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这地方,为什么总出事?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与地理
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
自然的博大与人类的渺小
作者:湘君 / 编辑:Alicia
本文作者系户外资深记录者,历时多年遍访中国传奇旅人,著有《荒野四十年》等
“山的一侧晴空万里,另一侧浓雾翻滚,冷暖激烈交锋中,不到一分钟,天地大雾弥漫,我几乎再看不清前方10米处的同伴。”
2021年10月底,我正在攀爬雪中的秦岭,在瞬间变天的白茫茫中,我想起了正在调查的一起起鳌太线事故,幸存者回忆中反复提及的迷路、失踪与致命风暴……
风雪过后,徒步穿越鳌太途中
(图:夜色)▼
我站在秦岭最高点拔仙台,往东望去,白雪覆盖的最高山梁如沉睡的银龙,那就是2018年起被禁止穿越的鳌太线。然而,十几天前,又一条生命眼睁睁地逝于此地,和我同行的山民刚刚埋尸归来。
这些实地调查,后来被我写进《荒野四十年》中。但在鳌太遇难的人数,还在一年年新增。2023年10月,曾经同行的守山人打来电话,鳌太线上又新发现了一具无名遗体,至今无人认领。
再一次,我的记忆被拉回那个风雪变幻的地方。
这是鳌太核心区的独特气候
在山的两侧,冷暖气流不断交锋
云海漫过山梁,如白色幽灵般笼罩前路
(图:夜色)▼
鳌太,如何成为死亡之路?
在中国中部的南北分界线上,横亘着一座东西走向的巨大山脉,长约1500公里,名曰“秦岭”。
鳌太线是纵贯秦岭次高峰“鳌山”与最高峰“太白山”,也就是穿越秦岭东西最高程的线路。穿越者需在海拔3400米以上的秦岭主峰上连续翻越17座山峰,徒步距离约100公里,累计爬升5000米。
卫星地图上的鳌太线
其起点在陕西省太白县塘口村
贯穿了秦岭鳌山与太白山之间的山脊
(图:湘君)▼
它的闻名,除了特殊的南北分界线景观,还在于高难度、高强度、高风险——尤其是复杂多变的气候,频繁发生的山难。过去十几年,这条路倍受户外爱好者追捧,被誉为“行走在中华龙脊”上的探险。
失温、失踪、高反、坠崖……鳌太线自2004年被当地驴友开辟,已陆续有近50人遇难,让它被称为“死亡线路”。其中,失踪和死亡人数最多的年份分别是2012年、2013年和2015年,每年各4人。
鳌太线4月的航拍影像
白雪覆盖的山梁即是如今被封禁的路段
(图:太良平)▼
单次事故死亡人数最多的有两次:第一次是2012年11月,9人由商业俱乐部带队,在鳌山顶遭遇暴风雪,团队3人当晚失温遇难;第二次是2017年5月,约伴同行的8人队伍中,有3人在暴风雪中遇难。
哪怕从2018年起,穿越鳌太线被明令禁止,风险与隐患还在这条路上继续,平均每年仍有约2人失踪或死亡。刚刚过去的2023年国庆假期,鳌太线上发现了又一具遗体。
调查历年鳌太事故后,可以看到迷路与失温是最主要的事故遇难致因
(图:昂晨)▼
我对鳌太事故的独立调查,始于2017年5月那起震惊全国的山难,无数媒体道听途说地不实炒作,促使我以采访的方式还原事故真相。
这支遇难3人的云南队看似牢靠,发起人有15年户外经验,全队8人体能出色,前3天一路领先,直到第4天天气突变。
第5天距离出山关键点大爷海只剩8公里的距离。这让所有人抱着侥幸心理上路。直到只剩最后4公里时,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让一个个队员接连失踪, 3人分别倒在相距仅1公里的地方,死因均为失温。
这是位于太白山之巅的湖泊“大爷海”
走到这里意味着已经临近了鳌太线的终点
这次事故中的最后一名遇难者被发现的位置距离大爷海仅有2公里
(图:萧峰)▼
但在深入研究后,我发觉最致命的或许不是风暴,而是早在出发前,他们就已约定此行没有领队。看似避免了担责风险,但没有一个权威领队,危机会迅速瓦解队伍,所有人各自逃生,每个人孤立无援。最终的悲剧,原本或可避免。
事故次日,暴风雪在岩石上留下冰挂
幸存者说,当时大家全身挂满了类似冰凌
(图:萧峰)▼
另一件让我无比惋惜的鳌太遇难,发生在2021年10月。当时我专程深入秦岭,试图探明更多症结。出发时,就听闻又有一人失踪。等我走到大爷海,当地客栈老板刚刚找到这位失踪者遗体。
在这起事故中,3人结伴“速穿”鳌太,一度迷路后,一人状态不佳,另两位同行者先行出山,遇险者在山中独自坚持10天后,仍未等来救援,最终因失温不幸遇难。如果能提前准备好救援经费,如果同伴能积极救助,这也是一起本不该发生的悲剧……
2021年10月事故中遇难者最后留下的影像
苦等10日仍未等到救援,他最终永远留在这片松林
(图:牟子豪)▼
悲剧,为什么反复发生?
