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明白了,对语文最有帮助的能力,其实就该这样培养...
你们好,我是biu妈~
今天想跟大家聊聊一个听起来有一点“玄”的能力,如果培养好了,孩子的语文成绩会“有如神助”地提高——
这就是语感。
咱们当家长的,都是从学生时代过来的,那时候班里总会有那几个“语感”特别好的同学。
似乎从未见TA把心思放在语文学科上,经常在忙着钻研数学、综合、英语,但是真正考试的时候,TA们的语文却能轻松拿到高分……或者老师教一个新的“阅读理解套路”,TA们也能秒懂,马上用起来,比谁都明白……
大家脑子里是不是已经回忆起当年那个同学了?
我再说一点大家看准不准,要是问TA为啥学得好,TA也说不清楚,就含糊的说一句,应该是课外书看得多吧。
但是,那个年代,平时注重阅读的学生相对少,而现在情况就大不相同了。
大多数的家长都很注重阅读,所有的老师、教育专家、公号都在倡导广泛阅读,大多数家长买书都绝不手软,谁家里的书不多呢?
既然大家都重视阅读,可是孩子的“语感”,为啥还是有差距呢?
那今天就来和大家掰清楚,什么是语感?究竟怎么做才能更好培养孩子语感?
语感到底是什么?
有人觉得语感是天赋,天生对文字敏感。
恕我直言,咱们大多数普通人谈不上什么“天赋”,不理解的事都推给“天赋”、“感觉”来解释,未免有点不负责。
语感其实是一种能力,是“比较直接、迅速地处理语言文字的能力”。
语感好的人,看到文章,就抓住文字传递的情感、思想、逻辑,甚至能领会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言外之意。这个过程本质上是大脑在飞速思考处理信息,速度之快,本人都意识不到自己思考的过程,于是才模糊的称之为“感觉”。
身边类似的“感觉”还挺多的。
咱们家长大多都会开车吧,刚学开车的人,往往手忙脚乱,踩离合、挂挡、看路,总觉得注意力不够用,哪里都要看,紧张的不行……
开久了车的“老司机”,就很顺手了,如何操作车辆已经成为了肌肉记忆,还能准确的去预估周围车的速度,要不然怎么超车、变道呢?这个过程中,人们也意识不到自己大脑此刻其实也在飞速计算和思考。
可是,大概没有人把会开车当做天赋吧?无他,唯手熟尔。
语感也是一样,它是一种非常考验“经验”的能力,是需要长时间练习而得来的。
这种“练习”,正是日复一日的坚持阅读。
每个阶段培养语感的
侧重点不同
但必须要注意的是,并不是随便怎么阅读,都能提升语感,孩子在不同阶段有不同侧重点,找准了,才能事半功倍!
低年级的阅读,其实重点在“读”字,就是要朗读、读出声、大声读。
虽然说起来简单,但“朗读”其实是非常经典、成熟的一种阅读方法。
早在宋代的时候,著名学者朱熹就强调学文章时要大声的朗读,他主张:
“凡读书,需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牵强暗记。”。而且要“逐句玩味”、“反复精详”、“诵之宜舒缓不迫,字字分明。”
对于在语言学习起步阶段的孩子,朗读的帮助尤其大。
一是朗读时,孩子对语言的感知会更深刻。
从看到、听到内容,到读出声,其实是一个输入再输出的过程,口脑协同作用下,孩子注意力会更集中,语言也会在大脑中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同时读出声以后,孩子能听到自己的声音。这个阶段的孩子,听力学习能力仍然是非常强势的,所以听又能刺激到我们的大脑,加深对语言的感知。
听读一体,对语言的感受是被双倍加深了。
二是朗读能帮助孩子理解语言的内涵。
其实我们在学一门语言的时候,文字的字面意思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还有语言的节奏、情感,以及语言背后包含的生活体验,这些都是朗读可以让孩子感知到的。
之前读到小学语文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的书《儿童的语文》时,看到过一个非常生动的例子。
于老师十分重视朗读,每堂课都从绘声绘色的朗读开始。
讲《小稻秧脱险记》时,课文里有这么一段话:
稻田里的毛毛雨下个不停。杂草有气无力地说:“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啦。
于老师读到杂草的话,会放低声调,故意读得上气不接下气。
这段话中的“毛毛雨”,指的是喷雾器喷的化学除草剂。范读后有小朋友仍然读得气力十足,于老师就开玩笑说:
“要么你的抗毒能力强,要么我的除草剂是假冒产品,我得给你喷洒点儿。”
