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24年考研人数超500万!转战海外读研将成主流?

24年考研人数超500万!转战海外读研将成主流?

公众号新闻

2024年国内考研报名已经截至,据统计今年报考人数已经突破500W人!从以往数据来看,从2020年开始这三年的报名人数分别为341W人、377W人和457W人,2023年增长到474W人。



考研竞争如此激烈,上岸难度越来越大。那么,我们能不能在考研准备阶段选择其他升学道路?

01
数百万考生面临落榜

从往年的数据可以看出,国内考研人数逐年增加,考生竞争压力也变得越来越大,学历的价值也越来越重要。今年报考人数更是突破到了500W人,如果只看国内高校,很容易有超过百万的考生落榜,又随着国内多所高校已经开始对研究生学制进行调整,延长学制,3年专硕也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相比国内,国外的研究生学制整体来说较短一些,且入学申请政策相较于国内考研来说也更加灵活,比如国内一年一考、一考定胜负,在国外会更加丰富一些,不会一局定“输赢”。不仅如此,国外还可以同时申请多所学校和多个专业,甚至还可以选择多国联申,只要选校、选专业的策略正确,一般都可以申请到比较满意的院校和专业。

所以,在这种大环境下,不少同学都将目光转向了海外读硕士...

02
是否有必要考研?

硕士教育,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还能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和研究能力。在国外更会接触到不同的国家文化和更多的教育资源,给留学生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尤其是多了在国外就业的选择。


而不论什么专业,硕士阶段每位学生都会接触和锻炼批判性思维、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这些素质不仅在学习中是重要的,在未来的职场上也很重要。


并且,从目前的就业形势来看,读研这条路是很有必要的,随着经济的发展,有很多行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科生在就业市场上已经不再具有绝对优势。而读研不仅有助于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专业能力,还能增加求职时的竞争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不过,读研不等于考研。考研只是一种方式,读研才是目的。

只要我们通过更方便、更轻松的方式取得硕士学位,甚至拿到名校硕士学位就行。因此,这几年面对国内考研人数增加,竞争越来越激烈,每年都有大量的学生前往英美澳加新等国家和港澳地区留学。由于学制短、学校认可度高,这些学生不管是以后回国就业,还是留在当地发展,都为自己走出了不同的发展路线。

03
不同地区读研情况介绍

想要申请硕士留学,但很多学生和家长都不了解具体的信息,比如费用、学制、申请时间、流程等等。下面,我们就从英、美、澳这三个大家主要选择的留学国家,来详细介绍留学申请的一些疑问。


美国


1. 申请时间:


美国高校的硕士申请一般会在入学前一年 9 月陆续开放,文科和理工科的申请截止日期一般集中在12月-1月,也有部分专业在2月份甚至3-4月份依然可以申请的。


越早申请优势也就越大,对于特别优秀的学生来说,还有机会获得奖学金。如果申请商科专业,时间横跨 12 月至第二年 4-5 月,在 1-2 月份截止最多。如果你想大四毕业后,在当年的9月份入学,那么在大三的寒假时,就需要申请并拿到offer。


2.学制长短


美国大学实行学分制,提前修完学分即可毕业,制度比较灵活。但美国硕士项目很多,根据教学方式侧重点不同可分为Thesis Based 和 Non-thesis Based两种。Thesis Based更加偏重科研项目研究,学生通常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独立的研究后提交论文或科研成果,大部分项目时常在 24个月左右;而后者更多的是授课式教学,学生按要求完成学科作业、考试、论文来获得学位,大部分项目的时长在 13-18个月。


英国


1.申请时间:


英国硕士的申请时间一般在每年的9月到次年的4月,越早申请越容易拿到offer 。因为英国很多院校都采取 Rolling Basis原则,即招满即止,所以同学们千万不要拖到快到截止日期了才打算申请,特别是对于一些热门专业来说。想申请英国院校的学生们,建议大家一定要提前准备。



2.英国学制:


英国大学的硕士一般分为授课式硕士和研究式硕士两种:


  • 授课式硕士学制通常为1年,学习期间有2-4周的圣诞假期和2-4周的复活节假期。


  • 研究式硕士学制为1-2年,这类硕士项目主要是为了以后申请博士做科研准备的,大家在申请时候需要提供研究计划,整个申请流程类似于博士申请,难度较大。


虽然分为授课型和研究性两种类型,但不等于读完授课型硕士之后不能申请博士。只要你有研究成果,未来也可以申请博士。我们就有很多同学申请了授课型硕士,然后再申请的博士。比如下面的这位同学,目前在布里斯托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并且我们为她还申请到了全额奖学金。

澳洲


1.申请时间:


澳洲的硕士分为2月和7月两个入学时间,也有部分院校有多个申请期。所以,可以根据大家的时间来规划和申请。


2.学制长短:


澳洲院校硕士分为授课型、研究型以及扩展型硕士:


👉授课型硕士:学制1-2年,以专业课学习为主,入学通常要求具备学士学位及以上证书和文凭。


👉研究型硕士:学制1-2年,以学生自主课题项目研究为主,授课占比较小。适合之后想要从事学术研究的学生。


👉扩展型硕士:学制一般在3-4年,这类硕士通常注重于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一般是为法律、医学、工程、社会工作或其他专业领域的人才准备。


04
考研阶段申请国外大学来得及吗?


