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法利夫人》:人生的不幸,是拿着幸福找幸福
1851年,年近30岁的福楼拜,开始写长篇小说《包法利夫人》,经过4年多的精雕细琢,终于大功告成。
可是小说还没正式出版,他就收到了法院的传票,罪名是“伤风败俗、亵渎宗教”。
经过律师辩护,他被判无罪,也因祸得福,声名大噪。
小说的主人公爱玛(即包法利夫人),有个深爱她的丈夫,可是她幻想浪漫传奇的爱情,两度偷情,债台高筑,最终走投无路,服毒身亡。
爱玛的悲剧令人唏嘘,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人生的许多不幸,其实是拿着幸福,找幸福。
爱玛出生于富裕的农民之家,被父亲当成贵族女孩来培养。
13岁时,她被送进修道院,跳舞、绘画、刺绣、弹琴,样样精通。
文学书籍的熏陶,给她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对风花雪月的爱情心驰神往。
可是爱情始终像一根玫瑰色的羽毛在高空漂浮,可望而不可即,她因此黯然神伤。
一次父亲受伤,查理·包法利医生前来救治,对面容姣好的爱玛一见钟情。
不久,爱玛满怀憧憬地嫁给了年轻丧偶的查理,成为包法利夫人。
可是短暂的甜蜜之后,她发现婚姻与梦想有着天壤之别。
她希望丈夫声名显赫,无所不能,可是查理医术平庸,小富即安,没有仰望高山的志气;
她希望丈夫浪漫多情,可是查理老实木讷,像根木头,无法点燃她的热情;
她希望生活富足舒适,可是婆婆节衣缩食的唠叨,就像紧箍咒一样。
生活乏味得激不起一点浪花,郁闷如同蜘蛛网爬满了心底的每个角落。
直到她被邀请参加了一次侯爵舞会,极尽奢华的景象让她眼花缭乱。
贫瘠的生活突然被凿开了一个洞眼,绚丽的阳光扑面而来。
可是见识过阳光之后,就更不能忍受黑暗。因此,她自怜自哀,百般挑剔。
后来,她怂恿查理为跛足病人做手术,期望一举成名,夫荣妻贵。
可是手术失败,查理更加声名狼藉,也彻底熄灭了爱玛的希望。
查理四处就诊,确保家庭无钱财之忧,同时对爱玛百依百顺,把她捧在手心里呵护。
可是爱玛厌恶索然无味的安稳日子,向往浓情蜜意的热烈生活。
她对查理的投其所好不屑一顾,对唾手可得的幸福视而不见。
爱玛像极了现实中的许多人,总是忽略自己的幸福,这山望着那山高。
衣食无忧,但向往别人的锦衣玉食;
举案齐眉,但留恋窗外的花红柳绿;
事业小成,但羡慕他人的飞黄腾达。
古罗马诗人贺拉斯曾说:“不认为自己幸福的人,永远享受不到幸福。”
盲目攀比是偷走幸福的窃贼,永不知足只会让幸福绕道而行。
幸福不是遥望星辰大海的壮阔,而是发现鸡毛蒜皮的可爱。
我们从来不缺少幸福,而是缺少发现。
只有发现平平淡淡的乐趣,才能感受真真实实的幸福。
查理看到妻子郁郁寡欢,决定换个环境,举家搬迁到永镇。
在这里,爱玛遇见了公证人的文书赖昂。
赖昂举止得体,多才多艺,爱好音乐、绘画、文学等,与爱玛志趣相投、相谈甚欢。
两人频频互动,眉目传情,赖昂蠢蠢欲动,但羞于表达。
爱玛暗自窃喜,以为遇见了灵魂伴侣,可是赖昂为了前程,转身去了巴黎。
久雨初晴的生活又蒙上了阴霾,直到34岁的庄园主罗道耳弗出现。
他腰缠万贯,又风流成性,一眼就看上了爱玛的美貌,也看穿了她的肤浅。
于是,他花言巧语,欲擒故纵,坐等鱼儿上钩。
果然,爱玛乖乖地游过来了。
他们相见恨晚,难舍难分,爱玛如痴如醉地沉浸在偷情的欢愉中。
但是她并不满足,主动提出要与罗道耳弗私奔。
罗道耳弗佯装同意,一再拖延,到了约定的日子,却留下一封信,逃之夭夭。
爱玛痛苦不堪,大病一场,还是查理悉心照顾。
爱玛渴望一场艳遇来滋润干涸的心灵,也如愿遇见了赖昂与罗道耳弗。
每次都以为遇到了生命中的真爱,结果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她与赖昂只是蜻蜓点水,而对罗道耳弗则是全力以赴。
善解人意又出手阔绰的罗道耳弗,似乎是上天馈赠的如意郎君,她甘愿破釜沉舟,抛夫弃女。
