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 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当日在上海市开幕,本届进博会主题为“新时代共享未来” ,由商务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此次进博会预计将迎来154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来宾,已有超过3400家参展商和39.4万名专业观众注册报名,全面恢复到疫情前水平。进博会期间,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做客凤凰网财经《封面》栏目,就进博会对于香港经贸的发展、港沪两地的合作前景等诸多问题进行回复。在谈到投资香港的优势时,李家超表示,香港的信心就是一国两制,中国的优势,而且,香港的一国两制给世界市场带来了机遇和优势。“所以(投资香港)的底气,第一就是国家的优势,香港区域最大(优势)就是国家给的机遇。”李家超指出,国家的经济发展在这几年都会全球平均(值)以上,是带动很多经济,推动发展的引擎,(前来来看)整个经济引擎也是由西方移到东方,这是大趋势,改变不了的。所以香港的底气,第一,就是香港的地理优越;第二,(投资香港)最大的底气就是国家给我们(香港)八大中心的定位,而且给我们很多政策上的一些优惠。李家超举例,就是近期国务院印发《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河套规划》)。河套规划是香港和深圳,在科技创新方面共同努力,是一个很好的长期的机会。另外,李家超提到,有很多独立的报告提及香港和深圳在数码竞争力方面,是(居于)世界前列的。深圳的优势加上香港的优势,是强强联手。李家超表示,(香港)首先是在科研方面,特别是基础科研有很大优势,(香港)有五个百强大学,(这五个)百强大学的科研,70%被评为卓越,问题是如何把基本科研转化,落地,商业化。“香港和深圳在河套(规划)方面的合作空间无限,而且是最有竞争力的。”李家超表示,我相信,我们在共同互利共赢,资金流、数据流及人才流方面都做的比其他地方更有优势了,在这方面,他很有信心。以下为采访李家超内容摘要:
《封面》:您是第一次以特首的身份来到进博会,也是内地和香港正式通关以后的首次进博会,您对于进博会如何推动香港的经贸发展有什么样的看法?进博会如何能够加强内地和香港之间合作的互联互通关系?李家超:非常兴奋,可以亲身参与此次进博会。去年跟一些香港参展企业交谈了在进博会的感受,有些企业第一届就已经参加了,获得了很好的成绩,所以继续参加。此次参加进博会的香港企业数量是最多的一次,有300家,以前是200-240家,同比增长超25%,恰恰代表了企业对于参加进博会给香港带来机遇的重视程度。从这些企业解析他们的成果和原因来看,可以感受到这些企业发自内心真心的高兴。今年一些展览的企业现在已经有订单了,所以(进博会)机遇无限。另外,香港的生意人头脑很灵活,他们知道商机在哪儿,进博会就是商机,利用进博会的平台,把香港的产品包括服务业推广到国内外,机遇难求。香港有很多优秀的产品,标准很高,质量也很好,而且一些产品是由创新科技产生出来的,这也体现出香港多年推进科技创新的成果。其中,有一些产品是通过提取动植物基因的蛋白质,做成的食物,而且是饮品,令人欣赏。也有一些企业介绍香港的本地文化,比如奶茶饮食文化,也有企业介绍国外的产品,这些都是开拓商机。我也争取进博会引荐会跟上海市领导们见面,推广沪港合作,沪港合作已经有了很好、很强、很密切的基础,20年前我们已经建立了沪港合作会议机制,所以多年来推进两地合作已经有很多成果。现在沪港进一步签署了五个方面的合作协议,包括教育、青年培训、科技培训、产业发展等等。都是沪港在既有稳固的基础下,将推进深度合作的一些领域。上海现在在我国发展地位,包括国际经济、金融、航运、贸易、科技方面五大中心的发展,香港可以做出一些贡献。我一直的理论就是,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每个地方都拿出最好的优势,就一定能把竞争对手打赢了。香港跟上海合作是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在人才方面,上海人才济济,很多国内的人才都在上海发展,大家对上海发展都很有信心。香港有吸引国际人才的优势,香港多年全开放,高度国际化,香港地理有优势,五个小时的航程已经覆盖到世界一半人口的城市,所以在吸引人才方面是有优势的。香港有五个百强大学,人才来到香港受教育都是有吸引力。