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个家长跟我聊。
她说自己见不得孩子闲着,一看到孩子没学习就抓狂。
不仅心情暴躁,还总忍不住训斥孩子。
如果下班回到家,看到孩子坐在书桌前,瞬间心情大好。
见不得孩子闲着,是不少父母的通病。
殊不知,父母的这种心态,正在一步步把孩子“逼疯”。
01
因为写完了作业,爸爸依然不让她玩,压力之下情绪崩溃。过去的孩子,早早放学,写完作业就和小伙伴到处疯玩。
“每次看到我没有读书写作业,她就难受,看到我闲一小会儿,就想让我多写一张卷子。”
回家后,按照妈妈的要求,练了一小时钢琴,半小时硬笔书法。刚拿起平板,躺在沙发上玩了不到10分钟,妈妈正好下班回家。既然都完成了,趁还有时间再做一张数学卷子,背两首古诗。妈妈立马打断:“别整天惦记着玩,把碎片时间利用起来,能做好几套试卷。”他就像陀螺一般,每天被妈妈不停地“抽打”,片刻不能停。结果到了初一下学期,他出现严重的厌学情绪,经常请假在家。02
担心孩子稍微停一下,就会被赶超,一步落后步步落后。考不上好的中学,上不了重点高中,进不了名牌大学,找不到好工作。瞬间觉得完蛋了,自己的教育失败了,孩子的整个人生毁掉了。
这是一种认知扭曲,有这种思维的人,很容易把不良的后果放大。外部的大环境太卷,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别人家的孩子都在拼命学。想让孩子快乐成长,又怕孩子输在起跑线,充满了不安。一位妈妈因为担心女儿中考,给女儿精挑细选各种培训班。不到半年,孩子也出现入睡困难、心慌、坐立不安等症状。未来十几二十年,充满变数,再怎么未雨绸缪也做不到万无一失。在无限的可能性中,孩子到底会有怎样的人生,父母也无法决定。03
世界级大脑教练吉姆·奎克在《无限可能》一书中曾说:“若不让我们的大脑有“心不在焉”或“厌烦无聊”的时刻,我们反而要付出代价——我们会有糟糕的记忆力,我们会迷迷糊糊、疲惫不堪。”
成长有留白,孩子才会产生奇思妙想,才有四处探索的欲望。把孩子关在学业的笼子里,他们永远长不出飞翔的翅膀。
这个时候,就需要父母的干预,让孩子学会对自己的学业负责。但是父母见不得孩子不学习,想要把孩子的时间用学习填满。出现这种想法,那么问题就在家长身上,家长要做好心理调整。不知道为什么,我看儿子哪哪都不顺眼,随时都想挑刺。后来我意识到,只要看到他没在学习,无论干什么我都看不下去。“明明你自己就很闲,整天都唠叨我,你怎么不自己找点事做!”后来,我就开始给自己找一些事情做,不太管儿子写完作业干啥了。因为他清楚,学习不是我逼迫他学,而是他自己的事情。如果上面的那些你做不到,你就是看不得孩子在眼前晃。先去忙自己的事情,看不见也就不生气,情绪会好很多。04
如果父母再持续不断给孩子施压,很容易把孩子逼上绝路。教育最大的成功,一定是培养出一个拥有幸福感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