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后才知道,表达脆弱是最被低估的能力
点击名片,关注我们
支持童行,请:
进入公众号主页-右上角点击“...”-星标
我们,从此不失联!
写在前面:
之前,我的这篇文章:《孩子拖延怎么办?最近经历的这件事,给了我答案》,收到了很多留言,其中这个留言:
“能不能请老师专门写一篇关于提升心理力量的文章,提供些有效的可操作的方法,我感觉自己心里力量就比较弱,有一次聊天孩子也跟我说觉得妈妈不够坚强”
让我决定写下今天这篇文章。
你是否也和曾经的我一样,明明已经三十多岁,可在很多时候,却表现得还像个孩子。
情绪来袭不知该如何面对,他人随口一句话就能让自己陷入自我怀疑,明明自己不愿意却不知该如何开口表达自己。
我们看起来是个成年人,但有时却怯懦得还不如一个几岁的孩子。
这样的我们还能改变吗?我们可以更有力量地去生活吗?
我的经历,也许能给你一点启发。
封面来自插图师LOST7
周一
思维 🌏
全文共5152字,阅读时间13分钟
🌿🎨🌏
身边认识我的人,都觉得我脾气不好,很厉害。
可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看起来,我吼天吼地吼一切,声音很大,阵势夺人,让人退避三舍。
但只有自己才知道,那些看起来势不可挡的背后,其实更多的是无力自我的表达。
到底什么是有力量呢?最近经历的两件事,让我有了新的体会。
第一件事是我被别人怼了。
前一段时间,我承担了一些需要联系别人确认情况的工作。
有一次打电话过程中,我听到一位女士说话声音很小,有点有气无力的感觉。
女儿曾经跟我说过,我们同住一个小区。于是,我发消息给她,问她是不是生病了,需不需要帮助。
结果对方反过来把我一顿狂怼,说让我收起自己假惺惺的关心,以后不要再整天缠着她。
要是放在以前,这件事能把我自己气死。觉得对方不可理喻,感觉自己的好心喂了狗,并且再也不想搭理对方。
但那天,我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后,很快调整了过来。
我知道,她的情绪并不一定是针对我,更多的可能只是自己的生活不如意,如果我陷入跟她的争执,被她影响,那岂不是把自己也拉进不如意的生活了吗?
于是,我不仅那天没有生气,在之后的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我一如既往地每天给她打电话问问题,确认情况,并且语气和态度与之前没有任何变化。
而那位女士也在我几天的坚持后,主动给我发消息沟通情况,而不是每次等我联系才回应。
第二件事是我在小火车上“赶”下去了一个熊孩子。
前一段时间,我带孩子在玄武湖边坐小火车,坐在我们后排的一位小姑娘从发车就哭着要下车。
孩子哭的过程中,妈妈和姥姥看起来情绪稳定,也没打也没骂,但就是不带孩子下车。
在伴随着哭声走了一段路之后,我心里确信,我不想在这样的环境中环湖一周。
于是,我语气平和地问姥姥,如果车停下来,你们愿意下车吗?
在得到肯定的答案后,我请其他乘客招呼司机停车,让他们下了车。
按理说,我是第一个站出来发声的,我应该是最烦这个小丫头的吧?
实则不然。
小姑娘一家下车后,后面一排的乘客大声说,这孩子有病!感觉对这个孩子烦透了。
但从我内心来讲,我并没有评判小姑娘和她的家人,我想做的,仅仅是为自己的环湖旅程求得一段清静的时光。
这两件事请看起来很普通,但对于我来说,却有很大的不同。
一是我看到了自己更加稳定的自我。
面对别人的不友好,能够将他人与自己隔离开来,没有吸收别人丢在自己身上的负面情绪,稳稳地保持了自己的状态。
二是我看到了更加自我负责的自己。
我察觉到了自己的需求,并且能够为它负责,更重要的是,即使我选择支持自己,但内心并没有评判他人。也就是说,我没有用别人的“错”来支持自己。
这些现在说起来,似乎都挺简单的。但对于我自己来说,却是走过了很长的成长之路。
直面问题,找到卡点
从孩子出生开始,我读了很多育儿的书籍。
有很多书,的确对我与孩子的相处方式提供了帮助,让我能够做到高质量的陪伴。但真正让我实现第一次质的跨越,是在19年我参加了P.E.T.(父母效能训练)的工作坊之后。
按照P.E.T.的理论,当自己处于问题区时,需要发出“我”信息,表达自己的感受。
