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似乎越来越成为社会可以接受、甚至赞赏的一种选择。明星离婚后,公众和粉丝喜大普奔的场景已经成为日常;还有一些人会进一步把离婚当做“独立女性”的一个标志加以推崇。然而,与此同时,当今的中国普通民众要离婚,面对的障碍却不小。首先就是来自于法律方面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2021年1月1日起,民政部对婚姻登记程序进行调整,在协议离婚的程序中增加30天的所谓 “冷静期”。尽管有关部门解释说,诉讼离婚不受冷静期的限制。但根据前法官、现北京炜衡律师事务所的张逢春律师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的解释,在“离婚冷静期”出台之前,诉讼离婚就已经一直面对更长的“隐形冷静期”:第一次申请诉讼离婚,法官若认为现有证据无法证明夫妻感情破裂,则会大概率驳回当事双方请求,并给出6个月的修复期,6个月后方可提起第二次起诉。除了让很多人糟心的离婚政策,单亲家庭的孩子被“区别对待”的事情也屡见不鲜。前些年,学校入学不收单亲家庭孩子,企业招工不收单亲家庭的申请者之类的事件时有发生。2020年的一档综艺《中国式相亲》中,有多位嘉宾的父母建议孩子不要找来自单亲家庭的对象。据说,这是很多相亲市场不成文的规则。一方面是把离婚视为中立、洒脱、独立、自由的选择,另一方面是政策的层层阻挠和对孩子发展的担心。这些信息让许多人在面对离婚的抉择时非常矛盾。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张春泥的《离异家庭中的孩子们》,呈现了当今中国社会离异有孩家庭的整体面貌。离婚其实并非近年新出现的一种普遍现象。张春泥指出,建国以后,新中国立即迎来了第一波离婚高峰;50年代初的离婚潮,主要来自妇女把自己从封建家庭中解放出来。十年动乱之后,中国又迎来了一次离婚高峰。而这一次的社会背景有两个——一是在之前的几年中,有很多比如因为上山下乡、根据阶级成分“拉郎配”而造成的不匹配的婚姻;二是1980年出台的新婚姻法,允许人们基于“感情破裂”这个基础离婚,而不需要有一方出轨、有恶习等硬性过错。既有历史积累的婚姻问题,又有相对宽容的法律条件,从1982年到1990年,全国的一般离婚率飙升了42%,从不到千分之一上升至千分之1.38。不过,那时的社会学学者对中国的婚姻仍然抱有很强的信心。因为那时的中国离婚水平尽管快速上升,还远远低于世界上的主要国家。另外,在社会观念上,那时的社会调查发现,人们对婚姻的态度依然比较积极,很少有人认为“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而离婚,则依然被认为是“需要付出沉重代价而不是件得人心的好事”。然而这些信心在今天可能已经荡然无存。中国在80年代后期的离婚率,放到21世纪根本是小巫见大巫。2000年和2010年相比,一般离婚率增长了将近一倍。虽然到2015年略有回落,但仍然远高于八九十年代。张春泥又把世界各国近几十年来的粗离婚率放在一起比较——粗离婚率,就是用某一年有多少对夫妻离婚,去除以当年的总人口数——结果发现,中国的粗离婚率在2000年之后一直在快速上升。目前,不仅已经高于日本、韩国等东亚邻国,甚至已经超越英、法、德等欧洲国家。从2017年开始,更是超过了传说中全球离婚大户之一的美国。不仅事实上如此,最近几年中国人的离婚观念也越发宽容。虽然整体上对于离婚的接受度还是比东亚各邻国和地区要低。但是2012年的中国社会综合调查表明,对于感情破裂、无可挽回的情况,已经有一半左右的中国人支持在这种情形下离婚。自从西方六七十年代的性解放运动开始,西方学者、包括来自亚洲其他发达地区的学者,已经花了很长时间,研究离婚对孩子的影响。大量实证证据表明,离婚的孩子确实在成长的路上比其他孩子更加磕磕绊绊。从短期影响上来说,父母离婚和孩子在校的学习成绩、心理健康(抑郁和焦虑)、问题行为(越轨和反社会行为)等都有一定相关;而长期来看,离婚家庭的孩子的教育水平整体也偏低,更有可能因为经济条件不好而领取福利救济,更有可能自己离婚或者未婚生育。甚至,祖父母的离婚会减少父母辈对孙辈的投入。