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 源:泽平宏观
中国经济正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公共政策正面临重大抉择。
最近股市持续阴跌,指数创新低;房地产销售大幅下滑,金九银十成色不足,深圳、杭州、南京、北京等热点城市房价也出现了不同程度下跌;人民币汇率7.3,北上资金持续卖出。
经济、股市、楼市、汇率等持续低迷,“资产负债表衰退”讨论喧嚣尘上,对投资者信心打击不小。前段时间去广东、浙江出差,企业家普遍感到迷茫。当下要防止出现悲观情绪蔓延和负反馈。百年未遇之大变局,这几年,我们面临着复杂严峻的内外部挑战:2018年贸易摩擦,2020年疫情,2021年房地产大拐点,2022年疫情反复,2023年初经济短暂恢复后再次持续放缓影响着亿万民众的生活。每个人心中深藏着焦躁和不安,经济复苏的春天还会来吗?
悲观者正确,乐观者前行。没有人可以靠做空自己的祖国致富,越是在关键时刻,越要和她站在一起。顶部靠理智,底部靠信仰。近期深感:当务之急是推出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政策剂量要足够大,大力提振信心,凝聚共识,复苏经济,一扫阴霾,把发展放在首要任务,全力拼经济。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7月24日以来,宏观政策全面转向友好,活跃资本市场,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货币政策降息降准,只欠财政政策发力,现在以万亿国债发行为标志,财政政策转向实质积极,拉开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的序幕。经济史告诉我们,古今中外,经济发展好的时候都有一个基本特征:放水养鱼,与民休息,减轻税负,尊重常识,问题导向的实用主义。我深信,只要我们把发展放在首要任务和第一要务,全力拼经济,出台力度足够大的大规模经济刺激措施,提振民营经济信心,活跃资本市场,促进房地产软着陆,坚定不移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中国经济有望重新引领全球。一、当务之急是推出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政策剂量足够大,全力拼经济。经济学有一个著名的“隧道效应”,就是当你开车进入隧道以后,如果在黑暗之中,车子长期停滞不前,你就会变得心情越来越不好甚至沮丧。但是,如果车子能够动起来,即使缓慢的开始移动,能够看到隧道尽头的光,人的心情就会好起来。从经济学上讲,“隧道效应”就是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发展是硬道理,一定要通过发展实现经济增长,实现就业,让民众看到未来的希望,但是一定不能停滞不前,更不能倒退。如果经济增长持续放缓,各种问题和风险就会暴露甚至激化。今年初经济疫后短暂反弹,随后4月以来持续下滑。最新公布的9月数据显示,消费、基建投资、PMI等有所恢复,但房地产销售投资、出口等大幅负增长,经济出现短暂筑底,但基础很不牢固。数据显示,三季度GDP同比4.9%,二季度为6.3%;9月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当月同比2.4%,接近零增长;房地产开发投资当月同比-18.7%,房地产销售面积同比-19.8%,房地产销售金额同比-19.2%,均是大幅负增长;9月出口(以美元计)同比-6.2%;消费和基建投资略好,9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5.5%,8月同比4.6%;9月基建投资(不含电力)当月同比5.0%,8月同比3.9%;值得注意的是,9月PPI同比-2.5%,连续几个月负增长,表明很多工业企业处于亏损状态。7月24日会议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降息降准、活跃资本市场、优化房地产调控、提振民营经济等政策,经济出现了止跌企稳迹象,但是经济增速仍然较低,回升乏力。而经济数据的背后是就业,是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和命运,稳增长才能稳就业。因此,当务之急是推出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政策剂量足够大,大力提振信心,凝聚共识,把发展放在首要任务,重启复苏,全力拼经济。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是应对美国战略遏制、推动国内经济结构转型、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根本,只有在发展中才能化解各类风险。