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毒(Toxic)的工作环境?美国也有
前些年海归的一个小朋友最近在为职场的toxic环境伤神,跟我发了不少牢骚,她本科毕业后就回国了,在美国职场根本没呆过,当时以为自己很适应国内的环境,又是独生女,因此没犹豫就归了。
结果是,各种牢骚,终于憋到了临界点,向我倾诉倒是其次,主要是问归海的各种可能途径,而我呢,更惊讶的是她控诉的各种内容。
譬如等级观念强。上级随便bully下级,甚至不分场合肆意发火,有一次她们出差到了目的地机场却不能回酒店自己房间,因为领导还没到,最后等到半夜在机场等到领导才能回酒店。
譬如生活工作不分家,不尊重下属时间,无论何时何地哪怕度假,只要pin她就得干活,而且有了功劳是领导的,出了问题都是下属背锅。
譬如没有边界感,有些同事热衷无孔不入地打听别人的隐私,然后迅速传播给所有人,家里人是干什么的,家里资产如何,和单位的领导有什么关系等,然后开始看人下菜。
譬如……
小朋友说,独舞阿姨我不算小白,也有人间复杂的思想准备,但是这种职场toxic的程度还是超越了我的忍受程度,你在美国工作了二十多年,美国职场是不是也一样?
我想了想问:你懂拍片吗?
她一脸懵懂。
我接着说:其实拍片久了的人都知道,对非职业摄影师来说,用一个好手机、或一个不错的相机、甚至微单、哪怕单反等相机拍出来的毛片看起来其实都差不了多少的,最后出来的片子差别基本都在后期,一个专业摄影人可能只花几分钟在拍片上,但需要花几个小时在后期上,后期做得好才能出大片。
她还是一脸困惑。
我只好直入主题:到处的职场都可能Toxic,美国也一样,这是人性;但是一旦发生了职场Toxic的情形,有什么解决、处置、规范、甚至预防的机制才是判别高下的关键,我给你讲个事吧。
我的一个美国好友也曾遇到过职场欺凌(bully)的问题。不知为什么她的一个上级对她各种看不惯,开始只是「冷处理」,就是好事儿都和她无关,后来是含蓄地找茬儿,因为都是工作相关的,好友尽量professional处理,最严重的一次是因为半夜意外断电、全天候检测机器上的夜间数据遗失,本不是我好友的责任,但是这个小老板借题发挥,冲到好友的办公室对她歇斯底里吼了起来。
其实在这之前,好友因为和这个senior的关系和我吐了很多次的苦水了,我觉得这个人实在非常toxic,已属于职场bully的典型定义,于是我就跟她说,工作中的这种行为方式属于handbook中严格禁止的,严重的话可以被开除的,想要制止她就需要保留证据,比如邮件往来、书面交流等等。她说这人很少留下paper trail(文字证据),都是冲到办公室各种言语bully。我说那你就在你办公室里装个迷你镜头面对门口,你鼠标或者手机就能控制开始录像,尽量留下证据。
于是,这番歇斯底里的吼骂就被录了下来。
接下来的处理途径可以是部门老板仲裁,也可以走HR立案、调查、调停或处理的途径,毕竟handbook就是底线,所以到了这会儿谁也兜不住了。我跟好友说,你要不想马上换工作的话就卖给部门经理一个人情,看她怎么处理吧。事情的最后以当事人痛哭流涕的道歉结束,从那以后她对好友再也没有不端行为了。
所以你看,美国职场中Toxic的人一点也不缺,只是美国这里比较讲究政治正确,一般表现得没那么明显,而是比较微妙,像我好友这种情况的还真的不是很多。更重要的是,美国这里的工作机会多很多,也没有年龄性别歧视什么,打工人只要能保持住随时跳槽的能力,碰到有毒的环境大不了随时准备换组或走人,不同人的不同的技能,忍受不了绕道走就是。
这些年我对待工作的一贯态度是,工作就是一张Pay Check(工资支票),因此不需要投入太多的感情(Don’t invest in too much emotion), 因此一般和工作的人不走得太近,除非多年慢慢找到默契有了好感的同事最终变成了朋友。还有一个因素是,美国的工资还是很高的,也因为如此,职场上的一些问题相对容易规范,毕竟多数人是靠工资生活,谁也不想因为违反了职场规则而丢了高收入工作。
写到这里,想起了我曾看到过这样的两组数据,一是2022年中国工资性收入占GDP比只有24.2%,排名的最高的国家分别是瑞士(59.2%),美国(53.57%),德国(53.13%)、冰岛(53.12%)、和斯洛文尼亚(52.76%);另一组是在世界上19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按5天带薪休假算中国排名仅在180位左右,即使我们取劳动法上限15天,也只能排到100位左右,实际能不能休到还另算,要不就不会有996是福报的说法了。因此我非常能理解这个小朋友的归海心切,收入低的同时加班多,被虐却又申诉无门,现在跳槽又难,心里实在堵得慌啊。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