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陆家嘴毒地事件大反转!
来源:雪球, 由全球投融圈综合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
陆家嘴毒地事件最新进展来了,11月10日凌晨,面对陆家嘴公司的百亿索赔,苏钢集团直面回应:不存在隐瞒,在股权转让时已如实披露土地存在污染的调查结果,并表示陆家嘴在明知该背景的情况下,开发作业时不规范造成了二次污染。
此消息一出,陆家嘴当时股价下跌近7个点,对于此事件,有用户表示:简直被雷得外焦里嫩,堪称第一大经济案件都不为过!
更有用户发文直击:从头到尾,从头到尾,苏钢集团、陆家嘴、第三方检测机构及相关人士,关注的都是经济利益,没有人关注在土地上常年施工的建筑工人,没有人关注买房的业主!
01
八年前80亿买了块毒地
如今被控诉100亿赔偿!
我们先来回顾下陆家嘴毒地事件发展脉络:
2016年,陆家嘴曾发布公告,以85亿多元的价格竞得苏州绿岸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95%的股权。
该地块使用权面积约 65.95万平方米,土地性质为住宅、商办、工业(研发)、宿舍、幼儿园、加油站等,项目地块规划总建筑面积约为108.41万平方米,其中住宅用地规划总建筑面积约66.4万平方米。项目地块的土地出让金已支付完毕并已取得全部的《国有土地使用证》。
据中国经济网引用当时的报道,这场股权竞拍共有19家企业参与,经过了222轮竞价,除上海陆家嘴公司外,还有诸多知名房地产企业也看重该地块,其中就包括苏州高新区国有独资企业苏高新集团。
报道称,江苏苏钢集团地块拍卖,吸引了绿地、保利、世茂、万科、招商等多家房企参与竞拍,最终由上海陆家嘴集团竞得,成交总价85.25亿元。
直到今年11月4日,陆家嘴的一纸公告让该项目再次出现在群众面前,并引起市场的广泛讨论:
公告显示,上海陆家嘴、以及其子公司佳湾公司、佳二公司与江苏苏钢集团有限公司、苏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苏州市苏城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苏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苏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以下合称“被告方”)因土壤污染产生侵权纠纷,原告方向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公告表示,2016年,公司指定控股子公司佳湾公司和佳二公司(通过信托计划)组成联合体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联合竞得苏钢集团挂牌出让的绿岸公司95%股权,绿岸公司名下的主要资产为位于苏州高新区苏通路北、苏钢路东的17块土地使用权。
2022年以来,公司及各方环境调查确定绿岸公司名下14块土地存在污染,且污染面积和污染程度远超苏钢集团挂牌出让时所披露的污染情况。同时,公司委托专业机构核查发现,在案涉土地的调规变性及出让过程中,各被告存在一系列违法违规、弄虚作假、不依法履职的侵权行为,共同导致了原告方受让存在严重污染的案涉土地。
基于此背景,陆家嘴方面向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请求法院请求判令苏钢集团承担赔偿人民币100.44亿元的侵权责任,并请求判令苏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苏州市苏城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苏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苏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承担连带责任。
毒地事件自此开始彻底暴露出来。
那苏钢集团在拍卖土地的时候,究竟知不知情,如果明知土地有毒,在土地交易中,是否有做尽职的信息披露?
同样,陆家嘴对于该项目土地污染情况到底了解多少?如果对土地污染情况知情,又盖学校、盖住宅...
就在11月10日凌晨00:30,原本陆家嘴百亿索赔的的事件迎来反转,苏钢集团深夜发布情况说明表示,相关争议已由法院立案受理,正在积极应诉。
苏钢集团称:“在2016年转让股权时,我司已如实披露了第三方专业机构关于苏州绿岸名下土地存在部分污染的调查结果及报告全文,并在资产评估报告中明确提示了该范围中部分地块原为钢铁焦化生产区域,可能存在土壤污染风险。由佳湾公司和华宝信托(后所持股份转让给佳二公司)组成的联合体在交易时即已知悉上述情况,并承诺接受所有现状、瑕疵和风险。”
这段话我们简单理解为以下三点:
1、在2016年双方交易时已告知:部分地块可能存在土壤污染风险。
2、对于2号地块,苏钢集团表示,当初结果公布后要求不施工,但陆家嘴执意启动了该项目的施工建设,并遭到了监管机构的处罚。
3、2016年双方交易时已告知:场地开挖前必须做好适当的防护措施,进行环境监理,避免污染物扩散对周边环境以及居住区产生影响。
以苏钢集团此份公告来说的话,这意味着,造成目前的结果陆家嘴作为施工方,没有按照要求施工,必须承担责任。
11月10日,陆家嘴股价继续下跌,收盘跌近7%,连续两个交易日股价跌逾10%。
03
明知毒地还拿来住宅销售!
谁来承担不可逆的责任
随着该事件的持续发展,不少雪球网友接连发文表示对此事件的愤怒,球友@贫民窟的大富翁发文表示:
在陆家嘴在发现土地污染后
直到环保督察组认定地块存在严重污染后
并且,据他和其苏州朋友的沟通
据当地中介介绍
该事件到此是否已经真相大白,可能还需要继续观望,截至目前,陆家嘴方对于苏钢的最新公告还未有回应。
来源:雪球, 由全球投融圈综合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
免责声明:所载内容来源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