说完,“哧哧”朝孩子身上“喷洒”起来,小朋友大笑,笑过后,再读杂草说的话,大家就找到感觉了,放低声调、读得上气不接下气,给人奄奄一息、快完蛋的感觉。
你看,这个过程中,孩子很自然就理解了“有气无力”的含义。
于老师总结说:“这就是朗读对语感的提升。”
所以我们看到低年级语文课本的课后题中,往往第一条就是要朗读课文,还往往会要求边读边体验、感受文章的内容,就是在锻炼孩子的语感。
▲ 二年级课本
朗读固然是很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式,但是到了高年级,想要强化语感的话却也不能只朗读,引入默读。
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高年级孩子如果想要更进一步强化语感,就需要更大的阅读量,而扩大阅读量,必然就要加快阅读速度。
相比朗读,默读的速度就快了很多。而且默读不出声,不会影响其他人,能保持环境安静,孩子读书的场合、环境限制也就少了很多,更便于利用碎片时间去读。
而默读时候,重点是要练习快速抓取信息的能力,比如“一眼能看到多少内容”这种练习,就可以在默读的时候有意识的练起来。
▲ 五年级课本
还记得语感的定义吗——“比较直接、迅速地处理语言文字的能力”。
我们边默读边练习抓取主要信息的时候,其实也是有意识的在练习。
有“意识”的练习多了,才能渐渐变成“无意识”的反应,也就是形成了真正的“语感”。
选什么内容来读
很有讲究
除了注重阅读的方式方法,想要培养语感,也要对孩子阅读的内容有所选择。
当然,选择不代表孩子读的范围就窄了,恰恰相反,孩子自由阅读更有可能范围局限,而家长应该主动为孩子选择尽可能广泛的阅读。
尽量广泛的意思是:
• 现代文要读,古文也要读,双线并行;
• 文学作品要读,科学科普也要读,人文社科也要读;
• 记叙故事要读,描写场景的要读,表达观点的文也要读;
而且在一段时间内,最好“面面俱到”,保证均衡、广泛的阅读输入,不要“偏科”。
这样我们对语言的“感觉”才是全面的。总不至于说我对故事有语感,对科普就没有“语感”了,对现代文有语感,对文言文就没有“语感”,这都不是真正的培养语感。
在“广泛”这个大前提下,选适合读的内容还要注意三点:
因为语感的培养是个积少成多,聚沙成塔的过程,无论是朗读还是默读,如果不能持续坚持,那么就很难形成语感。
就好比我们打算开始运动,一开始下定决心要每天跑五公里的人,往往第二天就累得不想继续了;而一天只做一个仰卧起坐了,是不是就看起来容易坚持很多,假如做了5个仰卧起坐,那就是欢欣鼓舞~!
孩子读书也是一样的道理。读短篇内容占用的时间少,压力小,在学业紧张的、作业繁多的时候,也很容易挤出时间来读。
举个例子,我家biu明年上小学,想要给她读一些文言文,显然就不适合选《尚书》选篇之类的内容,她理解不了,就很难坚持。
那不如读一些和小朋友日常相关的文言小品。我娃喜欢《文言日诵》的写小动物小短篇,几乎没啥障碍,朗读几遍后就能理解了。
很多孩子喜欢的一些“口水书”中有很多不规范的表达,因为互联网的普及,也会接触大量的网络语言或是明星腔,对其规范语言很不利,更别说形成正确的“语感”了。
所以要尽量避免接触不规范表达,多读经典作品,这样才能让孩子对规范、优美的表达有感知能力。
其实这三点道理说出来,大家应该都“秒懂”,可是给选书的时候还是容易“挑花了眼”,毕竟市面上的书太多了。
biu妈帮大家梳理出来了非常适合培养语感,每日阅读的好书,古文、现代文都有,你可以根据自己孩子具体情况来参考。
《新母语》
古文、现代文都囊括
朗读、默读都兼顾
适读阶段:1-6年级小学生
这套真是我身边妈妈们0差评的一套书,几乎清一水的评价说:孩子喜欢读,每天都愿意读。坚持起来没压力,很适合细水长流的阅读。
这《新母语》是按学期编排,每个年级两本,每本收录了适合孩子当前阶段的经典短文。
它对孩子语感培养的帮助应该是非常大的。
因为每本“新母语”都设有“名家”单元,收录的名家张秋生、金波、孙幼军、汤素兰等人,本身就是入选小学语文课本篇目最多的作家,本身就很适合语言学习。
阅读这些作品,能帮助孩子更多的接触规范、优美、经典的文字内容,自然也能建立正确的语感。
此外我最喜欢的是《新母语》的选篇,主题式的内容编排,一本就可以读到很多丰富的内容,古文、现代文、文学、科普、人文……
▲《新母语》目录
而且由于是分年级、分学期编排的,适龄这一点做的也很好。
低年级入选文章篇幅都比较简短好读,我时常带着biu一起朗读一年级的文章,压力不大。
《新母语》中低年级的部分也会有一些声律启蒙、民国教材相关的内容,都很适合小朋友读。
中高年级的内容非常广泛,除了平时大家比较容易想到的文学、科普等内容,还增设了科幻、哲学、艺术、演说、规约主题(比如《儿童权利公约》)等等.....