过去压制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的主要是四大因素:美联储强力加息收紧货币、房地产市场调整、民营经济信心不振、股票市场持续阴跌。凡事物极必反,否极泰来,事物发展到临界点,事情正在起变化。美联储加息已进入尾声,房地产政策开始松绑回归常态,提振民营经济的共识逐步形成,活跃资本市场上升为重大战略。二、信心比黄金重要,一鼓作气复苏经济,防止经济二次回落打击投资者信心,并有损公共政策公信力。可以考虑推出10万亿规模以上的扩大内需复苏经济计划,其中发放3万亿消费券,以数字人民币形式,居民消费100元可以抵扣60元消费券,消费起来以后,就会带动企业生产和投资,整个国民经济循环就活了。对于家庭有抚养老人、孩子的家庭加大支持消费券力度,降低生育养育成本。推出以新基建、新能源、人工智能等引领的大规模基建计划,规模7万亿以上,由特别国债作为主要资金来源,地方配套以土地作为抵押融资。在内外需收缩背景下,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总需求是当务之急。大规模新基建投资短期有助于扩内需、稳增长、稳就业,长期有助于打造中国经济新产业、新引擎。近期增发1万亿国债传递重要信号,拉开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的序幕。中央财政将在今年四季度增发2023年国债1万亿元,增发的国债全部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安排给地方,集中力量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弥补防灾减灾救灾短板。全国财政赤字将由38800亿元增加到48800亿元,预计赤字率由3%提高到3.8%左右。表明提振经济决心很大,财政政策的空间打开,不再拘泥于赤字率,未来货币政策将配合财政政策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复苏。7月24日以来,宏观政策全面转向友好,活跃资本市场,松绑房地产市场,货币政策降息降准,只欠财政政策发力,现在以万亿国债发行标志,财政政策转向实质积极。推出大规模一揽子地方化债,为基建投资打开空间,清理地方政府拖欠企业的工程款等债务,也是救活企业。货币政策持续大幅降准降息,直到经济强劲复苏为止,彻底扭转预期,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在总需求不足、物价低位的情况下,宽松的货币政策不仅不会引发通胀,如果引导资金流入新基建、新能源、人工智能等领域,还有助于改善中国的供给结构和产业创新。中国经济潜力大,韧性强,如果措施有力,将极大的提振各方信心。三、大力提振民营经济信心,发挥“56789”的重大作用,激发市场活力,带动就业。过去一段时间,网上有一些对民营经济的错误议论,喊打喊杀、离场论,等等。这些错误言论,不学无术,破坏我国稳定发展的良好局面,使得民营经济充满不安全感,严重影响企业信心和投资,影响经济发展和民众就业,影响国际形象和外资投资。历史证明,如果在经济领域让“过左”的观念在舆论场上流行,其对经济的伤害往往会很深,对民众信心的打击也最重。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意义,发挥了“56789”的重大作用,民营经济信心不振将明显拖累中国经济,民营经济信心的提振将极大地有助于激发市场经济的活力和经济增长的动能。7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强调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加大对民营经济政策支持力度,强化民营经济发展法治保障,持续营造关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社会氛围。文件强调,引导全社会客观正确全面认识民营经济和民营经济人士。加强理论研究和宣传,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把握好正确舆论导向,引导社会正确认识民营经济的重大贡献和重要作用,正确看待民营经济人士通过合法合规经营获得的财富。坚决抵制、及时批驳澄清质疑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否定和弱化民营经济的错误言论与做法,及时回应关切、打消顾虑。加强民营经济产权保护,加强法治,适当约束地方政府对民营企业、外资企业正常经营的干预,将更多领域向民企、外企开放,实施负面清单制,“法无禁止即可为”,提升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安全感以及对未来的信心。在这里,致敬为经济、民生和民营经济发声的人。不要嘲笑为民生和社会发声的人。能勇敢为民生发声的人,都不是为了私利。请保持一种原始的正义感,只有对国家对人民深挚的爱,才会发声。