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精英说专访巴菲特之子:富裕家庭如何向子女正确传导价值观?

精英说专访巴菲特之子:富裕家庭如何向子女正确传导价值观?

教育

作为股神巴菲特的儿子,彼得·巴菲特似乎与人们普遍印象中的「富二代」有所不同。面对家族极端的财富,他选择一种近乎「普通」的生活。

二十岁时,他从斯坦福大学辍学,转而去做了一名音乐人。凭借着对音乐的热爱,他成为了全美知名的音乐家、作曲家,其原创配乐还曾荣获美国电视界最高荣誉“艾美奖”。

彼得·巴菲特与父亲

尽管相比于父亲,他在全世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并不算高,但彼得认为:「成功」并不单纯与「财富」挂钩,发掘人生的可能性,让孩子成为自己想成为的自己,才是「家庭教育」的真谛。

在他的眼中,拥有健全的体魄和人格、充实的内心和人生,是父亲巴菲特带给他最有价值的东西。

图自网络

在今年出版的图书《父亲巴菲特教我的事》中,彼得·巴菲特回顾了自己的成长,讲述父亲是如何帮他建立一套强大的价值观。正是这些价值观让他发掘了音乐天赋和能力,从而过上内心充足的幸福人生。

彼得新书《父亲巴菲特教我的事》已由中信出版社出版

前几天,精英说创始人采访了彼得·巴菲特先生。他再次强调自己从家庭得到的重要力量,并分享了他对财富、成功、梦想的看法。

巴菲特家族的智慧,对普通家庭也有许多启示:身处瞬息万变的世界,父母需要做些什么,才能让孩子真正对未来做好准备?
稳定的环境,是父母给予最好的礼物

彼得·巴菲特坚信这个世界的美好,虽然它不完美,但依然值得奋力一搏。这个核心价值观,使得他总能保持身心愉悦,即使遭遇挫折也始终相信社会整体是好的。

这种充满安全感的信念,最初起源于充满爱的家庭,之后延伸到充满人情味、让人觉得踏实的邻里环境。
彼得出生时,父亲还不是股神。他们住在一幢平平无奇的房子里,像20世纪早期的自建房,那是父亲花了3.15万美元买下的。

在彼得眼中,父母都是60年代美国典型的家长形象:母亲在家操持家务、养育孩子,父亲则外出工作。彼得认为父亲是家中非常稳定的存在,他每天总是同一时间回家,和家人一起吃晚饭。

图自纪录片《成为沃伦·巴菲特》

父亲的情绪很稳定,他非常亲切,很少生气。在彼得印象里,父亲回到家后总是很开心,多是因为没生老板的气或想换工作之类的小事。

父亲经常陪伴家人,一起玩,听孩子说学校的事情。他有时也在家工作,专注于金融世界,痴迷于研究深奥的数据信息,那是他真心喜欢做的事情。在孩子面前,他总是充满能量,展示自己最真实的状态。

这样的父亲让彼得觉得安心。无论什么时候,只要回头,父亲都在身后支持着他们。

图自纪录片《成为沃伦·巴菲特》

他们的家位于小城奥马哈市,在上个世纪类似于城乡结合地带。彼得家距离外祖父家只有两条街,当彼得证明自己能过马路后,父母就同意他独自去外祖父家。
那个小小的街道,是彼得信任这个世界的开始。一边有父母的关爱,一边有祖辈的温暖,路上的邻居们也都很友善,不时和他打招呼。这让他觉得世界充满了爱。

图自纪录片《成为沃伦·巴菲特》

彼得认为,他之所以从孩童时期就感受到安全和信任,不在于金钱和物质条件,不在于房子大不大,而在于房子里是否有爱。那是用一个个拥抱、零食及一次次功课辅导换来的。

家人的善意,稳定的成长环境,最能滋养孩子的心灵,让他们学会以乐观的态度面对这个世界。

榜样的力量,父亲一直在做喜欢的事情

彼得从家中学到了很多实用价值观,其中最重要的是赢取自尊,发现自我。而这点,正是他从父亲巴菲特身上看到的。

父亲作为一种榜样力量,支撑着他去寻找和坚持自己喜欢的事。

图自精英说采访视频
有人认为,良好的职业道德就是每周埋头苦干60或80个小时,丝毫不在意工作是否喜欢。但在巴菲特家族看来,这完全不是美德,而是一种受虐!是懒惰和缺乏想象力的表现。

对巴菲特家族来说,职业操守的本质在于敢于发现自我,找到自己热爱的事物,让工作成为一件即使一场艰难也让人心生欢喜的事。

图自精英说采访视频

彼得小时候,经常看到父亲在家工作。父母卧室旁边有个小屋,父亲会在那里连续坐几个小时,研究公司与股票的数据分析。他非常专注,一旦进入工作状态,就像进入了“入定”的状态,超然物外。

