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真相”泛滥,我们还能相信什么?其他2023-11-16 05:11文 | 李厚辰没有人会对当前的互联网舆论环境满意,要说这个环境的问题,三天三夜也不可能穷尽。问题既系统又无处不在,让对其分析都难以下手。这基本勾勒出我们面对互联网舆论的态度——彻底失望,放弃治疗。 这让跟“舆论素养”有关话题都像是隔靴搔痒,我们遭遇的问题似乎不是个体舆论素养可以挽救的,因为舆论毕竟是个公共概念。一个人自己“明辨真假”,在舆论中“众人皆醉自己独醒”可能会更加痛苦。但话虽然这样讲,我们也并不是生活在整个互联网中。局部环境,例如你最常使用的微信群组的环境优化,可能就会让我们的感受有很大差异。并且,有时突如其来的争议也很难让人漠视。 对我们每日浸淫的环境,持续增进理解是不得不的选择。01.你感到环境的整体变化了吗? 时间来到2023年下半年,不知你是否感觉到一点异样。对于相对犬儒的人而言,所有对当下的反思和检查,都可以用“早就如此了”的悲观主义论调敷衍过去。但2023年我们所经历和体验的,真的是过去就一直存在的吗? 一个发现和感受是,在我们还在讨论“后真相”的时候,后真相这个概念有明确的意涵——因为共同客观真相标准的丧失,导致真相的效力下降,人们更多诉诸于个人经验、情感、立场、信念来支撑自己的观点。这些也是我们过去熟悉的,尤其是立场先行,大概是最早互联网舆论中遭遇的情况。 那么关于真相或事实呢?过去一贯的情况是片面的事实,这也是常见的,例如在最近的巴以冲突中,双方各自列举对方的残酷事实作为支持自己的根据。除了片面事实外,还有假新闻的泛滥,这些也不是新情况。 以上是我们过去熟悉的“后真相”范式,其中典型的现象就是“后真相”背景下对话很少,大多情况下双方“各说各话”,形成各式各样的所谓“信息茧房”。但从2022年下半年的很多事件开始,情况起了变化,整个环境不仅是各自针对不同“立场”和“情绪”的表达,似乎环境中开始出现了新的“真相标准”,而“对话”也开始大规模出现了,似乎真假已经有了有足够把握的分辨方式。 不过这个方式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接受的,当然其中所谓的“真相”也不是确凿的真相。 例如,在争议是以色列还是吉哈德导致医院袭击的过程中,主张是以色列袭击的拿出一个铁证,即一位据称是以色列军队发言人的人,在袭击发生前,就错误地发布了以色列袭击医院的信息,随后删除。这个事件证实了医院袭击的“预谋”,因此是以色列进行的。 你可能还未意识到,这个例子非常重要,因为里面提供的不是直接的“真相”,而是一种“真相模式”。因为社交媒体误操作,提前发布,或发布时忘记删除部分文案,导致“真相泄漏”成为近年来SNS一种典型的模式,因此这种模式一旦发生,就“戏剧性地”为我们揭露了事实。请注意,这里面“戏剧性地”、“讽刺性地”、“搬起石头砸自己脚地”泄露事实是这种互联网新事实模式的关键部分。 这种新的“真相”,我们可以称其为“推论真相”,与我们过去所讲的那种直白的真相来进行区别。在过去,我们把直接可以“眼见”的照片、视频,或直接可以统计的简单事实称作真相,例如在法庭上的那种“证物”。 但如果是一段证言,除非可以得到其他证据的证实,其效力则要低很多,例如同样的争议中,以色列也声称截获了哈马斯成员关于火箭弹袭击的对话,在对话中直接承认了袭击。但由于这段所谓的截获对话没有任何第三方来证实,很难被算作真相。 比证言效力更弱的是“推论”,例如法庭上的一个杀人事件,没有任何直接证据,只有现场地面的一个凹陷,有人说产生这个凹陷的重量和嫌疑人刚好一样,这在法庭上是个效力很一般的“旁证”,如果只有这一个证据则不可能定罪,且这种“推论”也需要专家证人才可以完成。 