这句话听起来没什么复杂的,但在实践过程中我发现,其实很多时候,我并不能准确地描述自己的感受。
我时常会感到烦躁,但是到底在烦什么?我却说不清楚。
有一次下班后,我再一次出现了烦躁的感觉。那种感觉就像是一团乱麻,找不到开头,也看不到结尾,而自己似乎本能地想要逃避。
但那一天,我察觉到了,无论是想让自己转移注意力,还是想劝自己放下,其实都是在试图绕开问题,而我真正需要做的,是去看一看,看清楚问题的真面目。
我给了自己一段独处的时间,躺在床上全身放松下来,放弃抵抗和挣扎,顺着那种自己一直逃避的感觉往下走。
起初,我就像掉进了一个水池中,一直往下沉,有种不知道尽头,也看不清周围的恐惧。
我告诉自己坚持去看看,渐渐地画面开始慢慢清晰。
那是我小时候生活的院子,院子中站着还是小学生的我。那一次,好像是我没做好作业,或者是没考好试,爸爸很生气,让我在院子里罚站。
看到这一幕,我突然间明白,那些我平常经常感觉到烦躁,或者和其他人交往过程中产生的某些情绪,其实都不是当下的情绪,它只是激发了曾经的感受,并把它带到了今天。
《亲密关系》中有一节叫做“过去的魅影”。作者说,过去的事虽然已被我们抛在身后,却如同魅影一般,如影随形,挥之不去。”
有很多我们在小时候无法处理的问题,被大脑放进了潜意识。看起来作为小孩子的我们,已经停止了在这件事上的纠结,翻了篇,但它却随着我们长大,成为了长大后我们的桎梏。
如果仔细梳理,我们会发现,在生活中,总是会有一些场景我们无法面对,遇到就会产生激烈的情绪,像是人生的卡点,永远无法迈过去。
我们可能会怀疑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就是没有处理这个问题的水平。但其实,之所以感到无能为力,不是因为我们能力不济,而是我们少有机会去直面问题。
很多时候,大脑为了保护我们,会选择忽视和逃避问题,但如果真的想要打破限制,实现成长,我们需要做的是,直面问题,看清楚它的真面目。
这个过程并不愉快,你需要做自己不愿意、不舒服的事,甚至是在自己想要逃跑的时候强迫自己留下来。
但就是这个留下来,便是实现自我成长,变得更有力量的第一步。
设定触发点,形成反应路径
前几天,我跟先生又发生了一些争执。
起因是前一段时间我在外出差,有一个关于孩子参加钢琴比赛的通知,老师询问他后,他没有及时与我联系,导致错过了报名时间。
我很生气,不只是因为孩子错过了比赛,而是因为这样的事已经发生了不止一次两次。
有好多次,关于一些比较重要的事情,他都没有及时通知我,导致影响了事情进度。
先生的解释是,当时老师问的时候他想过问我,但是转头忘了。
这个说法应该是真的,但关键的问题是,每一次都是忘了,为什么不想一个对付“忘了”这件事的解决办法?
当时我给他的建议是,既然知道自己容易忘,那就告诉自己,每次一有重要的事儿,就随手给我发一个微信。
我还跟先生说,你需要的不是“下次不要忘了”这样的应对,而是需要建立一个固定的模式,让自己刻意去做,并最后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方式,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先生听完略有思考,然后表示非常赞同,并说,难怪有句话说,懂得很多道理,但无法过好这一生,是因为很多道理都没有变成实际改变的行动!
我给先生的建议,也是我在自我成长中使用的方法。
经过自己的探索,我慢慢看到,我在日常生活中的很多情绪,其实根源都是一样的——渴望被认可。
一个人从出生其实就面临两种需求,即归属感和被重视。每一个孩子都希望自己被接纳,并且渴望感受到自己是特别的感觉。
如果没有得到预期的结果,那就会觉得自己很孤单、不被重视,进而形成自己的思维限制,成为将来对自己的束缚。
对我来说,父母和那一代人一样,不懂得如何表达爱,他们也认为“批评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于是嘴里常说的都是哪里做得不好。
在这样的环境中,我感觉到自己不被重视和认可,并不断地渴望得到重视和认可。
长大成人后,这也成了自己大部分情绪波动背后的源头。
领导刚才说了那样一句话,他是不是觉得我做事不够好?同事一起去做事没叫我,他们是不是不愿意跟我在一起?这个项目没有选我,是不是我表现不够好,人家不喜欢我?
