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对话徐则臣:征文写作不难,只需要唤醒你的回忆 | 人间夜话

对话徐则臣:征文写作不难,只需要唤醒你的回忆 | 人间夜话

文化


小说或者文学这个东西,在本质上其实是一种回忆。大厂故事,城市萤火和北京青年这些主题,只是一个让作者将过去相关的经验给唤醒和集合起来的契机。


配图 | 《不止不休》(2020)剧照



前言

大家好,欢迎来到网易文创·人间工作室、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和《十月》杂志联合主办的“奔跑在数字时代”征文大赛终审评委访谈特别节目。本次大赛分为虚构组和非虚构组,自3月24日至12月30日面向全社会开放征稿。 

为了让参赛者和读者更好地了解本次大赛,我们与特邀评委团的评委进行了对谈。在对谈中,评委老师们不仅从“道”的层面为大家解析了征文的内容和方向,同时也从“术”的层面,就写作本身可能遇到的困惑、难题,给大家提供了具有实操性的建议。 

特邀评委团的评委都是来自文学界知名的批评家、作家和教授。除了对征文活动的内容和方向进行解析,他们还从自己的专业与兴趣出发,聊到了更广泛的话题,如北京与故乡、自我与世界、城市与生活、女性主义以及当下热门的ChatGPT等等。

不论您是参赛者、文学爱好者还是普通读者,这都将是有趣且不负时光的相遇。



本期音频

点击即可收听本期节目




本期嘉宾

徐则臣

徐则臣1978年生于江苏东海,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人民文学》副主编,著有《北上》《耶路撒冷》《王城如海》《跑步穿过中关村》《青云谷童话》等,曾获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老舍文学奖、庄重文文学奖等,被《南方人物周刊》评为“2015年度中国青年领袖”,作品被翻译成德、英、韩、意、蒙等十余种语言。

谈及本次征文,徐则臣指出,在数字时代“文学生长的根本处境发生了变化”,因此写任何东西,都需要有一个数字时代的思维去关照它。针对不少作者表示本次征文有一定难度,不知如何下笔的情况,徐则臣表示,“小说或者文学这个东西,在本质上其实是一种回忆”,而主题征文是唤醒过往经验的一个契机。

作为评委,徐则臣还给刚开始写作的朋友三点建议:写自己想写的、写自己能写的以及写自己能写好的。与此同时,他表示,评审时除了看文体的基本要素完成得如何,更重要的是看作者是否能“创造出让人信服的关系,关系一定是核心”。



    带着“数字时代”思维,对故事进行重构

沈燕妮:听到这次征文的主题“奔跑在数字时代”时,您最先会想到什么?您对虚构或非虚构里面哪个小主题比较感兴趣?

徐则臣:我想到2019年在《光明日报》做的一个访谈。当时,我从一个摄影棚似的地方走过去,两边全是各种高科技幻象,非常绚烂,变化速度极快,仿佛整个世界在不断变形、奔跑——不是我们在奔跑,是世界在奔跑。这让我感觉非常奇妙,也想到,当前世界的形态和空间发生的巨大变化,超过了过去很多年的时间进程。

我看了征文内容,虚构类的三个小主题——大厂故事、城市萤火和北京青年——我都比较感兴趣,其中后面两个我在这些年的写作中都有所触及。“大厂故事”相对来说比较专业,我也接触了一些大厂的媒体朋友,一直想写这个主题,但还没动笔。

我们今天的确已经进入“数字时代”。这两天我还在做另外一个访谈,关于chatGPT对作家的影响。chatGPT的出现,其实就是“数字时代”中一个非常典型的现象。

沈燕妮:您觉得chatGPT对文学创作有什么影响?

徐则臣:我觉得chatGPT对文学创作的影响,不是工具式的,而是一种世界观式的。比如电脑出现后,打字和在稿纸上写是不一样的,这是工具性的差异。但在“数字时代”,我们文学赖以生长的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它影响的不仅仅是你的写作方式,而是文学生长的根本处境发生了变化。

我们如今依然可以书写前现代生活,但必须要清楚,书写的对象是在“数字时代”的背景下,心中得有这样的思维与参照。

我们依旧可以写田园牧歌,但要搞清楚“田园牧歌”跟“今天”的关系,借用一句话,就是“重要的不是故事讲述的时代,而是讲述故事的时代。”比如一个唐朝的故事,唐朝人、宋朝人、明清的人写过,今天的人也来写,看起来是一回事,但又不是同一个故事。因为立足不同的时代,带着不同时代的世界观对这个故事进行了重构。所以,今天我们写任何东西,都得有一个“数字时代”的思维去关照它。

