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关锁国”争议背后:为何历史研究院被批一点也不冤?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历史研究》在2022年第3期推出一篇一万五千余字的特稿《明清时期“闭关锁国”问题新探》,该特稿署名中国历史研究院课题组,于6月25日出版。纸本杂志出版后,尚且停留在学术圈,故并未引发过多关注。待到8月24日历史研究院在其官方公众号发布后,很快在舆论场引发轩然大波。当历史照进现实,人们的普遍疑惑是:作为官方智库的历史研究院,值此之际发出这样的特稿,意欲何为?
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回归到文本本身。关于这一点,这两天已经有不少文章在谈,笔者也不是这方面的专家,故先不做评论。抛开文本本身,当这样的学术文章打破圈层走入普罗大众场域,势必引发超出文本本身的担忧。主要原因有二:
其一,该篇署名中国历史研究院课题组的特稿,选择在这个时间点推出,本身就是对社情民意缺乏认识。今天的中国和世界都在激烈的冲突和动荡中,尤其是中国,在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防严控下,舆论很担忧中国会重蹈覆辙。在这样的巨大担忧之下,作为国家级智库的社科院,推出如此特稿,为明清时期的“闭关锁国”正名,属于典型的“撞枪口”。而类似这样的脱离民众的先例,已经有不少,比如上海民众尚未从两个月静默的阴霾中走出来之际,上海市委书记在党代会上高调宣布打赢大上海保卫战,北京党代会报告中“未来五年”引发的人们对防疫悲观预期的争议。
早在2002年,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访问香港时,在香港礼宾府讲话中这样说,“我因为在中国搞经济,半个世纪多了,50多年了,我对于中国经济的每一个脉搏的跳动,我都还是听得出来的。”对今天各地的执政者和类似历史研究院之类的官方机构而言,也需要“听得出来社会脉搏的每一个跳动”,或者至少对疫情之下公众的普遍心态抱持着同理心,并适时调整与社会对话的方式,逐步增进官民互信。
其二,虽然今天的中国不可能与世界脱钩、走向闭关锁国,但各种迹象却也让民众忧心忡忡,基于此,就算历史研究院万字长文解释历史的复杂性,并呼吁人们跳脱二元思维辩证看待明清对外政策,仍难掩历史映照进现实之后,人们在巨大不确定性面前的无力感、危机感。
理性分析,不管是客观条件还是主观意愿,今天的中国都不可能与世界脱钩。但就像历史研究院其文所秉持的理念一样,现实政治的演进往往充满了各种偶然性,历史也往往是在两股力量的较量与撕扯中以“进两步、退一步”甚至“进一步、退两步”的方式前进着,尤其在大流疫和外部世界激烈变局增加了越来越多不确定性的当下,稍有不慎,便可能走向自我实现的预言。为了稳预期,上海疫情之后,官方一直在通过各种方式重建改革开放以来的两大基本共识——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可以说,历史研究院这篇不合时宜的特稿,不仅让重建基本共识的努力大打折扣,也让本就低迷的民众预期雪上加霜。
作为历史研究院,可能觉得很委屈,自觉被误读了,所以还投诉了相关作者,但如果从其文抽离文本造成的影响来看,历史研究院却一点也不冤,社会本来就是一个受各方因素影响的综合体,任何一个行为本身都可能产生预料之外的溢出效应。对今天的中国来说,迫切的问题,是重建改革开放的共识,避免重蹈覆辙。任何学术研究如果脱离现实本身,最终注定被现实击得粉碎。
推荐阅读:
国防大学公方彬:摆脱仇恨教育和历史悲情已成无法绕过的重大命题
佩洛西若访台怎么办?重温邓小平40年前充满硬气和智慧的对美讲话
良政善治离不开舆论监督:北京深夜紧急收回“疫苗令”说明什么?
新書推介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