父亲穿的衣服只是旧毛衣和普通裤子,却让整个空间都散发着近乎圣洁的沉静感,那是忘我地将自己完全融入工作的人才有的沉静感。

父亲热爱自己的工作,也非常擅长自己的工作。看着这些时刻中的父亲,彼得明白了:工作应当是能让人愿意追求极致、全力以赴的事,而且应该能够让人感到快乐。

图自纪录片《成为沃伦·巴菲特》

彼得听一些人谈论职业操守,表面对努力、自律和毅力怀有崇高敬意,但实际上认可的是这些品质可能带来的财富。他们谈论的是财富操守,崇尚的是回报,而非过程。彼得认为这是本末倒置的。

他见过父亲的工作状态,面对长期超额的工作时长与令人殚精竭虑的决策,父亲总是精神饱满。那是因为他并非为了金钱而工作,而是去满足自己无穷无尽的好奇心,将分析拿到真实世界中去验证,从而走上发现新价值的奇幻旅程。

由于父亲,彼得很早就意识到,金钱只是工作的副产品。他认为,明智的持久的工作理念,应该将重点放在过程本身,也就是我们对待工作的热情、专注以及对目标的坚定程度。所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事情就显得格外重要。

图自纪录片《成为沃伦·巴菲特》

作为一个父亲,股神巴菲特是稳重、正直、诚实的。这些品质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们,支撑着他们的精神世界。而其中对彼得最重要的影响,就是坚持做自己。

彼得认为,人要倾听内心的声音,知道自己是谁,想做怎样的事情,这才会带来真正的快乐。最幸福的生活,应该是忠于自己。

平等地尊重,送孩子走向独立

关于养育子女,股神巴菲特有句名言:“要给他们足够的钱做他们喜欢的事,但不能给他们太多钱让他们可以无所事事。”

对于财富传承,他有个固守观点:出生时人们叼在嘴里的金汤匙,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变成了插入后背的金匕首。它变成了未能善用的礼物,让人逐渐丧失了抱负与斗志,剥夺了孩子追寻自己人生的机会。

因此,在彼得成长过程中,父亲鼓励他发掘自己的热爱,一直灌输的理念是:你可以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任何人,跟随自己的内心前往任何想要达到的彼岸。

图自精英说采访视频

这话听起来很自由,但生活从来都不是简单的。每个人成长中都会有迷茫的时候,需要家人介入拉一把。

彼得高中时喜欢摄影,一度想辍学去做摄影记者。这让父母感到惶恐,母亲找到学校老师,共同游说彼得留下完成学业。他们并非想阻止孩子前行,相反,他们是怕他行色匆匆而错失人生的美好。

高中毕业后,彼得进入斯坦福大学。他的父亲那时已有很高知名度,《华盛顿邮报》发行人帮他写了推荐信,进入名校轻而易举。父母都想帮孩子在人生路上前进一步,这种做法可以理解。但彼得因此变得有些不自信,不知自己是否配与那些成绩优异的学生坐在一起。

图自网络

三个学期后,彼得决定离开。因为他听到了自己内心的召唤,他喜欢音乐。他小时候学过钢琴,大学听一个吉他手的演奏时,突然领略到音乐的魅力。兜兜转转,原来音乐才是他真正想要从事的工作。

那时的他,已经见过许多人和事,能够自己写歌、弹琴、录音、剪辑等,他迫不及待想要在音乐上搞出些名堂。也是那时候,他继承了祖父约9万美金的财产,他用这些钱在旧金山开了一个音乐工作室。

图自网络

对于这次退学,父母没有反对,父亲还帮彼得制定了资金预算方案。他很高兴看到孩子有了真正想要做的事情。

彼得工作不顺时也会和父亲倾诉。父亲会认真聆听,并给出鼓励和认可:“彼得,你知道吗?其实咱们做的都是一样的事。音乐是你的画布,伯克希尔(投资公司)是我的画布,我每天都会在上面添上几笔。”

2008年时,彼得在洛杉矶举办大型演出。他的父亲也到场了,不仅听了他的演奏和唱歌,还用尤尤克里和彼得一起演奏了歌曲。他用实际行动表示对儿子的支持。

图自纪录片《成为沃伦·巴菲特》

股神巴菲特有三个孩子,都没有从事家族企业。彼得的哥哥是一个农民和摄影师,姐姐养育了两个孩子,而彼得成为了音乐家。

他们都有机会继承父亲衣钵,成为华尔街金童。但他们最终选择成为自己,过上最理想的充实的生活,同时专注于慈善事业,回馈社会。

对于孩子们的选择,父母表示尊重和支持。养育孩子的目的,就是让他们成为独立的个体,找到自己当走的路,收获属于自己的成功。

内卷时代,
父母能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是什么?