法庭是一个非常适合还原真相的场所,我们可以通过法庭的证据采信,来对“真相”的强度建立一个基本的标尺,即那些可以“眼见为实”的,一般才被我们称为“真相”。但很显然,不可能进入2023年眼见为实的东西变多了,那我们逐渐见到的言之凿凿的东西,就是“推论真相”了。为什么推论可以被当作真相呢?02.更多公理,更多推论 从数学和物理的角度,只有一条公理,才能够产生合理的“推论”。实际在媒体环境中也一样,如我上篇文章所述,当某个IP归属地被看作肯定会发出立场偏差的新闻,这就会变成一条“公理”,那么其他事件再发生时,顶着这个IP地址的言论可信度就会大打折扣,这就是他们的“推论”了。 当然数学和物理的公理依赖严格的证明,舆论场的公理则不同。它不依赖证明,而依赖共识,而共识如何塑造呢?在舆论环境中,很多时候可以依赖重复。 过去几年,大家有没有发现很多共识通过不断重复在舆论场逐渐凝结?比如对某些媒体普遍的不信任;比如举出一个看似的反例就可以得出“双标”的结论,而“双标”是一种揭露虚伪的“金标准”;甚至比如任何情绪表达都代表了发言者被“破防”,而“破防”则代表着他本身的心虚和观点错误;还比如我们上面提到的发错信息而自我暴露的“真相模式”,一旦未来真的发生了这样的事情,真相也就被他自己的愚蠢揭露了。 这样的“公理”可以无限列举下去,它们不是在2023年才被发明出来,而是随着不断的重复使用和出现,开始被原本“中立”的网民学习和习惯,成为了不仅在少数同温层可以使用的理据,而开始具有公共性。 使用这些“公理”的人并非对这些道理完全心悦诚服,但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互联网讨论都是一个尽可能花较少时间和功夫随意敷衍的行为,这种“少思考,快回应”的模式,其实更加剧了上述“真相模式”的重复,并加速了它们从互联网讨论中脱颖而出的速度。当其在越来越多的地方出现,这些说法将至少统治网络争论的语言现象。 而这不过是第一步,这些“推论”成为塑造真相的充分手段,带来的结果是整体环境对“真相”要求的大幅下降,直接证据、多方佐证、信息来源都不再重要和苛刻,推论甚至假设,似乎都足以完成论证和反驳。不知你最近半年是否发现,一些打着“事实”或“深度”的内容,在网上引发巨大关注,其中的论证过程以及对其他言论的反驳却稀薄到令人发指。 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仅仅依靠松散“推论”甚至“假设”就可以完成论证和反驳的环境,是公共舆论对“真相”要求的一再降低。 公共舆论的“要求”被什么决定?人的道德吗?逻辑和正确本身的标准吗?都不是,而是依靠“竞争”,学术论文的严谨和公信力,来源于“同行评议”的强度和声誉惩罚。可以把我们舆论环境想象为竞争逐渐清退的一片大地,轻率的言论先在各自的范围探头探脑,却逐渐发现没有任何危险了,就大着胆子向外走出来,进而发现确实不会遇到挑战,更多人学着他们的方式,从此这些“真相模式”就不断彼此模仿,自我强化,整体舆论的严谨程度,就一再地被降低了。这便让“后真相”的时代,反而成为了“真相易得”的时代。 03.隐藏事实的环境 中国是个在任何领域都竞争激烈的环境,互联网舆论更是如此,即便依靠“推论”和“假设”,想站出来提供“推论”和“假设”的人也数不胜数。在这些环境下,胜出的要么是最敢说,最敢大放厥词的,要么是最能煽动情绪的。还有一种,也是最能以理论和细节知识作出一幅可信样貌的人。 他们的论证同样漏洞百出,只不过这些标题和内容里包含大量术语,细节知识,以及英语论文。在一个缺乏质证和竞争的环境中,看似专业和术语堆砌的文章,不仅不是一件好事,反而会加速我们上面提到的公共舆论对“真相”要求下滑的趋势。 