我经常举一个例子,在山上放羊的人,可能过去跟现在都是带着一个馒头和一瓶水就出门了,但在今天,他也许还会突然摸出来一个手机。当他摸出这个手机的时候,他跟这个世界的关系就完全变了。

在过去,一个人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但今天拿出手机就能把所有人联系在一块。你是网中的一个点,没有被世界忽略,不会被抛弃,但是在过去,只要别人肉眼看不见、找不到你,你可能就相当于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


沈燕妮:针对这次征稿,您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来帮助自己撰写符合主题的作品?您期待在本次征文中看到哪些类型的作品?
徐则臣:既然主题是谈“数字”,还是要深入理解“数字”对整个人类生活造成的巨大改变。要把“数字”带来的物质性的改变以及人与人、人与世界关系的改变,包括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上的改变呈现出来。文学这个东西最终写的是人。不管这个世界在物质、形式主义上变化多么重大,如果不能在人的内心里面做出反应、有所投射,或者让人的内心发生改变,这个文学是有问题的。
我希望能够看到在细节和情节上能真实地反映出这个时代的故事。不能故事发生在2023年的北京街头,但是看待别人、跟这个世界相处的方式完全是上世纪80年代的,它的背景是完全可以置换。真实的、本质性的东西,任何环节和元素都不能随意置换。
沈燕妮:如今各种科技发展得特别快,但是回归到文学中,我们现在重新回看三五百年前的作品,依旧会被一些人类共同的情感所打动。您对这个现象是什么看法?
徐则臣:这是一个“变和不变”的问题。不是说世界在变,你的内心就能一下子变成一个新人。有些基本的东西会被坚持,同时也在不断被修正、篡改,融入新东西。
比如刚才说的情感问题。50年前,年轻人都在结婚、生孩子,否则就会被视为异类;但是在今天,很多人不结婚,做丁克,而且即便结了婚,离婚率也高到了一定程度。这说明什么?说明并不是我们对待婚姻不像过去那么慎重,而是我们对待情感、生活的态度发生了变化。我们对自身的自主性、对自由的认知以及对个体权利的认知跟过去发生了变化。

真正的爱情每个时代的人都向往,但是我们对理想爱情的向往和守护它的方式发生了变化。有变的,有不变的。



    作品的“过时”与“推新”

沈燕妮:许多年轻的作家渴望写出再过十年、二十年甚至三五十年也不会过时的东西,但按如今时代发展的速度,我们很难把握未来的走向。您认为在这种矛盾下应该如何处理自己的创作?

徐则臣:先要理解所谓“过时”到底是一个什么意义上的过时。是我们描写的这个世界在十年以后完全发生变化,那么我们描写的这个世界就失效了吗?如果我们今天对世界最真实的想法,它的确是及物的、有效的,那不管放在多远之后看,也未必失效。

比如《史记》,只要站在司马迁的立场,你会觉得那些东西都是对的,它有效、及物、真实。包括我们现在看《金瓶梅》,只要站在兰陵笑笑生的那个时代,一切全是成立的,作品也是自洽的,我觉得这就可以了。不要指望说自己今天写的东西,五十年后依旧时髦。写作的关键在于,你跟这个时代的关系是否能及物且真实有效地表达出来,我觉得这是唯一重要的责任。

沈燕妮:现在很多影视、音频等文学作品都向商业延伸,会比较追求“推新”,因为不够新,就会影响到大家对它的评价,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徐则臣:我觉得这个“新”,我们不能片面理解。我觉得在文学里不存在从来没有过的东西,而是说,你是否能找到自己所描述的对象与内容最匹配的关系。只要是最匹配的关系,一定是一种独特的对应。

人本身也是差异性的。只要你找到了自己的方式,描述得非常准确,那么我觉得这个就是合适的,对我来说它就是一个新东西。文学里面真是“太阳底下无新事”,但问题在于你能否讲出与你内容最独特、最有效的那种对应关系。



    技巧可以“糙”,关系才是核心

沈燕妮:作为终审评委,您在评判作品的时候会注重哪些方面?如何看待写作技巧问题?

