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本来是充满问题,值得我们质疑的。我们从虚无中来,又要到虚无中去,就好像走在悬崖上,后面是深渊,前面也是深渊,我们怎么能不去想一下悬崖前后的深渊到底是什么呢?怎么能不去想一下人生到底有什么意义呢?这种问题你是不能回避的。
可是,尼采说,学者的本性中有一个悖论,在他们眼中,人生不是问题,而是一份财产,他们不允许自己把生命浪费在思考人生的大问题上,却又把全部时间和力量花在非常细小的任务上,比如数一朵花里有几个雄蕊,或者敲碎路边的石头分析它的成分。
换一种说法,面对世界和人生的整幅图画,学者不去思考和解释这幅图画的含义是什么,反而是把全部精力花在研究枝节问题上,比如这幅图画用的是什么颜料,画布用的是什么布料,完全是舍本求末。
所以,尼采说,在今天的时代,在天性真诚的人所关心的一切普遍性问题上,尤其是在最高的哲学问题上,学者已经完全没有发言权了。我想这对我们年轻学子是一个必要的提醒,我们不论从事的是什么专业,都要有哲学的功底,用大问题的思考统率小问题的思考,用智慧照亮知识。一个学者不具备哲学的素质,就是一个根本性的缺陷。
提问:尼采谈到了虚无,我想知道尼采指出虚无的出路在哪里?在您的散文中,我可以感受到,您对于生活有一种节奏的把握,它慢得非常舒服,我想知道面对虚无您是怎么样掌握您的节奏的?
周国平:虚无和慢节奏属于不同的问题。当然,如果一定要说有联系,也可以说,当你以虚无或者永恒为背景的时候,你会觉得人世间的匆忙毫无意义,在无限的时空里,你只争朝夕是可笑的。
尼采讲的虚无主义,简单地说,就是上帝死了,人类没有信仰了,原来一直用来赋予人生以意义的东西不存在了,这时候突然发现人类是站在一片荒原上,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走了。
尼采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我在《尼采与形而上学》做了详细解说,最基本的是两条。第一条,虚无主义不就是没有信仰了吗,那你就不要冒充有信仰,不要装出还有信仰的样子,你要诚实。你宁可作为一个没有信仰的人,勇敢地在虚无的荒原上跋涉,你连虚无都能承受,这一点恰恰证明了人的伟大。这叫做积极的虚无主义。你不要因为发现了人生没有意义就垮掉了,或者去找个安慰,这些都是软弱的表现。当然不能停留在这个阶段上,还要往前走,所以,第二条就是重估一切价值。虚无主义之所以产生,是因为以前追求意义的方式错了,是虚构了一个本体世界作为意义的源泉,结果却是否定了现实世界,我们的生命也属于这个现实世界。世界本无意义,意义是人创造和解释出来的,现在应该改变方式,立足于生命,站在肯定生命的立场上重新解释世界。尼采早期的酒神精神,后期的权力意志,实际上都是站在肯定生命的立场上对世界的做出的新解释。
提问:周老师,现在您著作等身也很有名望,很多人非常喜欢你,那您现在会是以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在生活呢?您现在最喜欢的还是看书和思考吗?您回顾您还算比较悠久的历史,回顾起来您人生的哪个阶段是最令您满意的?您现在还有什么追求吗?
周国平:听起来像是在批评我,认为我现在胸无大志了。我根本谈不上著作等身,我写的作品不多,我写东西很慢,比较低产,不过我不在乎,倒不在于我认为自己功成名就,可以胸无大志了,可以过养老的生活了。我现在的确不是那种充满激情的状态,要去追求什么东西,现在读书写作已经成了我的日常生活的一种方式,我很喜欢这种状态。回想起来,七十年代初到八十年代,我考研究生回到北京,那个时期是充满激情的,我也很喜欢那种状态。但是,人生是有季节的,每个季节有每个季节的状态,我乐意顺其自然。
真正说起来,我这个人的确是胸无大志的,现在我对人生只有两个要求,一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并且能靠这个养活自己,二是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并且让他们也感到快乐,这两条我基本做到了,夫复何求。
提问:请问您怎么理解尼采哲学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或者说我们按照尼采所赞同的去做,我们是不是注定会失败?
周国平:我认为不会。如果要从我今天讲的尼采对学术的批判中得出一个积极的结论的话,那就是我们应该怎么样去搞学术。并不是说不要搞学术,问题是怎么搞。如果用尼采所描述的学者的方式去搞,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死抠字句和概念,我认为也搞不出什么真正有价值的成绩。按照尼采的看法,应该用一种健康的方式,有一个哲学思考的背景,真正从生命的意义出发,把学术研究与对人生和对时代的思考联系起来,这样才有精神的深度,对人类才有价值。对于成功和失败,我们应该站得高一些来看,看得远一些。你说的那个失败,属于尼采说的谋生的范畴,今天的学者只把学术当作谋生的手段,有各种量化指标,你不按体制里的规则做,就可能暂时处于一个不利的地位,我认为这个代价是值得付出的。不过,关键是你是否真正有底气和勇气,说到底,特立独行的道路是为优秀者准备的。
提问:周老师您好,我知道所有的哲学家都在不停地思考生命的本质是什么,在思考过程中推进真理。但是,尼采也说,生命就像一个美女,我们不能拿解剖刀去解剖她,我们要迷恋她的美丽的外表。这两者之间是不是有点矛盾,我无法理解,请您解答一下
周国平:哲学家都是矛盾的,不过,这个矛盾不是哲学家生造出来的,而是生命本身所包含的。尼采提出酒神和日神两个概念,就是想要解决这个矛盾。他认为,人有两种冲动,它们都是有道理的。一种冲动是要探究生命背后的本质,他称之为酒神冲动。另一种冲动是要停留在生命的表面,不去探究生命背后的东西,要美化生命,这是日神冲动。其实,正因为人留恋生命,而生命是短暂的,人想要让生命长久和永恒,所以才会去探究生命的本质。可是,探究的结果是发现生命的背后是深渊,是虚无,你会悲观,所以又要强调停留在生命的表面,你不要去探究,因为你已经知道背后什么也没有了。这很无奈,我相信尼采自己也是这样,人只好在两者之间摇摆。
插图:本文插图原作为个人收藏,想了解其他更多画作信息,欢迎加入"蓝袜子艺术赏析群"。
在"赏析群"里,喜欢艺术的朋友们一起欣赏画作,分享日常。如果您喜欢艺术,可添加蓝袜子微信(ID:lanwazi3333)也可以在公众号后台回复:赏画,一起过有艺术的生活。
道路| 人生| 沉默| 真实| 觉醒| 尊严| 使命| 本质智慧 | 年轻|自白| 友谊 | 大自然| 雄心 | 谦和 | 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