这些结果都经过了反复的、多方面的检验。研究者已经考虑到,有没有可能是那些父母离婚家庭的孩子,在父母离婚之前情况就不怎么好,甚至最后推动了父母离婚呢?因此,在研究中,这个因素已经在数据分析的时候被考虑在内了。此外,这些研究的社会背景,大多数都是离婚已经相对平常的发达国家。在这些国家,对于离婚家庭的偏见已经相对较少,有的还有些政策的支持。但是,这些都没能完全消除离婚对孩子的负面影响。针对离婚究竟为什么会影响到孩子的发展,学者提出了几个可能性(它们排名不分先后)。第一,父母离婚会显著减少家庭的收入来源。两个人挣钱变成了只有一个人。除此之外,在美国等国家,由于离婚后孩子往往跟着母亲生活,而女性的收入又常常比男性低,这就意味着孩子的生活来源一下削减了大半。更不用说,单身带孩子的家长,求职、投入工作、升职加薪,也可能更困难。第二,父母离婚后,能够给到孩子的时间、情感投入也会有所降低。一方面,离家的父母往往不会像原来住在一起一样,跟孩子有长时间的日常接触;另一方面,实际抚养孩子的那个父母,在工作和家庭之间常常分身乏术,难以给到孩子同等的关注。单亲生活的种种压力,也有可能让这些父母在四处奔波之间难以保持平静的心情、愉悦的情绪,难以在孩子面对生活的变化、特别需要父母支持的时候,和孩子进行高质量的互动。不过,研究者发现,同样是单亲家庭,那些因为丧偶单亲的孩子,似乎比起因为离异单亲的又稍微不那么艰难一些。这就说到父母离异可能影响孩子的第三个方式——成人之间的冲突。大人之间的冷战、矛盾、甚至直接冲突,往往在离婚的几年前就开始了,离婚之后也未必会马上消停,甚至有可能还得长时间对簿公堂。这样既给孩子带来直接面对冲突的压力,又可能影响到父母面对孩子时的心情。离异单亲家庭的孩子,确实面对着全方位的挑战。不过,上述主要都是基于发达国家的研究,并不符合中国大陆离异单亲家庭的实际情况,张春泥指出了几个明显的不同。在中国,离婚还是新近才比较被接受的概念。当社会上有新事物出现的时候,它经常会优先接触到社会中比较高的阶层。离婚在中国大陆也是这种情况——整体来说,国内的离婚人群,更有可能是城镇户口,具有较高的社会经济水平和职业地位。这里,还有一个性别差异:离婚女性的教育水平高于平均水平,而离婚男性的教育水平低于平均水平。除了阶层有差异,还有传统父权制遗留的影响。中国家庭中的孩子往往被视为父亲那一家系的成员,夫妻如果离婚,孩子也更有可能会判给父亲,而不是像欧美更多判给母亲。尽管近年来单亲母亲的家庭已经有所上升,但是法律上的单亲父亲家庭仍然是主流。而正因为这样一种抚养权上的性别偏好,造成了中国单亲离异家庭独特的“选择机制”—— 那些能够争取到孩子抚养权的女性,往往要有格外优秀的条件。的确,如果去比较离异单亲父母、丧偶单亲父母和双亲父母的社会经济条件,中国单亲妈妈的教育水平、人均家庭年收入都远超其他所有类型的家庭。另外,单亲妈妈家庭的总财产和其他类型的家庭相差无异。因此,中国离异单亲家庭的画像,和西方社会中“贫苦被抛弃的底层单亲妈妈” 很不一样 。在中国,“单亲父亲是单亲家庭的平均状况”,而成为单亲母亲的女性,更可能是“正向”选择出来的相对条件较好的家长。张春泥指出,中国离异单亲家庭的特点,使得在养育子女的难度和挑战上,与西方社会(甚至部分亚洲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有所不同。由于中国离异家庭的社会经济水平比较高,有些父母还因为觉得“没有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庭”,而用物质去补偿。因此,离异单亲家庭的孩子,最终享受到的生活条件和父母的经济投入,或许可以有效对冲离婚家庭的其他负面影响。中国离异单亲家庭比起西方的单亲家庭,还有一个重要的缓冲资源,就是可以帮助育儿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祖辈提供的育儿资源,或许并不完美,但至少可以缓解一些单亲父母在时间、精力上的缺失。当汇总了许多数据,去比较中国离异单亲家庭中的孩子,和所谓“完整家庭”中的孩子的时候,张春泥发现:虽然离异家庭中的孩子在成绩、在校表现、心理特征、人际交往和问题行为等方面整体稍有逊色,但差距不大。