▲ 邱吉尔在二战期间的一次讲演
也有选入很多有时代意义的文章,比如梅子涵先生所创作的《快递》,就是一个很具有当下时代意义的话题。
biu妈小结:
如果觉得孩子平时时间紧迫,孩子读文言文和现代文都“一套搞定”,按学期买《新母语》是个不错的打底选择,选篇短而精,内容广泛而有品位,对培养语感很有帮助。
《文言日诵》
古文入门、朗读首选
适读阶段:5岁-小学4年级
这套书我之前专门写过文章夸它,因为在《文言日诵》之前,完全没想到一本关于文言文的书,能让孩子接受度这么高,非常让我惊喜。
实际现实中,市面上关于文言文的书,要么是偏教辅性质的,从设计和内容上都比较沉闷枯燥,孩子不感兴趣,读起来也会有很大的压力和负担;要么披着“有趣”的外壳,实际还是在学词语和语法……还是很枯燥。
而《文言日诵》整个的编排就是侧重在培养“语感”——多读、多看适合孩子的绘本,培养孩子对这门语言的兴趣和亲近感,只不过这本“绘本”变成了文言文写的。
《文言日诵》这套书一共分为了四册,分别是《故事》《博物》《修身》《名篇》。
每册之中选篇从50字以内,到100字,再到150字,字数逐渐增加,缓慢升级,建立孩子诵读信心;
通过这些精挑细选出来的内容,孩子会感受到,文言文也是一门鲜活的语言,也是我们的母语。原来可以用文言文来描述一切有趣、有意义的事情,这无疑增强了孩子对文言文的亲近感和学习兴趣。
biu特别喜欢《文言日诵》中和生活贴近的小故事,语言都偏简单,篇幅很短,而且都有注音,小朋友不会受挫,就很容易坚持读下去。
配图也是非常美丽,能帮助孩子理解文字内容。
比如这一页“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再配上这幅栩栩如生的白鹤亮翅图,鹤的形象是不是跃然纸上了?
biu妈小结:
如果害怕孩子或者家长对文言文有畏难心理,备上这样一套《文言日诵》来朗读、诵读是很好的选择。优秀的编排和唯美的内页,对于培养孩子对文言文的亲近感和语感,都十分有帮助。
《中华古诗文诵读》
选篇经典名家制作
音频范读是大亮点
适读阶段:小学3年级以上
推荐这套被称为“海淀四大神器”之语文神器的《中华古诗文诵读》,其实我心里还是有一点纠结的。
在我看来,它的优缺点其实都非常明显。
优点是选篇和编排都太优秀了,在我看来是古文阅读跳不过的一套书。
这套书是由北京大学中文系程郁缀教授选编;译注、导读、译文由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大学出版社的专家完成。选篇几乎涵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所有重要经典篇目。
让我好感度比较高的是,这套每一分册的编排很合理。
它并不是像很多书一样,诸子百家单独在一册,唐诗宋词另外单独编一册,这样虽然看起来“分类清晰”,其实不方便读。
下面的目录大家可以看到,从诸子百家到诗经楚辞汉赋乐府骈文,再到唐诗宋词元曲传奇明清散文诗歌,每一册里,每个类别的经典篇目各选一些,这样读一本,就可以保证当前一段时间阅读输入是均衡的。
那这套书缺点呢,就是看起来比较枯燥,内页朴实无华,确实不太适合中低年级的孩子。
但是我还是现在收了它,因为这套书请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著名主持人姚科、黎春,为孩子们示范、朗读书中所有选篇。
这可不是随便什么书都能配套的好资源!
其实语言,不仅仅是文字,还有听说。听规范、标准、有感情的朗读,也是非常有助于培养语感,特别是古文咱们平时生活中用得少,“听”正确的发音和韵律就显得更加重要。
作为一个南方妈妈,我多喜欢这样字正腔圆、抑扬顿挫、饱含感情的的播音腔啊!
虽然书本身看起来枯燥,但是里面的文章其实都是比较经典的短篇,听起来并不费力,有了音频以后给娃磨耳朵也很好啊。
▲ 李白的诗大多都不难,朗朗上口,
听专业播音员读更是享受。
biu妈小结:
说它是培养古诗文语感的“红宝书”真不为过!选篇非常经典,内容扎实,编排科学。如果只用一本书来培养孩子古文的语感,那毫无疑问就是它最合适。
不过太小的孩子估计觉得枯燥,可以先从配套的音频开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播音员的范读,加分加分!
EASTWEST
以上三套算是我心中的“语感培养”阅读范本,在我心中是必买的,今天也给大家带了链接,免得被说种草后不带链接,不负责啊。
👇购书请扫二维码👇
这三本书,只要你带着孩子扎扎实实的读下来,相信对怎么培养语感,也能感受颇多。
但是今天和大家聊了这么多,其实最想说的还是那一句,语言是个细水长流,循序渐进的过程,语感的培养是个量变才能引发质变的过程。
所以,以培养语感为目的阅读,真的需要更注重过程,注重每一天的坚持。也许当你和孩子都把坚持当成了习惯,当成了乐趣,忘记了目的,语感就自然而然的“到来”了。
而我能为大家做的,也就是帮大家做好功课,选选好书。
戳“阅读原文”可进店购买~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