以英国为例,英国院校通常在大四上学期的9-12月份开始投递申请,申请越早,申请材料越丰富,院校的录取率越高。


明年秋季入学还在申请期中,英国院校的申请通道是分轮次开放,滚动录取。如果不想GAP一年,正好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抓紧准备留学申请。


当然,考研出分后,如果对于国内的考研结果不满意,仍然可以在考研考试结束后或者最晚考研出成绩后,还可以赶上最后一波国外研究生的申请。但是此时要注意,很多学生会因为没有雅思成绩而错失当年的申请,并且由于国外大学这几年申请非常火爆,不少专业都会提前满额截止申请。所以无论是考研留学双保险,还是考研后再申请,都需要提前规划,提前打算。


考研和留学如何同步进行?


留学和考研可以同时进行,两者并不冲突。学生只需要认真考研,我们会帮助学生完成申请材料制作,申请流程及后续各个环节。到时候学生只需要根据拿到的offer和国内院校考研情况综合对比,再做出确定。


 会不会耽误考研备考?


不会。国外院校普遍采取申请制,无需长期备考,只要准备好申请材料递交即可。现在开始准备材料,准备完毕后就可以递交,递交后等待4~6个星期,很有可能赶在在考研前就拿到offer。

更多精彩:

相关阅读:

香港研究生留学适合我么?看这一篇就够了

美研申请中,GPA有多重要?TOP30的GPA“及格线”是...

想申请2024美国研究生,先考托福还是GRE?



内容综合自网络。本文版权归属作者和原载媒体所有。



喜欢本文?欢迎点赞/转发/关注/加入留美申研求职交流社群: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加州理工学院就业力排名最强,2024考研人数九年来首降|一周教育盘点2023美国门户开放报告发布!赴美读研人数飙升,这些学校更受留学生喜欢...非主流之欧美分流??原来他们也有自己的火星文?!科普 | BCD工艺凭什么成为主流?2024考研报名今开始!考研和留学,如何同时准备?附985考研&留学同时上岸经验分享重磅!《2023美国门户开放报告》发布!美国留学生人数再次突破百万!中国仍然是第一大生源国,赴美读研人数飙升!2023美国门户报告发布:赴美读研人数飙升,NYU最受国际生青睐!朱批《毛批三国》第九回 除暴凶吕布助司徒 犯长安李傕听贾诩塞尔维亚精确制导弹药集合,统一滑翔化,GNSS制导成主流2023美国门户开放报告发布:国际生人数持续增长,STEM专业人数超一半!USB-C 接口成主流,苹果其它产品更新USB-C 接口时间曝光《堡垒之夜》第二春来了?乐高联动模式在线人数超250万年末电影犯罪扎堆,黑深残成主流如果美国汽车工人大罢工赢了,“四天工作制”将成美国主流?巴以冲突升级,双方死亡人数超500!中国外交部回应→中产父母“鸡娃”天花板:把自己“鸡”到海外读博2024年考研人数或破500万?《研究生留学白皮书》显示:转战海外已成主流选择...7年来首次下滑!去年320位基金经理离任,"公奔公"成主流热搜放过考研人吧考研人数九年首跌,“卷学历”没有考公香了?2024,寻找“拐点”|智华科技:国产化/高性价比智驾方案将成主流《骄阳伴我》 你来人间一趟。应该看看太阳。生活流电视剧,最狗血的部分就是爸妈吵架。下降36万人!近十年考研报名人数首降,意味着什么?《湖天一览楼》1部5章(7.1)入党(上)重磅!2023美国门户开放报告发布!赴美读研人数飙升,NYU最受国际生青睐!重磅!2023美国门户开放报告发布!赴美读研人数飙升!2023美国门户报告发布!赴美读研人数飙升,STEM专业火爆最新!2024年考研人数即将超500万!转战海外读研成主流学生选择!鏖战三年,国产折叠屏终成主流2023-24申请季美国大学标化考试政策汇总!Test-Optional成为主流?2024国内考研人数438万!建议考研留学双线并行9点1氪:2024年考研报名人数438万,9年来首次下滑;吴秀波及其公司被强执4.66亿;外交部:中方将对六国试行免签政策红色日记 参军美梦 6.29-3023-24财年维州首轮州担邀请,大量境外获邀!移民三宝高达90分,工程成主流?《带节奏的英语课堂》第五课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