徐则臣:最直接的评判标准,就是作为文体的一些基本的要素。比如小说,我会看它语言、结构、人物等基本面完成得如何,但更重要的,还是看作者是否能创造出让人信服的关系,关系一定是核心。

现在我们回头去看那些伟大的作品,它们在技术上一定是有差异的,比如说李白跟杜甫,他两个人是完全不同的语言系统和风格,但是我们喜欢的是他们跟那个时代之间的关系。很多的宫体诗,现在看起来可能比李白、杜甫的诗歌还要华丽,但是它是无效的。它写出的是一种相对虚假、完全脱离生活的东西,所以慢慢就会被淘汰。

有些作家,比如陀思妥耶夫斯基,很多人说他的小说很“糙”,不讲规矩、不讲结构。陀思妥耶夫斯基说,别跟我谈什么结构技巧,我根本没有时间考虑这个问题,他照样成为大师。因为他写出了他眼中的那个生活,那个世界,直到现在我们也认同。他写出的那个世界就是文学跟世界之间的关系。这种写作是有效的。



    文学在本质上其实是一种回忆

沈燕妮:您之前创作过“中关村”系列主题的小说,能分享一下创作契机以及自己的创作过程吗?面对主题创作,有的作者会觉得是“命题作文”,难以下手,您有什么解法?

徐则臣:我在“中关村”系列小说中写了很多特殊职业,比如卖盗版碟的小贩等。这看起来离我的生活很远,但其实我是通过他们来写自己,把生活中的摩擦和痛感写出来,以此让读者能够感同身受,只有这样,读者才会觉得小说特别真实。写小说,前提是作家先要被自己感动,这种感动不是情感上的流泪,而是让我觉得这个东西有意义,而且我自己就在其中。

写作这个事儿,看起来有一个非常明确的开头和观点。但是你对这个小说的认知、对素材的积累、收集是一个慢慢生长的过程,以及它最终要有一个意蕴提炼。所以,其实很难找到一个明确的开端,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结束,就像你没法看见草生长一样。
即使那种完全“命题作文式”的写作,其实也不是从一张白纸开始,你一定会借助过去的经历。小说或者文学这个东西,在本质上其实是一种回忆。大厂故事,城市萤火和北京青年这些主题,只是一个让作者将过去相关的经验给唤醒和集合起来的契机。它是一个集结号而已。
沈燕妮:在写作技巧方面,该如何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还有没有觉得您值得分享给大家的经验?
徐则臣:具体说,就一点,就像余华说的,“写好的唯一的途径就是写写写。”这并不是一个敷衍了事的答案,所有作家都会这样告诉你。
获得写作技巧,首先你得读,然后去学习、模仿和思考,不断去训练,就像卖油翁一样,“无他,惟手熟尔”。毕竟,不能说我得把所有的技巧都学完了,我再开始写东西,必须在过程中去体会。
比如,你看书法家写字,他可能十张写得都不一样,但每一张都能讲出道理。原因在哪里?就是他在下笔时,并没有预设技巧,因为书写的过程本身就是千变万化的。第一笔墨重了,那就按照墨重的方式往下写;墨淡了,就按照淡的方式来重新布局。整个过程保持着动态的、艺术的平衡。
沈燕妮:所以其实小说或者是写作也是动态的吗?作品创作的进程中,故事和人物会不断变化。

徐则臣:基本上每个作家都会遇到这个问题,比如托尔斯泰一开始想将安娜·卡列尼娜写成一个荡妇,但最后写到安娜卧轨时,托尔斯泰自己都扛不住了,他很难过。人物一旦有了自己的逻辑以后,作家是控制不了的,你不能把你自己的意志强加到人物身上。


