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耗尽心血,三年白头,疫情走了,他也走了”

“耗尽心血,三年白头,疫情走了,他也走了”

其他

10月27日,又一个守护国人的医学战士离开人世。60岁的吴尊友,死于胰腺癌。


他离开后,网上到处是新闻和评论,大家讨论一个大夫为何会得了“癌症之王”,他还这么年轻,为何离开得这样突然。



诚然,他岁数不大,可是他操劳已久;他去世的消息让人觉得很突然,其实这病并不突然——他这是老病根了,早在疫情期间,微博上就有人曝出,吴大夫生病了,经过治疗后,坚持带病工作。


这两天,网上都是缅怀他的消息。他身后的评价,用一个有网友的话说:吴尊友教授不带货,没有医疗产业,没入股,没有资本媾和,没有医疗产业赞助,他只是一个科学家。


他这一生对国人的贡献,值得每一个人铭记。




其实,人们本不会记住吴尊友。


他一生平淡:求学、搞科研。如果没有疫情,他不会站在风口浪尖,只会为传染病事业默默奉献一生的精力。


吴尊友,1963年生于安徽黄山,传染病专家,主要工作时开展艾滋病防治。


1991年,中国内地确诊首例艾滋病的第七年,他意识到这种疾病的危险,赴美读博,研究艾滋防治疗。


1995年他学成归国时,艾滋病已在国内出现蔓延态势,普通人不知如何预防,又极度恐惧。



吴尊友是个实干者,拒绝闭门造车。他的团队深入社会调研,发现了“吸毒者因共用一个针具吸毒导致艾滋病感染”的致病原因,提出了预防措施,避免了大量献血者感染艾滋病的可能。


1997年,他组织了我国第一个高危人群干预研讨班。那是一次破冰行动,中国第一次在公开场合,把控制特殊人群的艾滋病防控措施提出来。


防控艾滋这件事,从此逐渐有了章程。



他的职业生涯中,大量时间用于调研和优化艾滋病患者的诊疗方式。他在广西搞艾滋患者“一站式服务”,把从诊疗时间从原本的两三个月缩短到10天左右,使新诊断的病人一年内病死率降低50%—60%。



三十年的职业生涯,他功绩卓然,默默无闻,他的姓名在业内流传,常人无从知晓,直到疫情来临。


2020年1月中旬,吴尊友开始参与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治工作。当时有媒体采访,说他“57岁,个头中等,两鬓有少许白发,喜欢打羽毛球”。



新冠无前例可研究,抗疫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吴尊友就拿出研究艾滋的劲头,和团队进行实地考察调研。


他不放心让手下人单独做调研,三伏天领着年轻同事去隔离点做流调,访谈病例,穿着防护服,每天汗流浃背。


每个下午他大约访谈3个关键病例,每人谈一小时左右,从病人工作时销售的货物,进货的渠道,一直聊到平时坐哪部电梯,事无巨细到令人震惊。在别人眼里,他是大专家,他却拿自己当“碎催”。



同事们说,他平时待人温和平易,但面对数据极其谨慎。那年六月,新发地市场有疫情,休市两个月后,检测了3000多份环境样本,确认全部阴性。大家提议复市,只有吴尊友不同意,理由是“仅一家第三方检测服务公司的检测结果让人不放心”。


他提出抽样复检,果然从进口的数吨水产品中检出了核酸阳性样本,新发地的防控因此进一步加强。


科学精神的同义词,就是“操心的命”。



他为了疫情的调研防控呕心沥血,不断出现在镜头前,发出疫情预测和建议。没过多久,他就肉眼可见地瘦了。


后来,又传出他生病又复工的消息。


那几年,大家心情都不好,一个不断预测“坏消息”的专家,人们无心给予感谢和赞美。


疫情三年,57岁的吴尊友变成知天命的老人,瘦骨嶙峋,白发满头。



三年过后,人们发现,他预言的数据准确率非常高。不过,既然疫情结束,那旧事不提了。


好日子终于又回来了。


却没想到,他走了。



除了铭记和感谢,似乎说什么也是多余。而他,甚至这些也不需要吧。毕竟他说过,他从来只是想着,“把自己能做的做好就行了”。



而我们除了“吴尊友”三个字,更该记住他说的另一句话:


“很多人付出比我多,他们在一线工作,有些人还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疫情三年,为国人无私奉献的不止一个吴尊友。无数医护工作者以命抗疫,他们都是站在幕后,没有被记住相貌和姓名的英雄。





请问,你听说过延边大学附属医院的李鸿雁大夫吗?


