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藻油 DHA 该怎么选?专家提醒:这 5 个方法很重要,值得参考
提起DHA,相信许多家长并不陌生,被誉为“脑黄金”的DHA,对婴幼儿的大脑和视力发育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而长期缺乏DHA更会造成婴幼儿大脑和视网膜发育迟缓受阻等问题。
为了让宝宝补足大脑和视网膜发育营养,除了食物补充外,很多家长会选择单独食用DHA补剂来为婴童进行补充。
众所周知,微藻来源的DHA比鱼油更适合婴幼儿与孕产妇,然而,目前对具体哪种微藻更好又众说纷纭,终端品牌商的宣传更让消费者迷惑。
为此,笔者特从原料端巨头企业方向进行求证,与大家一起探究藻油DHA背后的核心技术,以便为家长们选择DHA提供帮助。
图片来源于摄图网,侵删
据国家新资源食品公告显示:可被允许生产为DHA的藻类,仅有裂壶藻,吾肯式壶藻,寇氏隐甲藻三种。
其中由寇氏隐甲藻生产的DHA藻油最先被批准用于婴幼儿配方食品中,随后裂壶藻 DHA藻油相继被各国批准为新资源食品,吾肯氏壶藻 DHA藻油较晚被批准为新资源食品。
从时间上可以看出,寇氏隐甲藻是最早被研发用于藻油生产的藻种,但随着技术的升级与产品迭代,据业内人士介绍,吾肯氏壶藻因产量低,只有极少数生产商在使用,目前裂壶藻成为业内较为公认的优质来源。
无论是马泰克还是润科生物,最先攻破的都是寇氏隐甲藻核心技术。
据资料显示,润科生物是国内第一家与北京大学联合,攻破寇氏隐甲藻发酵技术的企业,并取得了相关专利。
寇氏隐甲藻作为最先找到的生产DHA合适藻种,生产出的藻油中EPA含量更低,这也是为何藻油DHA比鱼油DHA更适合给婴幼儿及孕产妇补充的一大原因。
但寇氏隐甲藻生产的藻油DHA劣势也逐渐显现,如出品的DHA纯度不如裂壶藻高,所含的豆蔻酸含量偏高,都成为了寇氏隐甲藻的一大劣势,也使其在市场中逐渐失去一代藻王地位。
据研发人员介绍,相较于寇氏隐甲藻,裂壶藻的DHA天然含量能达到50%以上。
虽其内含的EPA略高于寇氏藻,但与大脑皮层中的DHA和EPA比例更为接近,符合大脑需要,更适合作为婴幼儿DHA来源补充。
从目前公开的裂壶藻DHA临床及实验数量上看,都要远远高于寇氏隐甲藻,裂壶藻的数据更完善。
从另一方面也可说明,裂壶藻正在逐渐取代寇氏隐甲藻成为新一代藻油DHA来源。
从实验结果可知,裂壶藻来源的DHA藻油有助于婴儿智力发展,帮助早产儿脑部发育,还可帮助学龄前儿童增加脑部认知功能,改善儿童学习能力。
据了解,目前下游品牌方大多采用润科生物或马泰克原料藻油,使用裂壶藻来源的DHA仍是市场主流。
例如宝得聪、纽曼思、澳乐乳等婴童DHA补剂均在使用裂壶藻来源的DHA(以下图片均来自品牌宣传页面)。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而据相关人员介绍,无论是裂壶藻、还是寇氏隐甲藻,单独发酵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技术缺陷,如生产周期较长等,这也是目前行业仍在解决的难题。
但总体而言,寇氏隐甲藻是一代来源,裂壶藻为二代来源。
面对寇氏隐甲藻、裂壶藻单独发酵存在的技术缺陷,据中国专利网显示,润科生物于2015年申请裂壶藻与寇氏隐甲藻混合发酵专利,并最终获批。
据公布数据显示,此项发明解决了寇氏隐甲藻及裂壶藻单独发酵存在的不同程度技术缺陷、后续处理复杂、生产成本高等问题,具备工艺周期短、生产效率高、出品油脂品质更高等优点。
为此笔者特意联系了润科生物相关人员,对方表示,润科生物目前所产藻油DHA,可根据用户需求提供由裂壶藻发酵,或是混合发酵的DHA,目前每年稳定供应给各大牌婴配乳企或是DHA补剂品牌。
而在研发方面,对方也表示,润科生物已建立4大省市级研发中心,组建以全球TOP2 %微藻科技专家陈峰教授为首的微藻科技研发专家团队,不断致力于微藻相关技术的研发和创新。
图片来源于摄图网,侵删
据中国专利网显示,润科生物先后获得“寇氏隐甲藻”、“裂壶藻”以及“裂壶藻与寇氏隐甲藻混合发酵”等多项微藻发酵核心技术专利,拥有DHA、ARA相关专利71项。
作为新手家长为宝宝选择DHA补剂,行业研发人员提供了挑选藻油DHA的5大思路:
1、裂壶藻发酵的藻油DHA,更适合作为婴幼儿DHA来源补充;
2、夹心首选纯藻油,不选核桃油、亚麻籽油等;
3、不以颜色深浅进行选择,颜色过深,内容物可能已被氧化变质;
4、选择藻油状态为清澈透亮,无过重腥味异味为佳;
5、选择大厂出品,生产日期接近,藻油DHA质量更佳。
近几年,DHA成为一个新的消费风口,许多品牌纷纷入局,同时也出现了产品鱼龙混杂,品质良莠不齐等情况。
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进口优于国货的认知普遍存在。
可喜的是,随着越来越多类似润科生物这种拥有核心技术、持续创新的国货藻油DHA上游生产商,逐渐从幕后走向台前,开始被消费者所认知,也让消费者重新认识到了国货藻油DHA的价值和实力。
我们也希望越来越多的国货品牌能在夯实品质基础的同时,打造品质壁垒,成为真正的国货之光,让每位宝宝都能吃上安全纯净的DHA,快乐健康成长。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