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州捕怪鱼记:全网围观直播,历时45天抽干一湖水
消防和救援队多方联合,省市电视台都派了人,记者在湖边架起三脚架,现场直播。常小宁带着好奇心,追了3天直播,“抽了很久也没有什么进展”。
许志永没能在机器人的帮助下看到它的身影。“里边的水特别浑浊,能见度特别低。”摸排后,搜捕人员背着氧气罐进了涵洞。
在实际操作中,捕捞人员先尝试的是抛网捕捞、声纳定位、大型围网等数种方式。排干湖水是所有尝试无果后的最终办法。云禅湖水有20万至30万立方,需持续抽水15天。
文|南方周末记者 高伊琛
南方周末实习生 彭乐怡 杨心玥
在搜捕45天之后,怪鱼终于抓到了。
对于河南省汝州市风马旗救援队的现场搜索人员唐朗(化名)来说,刚刚过去的8月26日是极为疲惫的一夜,那场长跑式的搜寻抵达了终点。
湖水已然抽干,鱼躲在湖中间涵洞中,涵洞长达百余米。洞口有两个,直径三四米。西边的洞口他们下午进去过,趟了好几遍也没发现怪鱼。东边的洞口水位过深,得先抽水,洞中水位晚上才降下来,“水都快抽干了。有个皮艇进去了,好多人就在水里面找,一直在找”。
出乎意料的是,怪鱼有两条。唐朗说,小的那条最先被发现,8月27日午夜12点多开始出洞,被“擒拿成功”。大的那条折腾到凌晨一两点才抓到,“大概有二十多斤,一米多长”。它的踪迹是早被看见了的,有人试着用钢叉去叉,就是叉不着。“它鳞上好像挺硬的,叉不进去”。他们只能拿着网将它往一处驱赶,沿着管道走了一百多米,在涵洞最深处将其抓获。
怪鱼名叫鳄雀鳝,系高危外来生物。在城市中央公园的云禅湖中,它在7月13日第一次被发现,当地居民拍摄的视频显示,一条约80厘米长的褐色大鱼在湖中游动。此后它受到惊吓,长久潜伏,最多只露出过模糊的身影,再无踪迹。
过去的一个多月时间里,搜寻方案变换了4次,从抛网捕捞到声纳定位,尝试大型围网,最终决定抽干湖水。这个过程被多家媒体直播,镜头中,几台水泵加速运转,水位降低,水一点点变少,最终露出土褐色的河床。
捕鱼行动迅速引发关注。有围观者拍了视频,传到网上,附上自己的感叹:“为了一条鱼,吸干一个湖。”
全网围观,摸排涵洞
24岁的常小宁(化名)原本以为怪鱼会被更早逮到。
捕获怪鱼的4天之前,云禅湖的湖水已被基本排空,怪鱼藏身之处也已大致锁定,专业人员将下洞抓捕。进展实时传出,有人将视频标题激动地拟定为“怪鱼即将现身”,认为位置锁定后,便很快能够完成任务。
消防和救援队多方联合,省市电视台都派了人,记者在湖边架起三脚架,现场直播。常小宁心里觉得“有点扯”,在偌大的湖中,暗杂着通道,要放干湖水抓一条灵活的鱼,听起来不太靠谱。
她带着好奇心,追了3天直播。8月23日,常小宁第一次点进去看,一开始就是在抽水,“抽了很久也没有什么进展”,画面看起来有些无聊。但“感觉还行”,她看网上说,这种鱼有危害,会破坏生态系统,还会伤人,便觉得“花这么大的功夫、这么长的时间去抓它,可能确实是有必要”。
大多数网友对于鳄雀鳝的认知也始于这次行动。“鳄雀鳝进入自然水域里,我们认为很可能还是放生来的。”河南省水产科学研究院高级水产师贾滔说,“前不久我们在郑州的观赏鱼市场看到,确有商家在销售这类小的鳄雀鳝。有人当做观赏鱼来养,可能养到一定规格,他们是嫌大了,水箱不好放了。”
贾滔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鳄雀鳝是入侵物种,生活在北美亚热带地区,生长速度较快,繁殖能力较强,又是偏肉食性物种,水域里边一旦有了它,很容易造成生态灾难,水中很多品种会被消灭掉。此外,鳄雀鳝的卵属于粘性卵,5至7月适宜繁殖,产卵时会粘附在池壁、草丛,而鱼卵是有毒的。
(人民视觉 / 图)
这也是汝州市中央公园运维负责人綦立获得的信息。自7月13日云禅湖内初现怪鱼后,园区的工作重心便转移到捕捞鳄雀鳝上。
直播第二天,常小宁继续点开直播间,画面对准涵洞,依旧是在抽水。像不少网友一样,她有些怀疑怪鱼是不是真的存在,便在网上四处打听,最初的目击者是谁,会不会看错了。问了许多人,也没能找到答案。