横亘国之南北的这条山梁,在仅仅十余年内,如何一步步称为“中国死亡人数最多的徒步线路”?
从自然环境来看,有这几大风险致因:
一是特殊气候。毫无疑问,鳌太是一条极特殊的线路。最特殊之处在于,秦岭到淮河一线是中国的南北地理分界线。在此线的北面和南面,自然、地理、气候等均有明显不同。
秦岭-淮河一线分隔开了温带与亚热带
它是南北地理分界线,也是气候分水岭
(制图:栗子)▼
而鳌太位于中国南北分水岭最高处的特殊地理区域,造就了特殊气候。山的一侧是北方寒流,另一侧是南方水汽,冷热气流在最高山梁不断交锋,上演着“一山不同天”的奇观,也潜伏着瞬息万变的气候风险。在这里,一天之内,四季交替。从晴空万里到风雪弥漫也许就在几分钟之间。
而在雨雾天气中,徒步者视野不清,能见度迅速下降到3-5米,容易迷路;同时衣物、装备长时间处于潮湿状态,容易失温。如果再遭遇大风,气温至少会骤降10℃-15℃,临时想搭建帐篷避风,往往为时已晚。
南北气流在鳌太山梁上交汇
山的一侧晴空万里,另一侧云海翻滚
天气难以预测,随时发生变幻
(图:夜色)▼
二是特殊地形。沿途需翻17座大山的鳌太线,意味着巨大的体能消耗。其中,1/3的特殊路段是石海——由第四纪冰川形成的的石海堆积看不到尽头。杂乱无章的石海,造成高强度的穿越障碍,并极易摔倒,进而诱发脱队风险。
例如在2012年的一起事故中,一位女孩攀爬石海时,不慎陷入石缝。一刻钟后,她从石缝爬出,却再也没有追上队伍。
山顶岩石经过寒冻风化或冻融作用
崩解破坏,形成石海
这是典型的冰川侵蚀地貌
(图:萧峰)▼
另外1/3的特殊路段,会经过一些地势平坦、宽上百米的山梁,例如东塬、西塬、跑马梁等。所谓的“塬”,是中国西北部黄土高原地区因冲刷形成的高山草甸,特征是呈台状,四边陡,顶上平。
山梁看似平坦,天气好时,一马平川。但一旦遇上暴风雪,几乎无处避风,并极易迷失方向。2017年的出事队伍,正是因为轻视最后一段跑马梁。在暴风雪突袭中,多人迷路,并无法找到避风地,导致3人失温遇难。
鳌太线全程主要分布的4种不同路况
(图:昂晨)▼
三是无人区。鳌太线全程几乎都处于无人区,无法进行补给。徒步者需全程重装背负5至7日的补给。并且一路几乎没有任何道路标识,徒步者只能依靠自身经验或电子导航来判断轨迹。并且沿途几乎没有通信信号,一旦遇险,自行求救非常困难,当地救援也十分薄弱。
从对历年事故的分析中可以发现,遇险者从遇险到被发现的时间平均为5天左右。而随着时间流逝,死亡的风险也在递增。就如2021年国庆期间,遇难者在落单后,在路线上苦等10日后失温去世。当地山民组织的救援队闻讯赶到时,已是其遇难3天之后。
同一时间段,另一位失踪者被困山中
靠着吃树叶苦等11天后,幸运地等来救援
(图:程开稳)▼
是天灾,还是人祸?