唐糖:您曾经说,“回到故乡”是另一种意义的“到世界去”。您在写《耶路撒冷》时,也提到,“突然意识到回故乡的路,同样也是到世界去的一个部分,而且是更高层次的到世界去。”显然,您的文学书写背后有着一种“世界意识”,这是否与您这代人的成长经历有关?您在不同作品里对“世界”的多角度关注和反复书写,都是有意为之的吗?
徐则臣:“世界”是我写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线索,这与我的个人生活经历有关。我从小在乡村长大,当时交通不便,县城都是极遥远的地方,大部分人都局限在自己那一亩三分地里,所以我天生有对世界有向往。
我家乡水多,小时候,我就会往流动的水里扔一片树叶子或者一根草,眼看着它就飘走,然后便会想一个小时以后它会到哪儿?一天、一个月、一年以后呢?当然,这片叶子也早被水打入河底,但是你会去想象,你的整个思绪都会跟着这一片树叶或者这根草走,它往前走的过程中,也是在不断拓宽你对世界想象的边界。
因此,在我小时候,世界代表着一个我从未去过,也无法去的,完全不同于狭隘、狭窄、低矮的乡村生活的地方。在那时的我看来,故乡和世界完全是二元对立的,也就是所谓的“生活在别处”。所以写世界,对我来说是一个执念,我写过很多的东西就是到世界去。
那么,世界在哪儿?故乡之外的都是世界。
但是我四十多岁后再回故乡,我又发现故乡不再是过去哪个总是要逃离的、要鄙视的、要抛弃的地方了。相反,我越来越能感受到血脉的联系,我与故乡之间产生了一种断不掉的关系。它重新也变得宽阔,也让我体验到了一种更笃定、更宽广、更心安、更安宁的生活。
可能这时,我对故乡的认知,就像当年我对世界的认知一样。
唐糖:人间有很多素人作者,他们其实是从写“故乡”开始起步的,想请教您要把故乡写好,有什么比较切实可行的方法吗?
徐则臣:想写好故乡,我觉得不要太花哨,方法技巧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把你认识中、想象中、经验中最真实的情感给写出来。最打动人的就是真诚、真实。当然,不是说非要血淋淋的那种真实,而是你和乡村之间的关系是真实的。让读者知道,你的确是在写一个心中念念不忘东西,让大家看到你的情感。不管这个情感是恨,还是爱;你的态度是趋向它还是摒弃它,最重要的是呈现真实。这种及物的能力,是一个写作者非常重要的品质。
比如朱自清写《梅雨潭的绿》,很美,但他最好的散文肯定是《背影》。在我这个年龄,一看到《背影》自然想到我的父亲,想到我们跟父亲、父辈的关系。《背影》里的父亲用最朴素、日常的行为直接地表达对孩子的爱,他笨拙地翻过栅栏去买几个橘子,其实孩子可能都觉得你丢人,但是作为父亲不会这么想,因为那就是最真实的东西。

人到中年,我每次读《背影》都会掉眼泪,我知道我在我儿子眼里可能也是这样,但是我依然要做那样的一个父亲。


唐糖:您在创作《北上》这本书的时候,做了很多案头工作,想知道您是如何平衡资料史实和虚构之间的关系的?
徐则臣: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尤其如今分工越来越细,一个作家必须要借助资料。对资料的借助有两个层面:一个就是实实在在的案头工作,还有一个就是读有字书,也读无字书。
其次,小说不能写成论文,不管你做多少案头工作,最终要有机地融化为故事。知识都不能外挂于小说,必须内在于小说,就像盐溶于水一样。这确实需要很高的技巧。因此你必须把所有的材料吃透,找到盐溶于水的方法。因为资料像老中医背后的小格子,一格子装一味药,要有能力把所有的格子融为一体。比如随便说一个伤寒感冒,你脑子里能迅速把几个格子合到一块,变成一味药。而不是说当归就是当归,杜仲就是杜仲,开药的时候得有这样的一个融会贯通的能力。
唐糖:您获得茅盾文学奖的《北上》是一个中国故事,您选择的主人公却是一个意大利人。您是看了什么资料,决定用这样一个外国人做主角?
徐则臣:首先我谈选一个外国人做主角的原因。1900年是晚清,当时的中国已经被迫全球化了。也就是说,你的事不再单独是你的事了,你已经成为世界的一部分了。那么要描述那个时代,不能仅要靠自己人的眼光,还需要靠别人的眼光。在众多的目光聚焦下,才能多角度、全方位地呈现最真实的晚清。其实很少有作品能够全面地把当时中国的现状、历史文化以不同的目光给呈现出来。
为什么选意大利人?因为我去过意大利,对意大利相对比较熟悉。另外,我对八国联军这段历史也相对熟悉,而且意大利人在八国联军里参与度不是特别高,他的身份是可以模糊的。此外,选择维罗纳作为主人公小波罗兄弟俩的故乡,是因为那段时间我手头关于维罗纳的资料比较充分。还有就是那时我正好和一个意大利的翻译联系比较多,交流比较方便,所以几个元素一凑,主人公就成了意大利人。
沈燕妮:和很多年轻作者聊天,会有一两个作家特别能激发自己的写作热情,对您来说,有这样的作家吗?能不能分享一下自己最近在读的书,以及对给即将参赛的作者,还有什么样的建议?
徐则臣:我小的时候生活在苏北乡村,对文学挺喜欢的,但没看过什么正儿八经的书,基本都是武侠一类的。后来到镇上上初中,才第一次在朋友那里读到纯文学的长篇小说《围城》,忽然看到那么好的语言,我完全蒙了,觉得这个东西太漂亮了,就像过去吃的都是自家菜园里面长的蔬菜,突然见到红烧肉的感觉。
我最近在重温张爱玲的《传奇》,前阵子读了《李白传》和《马克洛尔的奇遇与厄运》,都很好看。平时基本上放在包里面,每天看一些的是《聊斋志异》。对我个人产生影响的作家其实非常多,就像有个属于自己的万神殿。这个万神殿里供着很多作家,可能是有上有下,可能今天是这样一批作家,明天就换了另外一批作家。
我想给刚开始写作的朋友三句话——写自己想写的;写自己能写的;写自己能写好的。这是一个递进关系,在所有的东西里面写你想写的,因为有倾诉的欲望,有表达的欲望,才可能会写好;而在你想写的里面,有些东西是你能写的,有些是你不能写的,所以要在想写的里面挑出你能写的那部分;然后在能写的里面,挑出你能写好的。

