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鳄雀鳝在中国活得比我还久!
前几天,河南汝州放水抓“怪鱼”的事件吸引了广泛的关注度,逾3000万网友在线观看了抽水抓鱼的过程。
河南汝州放水抓“怪鱼”
随之而来的是,全国各地陆续发现,鳄雀鳝就在身边的各种自然水系中,于是掀起一股全民抓“怪鱼”的热潮。
四川成都、广东佛山等地均发现了鳄雀鳝
很多人对于这种“突然出现”的大型外来入侵鱼类充满了好奇,它的嘴巴尖尖长长,据说“脾气也很凶猛,鱼卵带有毒性”。这些说法到底对不对呢?
真实的鳄雀鳝,可能和你想象中不太一样。
经过这段时间在热点上反复蹦迪,现在所有人都知道雀鳝长啥样了。图片来源:wiki
鳄雀鳝已经在中国生活32年了
鳄雀鳝隶属于大雀鳝属。雀鳝们拥有长长的嘴,鳄鱼一样的头和火箭一样的身材。
而它们的样子在大概1.57 亿年前的侏罗纪晚期左右就已经定型了。没错,它们经历了白垩纪的物种大灭绝,并且一直在北美洲和中美洲活到了今天,是当之无愧的鱼类活化石。
美国俄明怀州发现的雀鳝化石,长得和今天的雀鳝几乎一样。图片来源:FossilRealm
雀鳝的身形在漫长的时间里并没有很大的变化,一种可能的原因是,它们长长的像梭子一样的身体,能够让它们迅速捕猎,而且还能让它们伪装成水下的枯木,让天敌放松警惕。
雀鳝科一共包含了两个属,7种动物。同样隶属于大雀鳝属的还有古巴雀鳝和热带雀鳝,这三种雀鳝都能在水族箱中长到80cm大小。
现存的七种雀鳝家族,最下面的就是我们今天的主人翁——大雀鳝。图片来源见水印
但是只要水族箱够大,我们今天的主角鳄雀鳝,能够很轻易突破80cm,甚至在野外最终能够生长到接近它的极限体长3m左右。(不够大的水族箱会限制大型鱼类的生长,那些“河中巨怪”们在鱼缸里往往长不到野外的大小。)
各种体型较小的雀鳝在观赏鱼市场上杂交严重,它们的商品名叫“尖嘴鳄”。
2004年,美国德克萨斯州捕到一条1.8米长的鳄雀鳝。鳄雀鳝是北美洲第二大鱼,仅次于高首鲟。图片来源:wiki
之所以花费这么冗长的篇幅来介绍,是因为可以说这七种雀鳝全部都进入了中国的观赏鱼市场。
雀鳝是从1990年开始,作为一种名贵观赏鱼由广东从美国引入。也就是说,鳄雀鳝在中国已经存在32年了。是的,你没看错,就是32年。这恐怕比一些年轻读者的年纪都大。
在2000年早期,我国成功攻克了雀鳝的人工繁殖问题,从此不再依赖外国进口。也正是从此时开始,雀鳝开始成为了一种常见的大型观赏鱼,出现在全国各大城市的水族店里。如今,只要你走入家附近规模比较大的水族店,大概率就能看见几只乃至一批雀鳝。
这其中最常见的就是鳄雀鳝。观赏鱼市场里的“福鳄”,以及它的白化个体“幽灵火箭”就是鳄雀鳝。
观赏鱼市场里的“福鳄”就是鳄雀鳝
如果它们从水族缸逃逸,或者被人放生,就会在野外水系生长繁殖。
鳄雀鳝入侵得很严重吗?