事实上,社会的进步是全民的责任,没有任何人有能力独自承担,也没有任何人有理由选择沉默,更没有任何人有资格坐享其成。因为,社会问题到来时,没有人能独善其身,没有一片雪花是干净的。相信只要我们一起努力,尊重科学规律,一定能提振各方信心,复苏经济。四、大力发放消费券,打通国民经济循环,帮助部分困难群众度过暂时性困难,提振民众信心。当下可以考虑大力发放消费券,目的在于帮助部分困难群众度过难关、惠民生、稳经济、提振消费、提振信心。第一大好处是有助于恢复居民的消费能力,打通国民经济循环,消费需求起来了,生产和投资就能够恢复,经济就盘活了,这是恢复经济的关键一招。第二大好处是有助于提振消费信心,增强居民度过暂时性困难的信心,信心比黄金更重要,让每个人都感到政府的温暖和关怀,共渡难关,点燃希望。第三大好处是借此推动银行数字货币改革的普及,减轻地方本就偏紧的财政压力。一张小小的消费券,既打通了国民经济循环,又缓解了财政压力,更收获了民心和信心,一举三得。发放范围,消费券应覆盖所有行业、按人均发放,体现普惠性和公平性,可用身份证辅助,带动全民消费。个别蜻蜓点水式消费券无实质意义。消费券可以设置补贴率,比如60%,即消费满100元,使用60元,刺激使用,避免储蓄漏出,真正发挥消费券的作用。在发放通道上,线上发行为主、多平台结合,有条件的城市可试点采用数字人民币。线上发放具有“成本低”、“见效快”、“覆盖范围广”、“定向精准”的特点;发放结束后可定量评估发行效果,形成一套成熟高效的发放标准。数字人民币的发放方式有助于推广改革。在资金来源上,可以定向与公开市场操作相结合发行特别国债,中央向地方转移支付,既可保障消费券发行力度,又可兼顾公平,也不增加财政负担。不用担心消费券会引发通胀。当前物价回落,需求不足,关键是稳住宏观经济大盘、扭转市场预期,提振消费已刻不容缓。五、大力提振股市,考虑建立平准基金大举入市,改变融资市为投资市,让投资者赚到钱,股市自然就会繁荣发展。
近期股市持续阴跌,外资持续卖出,对投资者信心打击不小。8-10月,监管层出台了降印花税、限制减持等利好措施,但仍未止住股市下跌,近期反而创新低。股市如果持续下跌,将导致居民财富缩水,拖累消费和投资者信心,需要引起高度重视,防止引发负反馈。7月2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活跃资本市场十分重要,有助于居民财富效应拉动消费,进而带动生产和投资,打通国民经济循环,同时对于促进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也将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具体而言,其实大力提振A股的办法很简单,就两条: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复苏经济;股市是货币的晴雨表,平准基金进场。股市起来以后,财富效应,带动消费,进而带动生产和投资,国民经济就循环起来了。建立几千亿规模以上的平准基金,市场如果跌破关键点位,入场救市,起中流砥柱、定海神针作用。现在这个点位,估值低,平准基金进场有助于托底市场信心,发扬价值投资,长远来看收益不菲。平准基金在国际上有很多案例,是指政府通过特定的机构以法定的方式建立的基金。这种基金可以通过对证券市场的逆向操作,比如在股市非理性暴跌、股票投资价值凸显时买进;在股市泡沫泛滥、市场投机气氛狂热时卖出的方式,达到稳定证券市场的目的。平准基金的资金来源来自国家财政拨款、向参与证券市场的相关单位征收等。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根据我近十年券商工作经验,根本上就是把股市从融资市变为投资市,这需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过去把股市当成上市公司融资圈钱的市场,有些公司把投资者当成韭菜,天天各种套路割韭菜,什么奇葩的操作都有,不少大量公司上市前各种财务粉饰,上市后没几年就披星戴月,滋生腐败和内幕交易,而且长期以来融资额远远大于分红额,大量抽水,肯定伤害投资者信心。以后必须彻底从观念上改变融资市,树立投资市的制度设计,一定要让投资者赚到钱,上市公司分红少、破发、破净一律不得减持,直到把公司经营好为止,严惩财务造假,实行集体诉讼减少小股东的维权成本,惩恶扬善,等等,如此,只要保护好投资者利益,让投资者有赚钱效应。尊重市场、相信市场,摒弃工具性目的,让市场自身规律起作用。应当坚持投资与融资并重的市场发展理念。如果市场得以健康、充分地发展,那么监管部门期待的资本市场支持实体经济的目标便能更好的实现。推动资本市场配套改革,多管齐下净化市场环境。完善信息披露,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强化投资者信心。信息披露是注册制的核心,监管部门应当强化对发行方信息披露的引导与规范,倒逼中介机构压实责任,企业规范运营。同时,证监会与上市委、重组委也应当对发行审核工作展开抽查,确保发行人、投行、交易所履行各自职责。推动公司法、证券法、刑法等法制配套,完善集体诉讼制度,加大惩处力度,整治资本市场乱象,不断推进退市常态化。