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余宏杰课题组联合国防科技大学吕欣课题组在人群移动与新冠病毒传播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复旦大学余宏杰课题组联合国防科技大学吕欣课题组在人群移动与新冠病毒传播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以“Heterogeneous changes in mobility in response to the SARS-CoV-2 Omicron BA.2 outbreak in Shanghai”为题,于10月12日在线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论文链接: https://www.pnas.org/doi/10.1073/pnas.2306710120)。
人群移动和接触模式是影响传染病时空传播的重要行为驱动因素,决定了病原体跨越物种障碍,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并通过人群流动引起疾病暴发乃至大流行的可能性。余宏杰课题组前期已建立了定量测量社会接触网络的研究平台,阐明了社会接触模式、干预措施与新冠病毒传播动态之间的相互作用(Zhang Juanjuan et al, Science 2020; Zhang Juanjuan et al, Science Advances 2021; Liang Yuxia et al, China CDC Weekly 2023)。吕欣课题组前期也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大规模人群出行规律挖掘、疾病传播建模与预测、防控策略优化与防疫效果评估等方面建立了系统、完整的技术框架(Jia Jayson S, Lu Xin, et al, Nature 2020; Lu Xin et al, Health Data Science 2021; Tan Suoyi et al, National Science Review 2021)。
近年来,智能手机、GPS、APP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收集人群移动轨迹的数据成为可能,有力推动了基于时空大数据开展人群移动模式的研究。新冠疫情期间已有多项研究利用此类数据分析新冠病毒的时空传播规律。然而,以往研究多聚焦在国家或城市尺度,较少研究回答新冠疫情暴发导致的人群移动模式变化在城市内部以及不同人群(例如,年龄、性别等)间是否存在异质性。此外,由于较难获取完整、准确的新冠流行病学监测数据(例如,不同年龄组人群COVID-19的报告率、缺少报告病例的地理位置等空间信息),尚无研究在高精度空间尺度上将新冠的流行病学与人群移动建立关联,回答不同人群移动模式的异质性,及其对新冠传播的影响。
为回答上述关键科学问题,本研究分析了上海市SARS-CoV-2 Omicron BA.2疫情暴发期间(2022年2-6月)540万上海联通用户的手机信令定位数据(用户在接打电话、收发短信时可记录位置信息,且最近的基站平均每隔30分钟也会记录其位置信息)。考虑到用户隐私,本研究的分析均基于汇总的手机信令数据,将上海市划分为7355个1km×1km的地理网格,将个体的移动轨迹数据汇总为网格之间的人群流动,不涉及每个用户的基本信息和出行轨迹。此外,余宏杰课题组通过公开来源,系统收集了上海市Omicron BA.2疫情暴发期间新冠病毒感染者(包括有症状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的信息。为应对此次暴发疫情,上海市采取了多轮次的全市核酸筛查,极大降低了COVID-19的漏报率,为开展人群移动与新冠病毒传播动力学研究提供了高质量的流行病学数据。
根据上海市采取的防控措施和疫情流行情况,将疫情划分为五个阶段(2月15日-2月28日:疫情暴发前;3月1日至3月31日:全市封锁前;4月1日至4月30日:全市封锁;5月1日至5月31日:部分解封;6月1日至6月30日:完全解封),进而分阶段估计了出行频次和出行距离,并采用Informap方法刻画了移动网络特征以及社区结构的动态变化。
研究结果表明,疫情暴发前平均每人每天的出行频次为1.365,中位出行距离为6.035 km。移动网络中共识别出40个社区,其中最大的占上海市陆地面积的8%。随着疫情进展和干预措施的变化,全市封锁期间,出行频次降至最低(下降87.3%);出行距离降至1.205 km,其中约79%的出行在3 km内(图1)。
小编微信
注:添加小编请备注昵称+单位+研究
生命科学综合交流QQ群:681341860
微信学科群:病毒学群,神经科学群、临床医学、肿瘤学科群、硕博交流群和医药投资交流群(微信群审核要求较高,请各位添加小编后主动备注单位研究方向)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