我国从2004年开始,在野外水系发现鳄雀鳝的事例就屡见不鲜,但好像它们一直没有掀起太大的风浪,也没有听闻它们有子二代的报道。实际上,相比其他各种令人头疼的入侵水生动物来说,鳄雀鳝的入侵还算不上成功。
这大嘴还是有点吓人
图片来源:alchetron.com
因为鳄雀鳝虽然长得快,但是在第一年迅猛地长到80厘米后,它们的生长速度就会大幅度放缓。
而且,鳄雀鳝雌性个体的性成熟时间是11年,一般在10岁之前,鳄雀鳝是不会产卵的。哪怕从2004年第一批逃逸到野外的鳄雀鳝开始算起,迄今也只过了18年,再加上它们不抗冻,可想而知它们很难活到性成熟的年纪,并且在野外找到被放生的异性从而成功繁殖。
所以,作为一个人们口中所说的入侵物种,相比于食蚊鱼、罗非鱼、蓝腮太阳鱼、清道夫等在我国遍地开花的入侵物种而言,它们还算不上成功。
每个钓鱼佬,都有一个钓巨物的梦想。在北美钓鱼佬的心中,鳄雀鳝就是他们的梦中情鱼。当地人喜欢用路亚钓钓鳄雀鳝。图片来源:medium.com
鳄雀鳝会伤害人类吗?
很多人看到鳄雀鳝的长嘴和尖牙都会感到害怕,但其实它只能咬住猎物一口吞掉,并没有撕咬的功能。也就是说,鳄雀鳝并不能真的像鳄鱼一样把人拖下水撕咬,当然更没有死亡翻滚。
一只美洲短吻鳄正在吃鳄雀鳝
图片来源:labroots.com/ Marina Scarr
但是吧,你也不要太放松。鳄雀鳝可能会把你伸进水里的手当成食物,尝试进行攻击。不过,这和其他各种大型淡水鱼类对人的攻击行为基本相同,我就曾经在喂食的时候手被家里养的丝足鲈咬过一大口。
而且,这个家伙十分“欺软怕硬”,在鱼缸里只会尝试捕食明显比自己小得多的鱼,而面对身长和自己差不多大,甚至更大的鱼的时候它们甚至可以说是……十分温顺。
鳄雀鳝有毒吗?
对人类而言,鳄雀鳝的卵和卵巢确实有毒。
鳄雀鳝的卵
图片来源:youtube
刚孵化出的小鱼
图片来源:youtube
鳄雀鳝的鱼卵中含有一种特殊的以蛋白质为基础的鱼毒素,这些鱼卵的毒性是它们进化出来对付甲壳类动物的,例如它们原产地的鳌虾,也就是小龙虾,以及螃蟹等动物在食用了它们的卵后会死亡。
但这种毒素并不会影响到鱼类,例如,鳄雀鳝原产地的蓝鳃太阳鱼吃掉鳄雀鳝的卵后就不会有任何事。
靠吃能解决外来物种入侵问题吗?
很多人在面对外来入侵物种时总是说,生物入侵?把它们都吃光!
先说答案:不能。
其实我们在欧洲鲤鱼的文章里说过,今天再来回顾一遍。动物的繁殖策略有两种。第一种是K策略,即培育有限的个体,专注每一个个体的质量和寿命,比如人类和大象等哺乳动物。还有一种是R策略,即大量繁殖,以量取胜,很多个体在成长环境中夭折,但只要有少数个体活下来,这个物种就能延续下去。
虽然鳄雀鳝也是采用R策略的鱼类,但它们性成熟的时间太晚,站在物种入侵的角度而言,它们并不能迅速地将自己的子孙后代播散开来。
再说了,鳄雀鳝一点也不好吃。我曾有幸听闻吃过它的人评论它:“难吃极了,北美淡水鱼的地板。”
总而言之,入侵物种的危害,不是靠它的体型和战斗力来衡量的。对生态系统危害更严重的,往往是那些不起眼的小东西,比如福寿螺、食蚊鱼、罗非鱼和克氏原螯虾(小龙虾)等。
鳄雀鳝作为一种已经规模化养殖了20年的观赏鱼,我们应该关注放生外来物种的行为本身,而不是将矛头转向合法经营的观赏鱼繁殖场们。在没有足够知识的情况下放生,并且不加以约束,那么在世界广泛贸易的大背景下,外来的动植物还是会被源源不断地放到中国的自然环境中去。
加强人们的生态观念教育,规范引进,严格管束外来物种放生等,才是治理外来入侵物种问题的治本之道。
参考资料:
[1]楼允东. 我国鱼类引种研究的现状与对策[J]. 水产学报, 2000, 24(2):8.
[2]外来入侵水生生物治理案例[J].海洋与渔业,2020(10):32-33
更多入侵物种介绍
最后推个自家小广告
👇
撰文 | 远夏
微信编辑 | 阿什么爽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