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时代是“硬科技”公司,腾讯、百度、小米不是?为什么?
众所周知,最近一年国内互联网行业总体上很不好,所以我开始研究很多其他公司。其中包括美国的互联网巨头,也包括国内资本市场宠爱的“硬科技”公司,比如宁德时代。
我喜欢读财报。尤其是对于宁德时代这种“技术含量很高”的公司,我既然不是技术出身,无法从研发和工程层面看出门道,那么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无疑就是认真读它的财报了。不读不知道,一读真奇妙——当我读到“研发费用”这一节时,差点以为自己看错了。我以为自己错误地下载了一份传统制造业企业的财报,或者财报编制人员少打了一个零。
遗憾的是,我看到的数字是准确的:2021年,宁德时代的研发费用总额仅有76.9亿元,大约相当于小米的58%,美团的46%,百度的31%,腾讯的15%,阿里巴巴的13%。
如果你不相信我的计算,可以去寻找上述互联网公司的2021年财报。请注意,阿里的财年结束于3月31日,而我计算的是日历年(2021年1月-12月)的研发费用;其他公司的财年均结束于12月31日,所以统计口径是相同的。
研发费用当然不能说明一切,因为花钱不是万能的,而且不是每一分钱都能花到刀刃上。我们可以说:花钱的企业不一定做得成研发,但不花钱的企业很难做成。就算宁德时代的研发效率特别高,每一分钱都投到了该投的地方,它的实际研发投入也不太可能达到腾讯或阿里的水平,因为差了一个数量级,差距实在太大了……
宁德时代的研发费率(研发费用/营业收入)略低于6%,同样远低于阿里、腾讯或百度的水平。考虑到宁德时代生产的是实体产品,营业收入基数比较大,在计算研发费率时会天然地处于不利位置,我们就不纠缠于这个数据了。附带说一句,宁德时代的研发费率确实比小米高一点,这能说明它的技术含量高于小米吗?可能吧。
另一个有价值的数据是研发人员(技术人员)总数。因为研发归根结底是靠人才,绝大部分研发费用会体现为研发人员薪酬,所以研发团队的大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技术含量。可惜,不是所有公司都会在财报中披露研发人员数量。2021年底,宁德时代合计拥有10,079位研发人员;小米拥有14,592人,百度则拥有27,500人。后面两个数字显然比前面那个更大。
事实上,宁德时代在2021年底的研发人员,与蚂蚁集团在2020年上半年的研发人员(10,646人)大致相当。我们基本可以肯定,腾讯、阿里以及尚未上市的字节跳动的研发人员数量,要高于宁德时代;只是不确定具体高多少而已。
我在此无意贬低宁德时代这家公司。它是我国新能源行业的一杆旗帜,做出了许多技术研发成果,带动了许多下游公司。我只是好奇一点:如果宁德时代可以成为资本市场的“硬科技”标杆,为什么腾讯、阿里、百度、美团、小米就不算“硬科技”?尤其是美团、小米,经常被当做“互联网公司赚了钱也不投硬科技”的靶子,动不动就在社交媒体上被拉出来批判。至于腾讯、阿里、百度也好不到哪里去——如果要在国内机构投资者当中展开一场“谁更能代表硬科技”的投票,这三家获得的票数总和都不一定能达到宁德时代的一半吧?
我可以想象有些人会如何反驳我,我也早已准备好了反驳他们的反驳。下面就是问答环节。
问:互联网公司的研发费用都投到消费业务上了,比如游戏、电商、视频之类,而宁德时代是在认真做基础研发,不可同日而语!
答:任何科技成果最终都要运用到消费上。宁德时代对新能源汽车电池的研发,最终也要体现在新能源汽车的终端消费上——难道你还认为,这些电池最后会安装在航空母舰或宇宙飞船上?
此外,腾讯、阿里、百度等互联网公司,也在基础研发环节进行了大量投入。你去查找一下它们在国际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的文章就知道了。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物联网和虚拟现实等前沿技术上,互联网巨头从来不吝惜砸钱。任何一家大型互联网公司都有数以千计拥有博士学位的人在做实验、写论文。中国第一个培养出自己的院士的民营企业也是互联网公司,你知道它的名字吗?
问:宁德时代研发的是我国急需的技术,互联网公司研发的都是可有可无的技术,你看不出来这一点吗?
答:我国当然需要新能源动力系统和储能技术,这一点毫无疑问。但是我们难道不需要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物联网、虚拟现实、自动驾驶、计算机图形技术吗?何况,阿里、腾讯、百度和小米都在研究芯片,美团在研究无人机,这不是中国最急需取得突破的技术吗?我们总不能认为,由宁德时代或某家科创板公司研究的技术就是硬科技,由互联网公司研究的技术就不是吧?
问:你就这么相信互联网公司的财报吗?他们很可能根本没在研发上花这么多的钱,只是吹牛骗人罢了!
答:所有互联网巨头的财报均由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它们既接受中国法律的监管,也接受苛刻的国际准则监管。如果你认为互联网公司夸大了自己的研发投入,那就是在挑战整个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的会计行业,以及全世界的资本市场监管者。我觉得没事最好不要做这样的质疑。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