写作是一个不断发现和重塑自己的过程。所以要按部就班,找到属于自己最真实的声音,找到你的问题,找到你的可能性,你的空间。


「 奔跑在数字时代 」征文大赛

现已开放报名

点击下方小程序,立即投稿

留下你在数字时代的脚印




文章由 网易文创丨人间工作室 出品


点击以下「关键词」,查看往期内容:

人间小程序 | 人间 x 参半 

人间剧场 | 人间刑侦笔记 | 人间FM

白夜剧场 · 人间众生相 | 悬疑故事精选集

深蓝的故事 | 我的浏阳兄弟 | 人间01:20岁的乡愁 

布衣之怒 | 银行风云 | 味蕾深处是故乡 | 人间有味漫画

木星之伴 | 八零年代老警旧事 | 在海洛因祭坛上 | 记忆偏差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大学教授:回顾指导博士生论文写作全过程,谈几点写作心得钓系小奶狗和骗局,往往同时出现 | 人间夜话总有量身定制的骗局,为你而来 | 人间夜话英文写作应该怎么练才有效果?外国人的英文写作技巧“show don't tell”,国际生也需要!婚与不婚,都要做自己 | 人间夜话圣荷西水上乐园Raging Waters彻底关闭!有属于你的回忆吗追逐夕阳海外华裔孩子如何提高中文写作水平?What Color Is Your Parachute? 2022: Your Guide to a Lifetime of选专业就像找对象,结局不全在你手上 | 人间夜话对话深蓝:推理小说推到最后,是对人性的推导 | 人间夜话拒绝精神内耗的Z世代,都在做什么?| 人间夜话国际生提升英文写作的2个关键问题和6本参考书!盘点那些惊艳到编辑的小说设定 | 人间夜话国际学校学生一定会接触的4种英文写作类型。我的男神们,节日快乐!太遗憾!大温今年夏天关闭的16家知名餐厅,有你的回忆吗找到心仪的房子很难,不得不搬家的情况很多......|Lens夜话不需要看历史,只需要看常识英文写作3大克星!终于知道为什么一下笔就头疼...书不一定看,但旅途中总要带一本 | 人间夜话兩個內核Seeing through the essence of love and marriage迎中秋 | Costco亚洲小零食, 唤醒你的中国胃!喜报!恭喜10位惠宜学子入围John Locke论文写作竞赛!充满争议的“通向仁慈之路”秩序化你的生活,只需要每天5分钟,从此脱胎换骨对话石一枫:要写自己“有发言权”的日常生活 | 人间夜话英文写作什么时候用I,什么时候用me?一场由《长相思》引发的畅销小说创作讨论 | 人间夜话小布摄影团丨你瞧瞧,上海这些桥,有你的回忆和故事吗?一把打开作文宝库的金钥匙来啦! 美中实验学校洛城校区秋季初级中文写作班开课啦!博士论文写作的七条建议只需要做好这8步,英文写作蹭蹭提高!一个写小说的人,为了小说而让自己去懂得的事 | 人间夜话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