可是在情场老手罗道耳弗眼中,这只是一场一开始就设计好的游戏,玩腻了自然会结束。
生活中,许多女人也像爱玛一样,对男人充满了幻想和期待。
长相要高大帅气,光芒四射,即使见过繁花万朵,也唯独钟情于自己一人;
工作要高薪体面,你负责赚钱养家,我负责貌美如花,还能随心所欲地花;
性格要温柔多情,无论我多么刁蛮无礼,你都无怨无悔,还要心有灵犀一点通。
可是,这种绝世好男人哪里能找?恐怕只有骗子能满足你的需求。
追求不切实际的幻想,如同捞水中月,摘天上星,追逐海市蜃楼。
世上从来没有完美无瑕的幸福,拼命追求不属于自己的幸福,注定只是一场空。
爱玛痛定思痛,决定不再幻想。可是好景不长,又与赖昂久别重逢,再次沦陷。
赖昂一改当初的羞怯,两人一拍即合,尽情厮混。
最初,你侬我侬,爱得死去活来。时间久了,厌倦之意也开始潜滋暗长。
但是爱玛竭力挽留这段日渐枯萎的恋情,不惜花费大量金钱。
当初受罗道耳弗的影响,爱玛养成了贪图享乐的习气,经常斥资购买各种物品。
和赖昂在一起后,更加穷奢极侈,只为博情人一笑。
入不敷出,就打欠条,拆东墙补西墙,甚至偷偷将丈夫继承的房产卖了。
收到账单,她从来不看,今朝有酒今朝醉,哪管明日瓦上霜。
直到有一天,她收到法院传票,要求24小时内还完欠款,否则扣押家中一切。
看到8000法郎的巨额数字,她才慌了神。
她向罗道耳弗求助,他表示爱莫能助;又向赖昂求助,他竟然不辞而别。
爱玛走投无路,服毒自杀。
而此时,查理正心急如焚地四处找她,回到家才看到了已经死去的爱玛。
之后,查理无意中发现了爱玛的风流韵事,但依然没有怨恨。
后来,他和罗道耳弗狭路相逢,他不仅不生气,甚至羡慕爱玛对他的爱。
第二天,查理死了,家中早就空空如也。
可怜的女儿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儿,八九岁时就做了童工。
爱玛执迷不悟,甘愿为情人赴汤蹈火,豪掷千金。可是,结局颇为讽刺。
梦寐以求的爱情照样陷入了相看两厌的境地,而且遇难时,两位情人都弃之不顾。
被欲望吞噬的她,不停地透支金钱。最终,不仅葬送了自己,还搭上了丈夫和孩子的一生。
人这一生,我们都有大大小小数不清的欲望,欲望有时也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但是,如果欲望远超于现实,还要无原则地满足,则注定是一场灾难。
一个月只有几千元的工资,却总想名牌傍身,买上万元的衣服和包包;
手头紧紧巴巴,还要打肿脸充胖子,买豪车住大房,东挪西借,月月为还款发愁。
为了满足欲望,有人不择手段,甚至铤而走险,比如出卖色相、坑蒙拐骗、挪用公款等。
莎士比亚曾说:“欲望犹如炭火,必须使它冷却,否则那烈火会将心灵烧焦。”
满足欲望无可厚非,但要量力而行。
孤注一掷地追逐远超现实的欲望,必然万劫不复。
透支欲望,透支金钱,就是透支人生。
爱玛(即包法利夫人)本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可是她身在福中不知福,转而寻求虚无缥缈的爱情,最后落得家破人亡的结局。
作者福楼拜在很多场合都宣称,“包法利夫人,就是我”。
其实,包法利夫人何尝不是我们每个人?
我们以为人生充满了遗憾,拼命追求幸福,却常常忽略了身边的幸福与美好。
美国科学家穆尔说:
一个人为寻求他所需要的东西,走遍了世界,回到家里,就找到了。
真正的幸福,就在你身边,存在于每个日常的点滴,每个心动的瞬间。
请好好珍惜自己拥有的幸福,而不是拿着幸福,找幸福。
作者 | 伏琴,读书万卷,笔下生花。公众号“伏琴读书”。
主播 | 韩丹,原广播节目主持人,视频号:韩丹下午茶。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击下方卡片 发现更多美文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