畸形营销“困住”北芯生命IPO
反腐风暴席卷整个医药圈,医药企业IPO也受到波及。自7月医药反腐风暴开始迄今,已有6家医疗企业选择撤回材料,终止IPO。而在监管审核问询中,“销售费用”相关问题已成为医药类企业IPO的必答之问。
今年9月底,上交所官网显示,北芯生命披露首轮问询函。在首轮问询中,监管要求北芯生命回复包括核心产品、商业化安排、销售费用、持续亏损等23个问题。
其中,销售费用备受监管瞩目。根据招股书显示,北芯生命2022年1-9月销售费用为5284.47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86.75%。而在此之前,北芯生命的销售费用甚至超过了公司营业收入。对此,上交所围绕销售费用等相关问题连发7问,要求公司详解销售费用支出合理性、会议费支付对象等问题。
与此同时,从财务上来看,正是由于销售费用高占比问题,北芯生命在报告期内始终未能盈利。“北芯生命未能盈利这一情况加剧了其选择科创板IPO过程的不确定性。”一位西南地区投行人士对此评价称,目前随着IPO收紧,对于亏损企业上市审核更为严格,“交易所严把审核关,需要确保公司既有科技属性,又确实具备较强的持续经营能力,方能认定为符合科创板条件的好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11月10日,北芯生命IPO尚未因补充材料而中止。除披露问询回复外,北芯生命亦未披露新的动作或文件。
对于销售费用、推广商以及目前IPO市场正在发生的变化,记者向北芯生命发去提问,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北芯生命主要从事心血管疾病精准诊疗创新医疗器械研发、生产和销售。该公司布局了冠状动脉疾病、外周血管疾病及房颤等领域。
根据披露,北芯生命已获批及在研心血管介入医疗器械产品共有 17个。其中,血管内超声(IVUS)诊断系统与血流储备分数(FFR)测量系统被认为是北芯生命的核心产品,目前两款产品已获批上市。
招股书显示,2020年3月,北芯生命首款产品FFR(血流储备分数)系统取得欧盟CE注册证,当年9月取得国内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
2022年后,北芯生命的腔微导管、双腔微导管、IVUS(血管内超声)系统、延长导管陆续获批上市。
“由于前期已上市产品数量较少且上市时间较短,导致公司报告期各期收入规模较小。”北芯生命在招股书中表示。但另一方面,北芯生命在招股书中又不忘强调自身核心产品极获市场好评。
在招股书中,北芯生命称,“核心产品FFR系统自2020年上市以来已覆盖国内30个省市的医院并于2021年占据了30.6%的国内市场份额,并在比利时、德国、意大利等海外十余个国家和全球超过640家医院实现了临床应用。”
然而在“2021年占据了30.6%的国内市场份额”的FFR系统,根据招股书披露,2021年北芯生命FFR主机营收仅为269.66万元,FFR压力微导管也只卖出4892.58万元。
值得提问的是,2021年 FFR系统的国内市场究竟有多大规模呢?FFR系统业务未来到底又有多少市场空间呢?
此外,从整体来看,根据招股书结合一轮问询回复,2020年至2023年上半年,北芯生命营业收入分别为167.46万元、5176.21万元、9245.19万元、9287.94万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2991.01%、78.61%、100.92%。
值得一提的是,北芯生命尚未实现盈利。2020年至2023年上半年,北芯生命对应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984.53万元、-4.45亿元、-2.90亿元、-6234.62万元,扣非净利润分别为-5426.46万元、-1.61亿元、-1.79亿元、-7566.99万元。
北芯生命在问询回复函中表示,公司尚处于商业化推广初期,营业收入尚难覆盖快速增长的费用。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合并层面累计的未弥补亏损为-6.15亿元。
正因如此,有几款产品获批上市、未盈利的北芯生命在选择IPO时,科创板上市的第五套标准成为其最理想的选择。
按照科创板上市第五套标准规则,公司须符合预计市值不低于40亿元以及至少有一项产品获批二期临床实验的硬性规定。但对于公司是否盈利,尚未有明文规定。
不过,北芯生命IPO在3月30日被上交所受理后,套用第五套标准上市的难度急剧提升。
一位投行人士告诉记者,此前采用标准五上市的智翔金泰-U引起较大市场争议。目前在对待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企业IPO,尤其是0收入、有较大亏损企业时,各方都会慎重对待。在目前IPO审核收紧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目前套用科创板“标准五”的必贝特IPO过程成为业内解读IPO的风向标之一。今年1月必贝特IPO上会获得通过后,截至目前,尚未获得证监会批文。
该人士补充称,IPO每每收紧之时,各方对于上市标的的净利润要求都会提升。仅有技术,没有经历产业周期及商业验证的企业,IPO也会受到较大挑战。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