你该是没听说过。她不过是一所普通医院的30岁医生,没上过热搜。


她的工作成绩是普通的优秀:


主治一名62岁急性髓系白血病女性患者,治疗措施稳妥,五个月后患者骨髓内癌细胞“清零”;治疗过一名年过70岁,患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女性患者,手段高明,获得家属感谢。


她是一个有潜力、有热情的普通医生。



她和同事们一起,参与了医院的抗疫,2021年11月10日,她完成发热门诊抗疫工作,按规定集中隔离。


突然,就倒下了。


她的丈夫等在家里,等她回家补过结婚一周年纪念日,只等来妻子突发疾病,不幸因公殉职的消息。


李大夫的离世没有令全国人民共同哀悼,唯有亲人、病人和同事记得她的好,她的功绩。业内公号写了一篇文章悼念,她的故事,就这样结束。



在这个国家的各个角落,还有太多的李大夫,奋勇作战,猝然牺牲。


去年12月27日,云南昭通市中医院一名31岁的年轻医生去世。


12月29日,圈内人爆料,一名34岁的女医生感染新冠,5天后离世。这名去世的女医生死于心肌炎,她就职的医院是区域医疗中心,工作量很大。



有人说,这两名年轻的大夫不一定是因为新冠疫情去世。可我们心里明白,抗疫给了每一个一线医护人员多大的压力。


那些日子,网上流传着这样一个视频:医生带病给孩子看病,手上的动作越来越慢,他想勉强完成诊疗,但终于体力不支,瘫软在椅子上。



我们无从知晓他病痛的程度,也许他已经加了几夜班,也许他也刚刚“阳康”,正在脑雾,可是岗位需要他,他就得坐在这里。那阵子,也许大部分医护人员都是这样的状态。



他们都熬夜看着,又病又累,身边的同事都在挑战极限,自己也不好意思多抱怨一声。病人们哭天抢地,危急的重症患者到处都是,医护人员多喝一口水,多上一次厕所几乎都成了罪过。


他们只能偶尔发个朋友圈或微博,苦中作乐。偶尔流出,圈外人看到总是吓一跳:


有脱下防护服后,被泡皱的双手。



有因为长时间防护,导致过敏严重的皮肤。



有被防护面罩压出了超深痕迹的,爱美女生的脸。



那些过劳到动弹不得的小憩时间,让旁观者担心他们的生命体征。



新冠疫情三年,无数医疗工作者以血肉之躯为我们筑起生命的防护网,付出了太大代价。我们却无从得知他们具体的存在,如同我们从前不认识吴尊友。


我们只能模糊地感念,感恩这世上所有为保卫生命竭尽所能的,最可爱的人。





2023年的秋天,中国大小城市的街道上,人来人往,干干净净,疫情似乎已经是上辈子的事,提一句都嫌晦气。


还惦记新冠的,只有大夫。吴尊友的微博停留在了今年4月,内容是关于佩戴口罩的分析。下面没什么留言。



还有网红大夫余昌平,至今还在微博上为出现咳嗽症状的网友们提供帮助,还会提到新冠。很多人都不理解,他怎么还在提这事,很不合时宜。



关于他的故事,人们已经记不清了:2020年,余昌平在工作中感染新冠,发展到重症,有“30%死亡可能性”。那时候感染的人少,人心惶惶。


余昌平记录了自己的生病和治疗、恢复过程,刚好转一些就在病床上做科普视频。在那个人人自危的时期,余昌平真正做到了“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他的抗疫经验是用命换的,所以始终放不下新冠的防治工作,生怕再有感染的人。



大夫面对病人,有时候有点像情人,特别执着,特别痴情。


可病人面对大夫并不是这样。回望吴尊友大夫的一生,我们很悲哀地发现,他生命的最后几年饱受争议。


不少人说他居心叵测,编织各种罪名骂他。



疫情三年,和他同样辛苦操劳的还有张文宏,也是风口浪尖的挨骂大户。



大医精诚对待医学事业,换来的却是很多人的不理解和不认同。


老专家尚且如此,在我们没有注意到的角落,很多无名的医护工作者也在疫情期间遭到了恶意对待。


2020年,武汉的一个小区中,一名医护人员在隔离期满14天后回家,被小区拦在了门外不允许进入小区。除了哭和拜托,她什么也做不了。



同样在那一年,陶勇在眼科看诊时,脑袋被患者砍了一刀。



2022年,一名河南医生带病上岗,却被患者指着鼻子说,你的发烧和我们不一样!



