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泥紫砂壶:明朗俏丽的红颜丹砂
紫砂泥,素有“五色土”之称。单一紫砂泥料,按颜色可大致分为紫泥、红泥、绿泥三大类。三大类下分诸多小类。
不同泥料的拼配融合,使紫砂泥增加了许多细微的色彩变化,又进一步充实了紫砂器的颜色。另外,由于烧成条件不同,紫砂泥最终呈色也有诸多不同表现,由此构成了紫砂器大家族丰富的色彩层次。
明代是紫砂器形成较为完整的工艺体系的时期,尤其是明嘉靖至万历年间,紫砂器逐渐从日用品陶器中独立出来,愈发精巧讲究。
名家名壶也在这个时期获得追捧赏识,入宫廷、出海外,让紫砂壶除了实用功能,也兼具了艺术鉴赏的审美功能。
在明代专论紫砂壶的著作《阳羡茗壶系》中,我们可以一窥明代紫砂泥的丰富色彩:“泥色有海棠红、朱砂紫、定窑白、冷金黄、淡墨、沉香、水碧、榴皮、葵黄、闪色、梨皮诸名......”
▲《阳羡茗壶系》作者:周高起,字伯高
《阳羡茗壶系》是明人周高起所作,约于明末崇祯年间成书。
这本书在介绍供春、时大彬、徐友泉等,31位紫砂制壶大师的造壶技艺及其作品的同时,也涉及到很多紫砂壶泥料及其产地的内容。
书中“石黄泥出赵庄山,即未触风日之石骨也,陶之乃变朱砂色。”的描述,说的就是紫砂红泥。
▲无锡宜兴黄龙山朱泥
紫砂红泥出矿时一般呈黄、土黄、红色,烧成后外观色泽和胎质均呈红色,因此被冠以“红颜丹砂”之名。
根据原矿层、风化程度、炼制工艺等不同,匠人们习惯将红泥再细分为三种:大红袍、朱泥、小红泥。
红泥中氧化铁、石英、云母含量颇丰。其泥性甚“娇”,烧成难度大。烧成后,红泥紫砂壶,色泽明丽,红润细腻,颇受茶客喜爱。
❖
观复博物馆以紫砂朱泥·红颜丹砂之美,推出了「朱泥瓜棱壶」
朱泥属于粘土质泥岩,含沙量较低,氧化铁含量高。较为纯正的朱泥烧制收缩比可达25%,因此独自成型工艺难度大,精品佳作难得。
此「朱泥瓜棱壶」泥质感强,光润顺滑,整壶气质明艳可爱。
壶身仿生瓜棱,运用生动流畅的筋纹线条,将瓜果形状抽象提炼,划分为若干等分,达到“凹凸有致、整齐秀美”的造型效果。
其筋纹、筋囊,刚柔相济,张弛有度。瓣面分布大小如一,均匀对称,颇具中式造物美感。通体线条连续、流畅,贯气如一,张力十足。
明代冯可宾在《茶笺》中曾写到:“壶小则香不涣散,味不耽搁。”
清代吴骞在《阳羡名陶录》中也提到:“壶宜小不宜大,壶盖宜盎不宜砥,汤力茗香,俾得团结氤氲。”
这款朱泥瓜棱壶,容量约180ML,小巧可爱。可自斟自饮,方为得趣。朱泥发茶性佳,茶质萃取效率高,利于提香。红润细腻的小瓜棱壶不但聚香而且保温,正宜品茗赏玩。
11月11-13日,此「朱泥瓜棱壶」正在限时优惠中。大家喜欢的话,不要错过。
进入店铺搜索:朱泥、紫玉金砂、圆润细腻、功夫茶壶、宜兴紫砂壶等关键字,查看更多紫砂佳品。
#相关推荐#
点击图片或下方‘阅读原文’蓝字,即可惠购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