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回忆,众口一词,这就很容易掩盖个人的声音。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也有自己的感受,只是和大合唱的音量相比,个人的声音微不足道。于是就有了所谓的经典,也就有了所谓的共识,似乎人人都是那么想的,人人都是一个态度。
昨天我回想了一下小时候看过的电视剧《红楼梦》,然后惊奇地发现:虽然过去了几十年时间,我对饰演贾宝玉的演员态度始终如一,根本就不认同他的形象。我不认为贾宝玉应该长成那个样子,当然,我也不清楚小说里的人物变成真实形象应该长什么样才叫正确,但我接受不了那么一个婴儿肥的肉脸贾宝玉。相比之下,林黛玉、薛宝钗的选角就要恰当得多,凤姐也很好,这就增加了观看时候的可信度,让人相信风月宝鉴里如果播放的是凤姐的小视频,那么的确是值得熬夜追更的。但是加入贾宝玉之后,一切真实感都荡然无存:凭什么?凭什么是他?妹妹你瞎啊?为什么不是薛蟠,为什么不是焦大?就因为他是主角?
《三国演义》在播出时我就觉得慢,如今我翻出来重播,确认的确是慢。从倍速的角度来分析,老版《三国演义》相当于 0.75 倍速,每一句台词,每一个动作都拖得很长。从类型的角度分析,它就不算是电视剧,大河剧都要比它更快,它更像是用摄影机拍摄的舞台剧。
我很怀疑,那些把它奉为经典的人,在今天应该如何向自己的儿子女儿做推荐?打开电视机的瞬间,时光就开始倒流,变得缓慢而粘稠,让人感觉到古人的时间太多,根本用不完,于是权谋和战争这样的事情都可以慢慢来。
《水浒》是一件更为复杂的事情。当时不止一套《水浒》,而在我的印象里,最吸引我的电视剧《水浒》来自山东电视台。并没有拍全套,只是拍了一部分。但是那一小部分堪称精品,尤其是和当时的全本相比。无论是选角,还是剧情,都要比全本强得多。毕竟山东人拍摄水泊梁山,可能有先天和文化上的加成。最糟糕的是《西游记》,个人看法。老版《西游记》不知道为什么在今天成为了所谓经典,怀疑主要问题是人们不看原著,或者看了原著也没有对应的阅读理解能力。否则,任何人只要阅读过原版《西游记》,就应该清楚地知道那是一个暗黑神魔小说,暗黑是它的基本色调。在一个妖怪随时把人当做点心吃掉的世界里,哪里有电视剧里的阳光灿烂?说电视剧《西游记》是儿童节目也并不为过,大部分角色都已经洗白了,它才是正儿八经的所谓“魔改”。就算是以老实忠厚著称的沙僧,原著在流沙河里第一次现出真身来的时候,脖子上挂满的是骷髅头,凛然一副大妖王的气势,邪气滔天,血光缭绕。
周星驰后期制作的几部关于《西游记》的电影才是对的,那才是《西游记》真正应该有的样子---极品点心唐僧勉勉强强拉起了一支远征探险的队伍,成员是心怀鬼胎、妖性难驯,随时准备撂挑子不干的四只神魔怪物。途经各个饥肠辘辘的妖王领地,就像是一群凶汉穿过难民营护送一块果冻布丁去天竺。当然,无论我说什么都不重要,它们现在是理所当然的经典。人人都说事情应该就是那样的,那么拍才是对的,才是好的。就像是擦了金色眼影的孙悟空也可以随时跳出来大声告诫说:改编不是乱编,戏说不是胡说。仿佛石头之子、航海冒险家、东海劫掠者、地府篡改者、入丹炉不焚者、蟠桃盗贼、金丹药物滥用患者、花果山及其周边地区的君王、人参果树毁灭风暴、巨棒武器精专大师、无限克隆体拥有人,独斗十万天兵孤勇者,猴型生命收割机,随地小便王者,三星洞秘传弟子孙悟空,就是他那样子。类似的话我从未说过,在酒桌上人们说起经典,我也闭着嘴点头。但事情不是这样的,我并不认同它们是所谓经典,我最多承认它们是时代经典。因为在那样的时代,因为有那样的生活,有那样一群反复看重播的人,所以成就了时代经典。然而,真正的经典是超越时间的,也是超越时代的。那么,也就总应该有个什么人,说出他内心的真实所想。
标题:《塑料》
创作者:和菜头的小肉手
AI算法提供:Midjourney V5.2
Prompt:Sunlight shining through colourful plastic sheet --ar 16:9 --v 5.2
槽边往事和菜头 出品
【微信号】Bitsea
个人转载内容至朋友圈和群聊天,无需特别申请版权许可。
请你相信我,
我所说的每一句话,
都是错的
禅定时刻
《静物》
和菜头的小肉手
Midjourney V5.2
南派三叔专区
《槽边往事》专营店营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