鳌太线既是地理分水岭,也是天气分水岭。但随着深入调查,我发觉除了外因,鳌太线被锁上“生死结”,更有人为的因素。
首先是人群良莠不齐。2004年被当地驴友开辟的鳌太线,最初知名度不高,只作为当地资深徒步者的进阶线路。随着一起起事故被媒体不断炒作,意外走红,一度“越出事,越红火”。
鳌太线看似清晰
实际上在由西至东,沿着山脊线一路向前的过程中
潜伏着迷路、失温等多重危险
(图:大漠)▼
当地向导眼里,鳌太的红火是2013年开始,一年带队次数翻倍,但很快没有什么人再请向导了。随着智能手机普及,查询轨迹路线更加方便,更多人认为自己可以来挑战。装备不足者,穿着单衣牛仔裤;技术不足者,不会搭帐篷、不懂如何看GPS……不少人缺乏户外经验以及对大自然的敬畏。
2015年那个最寒冷的冬季,两个执意穿越鳌太的年轻人,甚至没有带帐篷、睡袋、气罐、羽绒服等必要装备,自称要“野外生存”的他们,带着柴刀、斧头,试图沿途建庇护所,最后却永远消失在鳌太的风雪中。
冬穿鳌太线的难度及风险更大
过程中很可能遭遇极寒天气
(图:夜色)▼
其实是队伍问题。面对这样的高风险线路,为了低价揽客,当地俱乐部打起了价格战,但低价意味着向导领队服务的不足。而通过网络结伴成本更低,没有专业领队,导致队员走散、走丢成为常态。
一旦风险发生,极端环境下,人性的自私更可能让队伍变成一盘散沙。2012年,一个女孩掉队后,被7个男队员丢下。不止一个队员事后回忆说自己也曾想过回去寻找,但面对雨雾天气,怕迷路、怕失温、怕自己也会掉队……最终没有一个人回去。
随时弥漫的云雾、混乱堆积的石海
增加了徒步者迷路、脱队的风险
(图:夜色)▼
最后是功利的大环境带来的影响。事实上,按徒步难度分级,鳌太并不是高等级的难度路线。我不禁反复追问,即使还有不少更难更险的路,为什么遇难最多的偏偏会是鳌太线?
一层层抽丝剥茧之后,我发觉最深层的原因在于人们的急功近利。大部分徒步名线分布在遥远的西藏、新疆,唯独鳌太位居中部,交通最为便利。距离西安只需3小时车程,5至7天可走完路线,全程花费仅需一千元左右——鳌太线几乎是最快最便宜的“户外晋级”之路。
鳌太线的名声与便利吸引更多人前往
但多数人无力应对复杂路况和恶劣天气
最终酿成“徒步遇难人数最多之地”的悲剧
(图:萧峰)▼
这犹如快餐文化的一个缩影:交通相对便利,让更多人低成本涌向鳌太;一起起事故,加上一次次媒体炒作,又让更多经验不足的人慕名而来……最终,缠在鳌太线上的“生死结”只能越来越紧。
2014年一家公益组织专程在鳌太线路中段立碑
以此纪念逝者、警示后人
(图:李怀)▼
走向荒野,是为了什么?