在镜头播不到的地方,捕捞人员正在发愁,涵洞情况复杂,中间部位下凹呈U形,管道积水,内有淤泥,气体浑浊,很难开展工作。
新的变数突如其来,情况雪上加霜。就在8月25日,汝州下了场大雨,原本抽干的云禅湖里储了新水,给原本的捕捞计划添了难度。
当时在场的蓝天救援队许志永(化名)还记得,自己是11点多接到排水任务,12点多到赶到现场。雨下个不停,任务就是不断往外抽水,他抽了一天一夜,“当时在那儿的人员晚上都没有休息”。
河南多地救援队前来支援,许志永和其他队员将水下机器人送入涵洞摸排,想看看能不能遇到怪鱼,或者确认大概位置。“当时在那儿研究,如果(鳄雀鳝)是活的,人不直接进去,就用机器人把绳子带过去,用渔网把它给拉出来;如果是死的,直接抽水通风,人就可以进去了。”
但不论死活,许志永都没能在机器人的帮助下看到它的身影。“里边的水特别浑浊,能见度特别低。”摸排后,搜捕人员背着氧气罐进了涵洞,“里面也有一些死鱼烂虾,天气也热,就发出气味来,长时间待着受不了”。
然而,由于鳄雀鳝始终没有出现,在线围观的网友等得心焦。
常小宁发现,到了第三天,直播间评论区的急躁声音明显变多,“说媒体靠这个吸引流量,这种言论还是挺多的”。
在最终行动的8月26日晚上,没有直播镜头记录。消息在8月27日一早传开,鳄雀鳝抓到了。
四易方案,抽干湖水
回顾45天的抓捕行动,唐朗觉得颇为不易,尝试过各种设备和方案,“就是没找到”。
排水捕捞方式争议颇大。有人认为,鳄雀鳝鳞甲坚硬,但头部牙齿及鳞甲容易被网挂住,下网捕捉即可。也有人说,排水捕捞耗费过大,同样可能对水生态造成影响。
抓捕队员在湖边商量对策。(直播视频截图)
贾滔觉得,鳄雀鳝虽口裂较大,嘴似鳄鱼,但咬合力并不强,后齿较弱,主要靠吞食,如使用结实的网线,或许可通过垂钓的方式捕获。即便钓不到,鳄雀鳝对于温度要求很高,难以在北方冬季存活,“基本上它在八九度就要死了,是过不了冬的”。
在他看来,抽干湖水的方式“动作太大了”,且在常年不清理的池塘,一般会有三四十厘米深的淤泥,湖中更甚。他担心,即便云禅湖无水可藏,鳄雀鳝也能潜伏在淤泥里,难以寻找。
在实际操作中,捕捞人员先尝试的是抛网捕捞、声纳定位、大型围网等数种方式。
最初采用的方式是用大型抛网捕捞。平顶山市永安应急救援队队长吴志刚曾在7月参与过最初的捕捞行动,“那湖面太大了,在湖里边找一条鱼,跟大海捞针差不多”。
怪鱼躲藏的云禅湖,是个面积约300亩的人工湖。
此后,公园管理方又请来了专业捕捞队伍,运用声呐定位寻找。郑州市红十字水上义务救援队高琼(化名)参与了第一次声呐探测搜捕。他还记得,湖水有三四米深,水草长得一米多高。声呐探测是通过“声音回波形成图像”来定位,完全能覆盖三四米的深度。
队员们坐皮艇在湖上用声呐探测器搜捕,并重点在游客看到怪鱼的地方多作停留和观察,尤其搜索了岸边和亭子处。但是搜寻一天一夜,没有收获。在綦立看来,鳄雀鳝可能是受到惊扰,潜伏了下来。
紧接着,他们采购大型围网,通过投饵诱捕,但怪鱼一直都没有出现。
排干湖水是所有尝试无果后的最终办法。綦立此前提到,云禅湖北高南低,通过涵洞连接上下游。这一方案是,在下游位置增设倒虹吸水管进行抽水排放,云禅湖水有20万至30万立方,需持续抽水15天。
但綦立也向媒体表示:“作为运维方,我们已经将水位下降对水生态的影响完全考虑在内了。园内5个小湖依地形而建,水系贯通,五湖相连,不会造成水浪费。”
持续月余的捕捞行动于8月27日宣告结束,据央视新闻报道,公园管理方已对两条鳄雀鳝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安排人员对该湖区进行了专业消毒。
关于鳄雀鳝的讨论仍在继续。相关词条“可以食用鳄雀鳝吗”“鳄雀鳝内脏尤其是卵有剧毒”等登上热搜;在青岛、昆明、银川等地亦发现同种怪鱼。贾滔提醒,外来物种入侵情况经常发生,但广大市民知情较少,建议大家从中吸取教训,不要随意放生,“这是个大问题”。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