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缺爱的人在感情中的典型表现
心理专家武志红老师有一个观点:对物质的追求是对爱的渴望。
什么意思呢?
举个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有些孩子会十分钟爱家里的某个玩具、枕头、毯子,没有它们的陪伴就会不安、烦躁、睡不着觉。如果家人偷偷洗了、扔了,他们会崩溃大哭甚至难过到昏厥。
为什么会这样?
感知力、表达力强的孩子会给出这样一个答案:因为它们有妈妈的味道。
从心理学上说,当父母对孩子的照顾与陪伴不足够,或是严重缺乏,孩子便很容易迷恋上“爱的载体”。
小时候,或许是“泰迪熊”;
长大后,可能会发展成种种需要花高价钱、高代价才能换来的物质。
因为这些孩子从小感受到父母表达爱的方式,通常是有形的物质,比如各种玩具、手机、ipad,而不是细腻的陪伴与关心。
所以,他们往往无法体会到无形的、深入灵魂的爱。
因此,他们会过度执着于追求“有形的爱的载体”。
就像之前那个卖肾买苹果手机的男孩,为买平板电脑暴打妈妈的女孩......
从根源上说,他们并非贪恋物质带给自己的快感,而是想要弥补内心深处爱的缺失。
也就是说,缺爱的人,在童年时往往只感受过“有条件的爱”。
可他们成年后却常常选择无条件地爱别人。
缺爱的人,在关系中总是喜欢无底线地为伴侣奉献和付出,不管对方如何对待自己,哪怕受到深深的伤害、背叛,也不愿轻易离开一段有毒的关系,甚至还会给自己洗脑:“是我做的不对,是我没有尽力。”
他们总会不自觉地被渣男、渣女吸引,容易主动进入一段非常困难的关系,选择一个在外人看来压根儿配不上自己的人。
他们像圣母一样拯救一个不值得的人,表面上看是自虐,实际上是源于潜意识深处的一种渴望——
希望自己也能够得到这样无条件般的爱。
也就是说,他们执着于拯救对方,实际上是想要拯救自己。
你可能会问,难道选择一段好的关系,就不能获得这样的情感体验吗?
对于缺爱的人来说,的确如此。
首先,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是他们最熟悉的情感模式。因此,他们宁愿呆在痛苦的“舒适圈”里,也要得到这份虚假的安全感。
还有一点,一个人要是在行为上表现出A面,也意味着他内心深处往往隐藏着极深的-A面。
因此,缺爱的人,其实也是隐形的“自恋患者”。
他们需要一个“不好的人”来配合自己演出,来证明自己是好的,优秀的,不可或缺的——
“我对你这么好,为你解决一切问题,我是如此强大,如果我离开了你,你该怎么办,那你就太可怜了。”
他们一方面无条件付出,希望被拯救,一方面又害怕对方真的变好。
缺爱的人如果无法自我觉察,将一直活在这种冲突、矛盾当中无法自拔。
而这种内心的冲突,会带给他们一个非常明显的行为表现就是:过强的攻击性。
尤其对待亲密的人。
一方面,正如刚才所说的,他们无条件付出,其实是想要获得同等的待遇。
刚开始他们会表现得如圣母一般,可一旦长时间得不到回报,看不到对方的付出,就会变得歇斯底里,不可理喻。
有人说,缺爱的人,总是喜欢在充满危险的环境中寻找温情。
他们会为了一个不值得的人,变成一个过分热情、极度无私的人,常常忽略自己,优先满足对方的需求,只为得到对方的欣赏、喜爱。
可这几乎不可能从一个不爱自己的渣男、渣女身上获得。
所以,缺爱的人,当内心的冲突达到阈值,就会一下子爆发出来,疯狂数落对方的种种缺点、不是,甚至将当初那个自愿无条件对待的人贬低地一无是处。
哪怕伴侣是个还算不错的人。
因为缺爱的人,始终处于焦虑不安的状态,对于爱有着永不满足的需求。
哪怕对方已经拿出8分、9分、甚至是全部的诚意,他们也会假装看不见,并将自己的付出抬高到百分制。
而这么做的原因,很大程度上也是在维持“我必须比你好”的自恋心态。
另一方面,他们的攻击性,其实也来源于一种对于“爱的真实性”的渴望。
之前看过一个咨询案例,男人自觉对女人不错,给她衣食无忧的生活,可女人却常常情绪崩溃地痛诉男人根本不爱自己。
两人找到咨询师,才发现根源所在:
女人原本家境不错,从不缺钱花,但父母常年在外地,对她缺乏关心。而现在的亲密关系也同样如此,这对她来说根本就不是用心的爱,更像是一种虚情假意。
咨询师的话让女人泪流满面:
“她只是想撕碎你那层僵硬的壳,看看里面是不是有一个活生生的真爱自己的人存在。”
对于缺爱的人来说,只有真正感受到深入灵魂层面的、用心的爱,才能在这个过程中,慢慢放下对对方的芥蒂。而有形物质的积累,往往只会让事态变得越来越糟。
缺爱的人如何获得真正的治愈?
终极法则,就是向内求。
想起上野千鹤子老师所说的:
“早早放下对被爱、被选择的执着,主动积累自己去爱去选择的经验”。要从“被”转变为“去”,从被动转变为主动。”
毕竟,执着于被爱,总有求而不得的时候,那么失望总是在所难免的。
要更多地去爱、去选择,从“求他爱”转变成“爱自己”。
更多地关注自我本身,而非与他人的关系。
“即使没人爱自己,这也不是任何人的错。不是他的错,也不是我的错。”
这并非悲观,而是自我救赎。
要接受一切发生,允许一切发生。要知道,凡是你想控制的,最终都会控制你。
保留自己的一方净土,反而能发现更广阔的世界,找到更自洽的人生体验。
由此才能建立更坚实丰满的自我,而不是由别人来定义的“我”。
文 | 实用菌
作者:实用菌大大
来源:实用心理学
编辑:柯柯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