我在施政报告里面曾提到,要推动把香港建成有国际高等教育的枢纽,吸引的就是国际人才。香港也在推动科技创新,科技创新人才全球都在抢,都需要人才,这方面跟上海是优势互补。整个国家的人才库,沪港共同努力推动到更高的台阶,可以为全国建设贡献一份力量。《封面》:今年是沪港合作机制建立20周年,香港在“十四五”规划确立“八大中心”的定位,而上海也提出要打造“五个中心”,您如何看待在保持合作关系的时候又保持一种比较良性的竞争呢?李家超:互相学习是很好的,我们都是国家的一部分,都把最好的拿出来,这是互利共赢的关系。跟陈书记谈的时候,大家在这方面已经达成共识,所以在金融中心其实也是优势互补的。沪港通就是一个代表,让上海以及国内,希望投资在香港,也经过沪港通系统,两地投资。另外一个优势互补是,上海金融中心主要是吸纳内地的资金,香港希望吸纳是国际的资金,价值方面又是优势互补。另外一个优势互补就是人民币,香港是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中心,70%的离岸人民币交易都在香港,在人民币国际化以及人民币多元产品方面,香港可以更有优势。香港跟上海合作空间无限,比如,发债方面,香港现在已经有法律,政府发债有很多优惠,很多费用是免除的,这也是香港跟上海可以联手发债的方面,所以沪港可以合作的领域很大,在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条件下,可以做出一个代表性的模块。《封面》:谢谢您的回答,那谈到金融方面,其实在您最新的这份施政报告中,大家也非常关注到,对于香港股市是提出了很多利好的政策,包括了有降低印花税,还有减免资讯费等等。那其实资本市场最讲究的就是“信心”二字,所以您觉得对于提振香港股市的信心,我们最大的底气来自于哪里?李家超:股票市场也要考虑微观和宏观因素,我在推出施政报告时,推动香港股票市场的健康发展、稳固发展,把它的优势做好了。其实从一个宏观的角度,一个微观的一些措施。当然股票市场它是反映什么的?反映对不同地方以及国际经济的信心问题。我们面对国际关系复杂,现在全球地缘政治也是很多不确定性,还有一些地区的纷争、冲突,(高)利率已经持续了一段时期,而且供应链可能也受到一些影响。这是宏观情况,全球都要面对,全球的股票市场都要面对的。当然投资在香港,信心就是一国两制,中国优势,而且香港在一国两制上给世界市场(带来了)机遇和优势。所以底气,第一就是我们国家的优势,香港区域最大的(优势)就是国家给我们的机遇,而且国家的经济发展大家都知道,在这几年都会是全球平均(值)以上的,所以带动很多经济,(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引擎,而且整个经济引擎也是由西方移到东方,这是大趋势,改变不了的。所以香港的底气,第一,地理优越;第二,(香港)最大的底气,(就昌)一国两制,最大的底气是国家优势,最大的底气就是国家给我们八大中心的定位,而且给我们很多政策上的一些优惠。举个例子,最近的河套规划,河套规划香港跟深圳,在科技创新方面大家可以共同努力,有一个示范区、实验区,不同的创新可以长期的给我们一个很好的机会。而且很多独立的报告都说了,香港加上深圳在数码竞争力方面,是世界前列的。深圳的优势加上香港的优势,我觉得这是强强联手。香港的优势,首先我们在科研方面,特别是基础科研是很大优势,我们有五个百强大学,百强大学的科研,70%被评为卓越,问题怎么把这个基本科研转化,可以落地,可以商业化。(香港)跟深圳在河套上面的合作我觉得是一个空间无限,而且我觉得是最有竞争力的,而且我相信我们在共同互利共赢,资金流、数据流、人才流这方面都做的比其他地方更有优势了,所以我在这方面其实很有信心。香港跟内地的不同的优势也结合起来,我这个理念跟上海合作也是一致的,我也非常感谢陈书记的想法,也跟我是一致的。由于微信改版,公众号文章不再完整显示头条封面,一不小心,很容易错过我们的更新,甚至有可能再也看不到我们的推送了。如果您还希望能经常看到我们的文章,建议给凤凰网财经添加一个“星标”哦。
“双十一” 大促即将到来,各网购平台的战火已经燃起。各商家在“双十一”你追我赶、瓜分市场之时,屏幕前的你是否已经准备好计算器参与了呢?10月26日到11月15日,@凤凰网财经 推出#凤凰守护消费权益# 特别策划,线索征集正式开始!与您一起保护消费权益,破解双十一商家套路。我们的线索征集涉及虚假宣传、隐私安全、商品投诉、先提价再降价等领域。如果您遇到了类似问题,可以联系我们:
简单直接地叙述投诉内容,并将相关材料(文字、音视频均可)和联系方式,一起通过私信发送至凤凰网财经微博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