以及跟先生的很多冲突,其实都源于“自己不值得被爱”,但又无比渴望得到爱的纠结和挣扎。
意识到这个问题后,我给自己设置了这样的应对方式:
当每次有类似念头出来的时候,不要逃避,快速感受一下是不是依然怕被不喜欢,如果是这样,就告诉自己,这不是现在的你面对的问题,这是小时候的你的担心和害怕,你现在很好。
这样的应对方式,让我快速地找到了问题的根源,防止了陷入一团乱麻的场景不能自拔,同时,还给我设置了场景触发的扳机点,让我在那一刻能够快速地抽离,不陷入自我否定的怪圈。
这样行动一段时间后,我感受到了生活的变化。
它变得简单了,很多别人的行为、语气、应对方式都回归了本来的动作和表现形式,不再附带任何内涵。
同时,我的内耗也变少了。
因为不再去纠结于别人到底喜不喜欢自己,也不用在脑子中不断地推演场景,我活得更加轻松,也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儿,这又给自我成长带来了良性的推动,让我有了更多的变化。
螺旋上升,反复中前行
两年前,我35岁。那一年,我真的感觉自己的状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生活变得松弛,整个人都轻松自在了许多。
但在几个月前,我再次翻开两年前过生日时写下的文章,内心却对自己充满了失望。
两年过去了,我的状态似乎大不如从前,重新又陷入迷茫和自我怀疑的怪圈,还未找到出口。
今年年初,我接手了一个项目,这是我第一次直接跟大boss一起开展工作,看起来似乎是个好机会,但却直接把我打回了原型。
客观来说,这个项目确实是我近几年来经验相对比较少的一类项目,加上之前疫情影响,同类的工作也停滞了一段时间,再一次开始,我也觉得有些紧张。
项目开展过程中,领导对我的态度也让我非常迷惑。
一方面,我不断地受到批评,被指责这个没做好,那个没做好,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但另一方面,我没有接到明确的要求,对于领导想要什么,自己接下来需要怎么做,一直都没搞清楚。
这样的经历让我特别地难受,每天都处于担惊受怕的状态。有那么几天,只要领导开口叫我,我的身体就本能地想要发抖,感觉像是已经有了应激反应。
这样的状态持续一段时间后,我意识到,必须调整自己的状态,否则就会陷入死循环,很难跳脱出来。
于是,和之前一样,我再一次选择静下来听听自己的声音,看看到底是怎样的自己在扮演当下的角色。
这一次倾听让我进一步看清楚了,自己之所以会有很大的情绪波动,甚至是生理反应,不只是因为领导如何对待我,更多的是我们之间相处的模式,完美模拟了曾经我和父亲之间的状态。
这个状态,对曾经那个弱小的我来说,是不能解决的大问题。我不知道该如何做才能满足父亲的要求,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又一次被挑剔,每天都是小心翼翼。
可也是这一次倾听,让我明白了,我不是曾经的那个我,我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自我行动的要求和标准。
我需要做的是,想明白自己工作的意义,明确工作的目标,确定自己要做什么,然后按照目标坚定地去做,而不是每天诚惶诚恐地想要寻求领导的满意。
在之后面对领导的过程中,我也在心里告诉自己,他的情绪和我无关,而我的情绪也与当下无关,提醒自己保持清醒,不被拖入情绪漩涡。
当然,这样的做法并不是一下子就能奏效,而是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努力,才让自己受影响的时候越来越少,程度也越来越弱,逐渐走出来做自己。
这样的反复也让我明白,成长不是一条直线,而是螺旋前进,进五退二,但无论道路多么曲折,前途都是光明的。
《亲密关系》中说到,因为小时候力量弱小,有很多问题看起来就非常地大,但当我们长大了,问题就会变小了,只是很多时候,我们很难直面问题,于是它就一直是我们小时候印象中的那么大。
作为一个普通人,当我们选择直面问题的那一刻,成长就在发生。也许是我们更强大了,也许是问题更小了,但不管怎样,我们都从曾经困住自己的泥潭中拔出了脚,奔向了新的世界。
最后的最后,想补充一点,在文章中,我反复提到了成长中的瞬间,提到了自己的父母,这里并不是想去向原生家庭问罪,而是希望看到问题的真相,找到切实有效的办法。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我们有,父母也会有。自己的局限,我们要努力去打破;父母的局限,则需要理解和接纳。
如果有人一直对你进行质疑,想一想,也许错不在你。
我会有缺失,但我会一直成长。
如果你无助,失落,找不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不如来这里试一试——童行不焦虑父母俱乐部。
仅需1元,即可体验,「不焦虑父母俱乐部」,这是一个可以聊天、倾诉、学习的地方!
作者 | VIVI
7岁女孩的妈妈
努力在与孩子的对话中寻找自己
支持童行,请:
进入公众号主页-右上角点击“...”-星标
我们,从此不失联!
互动话题
人生历程中,你有通过什么样的行动获得成长吗?欢迎和我们留言分享你的经历和想法!
如何搜索文章
在公众号文章列表页面,点击右上角🔎处,输入关键词,可搜索过往文章。
拓展阅读
✏ 投稿 | 欢迎投递原创稿件,来稿请投邮箱:[email protected]
📖 转载 | 后台回复“转载”,获取授权方式
童行书院
系统性通识教育
长按关注 一起童行
点击“在看”,与好友共享!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