作为注册制的重要配套,退市制度是资本市场优胜劣汰的强有力保障,可以使资金流向优质企业,同时倒逼上市公司时刻保持警醒并规范资本运作。2022年A股退市50家,其中强制退市42家,退市常态化初步显现,但退市比例与发达市场相比仍然差距巨大。六、大力稳楼市,全面取消限制性措施, 促进软着陆,化解风险。二季度以来经济明显下滑,很大程度上跟房地产市场转冷有关。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第一大支柱行业,2022年房地产业增加值为7.3万亿元,占GDP的6.1%,房地产关系60多个行业、关系几千万人就业,稳楼市有助于稳经济、稳就业、防风险。“房地产长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近年房地产迎来人口大周期拐点,城镇化接近尾声,供求基本平衡,房价上涨预期得以扭转,未来房地产调控的目标从防止涨价转向防止硬着陆、促进软着陆。考虑到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已发生明显变化,此前限购、限贷、限价等七限八限政策,是两三年前房地产过热时出台的,世易时移,形势已变,这些限制性措施应适时退出,防止房地产硬着陆风险。近期房地产政策开始调整优化、转向友好,事情正在起变化,房地产政策正迎来历史性拐点。7月24日会议提出“适应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明确稳楼市基调。7月27日,住建部表示,进一步落实好降低购买首套住房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改善性住房换购税费减免、个人住房贷款“认房不用认贷”等政策措施。8月25日,住建部、央行、金融监管局推动落实购买首套房贷款“认房不用认贷”政策措施。8月31日,央行、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通知,降低存量首套房贷利率,首套和二套最低首付比政策下限统一为不低于20%和30%,这意味着热点限购城市二套房首付比下调10%-40%;二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由不低于LPR加60BP调整为不低于加20BP,大幅下调40BP。9月以来,沈阳、大连、南京、青岛、福州、郑州、合肥、武汉等全面取消限购。稳楼市的关键:促进市场信心恢复、销售回暖、支持优质房企,改善地方土地财政、房企资金来源,带动投资和产业上下游改善,用时间换空间,这是治本之策。短期,支持刚需和改善型需求,各地开展自救、促进软着陆:增强“三支箭”实际落地效果,促进三好生融资,推动并购重组;
下调首套房贷款首付比及贷款利率以支持首套刚需;
下调二套房首付比以支持改善型需求;
适当调整普通住房认定标准、首套住房认定标准;
对低收入家庭和应届毕业生的租房支出给予适当补贴,并扩大受益人群;
放开二线城市外地首套购房限制、降低落户门槛,提高公积金贷款限额或允许提取未纳入贷款额度计算的公积金余额付首付;
一线城市可以考虑先放松郊区的限购,顺应人口往都市圈流入的基本规律;降低各项交易税费。
长期,通过“城市群战略、人地挂钩、金融稳定、租购并举”等构建新发展模式。相信经过一系列实质有力的措施,一定能提振楼市信心,促进房地产长期平稳健康发展,为中国经济复苏贡献重要力量。七、悲观者正确,乐观者前行,世界终将属于理性乐观主义者
做了20年的研究,越来越感到经济形势不简单是一个冷冰冰的枯燥数据,宏观经济也不单单是微观的抽象集合,它们的背后是一个个有温度的家庭,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是我们每个人的身影。经济数据如果好一些,刚毕业的大学生就可能追逐自己的梦想,建筑工人就能给家乡的老人孩子邮寄生活费,大厂的码农就能继续编出创新的代码,小酒馆的老板就能喜迎八方来客。宏观上是数据,微观上是多少家庭的悲欢离合,宏观上是数据,微观上是无数人的汗水、泪水、奋斗、失败、梦想、希望和光。这一串串数据的背后,是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和命运。当下这个形势,建议经济学者、科学家、媒体人尽可能实事求是,尽可能建设性,或实际做点什么,以不负几千年来读书人的士大夫精神。我们经历过无数次的战争、危机、瘟疫和萧条,在人类社会的至暗时刻,总有人站出来建立愿景,经营希望,点燃未来,激发勇气。悲观者正确,乐观者前行。每一个推动社会进步的人,都必将赢得荣耀。每一个为梦想而战的普通人,都是自己生命中的英雄。我深信,只要我们全力拼经济,把发展放在首要任务,出台力度足够大的措施,提振市场信心,一定能一扫阴霾,走向复苏之路。
点击底部“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国际在职“MBA/EMBA/DBA”课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