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点独家|腾讯企业服务不再设收入增长目标,转为加速扭亏
从做项目到做产品。
文丨高洪浩
编辑丨黄俊杰
《晚点 LatePost》获悉,腾讯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从今年开始,不再强调收入目标,腾讯总办对其的主要考核方式也改为以减亏为导向的利润指标。CSIG 主要涵盖腾讯多个企业服务相关的业务,包括腾讯云、腾讯会议、智慧零售、智慧交通等。
根据 2022 年财报,腾讯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业务收入为 1771 亿元,净利润为 583.74 亿元。一位腾讯人士透露,这部分利润主要是由金融科技业务贡献,而企业服务业务在这一年的亏损达百亿元。
四年前,腾讯在 930 改革中成立了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当时集团也将以企业服务业务为主的产业互联网确定为最重要的战略之一。
早年间,各大云厂商为快速抢占市场,接了许多 “大包大揽” 的集成类项目,将行业里不同厂商开发的各类产品,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定制化搭配,捆绑在一起卖给政企客户。
这类项目往往订单额巨大,数千万、上亿元,能很快做出高销售额。但这类项目流程繁多复杂且高度依赖人力,毛利率普遍只有 10% 左右。局限则更加明显——团队像承包商一样,积累不了任何核心能力。
2021 年底,随着外部环境发生变化,传统的集成模式难以为继。互联网公司开启降本增效,“花大价钱赚吆喝” 的粗放式买卖没了生存空间;拓展大型政务业务、泛政相关的业务的机会也变少了。此外,腾讯云收入主要依赖泛互联网行业(游戏、电商、视频娱乐等)。这些行业增长普遍减慢,对公有云的需求开始萎缩。
2022 年,腾讯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业务收入的增速仅为 3%,只有一年前的 1/10。同一时间,CSIG 在内部提出,要放弃总包集成类的业务,改为售卖自研产品,提升毛利率。一位腾讯云人士总结,就是向 “自研产品 + 订阅收入” 转型,从做项目到做产品转型——腾讯自己研发产品,后续的集成、交付交给合作伙伴完成。
这意味着未来,腾讯云在基础设施服务(IaaS)层只会专注基础能力;在平台级服务(PaaS)层聚焦于数据库、音视频、分布式云、AI、安全等标准化平台产品;平台级服务(SaaS)层则以腾讯会议、腾讯文档、企业微信、企点等产品为主。
上述腾讯云人士称,基于自研产品开展业务才能确保业务的健康发展,平台级服务(PaaS)、软件型服务(SaaS)与专有云标准化程度高,毛利率往往在 60% 以上;另一方面,公有云赛道涌入了很多国资云,无论从市场还是从长期经营的角度,回归以自研产品为核心的增长路径是更好的选择。
而在商业模式上,“只有把订阅类的收入盘子做大,才能通过每年做新增来提升收入的盘子。” 上述人士说。
《晚点 LatePost》了解到,腾讯云在内部提出,2025 年自研产品收入与订阅型收入在总收入中的占比要达到 80% 以上。
此外,CSIG 在今年还进一步开启了 “全损益利润” 指标考核的尝试,即严格监测研发费用、销售费用的摊分,以此检验各业务完整的财务情况,从而提升人效与投入产出比。
不过即便实现盈利,也不意味着腾讯进入了安全区。竞争依然来势汹汹。
就在今年上半年,阿里巴巴集团公布 2022 财年报,阿里云的经营利润达到了 11.46 亿元,也是其自成立 13 年以来首次实现年度盈利。
一位接近阿里云的人士称,阿里云未来目标仍然是规模优先,收入的重要性也大于利润。
今年上半年,腾讯高级执行副总裁、CSIG 总裁汤道生在一次内部会上提到了行业竞争。
一位与会人士告诉《晚点 LatePost》,竞争对手为了做大收入抢占市场份额,还在不惜大包大揽做项目总集,同时让产品大幅降价,甚至亏本抢单,但 Dowson(汤道生)的态度很明确,“我们要积极应对,更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题图来源:星际探索 Ad Astra (2019)
· FIN ·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