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原生家庭有5个层级,许多父母只停在第二层
武志红老师在一段访谈视频里谈到一个关于:什么样的父母是“好父母”的话题。
他说:好父母需要具备容器一样的力量。
并指出:孩子是焦虑的制造者,而父母是焦虑的化解者,这些是命运一般的力量,会将父母分为五个层级来决定孩子的未来。
五个层级分别是:下下签、中下签、中签、中上签、上上签。
这五个层级,所对应的每一种教育,终将给孩子带来不同的人生。
01
爱打骂的父母,最终让孩子成为“暴力者”
武志红老师说:这是最糟糕的层级,是孩子命运的下下签。
父母经常野蛮、粗暴地侵入孩子的心理空间,不断给孩子制造创伤。
比如:严重的打孩子、骂孩子,总是脾气暴躁,用情绪来处理问题。
心理学专家杰尔·莱特说:
情绪不稳定的父母,最容易养出两类孩子:
一是形成讨好人格,失去自我
长期生活在创伤环境下的孩子,本能地拥有保护自己的能力:讨好。
因为害怕再次的伤害,只好努力变成父母喜欢的样子。
二是脾气暴躁,形成反社会人格
动不动就发怒,总是控制不住用暴力伤害他人。
这让我想起前段时间的热播电影《我经过风暴》。
电影里的丈夫陈均从小就生活在家暴之下。
他的母亲常年被家暴。
而母亲将所有的怨气都发泄在他的身上,动不动就打骂他。
影片中有这样一个片段:母亲知道儿媳妇要和陈均离婚,二话不说就踢翻陈均手里的面条,还不停地嘲讽他。
陈均吓得畏畏缩缩地站在一边不吭声。
有人说过这样一段话:
“我们最初是从家中学习到用暴力来解决人与人、团体或国家之间的冲突。所有解决问题、恶化问题、制造问题的策略,都是从家庭学来的。”
就像陈均,在暴力的环境下,学会了用拳头解决问题。
虽然他一次次地挣扎、后悔,却无法摆脱原生家庭的命运,不仅让家庭生活在水深火热中,也在渐渐摧毁一双儿女:
儿子“继承”了陈均的暴力,在学校殴打同学,还意识不到打人不对。
女儿价值观被扭曲,被同学欺负,认为挨打就是爱。
孩子是父母最忠实的“情绪接收器”,毫无遗漏地承载着我们一次次失控的恶果。
父母任何情况的怒吼、打骂,都可能成为扎向孩子心头的一根根钢针,让孩子未来的每一步都走得异常艰难。
02
焦虑的父母,养出抑郁的孩
这一层级的父母:没有严重的攻击,却让孩子陷入无休止的痛苦中。
因为父母很擅长“精神暴力”。
前段时间,“妈妈偷走女儿录取通知书”的新闻闹得沸沸扬扬。
本来已经被“中央戏剧学院”的录取的佳佳,在开学前却被妈妈偷走她的通知书。
妈妈还将她的各类证件和银行卡全部偷走,只留下了一张写着“对不起”的字条。
细究原因才发现,佳佳从小到大都被妈妈“控制”着。
不准她住校,即使学校离家很远,妈妈也要在学校边上租房子陪读。
不允许她出去玩,导致整个初中佳佳都没有再交朋友。
这一次更是因为妈妈想让她念师范而做出的惊人之举。
佳佳说:在母亲无死角的控制和监视之下,她这17年的人生一直都活得小心翼翼,一点自由都没有。
这样的爱真的让人窒息。
美国作家爱德华说过:
家庭关系紧张,父母专制,不尊重孩子的人格,不讲民主等因素,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与人生。
很多父母嘴上总是对孩子说着“为你好”、“我爱你”,心里却想的是“这样做”、“听我的”。
还不停地伸长双手,想牢牢掌控孩子的一切。了,殊不知,这对孩子来说就是毁灭性的伤害。
网上有一个女孩说:从小到大都没为自己活过。
学习必须名列前茅,高中被父母逼着放弃喜欢的舞蹈,高考志愿要填父母喜欢的金融,大学选修了中国文学,被父母以“全无价值”一句话替代,即使再努力也得不到认可。
倍感压抑的她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曾经很多次坐在宿舍的窗台上考虑要不要跳下去。
爱如果不能得体退出,就会变成控制,它会慢慢掏空孩子的需求,令他压抑、痛苦,最后慢慢被逼疯。
最终,孩子变得,空乏又孤独,依赖又叛逆,在父母的极限拉扯中不断地逃离。
03
与孩子建立边界感,给他独立的人格
武志红老师说:中签是一个家庭最稳固的局面。
父母既没有用暴力孩子,也没有习惯性地向孩子传递焦虑,孩子能安放于他自己的人生,应对他生活中的挑战。
简短地来说就是“边界感”,与孩子相处保持适当的距离,给予他独立并且不被侵犯的空间。
这样的孩子既能依赖父母,同时还会给孩子带来两种好处。
一是:健康的自我观念
如果父母能清楚地告诉孩子“你的事,我的事”,孩子就会有清晰的边界:你的归你,我的归我。
例如:
有人向孩子借东西,会让孩子潜意识里会有“我的东西,我有选择权”观念,对不喜欢或者为难的事会拒绝。
对于别人未经同意拿走自己的东西;别人有伤害自己的行为,都可以做到坦坦荡荡要求对方道歉。
这样的孩子大胆、会拒绝,绝不会讨好他人。
二是:有主见,独立
一个没有边界感的父母,嘴里会经常说“不可以、不行、不准”。
这样的话,久了以后,孩子什么事都只敢听父母的。其实,每个孩子都不希望父母过多的去干涉自己的生活。
本身,孩子在2岁之后,会经历一个重要的敏感期,即“自我意识敏感期”。
这时候,父母如果能学着尊重孩子,只要是对的事情,就让他自己决定。
时间久了以后他就会胆大地为自己做决定,也会越来越有主见。
蒙台梭利博士认为,孩子在“工作”中才能成长,才能更好地发展其心智。
教育就应该打造一个以孩子为中心,让他们可以独立“做自己”的“成长世界”。
04
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给他满满的安全感
这一层级的父母,会拥有较好的“情绪价值”。
父母不会向孩子制造焦虑,而且还会成为孩子的容器,接纳孩子的负面行为。
日本喜剧界泰斗岛田洋七在《佐贺的超级阿嫲》一书中提到这样一个细节:
小主人公昭广,体育很好,但是文化成绩却一直平平。
有一天,他捧着十分惨淡的成绩单回到了家,他愧疚地对外婆说:“阿嬷,全是一分、二分,对不起。”
可是外婆却说:“成绩单上只要不是0就好了,1分2分的,加在一起就有5分啦!”
