导关系更为密切的同事甩锅,并不算稀罕事。
和一些年轻同事聊的时候,我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明明是他的错,他居然能把锅甩到我们这里来……
其实,岁数大了以后,我就不太在乎这一点了。
甩锅是人之常情,容易出现甩锅的地方,往往问题出在管理层。
一个上司给了下属太大压力,不给下属足够的容错空间,结果往往是下属之间会甩锅。
一个上司对其他团队抱有敌意,那么这种敌意往往会传播给自己的下属,下属也会习惯性甩锅给另一个团队——不仅可以摆脱责任,还可以展示自己对上司的忠诚。
重要的不是谁甩锅,而是怎么不背锅。
以这场比赛而言,一方面背负沉重压力希望拿到好成绩,另一方面却遇到还没开跑,就面临淘汰的绝境,甩锅是人性的展现。
所以,我一直会说,公司的所有问题,都是人的问题;公司里所有人的问题,最后还是会回到企业文化的问题。
当一个员工犯错时,他勇敢承认,无非两种情况。
一是即便背负再重的责任,他都不在乎。啥?开除?不在乎,他本身就不想在你这里做下去了。
二是公司提供了相对宽松的环境,允许员工犯错。
我经常在一些国产电视剧里提到这样的原话:「你知道你这样做给公司带来多大损失吗?」
而被批的对象往往是刚刚进入职场的新人(不过还好,大多数时候,还是剧中的主角,自带逆袭光环)。
这事情,本来逻辑就不对,一个新人是没有能力给公司造成巨大损失的,如果有,那就是公司目前的制度有漏洞。
如果公司提供宽松的环境允许员工犯错,员工之间没有你死我活的竞争,那么,承认错误,改正错误,是一个正常职场人愿意做的事情。
但如果代价太大,危及了职场人的生存环境,那么,这个时候就很容易感受到人性之恶了。
希望未来的她保持比较好的心态,参与比赛。
抢戏抢功
吴艳妮,另外一个被诟病的点是,明明跑了第二名(后被取消),但却庆祝出了冠军的感觉。
首先拿到国旗的她抢走了大家的眼球,而夺冠的林雨薇却没有第一时间拿到国旗。俩人有一个眼神交汇的时候,在那个瞬间,似乎没有夺冠的吴艳妮把国旗让给林雨薇,是最好的选择。
我看到一句挺有趣的说法:伴娘穿着婚纱挨桌敬酒,把新娘子挤到一边去的。
但这种抢戏,我倒是不太在意。
毕竟咱也没有所谓「只有冠军能批国旗」的官方规定(但确实很多媒体和观众眼里确实有冠军才会批国旗的想法)。
而且在那个运动员比较激动的时刻,咱也不能指望所有运动员第一时间都想着体现自己的情商。
说到底,运动场是一个可以精准度量成绩的地方,快一秒冠军就是你的,慢半秒你就认命。
吴艳妮可能庆祝得像个冠军,但是,她绝不可能冲上冠军领奖台,去领取金牌。
但是哈……
在职场上,做戏做足,或许真能登上领奖台。
作为管理层,他们或许了解这个项目的背景,了解这个项目的成绩,但是他未必能够关注到,这个项目中具体哪位同事做出了什么样的关键贡献。
如果你在一个项目上表现得像是冠军,汇报得像是冠军,最后拿走冠军奖牌的,没准也是你。
如果你不屑于做汇报,不屑于向上管理,认为自己做好事,自然会得到肯定和嘉奖……
那么,很有可能的情况是,你会失望。
优秀的 Leader 在管理团队时,往往会有一个习惯,如果是某个下属做出的主要贡献,那么当场需要做汇报时,就由 ta 来。
Leader 甚至可以陪着你先过一遍汇报流程,但 Leader 不站出来抢你的功劳。
但如果是在一些内卷比较严重的公司,Leader 甚至可以拿着你的 PPT 去汇报,直接把功劳算在自己身上;还有时候,Leader 不参与具体业务,他也不知道谁的功劳更大,往往是更善于和 Leader 沟通,更善于向上管理的打工人,最终拿走了金牌。
对此,我说点很多人不爱听的:职场上,与其批判抢功同事,不如学会守住自己的成绩。
在我看来,蛋糕在那里,咱不能不允许别人馋——这是反人性的,谁都不是柳下惠。
更何况「吴艳妮」们天然拥有亲和力,拥有侃侃而谈的口才,要求他们自我抑制,是不合适的。
小吴同学在赛后采访时,直言希望「能在巴黎奥运会上展现中国速度、中国气度和中国风度」。
高度绑定组织,这觉悟就很高……
恰恰相反,蒙头干活,不愿意向上沟通,不愿意自我包装,在职场上,的确是很容易被忽略的。
这种情况在竞技体育里,基本不可能;都是一步一步跑出来的,PPT 做得再好也没用;在学生阶段也很难,因为大家是比考分的,你分数低,你的学习经验总结就没啥价值;你高分,就算闷头不说话,老师也会点名让你分享成功经验。
但是在职场上,资源、认可、个人品牌,不是我们做得好就行,也需要靠我们自己去争取、去讨要。
这种问题怎么解决呢?
如果你有一个吴艳妮这样的同行 / 同事,你怎么办呢?
你私下批评她花哨、轻浮、甩锅、跑不到第一名,居然靠刷眼球,积累了几百万粉丝……
没用。
这种抱怨根本不解决问题,相反会被善于表达的吴艳妮越甩越远。
你能做的是三件事:
1)参与到各种项目中,去刷自己的实力和经验; 2)不要畏惧向上沟通,不要畏惧向上管理,让更多人知道你的实力和成绩; 3)搭建好自己在团队 / 公司/市场上的个人品牌,让别人有项目能够想到你。
那么,怎么办呢?
一怒之下离职,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择。
其实,在当下的环境中,不少职场人已经悄悄搞起了自己的副业,抵御职业风险,增强安全感。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