这个“生死结”,曾有被解开的机会。2017 年“五一山难”后,中国登山协会首次派出 7 名队员沿线考察,以期制定《安全穿越鳌太线指南》,逐步建立路标、庇护所等,试图为这条路指明未来。
但引导“安全穿越”的努力最终付诸东流。2018年当地部门发布《关于停止组织开展“鳌太穿越”活动》,鳌太穿越从此被打上“非法”烙印。
封住了山,却封不住跃跃欲试的脚步。秦岭地形犹如龙骨,鳌太沿线几十条上山路,堵住一两条,想去的人换条新路,依旧能偷爬上山。禁令发布几年后,依然存在新来的人、死去的人,继续着侥幸或不幸……
如今鳌太线尽头靠近太白山峰顶处竖起了一个警示牌
(图:湘君)▼
比起地形,更难禁住的是人心。而这,才是一切故事与事故的根源。
任何领域都有它的等级金字塔。过去户外领域的衡量标尺往往是行走履历。走过更艰难线路的人会更被推崇,而鳌太线作为难线入门,在一些户外论坛的讨论度很高,渐渐成了一个强弱“分水岭”。新手渴望证明自己,希望在这里成为强者;强者想要更强,于是吹起了速穿、一日穿等更难更险方式的竞技之风……
鳌太线上的穿越者们
(图:夜色)▼
“都封山了,为什么还要来呢?”面对劝说,不少人对当地客栈老板这样解释:“就好像来参加考试,通过它,你就户外毕业了。”
然而,什么才算所谓的“户外毕业”?住在当地客栈时,墙上贴着的2015年两支队伍留下的公开信,深深吸引了我。
致敬过山神和长眠的驴友后,他们在信中写道:“我们此行,不为挑战自然,不为吹嘘炫耀,不为证明自己的极限、体能。我们希望重新认识山川、河流,自然的伟大,人类的渺小;希望洗涤我们的无知、粗俗、野蛮。”
秦岭独特的云海景观
这样壮美的景色确实十分吸引人
(图:牟子豪)▼
关于那些说不尽的户外故事与事故,我都写进了《荒野四十年》这部书中,最后,我要真诚地把这部书推荐给大家。
它汇集了我寻访数百位户外行者、调查一起起生死事故后的真实记录。成书过程中,我不断回想起深入鳌太等地的追问,也再次感受到自然的博大与人类的渺小。
神秘的西藏羌塘
有许多人来过这里,也有许多人在这里失去了踪迹
(图:林夕)▼
孤身行走在南极
熬过漫漫白夜,与风雪不停搏斗
这是一次漫长又充满危险的旅程
(图:温旭)▼
珠峰这座世界之巅,见证了太多的成功与失败、生存与死亡、梦想与幻灭
(图:麦子)▼
这是我对户外40年的一幕幕回顾,也希望借此让更多读者真正了解荒野、理解走过荒野的人,还有那些最闪耀与逝去的瞬间。
本书原价139.8元,在我局官方微商城下单,只需99元。
670千字,170mm×240mm,16开
《荒野四十年》(全2册》
原价139.8元,官方微商城下单仅99元
长按下方小程序码即可购买▼
购买了《荒野四十年》的小伙伴们,可以凭借订单截图,加入我们的读者交流群,与局长及球局作者就世界地理、全球性问题、海外旅行等话题展开友好而热烈的交流。局长还将不定期分享相关书籍,并发放福利。
想要入群的小伙伴,可将购买《荒野四十年》的订单截图(截图请包含具体书名信息),通过公众号的菜单栏留言发送给我们,运营小姐姐将向你发送入群二维码。【由于群成员名额有限,之前已加入读者群的朋友请勿重复入群。】
进群方式见下图 ▼
*发货说明
1.北京发货,默认圆通快递,工作日48h内完成发货,周末、节假日顺延;
2.关于售后:请保证图书塑封完整,拆封后无质量问题不支持7天无理由退货。如出现质量问题,请到公众号后台联系退换;
3.需要查询物流的读者,可直接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进入我们的店铺,右下角“我的订单”里进行查询;
4.出版方直发,正品保证;
5.需要发票的读者,下单时请在买家留言中备注抬头、税号、电子邮箱(如需开明细,请务必注明)。
*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识局立场
封面:
更多好书推荐
▼
《丈量世界》铁路路线+徒步路线
原价360元,官方微商城下单仅188元
长按下方小程序码即可购买▼
《DK人类的旅程》
原价228元,官方微商城下单仅88元
长按下方小程序码即可购买▼
END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