昭广问:“不同科目的成绩也能加在一起吗?”
外婆表情认真、果断地说:“人生就是总和力。”
昭广当时还不完全理解外婆的意思,但外婆乐观的人生态度,巧妙地化解了昭广内心的焦虑和痛苦。
阿嬷就是这样一位能为孩子提供情绪价值的家长。
当父母拥有较好的情绪价值,通常都有这些行为:
善于回应孩子;
会经常夸赞表扬孩子;
会善于去观察孩子好的一面;
他们能调节愤怒的情绪,让孩子感到安全感;
他们对孩子充满了包容、关注、支持和安抚。
就像上面的那位外婆,面对孩子的负面情绪、焦虑,首先的回应是安慰和鼓励,让孩子看到希望。
研究表明:当父母能够接受和容纳孩子的情感,尤其是悲伤、愤怒等负面情绪时,孩子就能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并且更有能力管理自己的行为。
如果面对孩子的负面情绪,父母给予孩子的总是积极、阳光、正面的回应;同时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回应孩子时,就会很自然地去关注孩子的情感世界。
孩子有了父母的关注,内心会有满满的安全感,性格也会乐观自信和勇敢。
父母的“情绪价值”就是孩子未来竞争力。
05
成长型父母,让孩子充满崇拜感
有一位来自北大的心理学博士,他在讲述了自己初中时,不仅沉迷于网络游戏,还叛逆逃学,成绩一落千丈。
面对他的叛逆,父亲并没有打骂他,仅仅做了这几件事,就让他幡然醒悟。
第一件事:全家断网,培养孩子的自律
为了帮儿子戒掉网瘾,父亲断掉了全家的网络、电视,为了以身作则,他还戒掉了手机。
儿子在房间里写作业,他就在房间外面看书。
第二件事:花时间陪读,时刻关注儿子情绪
从初中到高中毕业这个阶段,孩子的压力大,情绪也很不稳定,他就一点一点有耐心地帮儿子梳理困难,经常鼓励他,成为他坚强的后盾。
第三件事:父亲不断学习,努力栽培自己
父亲在陪读期间,学习了如何教育孩子;
每天睡前和儿子分享所学;
把孩子当成朋友,平等交流,从不一味地说教;
不断地看书,希望能和儿子同频道交流,提高自己的同时又去正面影响到孩子。
在父亲这番努力下,奕戈终于重新爱上了学习,步入了正轨。
真正高层次的父母都懂得,教育孩子“先自教,再影响”。
他们懂得:
不去充当孩子的监督者和操控者的角色,而是孩子成长路上的伙伴。
他们不会逼着孩子取得好成绩,而更关心孩子的生命状态,是否开心、自信,并经常给予孩子鼓励。
作家刘娜曾说过一段话,非常赞同:
所谓管教,是先自管,而后管人;
家教,是先自教,而后教子;
正能,是先正己,而后辐射后代。
这样的父母本身就是一种榜样力量,透过方方面面渗透给孩子。
不放弃自我成长的父母,会让孩子看到父母的努力,从而激发孩子的斗志,最终孩子将父母当成模范去学习。
06
看过这样一段话:
父母,是孩子的宿命。
你的认知和行为决定了孩子未来会拥有怎样的人生。
每个父母都想成为孩子人生的摆渡人,那就要用爱为孩子筑起桥梁,这是孩子通往未来的路。
父母要学会:
把情绪收一收,释放你的温柔,让孩子带着光看世界;
给孩子的成长松一松,让他过得自由又依赖;
多把目光放在自己身上,做“发光体”去影响孩子走向优秀。
父母只有成为孩子人生道路上的引领者和影响者,孩子才不会迷失方向,才会朝着美好的未来努力前行。
本文首发平台:萨提亚育儿(ID:satiryuer),传播萨提亚、NLP、催眠、家排、NLP教练技术、亲密关系等实用心理学,与大师相遇,让心理学快速改变你的人生,转载仅限微信公众平台,需要请联系授权。
▍往期回顾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