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的半年历史2022-08-30 07:08记得2月24日俄乌开战之前,江宁知府曾推过一篇预测“剧终”的文章,认为俄罗斯承认两个乌东小国是下台阶的表现,之后会在法国德国的见证下与乌克兰达成一版新的停火协议,默认当前现状。可事实却远非如此。回想起来,笔者更多是将个人主观愿望注入到文章中,忽视了当时形势的严峻。也就在战争爆发当天,一篇名为《光复基辅:狂飙为我从天落》的文章火遍全网,仅点赞就有一万多。文章语言风格有点像抒情散文,读罢让人心潮澎湃,尤其是结尾这段(有删改):三十年前,红色帝国分崩离析,江山破碎,满目疮痍;二十年前,他收拾残局,粉碎了车臣叛乱;十多年前,他强硬出击,在高加索方向稳住边界;五六年前,他巧用计策收回地中海出海口,出兵叙利亚稳住中东地缘;一个月前,他雷霆手腕粉碎哈萨克斯坦的颜色革命,巩固了后方安全。 就在今天,他的国家向着第聂伯河迈出一大步,向着斯拉夫人的发源地基辅迈出一大步。来自波罗的海海滨的弗拉基米尔·普京,手持权杖,身披紫袍,登上了山巅之城的王座。 帝国再临,帝国的君王为国家献出了一切,包括朋友、妻子和接班人。他接手的时候,俄罗斯是打不过车臣武装的弱小联邦,而如今,俄罗斯成为震慑欧洲与大西洋的帝国。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二十二年看过去,弹指一挥间。如今再看这段文字,五味杂陈。半年疏忽而过,倒真的是弹指一挥间。有时想想,普京这代人肯定是怀揣着强烈的“帝国梦想”。普京1952年出生,成长在苏联帝国巅峰期;青年时代加入克格勃,中年时期经历苏联解体、在一片混乱中走上历史舞台(《普京的身后事》)……作为一个胸怀抱负的政治人物,普京长期以来都希望重塑沙俄/苏联帝国荣光。实际上,俄国人这种民族主义情绪非常强烈,对复兴帝国之类的话题异常沉醉,甚至超越了沙俄、苏联、俄罗斯等不同朝代的是非纠葛。比如前文中介绍过1945年苏联红军进驻旅顺的故事。当时苏联远东军总司令华西列夫斯基元帅、第一方面军司令梅列茨科夫元帅和后贝加尔方面军司令马利诺夫斯基元帅等多名高级将领齐聚旅顺口,他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祭奠日俄战争中阵亡的沙俄官兵。华西列夫斯基代表最高统帅部传达了斯大林口谕:“我们这些老一辈的人等待这一天已经等了整整四十年,我们用自己的行动为四十年前牺牲在这里的父兄们报了仇。”四五十年代苏联驻旅顺期间,曾修建规模宏大的苏军烈士陵园;陵园里埋葬有大批日俄战争中阵亡的沙俄士兵,同时也有1945年出兵中国东北期间牺牲的苏军战士和1950年代朝鲜战场上牺牲的苏军飞行员。恩恩怨怨纠结在一起,使得该陵园一度成为《苏联归还旅顺》谈判期间的争议话题。2010年9月,时任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访华期间,还曾去献过花圈。不妨假设一下,如果2月24日真的“光复基辅”,估计普京也会像斯大林一样发出“等待这一天已经等了整整三十年”的感慨,然后亲临基辅“祖国母亲”雕像去祭奠二战期间阵亡的苏军将士们。基辅的“祖国母亲”雕像,为纪念二战期间基辅战役而设立人是情绪型动物,容易被亢奋的激情与梦想所感染。小人物如此,大人物很多时候亦如此。以观察国际政治或理解历史问题为例,包括笔者在内的许多朋友都会不自觉的将主观愿望注入到现实判断中去。其实呢,抒发个人情绪与现实分析是泾渭分明的两种题材,井水不犯河水。前者更多属于美文或散文性质,作者和读者可以尽情表达自己的美好希冀,畅想着世界大同,或者风雷动旌旗奋。后者则非常冷静客观,1是1,2是2.用主观愿望去期许现实政治原本是现代民选制度下的一种通病,尤其以中国台湾地区最为典型,代表性操作是大家熟悉的“公投”。