因为在一个非常宽松的假设中,片面引用精微的知识来填充一个假设,只会让假设变得更大胆,更轻易。这种假设大胆到一定地步,就会变成阴谋论,而阴谋论是最“煞有介事”的知识,里面充满了难以获知的精微细节、术语、论文、专家姓名。 另外,我们经常会接触一些尺度非常巨大的“道理”,用这个“道理”来进行论证,让人厌烦。当然不是说道理无用,但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总是“大局”,我们多讲些中间尺度的道理好不好?这也很难,因为道理越大,需要的事实就越少;而道理越是中间尺度,需要的事实就越多。 因此,在一个缺乏反驳和竞争的环境,且缺乏“中间尺度”的理论下,这些不受控的精微知识只会让他们的假设变得越发大胆,增加阴谋论出现的可能。 所有阴谋论基本都有一个假设,即真相是被蓄意隐藏而不被探知的。这带来的结果就是,这个世界上没有简单的“事实”,所以“眼见为实”的东西都是假的,而真实的东西,都得依靠侦探般的手段和方法获得。 曾几何时,全国网民一起,通过蛛丝马迹拼凑事实,希望越过掩盖发现真相。这种事件已经多次发生,可见信息透明度与阴谋论的土壤高度相关,越是在信息不流通,不透明的地方,越是容易豢养受众的这种“侦探”心态,形成没有简单事实,事实都需要特殊探究才能得到的经验。这个特殊探究可以是基于一个公理的推论,可以是一个复杂的“真相模式”,也可以依靠某种类似专家证言的方式得出。 当过去我们可以发现的“事实”都包裹着推理、理论,像是一个游戏一样,我们就会慢慢习惯“假设”与“简单事实”具有同样的效力。因为不管是我们过去的教育中,还是日常的媒介环境中,我们都缺乏复杂推论被简明事实轻易澄清的经验。我们经常被给予的简易事实,反而是不可靠和值得怀疑的。 我们缺乏一些好运气。通过上述分析,你可以发现,从环境,到媒体参与者,到媒介习惯积累,都共同朝一个方向努力,将整个互联网媒介环境推到一个位置上,不是“后真相”的位置,而是被推论理论包裹的“人造真相”大行其道的位置。 比起转而依赖立场和情绪的“后真相”时代,“人造真相”时代更加令人担忧,而今年,“人造真相”环境或许正在成为一种整体的氛围。 那么,我们的“个体生活”可以和环境充分切割而不受影响吗?很难,在不少人生抉择上,不管是职业、投资或人生模式的转变,很多人同样依靠互联网舆论作为重要参考,或者说被互联网舆论主导其关注点和方向。 尾声.一丁点的好运气 可能很多问题是没有解决方法的,就像也有很多疾病是没法治疗的,但这不会让诊断变得没有意义。 不过,托技术的福,事实获取这件事终于变得前所未有的简单,所有复杂几乎都被技术抹平了。我们可以问AI要“简明事实”,当你遭遇一个“人造事实”,对其有疑虑的时候,不妨用英文问问ChatGPT,确保其与搜索引擎协同的功能打开(ChatGPT现在更新信息库的速度也在增加),如果不是太细节的问题,都能得到一个相对合理的答案。 在过去我们谈到成为一个“事实核查员”时,这还是非常复杂而有负担的事情。现在则可以通过简单的人机交互,为你赢得在朋友间的声誉。 所以还是乐观一点吧。*本文原标题《2023年你感觉网络舆论有什么变化吗?》,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看理想平台立场,欢迎提供不同意见的讨论。配图:《真相捕捉第一季》,封面图:《社交网络》,编辑:Z,策划:看理想新媒体部。更多「李想主义」专栏文章▼“前台实名制”,又是为了我好?查看更多往期内容请在公众号后台回复「李想主义」转载:请在微信后台回复“转载”商业合作或投稿:[email protected]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