我们身处教育内卷时代,家长不可避免会陷入焦虑。在一个一切似乎都加快了速度的世界中,落后于人的恐惧像一根挥舞在身后的大棒,令人不敢给自己留出放慢脚步去思考的时间。

彼得认为,这不是一种好的感受,孩子能感知一切。父母需要能静下来思考,真正意识到孩子不必总是完美无缺,不必长成别人眼中的完美小孩,家长也不必做完美家长。

如果某天的某个时刻,孩子能够在家里感受到平静,那么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没有那么大压力,孩子可能会更自信,最终也会做得更好。

图自网络

在彼得看来,父母能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无论孩子选择什么,都要让他们感受到爱、培养和支持,这样他们才能以最好的方式在这个世界上生存。

世界一直在变化,未来是未知的。父母教给孩子的一些具体技能,在不久的将来他们可能不再需要了。但那些被爱和支持的时光,会让他们成为一个有爱心的人,懂得关心他人,懂得与人相处合作或者是会种植粮食的人。

如此,他们会拥有自尊、正直等内在的优秀品质,拥有不断学习、探索的能力,最终找到自己擅长的事情,进而寻找幸福并创造幸福。

图自精英说采访视频

采访的最后,彼得谈了自己对“未来人才应具备的品质”的看法:

“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真正知道如何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解决也许不是问题的问题,比如种植花园、建造之类。比起任何特定的东西,更重要的是知道如何合作并建立良好的关系,知道如何在社交和情感方面开展工作。如果我们不懂得合作,就不会有美好的未来。

彼得新书《父亲巴菲特教我的事》已由中信出版社出版
作者:石霖,精英说作者,文字客,绘本控,执着写字,简单生活。

精英说是全球精英、海归和留学生的聚集地。我们传递全球资讯、探讨文化百态、创新社交模式、发现独立思想。这里有温度也有态度,欢迎气味相投的你关注精英说(ID:elitestalk)。

参考资料:
1.图书《父亲巴菲特教我的事》
“在看”我吗↓↓↓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38岁“中国巴菲特”突传噩耗!曾重仓地产股,信仰价值投资 ​蘇拉颶風令香港人過了一個大自然節日社会学者姜以琳:中国精英如何以“学神”孩子复制精英之路?| 专访2万中国富裕家庭豪掷1000万送孩子去读美高,最后都怎样了?研究 I 富裕孩子进精英大学可能性是中产孩子两倍多美高比美本更卷!想冲击顶尖美高,留学家庭如何做好准备如何向女朋友表达心意如何向男孩表达爱慕之情投资界传奇大佬、巴菲特“黄金搭档”查理·芒格去世,享年99岁!93岁巴菲特发声PR必看贴 | 手把手教你如何向移民局更新护照信息,在线和纸质都可以哦培养正确的价值观,打造个人的成功策略不会面试提问?在面试中如何向面试官提问不会出错储蓄利率低,亚裔家庭如何避免资产贬值,确保未来安全?彰武路今昔低龄留学必看!想冲击顶尖美高,留学家庭如何做好准备泛娱乐出海:如何向“爆款”进阶?凭借番茄酱,亨氏如何成为巴菲特钟爱的世界级食品品牌?【湾区线下 | 读书会报名】普通家庭如何快速积累到1000万|《会走路的钱》「 云集 | 职挂云帆 」每年两万中国富裕家庭,送孩子去美高“爬藤”,这些孩子后来都怎么样了?维也纳和布拉迪斯拉瓦掠影美本早申数量暴涨41%!精英留学家庭如何助力孩子冲击名校刚刚!安省官宣撤销计划!GTA等多个区受影响!推翻福特之前扩张规划!申请久不批,如何向移民局查案?2023英国私校生比例最高的20所大学!富裕精英阶层子女首选!93岁的巴菲特,如何平衡工作与生活?揭秘魔都顶流幼儿园的独特之处!“不内卷”也能学术卓越+全人发展?还给孩子满满幸福感生在富裕家庭,可能是幸运,可能是不幸韩红的偶像是谁?她的新古典音乐作品也不错。旅美散记(02):火车上巧遇美国中学生OpenAI自研芯片,有何独特之处?纽约更新驾照指南!!如何向车管所提交视力测试世界认可的独特之地,3个藏在加拿大BC省巴菲特如何面对伯克希尔的三次腰斩胡润最新报告说中国富裕家庭518万户!怎么可能,中国的有钱人才这么点?手上持有几套房子的家庭如何合法避税?是否成立地产投资公司避税?房地产传承给子女如何避税?房产增值后如何再融资最大化合法抵税?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