除了常年占据公投榜的两岸与核能议题外,岛内政客还经常煽动一些奇奇怪怪的公投,比如:“台湾重返联合国公投”“敦促大陆撤离飞弹公投”“东京奥运会正名公投”……操弄这些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事情并不是真用来办事,目的仅仅是为了凝聚意识,给大家一个宣泄,跟“东风吹战鼓擂”的含义差不多。一时亢奋没有关系,可久而久之下来,一个社会便形成了一种畸形的“主体史观”——主观导向型历史观。倒退回来看,俄罗斯与乌克兰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如果开战之前乌克兰政府将现实情况传递给国民,悲剧或许可以避免。比如清楚的告诉大家,普京的行为无法预测,只要我们坚持加入北约,俄罗斯便极有可能全面开战;一旦全面开战,乌克兰将进入战时模式,你的财产物资可能会被征收;政府会限制成年男性公民离境,全部投入战争,生死由命成败在天……另一方面,只要我们如何如何做,这场战争就可以避免,大家继续过现在的生活。相对来说,上面是一种比较负责任的做法(更负责任的做法是由政府出面引导规划,避免战争);不过很可惜,泽连斯基政权的操作却并不是这样。面对外界质疑,泽连斯基在八月份的专访中曾明确表示自己事前有接到美方关于开战的情报,但“为了避免经济损失”(防止人员与资金外逃),故选择向民众隐瞒。政治人物的决策初衷,想想是不是很可怕?就在俄乌战争半年之际,8月23日凌晨起,乌克兰宣布战时状态将再延长90天,国家总动员令也相应延长90天。这是一种什么状态呢?即乌克兰军方会对国内交通工具、粮食物资、工厂设施等进行统一管理,无条件服务军需;同时进行人口登记,限制成年男性离境,召回预备役人员进行战时训练。与乌方动作几乎同一时间,8月25日,普京签署了将俄武装力量编制人数增加13.7万的命令——这是近十年来俄罗斯首次大规模扩军。无论是基于乌克兰战场形势、与北约间的大气候、还是国内应急,我们都不难发现,俄军真的很缺士兵,缺到甚至传出要与朝鲜借人(或以劳工名义)。迄今为止,俄罗斯大概占了乌克兰20%的领土;如此广袤的土地上哪怕每个城镇派几百人驻守,也需要大量的人手。军事力量分很多层级:野战部队、地方卫戍部队、公安警察部队等。俄军派去乌克兰作战的兵力以精锐野战集团军为主,普京不可能让他们去干太多维持治安、剿灭乌克兰游击队的工作。一旦深陷泥潭疲惫不堪之际乌军突然发动大规模反击,岂不碍了大事?因此,如果俄罗斯的初衷确定是“长期占领”,那么一线野战部队身后必须得有地方卫戍部队、公安警察等各梯次的力量。这个角度看,俄罗斯计划着让赫尔松、扎波罗热公投成立新政府,便有着尽快稳固占领区的初衷。换到乌克兰一方,尽管泽连斯基高调宣称的“收复失地大反攻”没有发生,但今天射几发海马斯、明天搞个无人机偷袭,已经足以让俄军头疼不堪了。八月份以来,乌军频频使用无人机袭击位于塞瓦斯托波尔的俄罗斯黑海舰队司令部,有时会造成个别人员伤亡,有时白折几架无人机;多大战果谈不上,但给俄军带来的骚扰与精神压力却不容小觑。游击战的威力,从来都不应该被忽视。实际上,美国人构思里的未来俄乌战争形态估计就是一场“长期的低烈度游击战”,类似八十年代的阿富汗那种,直到把俄罗斯拖到只剩半条命。与个别学者乐观的态度不同,目前国际舆论普遍认为俄乌战争今冬之前结束的可能性很小。连泽连斯基都放话说:即将到来的冬季将是乌克兰历史上最艰难的冬天。随着大规模攻防战结束,普京已经将思路由战略转向政略,即利用能源危机、寒风凛冽来逼欧洲人上街游行,靠“体制优势”与欧洲领导人耗,迫使对方默认当下的俄乌分界线。其实当下的国际大环境层面对俄罗斯来说并不算差——战争半年之际,联合国谴责俄罗斯提案只获得了58个国家的支持,这一数字在开战之初是141.因此,站在普京的角度看,他最重要的工作反而不在乌克兰,而是国内。一言以蔽之,尽最大努力做到政通人和、维持住俄罗斯经济的发展,从而让国民们支持他把这盘大棋下到底。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