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单亲母亲家庭的孩子和其他家庭类型的孩子相比,要么相同,要么更好。但是,比起西方的父母,中国的父母想要选择结束婚姻,也面对着特有的困境。其中之一,是关于单亲家庭的偏见。虽然中国人对于离婚的整体态度已经越来越宽容,但对于有孩子的离婚,中国社会整体的态度还是非常保守。在这种“一切为了孩子”的压力之下,不少父母反复隐忍,去挑一个自认为孩子不再会因此受伤的时间,比如高考、甚至是孩子结婚以后。然而,张春泥发现,如果我们去比较那些离异单亲家庭的孩子,和那些父母争吵不休或是感情破裂、貌合神离的孩子,会发现后者有时候各方面发展比前者还要糟糕。尽管口口声声强调孩子,中国社会却没有对离异单亲家庭的孩子提供足够的制度性保障。例如,虽然《婚姻法》规定,父母离婚不解除亲子之间的关系,但在抚养费用的支付、探视权的制定方面,都并没有做到以儿童利益为优先。还有些家长会在身体或心理上虐待孩子。这种情况下如何保证孩子的安全、尊重孩子的个人意愿,相关法律规定和它们的执行仍有较大改善空间。那么在性别分工方面,离异后的男女对待自己抚养的孩子,有哪些不同?张春泥首先在单亲家庭的居住模式上找到了一些端倪。父母已婚的情况下——不管是从未离婚的还是离婚重组的家庭——和祖辈共同居住的比例大约是三分之一。而在单亲家庭中,和祖辈同住的比例要高得多。不仅如此,在和祖辈住在一起的离异单亲妈妈家庭里,差不多有一半的妈妈是照顾孩子的主力,跟父母没有离婚的双亲家庭几乎相同;而同类单亲爸爸家庭中,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爸爸是照顾孩子的主力。换句话说,尽管离异后的单亲妈妈会向祖辈求助,但她们对于自己为人父母的职责没有丝毫懈怠;而离异的单亲爸爸,很快就把孩子甩手给了老人。当然,这并不是中国爸爸独有的,社会学家在英国和加拿大父亲育儿的研究里,也观察到了类似现象。除此之外,张春泥发现,比起所谓“完整家庭”的孩子和离异单亲妈妈家庭的孩子,离婚后跟着爸爸的孩子,在各方面都有些令人担忧:他们在语、数、外等各科学业上全面落后,对自己的评价更低,也更不容易相信父母和他人。尽管没有严重的心理问题,这些孩子还是会更经常有一些流连网吧、骂人打架之类的小问题。而这些,离异单亲妈妈家庭的孩子是很少出现的。离异单亲爸爸的孩子如此,并不只是经济方面的原因。事实上,离异单亲父亲家庭比起双亲家庭,会给孩子教育存更多的钱,也会给孩子更多的零花钱。这里的关键,是单亲爸爸的力气花在了错的方向上。父母离婚之后,孩子需要的不是更多的零花钱,或者家长一个学期一次地出现在家长会上,而是持续、稳定、甚至额外的日常关爱和陪伴。首先,问题的关键显然不是离异家庭的孩子本身。中国离异家庭的孩子们,尤其是单亲妈妈家庭的孩子们,无论是家庭条件还是自身发展,和双亲家庭的孩子相比,整体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的差距。并且,这本书里的种种证据,和国际学界对家庭关系和儿童发展的研究是相符的。双亲家庭还是单亲家庭这个结构本身并不是决定性的,家庭条件、父母对孩子投入的精力、父母之间的冲突或者不和才是。因此,最基本的、也是我们普通人最能去做的就是:对于离异家庭和他们的孩子,不要一棍子打死,正常面对,有需要再具体处理就好。这并不是说离异单亲家庭就不需要支持了。尤其是,如果离婚随着时间越来越被人们接受,它也会在经济条件普通甚至较低的中国家庭中出现;而目前可以帮助中国离婚家庭(特别是单亲妈妈家庭)抵挡一些困难的“社会经济优势”也会不复存在。因此,在制度、资源上给予离异家庭和儿童保障生活所需、减缓父母压力、避免或减少心理创伤的支持,是势在必行的。那有没有降低社会的离婚率,彻底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呢?确实有。事实上,欧美、日韩等国家2000年以后的离婚率都稳中有降。他们的方法不是离婚冷静期,而是在和离婚最直接相关的因素下手——不结婚。*本文整理自看理想节目《婚姻真相:无限人生书单第5季》第7期,有编辑删减,完整内容欢迎移步看理想App收听。
商业合作或投稿:[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