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土叨叨:昨天的肿脸照比正儿八经写文看的人多...托大家的福,我的进程也已经从疼得想si,转变为再熬几天忍一忍。毕竟病假不能太久,今天要开始干活了,就写写经常有人问起的数学问题。
标题说到的,其实是群里讨论的高频的问题,特别数学作为主课之一,小学低龄阶段,最主要的内容就是代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计算。大家也常听说要打好计算基本功,怎么做到又快又准呢?能做哪些呢?遇到算得慢,总出错的问题,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办法就是刷题,真的如此吗?我并不认同,我觉得还是应该先观察,搞清楚导致娃比较慢、容易出错的原因。虽然错同样一道题,但可能是不同的原因导致的,也对应着不同的解决方法。对于低龄的孩子来说,看看孩子是不是理解是第一位的,至于注意力不集中,不熟练,看错字,抄错字这些,不是说就不用管,而是说,在低龄的时候,要接纳孩子这方面,很难做得完美。拿我家老大来说吧,他数学算强势科目了,但都5年级了,前几天还被我发现,草稿纸上明明写了3,誊写到卷子上就变成5了,他着急想出去玩的时候,就容易这样。5年级尚且如此,更何况低年级。具体到粗心引起的错误,我跟娃一起做了几点备忘来强化:1 注意审题:读题目要一个字一个字的读,不要试图跳,用笔划出关键词,多,少,是,否,重点数字,读完快速读第二遍确保理解无误;
2 重视检查:过程中不要一口气做到底,算中间结果的时候,快速进行回看,确认没有问题再往下,不然第一步错了,后面都是无用功;
3 稿纸管理:对草稿纸进行分区,划出不同题目的草稿范围,方便进行检查;4 正向激励:如果正确率高,就可以减少刷题量,激励孩子集中注意力,赢得更多自由时间;
在以上几点中,最重要的是建立起“只有检查过,才算真正做完”的理念。哪怕真的时间不够,用眼睛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快速扫描一下,也比完全不查好,很多孩子会漏题,就跟缺乏快速扫描的习惯有关系。
总体来说,读题读错、写错这些问题是很高频出现的,随着年龄增长,注意力更集中、练习增多,会显著好转,抓大放小,不必太纠结。
有另一类原因引起的问题,更值得重视,那就是概念的理解。小学阶段比较重要,又稍有挑战的概念,就包含位值的概念。为什么这个概念重要呢?因为不搞清楚这个,就搞不清楚数到底怎么来的,代表什么意思,也就理解不清楚计算到底在干啥,只能硬记,就很慢,也容易错。我之前看过一本书《数学家讲解小学数学》,是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数学教授伍泓熙先生写的,里面说位值就非常细致▼。
当然理论的内容可能让人有点望而生畏,大白话来说,就是要让孩子理解,3、38、318中的“3”,虽然都是3,但代表着完全不同的意思,38中的3,不代表3,而代表“30”,318中的“3”,代表“300”,位置不同,数代表的意思就不同。对于加法的概念,我们也可以用连续计数来引入,比如4+5,那代表着从4开始,再连续计5个数,4-5-6-7-8-9。我们熟悉之后,是可以直接记住4+5=9的,但一开始上手,这么一个个数过去的“笨功夫”是不宜跳过的,因为这有利于孩子从本质上理解运算,才能够举一反三,也反哺给记忆。这也是为什么,我比较推荐大家从小就要重视让孩子多数数的原因。我们的语言是非常有助于数学学习的(11读起来就是10 、1,49读起来就是40、9)计数的过程中多数数、多发音,多进行拆分和组合,对于数本质和意义就能透彻掌握,这比死记硬背高效很多。到高年级乘除法、四则混合运算、分数运算,这部分,我同样推荐大家,如果发现娃概念上模糊引起的错误,一定要磨刀不误砍柴工,刷题前,先去把原理理顺。篇幅有限,这里不详细说了,大家有兴趣点菜,我后面再写。我跟小伙伴聊过一些方法论,但大家普遍的反应是:没有那么多时间和意识去引导。这里也推荐一下我之前写过的几篇文章,一些思路方面的内容有讲到:资源方面,有个很不错的数学动画《Number Blocks》,中译名《数字积木》。
APP的话,推荐下面这几个我用得比较多的工具,对提速提正确率帮助显著。(1)APP天天练,里面详细讲解了运算法则,也有对应的口算大冒险;天天练和学而思学习机都长文详细写过(链接1 、链接2),都都数学近期会详细介绍,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大家都听过一句话“一定要把基础打好”,落到实操上可能会认为,一定要把加法搞很熟,一位数搞完搞两位数,两位数搞完搞三位数......不出错,才会去接触减法、乘法等等。不过,这个观点我并不是特别认同。我的理由是,很多知识,不是孤立的,也不是树状结构,而是网状的。比如,乘法本质上是连续做加法,比如,3✖️4 其实是3个4相加,也就是 3✖️4=4+4+4。也就是说,能做加法的时候,理论上就能做乘法了。乘法的学习,既建立在理解加法的基础上,但又是可以反过来帮助训练加法熟练度。举个例子,4✖️5=20,4个5相加等于20,那5✖️5等于多少呢,不正是4个5再加一个5么。5✖️5=20+5=25,这样孩子记忆乘法口诀表就相当于有了助推器了,在过程中还进一步强化了加法练习。传统中,常常会把上一阶段知识跟下一阶段知识看作是串联关系,前面不搞完,后面就不能解锁。但其实很多知识是有关联的,是能够在学习中促进互相的掌握,也能防止过度强调正确率,不断重复单一内容,造成的倦怠、抵触情绪。高阶知识,能成为学习前面知识的工具。串行学习,完全没有意识到高阶知识的工具作用、引领作用,其实有点可惜。一个小蛋糕,就算100%消化那也是小蛋糕,但是把蛋糕做大,哪怕一开始只能到80%,可能也比得到全部的小蛋糕丰厚了。我大学的时候想不通,高中要学一学期的课,怎么到了大学突击两天就能过呢,现在想想,或许很多东西的初级掌握,确实就是不需要那么久的(并不是说2天就能掌握得很扎实的意思)。
第一遍不必太深不必太久,快速过,到第二遍再带着对整体的印象和认知,带着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去深入理解内容,就是完全不一样的视角了,不会只知道细节,而没有高屋建瓴的全局感。很多人衡量数学内容的时候,会有一把隐形的尺,比如,这是小学学的,这是初中学的,这是高中学的,这种想法会或多或少切断知识之间的关联,仿佛中间有一条理解的鸿沟。但教材全国统一内容,编排考虑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不一定和每个具体孩子的认知进度完全一致。所以要辩证看,娃如果能理解,那原地踏步等就是某种浪费,娃如果不能理解,强求一定要跟进度保持一致就很痛苦,要分情况,不能一刀切。家有5年级和1年级两娃,之前的文章很多,大家有需要查找的可以点历史文章目录,关注我,养娃路上一起打怪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