有些人似乎天生没有同理心,他们认定医护人员是钢铁之躯,就该为他人奉献所有,不眠不休。



可医生在成为医生之前,也只是有自保本能的普通人。只因为医生是特殊的行业,他们被前辈教导,要谨守本分,但行仁术,只待生命成林。要牢记《希波克拉底誓言》,为病人谋福祉。


生活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多少医护人员,半生都生活在这种境况中。



幸好,这世上懂得感恩的人更多,人们缅怀吴尊友和李文亮,李文亮的微博下,直到今年还有人留言。


今年三月,4万援鄂医生回武汉看樱花。故地重游,城市人流攒动,樱花如雾如霞,再不复当年疫情时的凄凉。



据说千年之前,神医董奉治病救人,不取财物,每有病人治愈,便在身后栽杏一株。久而久之,杏树成林,勉励后辈医者,长存仁心。


疫情三年,我们取得了伟大的抗疫胜利,杏林精神,长存至今。也希望世上的病人都如武汉樱树,以灿烂感恩之心,汇报杏林仁义之举。但愿这世上的大夫永不后悔行医,也永远值得人民的信任和感念。




28 / Oct / 2023


监制:视觉志

编辑:逗逗龙

微博:视觉志

点击阅读原文可以来微博找小视玩呀~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健康】法国新冠疫情复燃,疫苗接种提前到10月2日开始!美丽的圣彼得堡冬宫GW-ICC 2023心血管代谢论坛丨大咖齐聚,共探心血管代谢管理前沿热点编织“横向”质控网络,促进均质化质量提升——北京市心血管内科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发起成立“中国心血管病质控中心联盟”三年白头的吴尊友:一个真正的流行病学家她是深圳“最强包租婆”,手握1200套房,每月160万,疫情主动减租80万,却惹来争议王培忠教授谈新冠变种及2023秋冬疫情走向 (视频)带小孩游迪士尼,他荷包大失血,怒轰"地表最大印钞机"直播预告丨心血管疾病冬季高发?年轻人也应关注心血管疾病?寒露前后大降温,三阳高峰来了,三招暖心阳防寒毒宾州詹金斯植物园(Jenkins Arboretum),放松心情毫无设计!还整天免费蹭热点,童年白月光“李子园牛奶”,怎么火了30年?他也来了,“目的是说服中国官员……”七律-垂钓有吟张峰也走了,雷军留不住合伙人?他也站出来嘲讽特朗普了→费尽心思找的「搭子」,踩了一坑又一坑重大发现:鸡蛋与它同吃,三高降了,肝干净了,眼睛明亮了,免疫力提高10倍!疯狂加班?澳大利亚无偿加班引发经济问题,澳人每年白白损失上万刀,理事会设立相关条款推动经济!8年涨近$1000万澳币!明星扎堆移民澳洲!刘晓庆、田震、郭德纲豪宅曝光!还有他也在澳洲买房了...费尽心思找的“搭子”,踩了一坑又一坑除了“北极鲶鱼”的爷爷,他也被通报了狂上热搜几百次!热度有了,但他也死了…CSC 2023心血管代谢论坛丨聚焦心血管代谢前沿热点,探索GLP-1RA临床合理应用Costco员工爆料:80%顾客不知道的5个省钱方法!这么多年白逛了..红色日记 4.21-30朴树钟爱、蒋方舟崇拜,就算人生荒谬,他也能教你热爱生活《大宅门》导演去世:他用40年心血,把“家丑”拍成了神剧禽流感再次复发!10万只火鸡被宰杀,疫情已蔓延至第4个州法国新冠疫情复燃,疫苗接种提前到10月2日开始!讣告!于2023年10月27日逝世!疫情走了,他也走了......家常小炒:川味辣椒回锅鱼片 - 先炸后炒,香辣过瘾,回味无穷三年白头、新冠“出圈”,告别吴尊友!“不相信是自杀!”悉尼华人夫妇离奇横尸家中,30载同窗追忆好友!“退休该享福了,人却走了”“老实人”南阳挨骂背后:半年心血,如今被谁毁了?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