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科研文化?听听王志珍王晓东怎么说

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科研文化?听听王志珍王晓东怎么说

科学


  导  读  




10月30日上午,“新基石研究员项目”资助名单揭晓。来自数学与物质科学、生物与医学科学领域的46位科学家,成为第二期新基石研究员。

《知识分子》邀请到中国科学院院士、新基石研究员项目监督委员会主席王志珍、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王晓东,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新基石一期研究员曹俊,清华大学药学院、新基石二期研究员丁胜,进行了深入交流,座谈由清华大学天文系主任、《知识分子》总编辑毛淑德主持。一起谈谈新基石这个备受科学界关注的项目,以及顶尖科技人才的选拔和奖励。

入选新基石研究员项目的科学家经历了怎样的准备和评选过程?新一期的新基石选拔有哪些变化?如何为女性科研人员创造平等的发展机会?新基石会不会变成“杰青plus”?挖掘科学研究的“潜力股”有哪些可能的方法论?如何建设一套有共识的评审文化?社会力量在科学研究的涌现还有哪些障碍?这次座谈,各位科学家对这些问题都有全面的讨论和独到的见解,实录如下。

●                   ●                    

第一次听说“不要应用”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里边的人想留住,外边的人想进去,那这样的话就是里边的人有压力,外边的人有盼头。——王晓东

怎么去培养、识别那些有潜力的年轻人,的确需要靠资深的科学家群体,首先不能有私心,一定要是公心,为国家、为科学发展。——王志珍

我们做基础研究的经常被人问问题,你做的研究有什么用?过了这么多年永远是有人问的,这个是我们心头一个刺。——曹俊




毛淑德:新基石已经评选了两年,去年选出了58位,今年选出了46位研究员。我想首先问一下王志珍老师和晓东老师,为什么今年新基石项目人数减少了?是缺乏选手了吗?

王志珍:我觉得也不是缺乏选手,初筛初选的时候人还是非常多的。我想最重要的还是要坚守宁缺毋滥的原则。

王晓东:我总体感觉水平没有明显的不同。我想46,58应该也算是误差之内。

毛淑德:新基石研究员这个项目,现在调整为每两年开放一次,第三期要到2025年才开始申请,请问为什么做出这样的调整?有什么考虑?

清华大学天文系主任、《知识分子》总编辑 毛淑德

王志珍:可能还是觉得前一段时间,已经选了一批此前积累的非常优秀的人才,从科学的发展规律和人才培养的规律来讲,两年一次对中国当前的情况比较合适。

王晓东:我的看法是一年或是两年不是重点。关键需要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但又不能说是不定期的。因为这件事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里边的人想留住,外边的人想进去。那这样的话就是里边的人有压力,外边的人有盼头。所以有一个时间点的话,外边的没进去的人都有盼头。

毛淑德:问一下曹老师和丁老师,两位入选的科学家,你们准备这个申请材料用了多长时间?是不是比其他申请要简单?

曹俊:相对来说还是简单一点,我总共花了一天时间吧。花的时间最多的应该还是去推介海外评审的。因为这个以前没做过,其他的材料都有,所以我觉得相对来说比较简单,程序也比较简单。

丁胜:由于项目要求,申请的内容和我们通常申请基金的有些差异,所以我还是花了一些时间去思考怎么去描述比较宏大的,有长远价值,可以长期深入做下去的课题。从内容到结构上花了些时间去思考,但真正落到笔上,其实比较快,用了几天的时间就把它写出来了。总体而言我觉得是一个比较好的体验,因为有思考,最后落实成一个自己还算满意的作品。

毛淑德:那你答辩的时候,你觉得跟其他答辩有区别吗?是比较温和的还是比较尖锐的?

丁胜:答辩这个体验我觉得也还算不错,首先评审我们的这些专家,都是专业内资深的专家。总体而言我觉得有专家会问非常专业,具体的问题,也有专家问的是更为哲学性的问题,怎么思考一些更大的领域性的问题,我觉得这些都是非常好的提问。

曹俊:评委问的问题非常好,主要还是专业的问题,科学的问题。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点是关于基础研究的,我们做基础研究的经常被人问,你做的研究“有什么用”?过了这么多年永远是有人问的。这是我们心头一个刺,所以我经常想“有什么用”,我研究中微子,我在我的答辩中就说,如果这个做好了,可以发展成中微子全世界第一个应用。然后下面老师说,这个不合适,我们是支持基础研究的,不需要讲应用,所以我觉得这个印象非常深刻,这是我第一次听到说“不要应用”。

丁胜:我补充一个,我个人感觉目前的我们这两届新基石的入选者的平均年龄还是偏高,今年好像是47岁。以休斯为例,平均年龄可能是要远远低于47。47岁虽然可以说是新的中年或者是中青年的标准,但还是可以考虑进一步年轻化。

毛淑德:我们可以在这方面稍微再讨论一下,今年的平均年龄已经比去年降低了一岁。想要继续年轻化,我们还有什么思路吗?尤其像晓东老师你这边有什么经验,应该做出什么样的策略让更多的年轻科学家能够成长起来?

王晓东:我们办北生所的经验就是一视同仁。像我们北生所最年轻的是1994年生人,但哪怕跟我们这些资深的比,对他们的支持和评估标准都是一样的。我们不看文章,就看你下一个科学突破,到底在什么水平,是不是新颖。这样一来其实年轻人反而有优势了。

年轻人之所以处于劣势,主要的原因就是王选老师以前说过的,在有精力有能力的时候,因为没有名气所以很多资源找不到你,是你到处找资源。等你功成名就了,其实你的精力和能力都到了一定的平台期了,反而资源都找你,你最后就成了资源冗余。虽然也可以做很多科研,发很多文章,有很大的团队,但是创新性肯定是没有的。

我自己的感受和国内很多青年科学家,包括国外很多青年科学家类似,他们在不停地在找钱,找项目,他们主意很多,他们不会不知道该干什么。但像科学家到了我这岁数,你给我很多钱,我其实也不知道要干啥,我没有那么多课题,我的精力和能力和我30岁的时候相比,已经下降了。我非常诚实地承认这样一个情况:如果数paper,管大团队,我可能比年轻人做得好。所以还是一个评判标准,我们对科学家的科学内涵的评判和预期是什么。

王志珍:晓东刚才讲的那一段话特别好,新基石也在努力这样做。因为它的遴选标准里头有一条,在相同的条件下年轻的人优先,女性优先,但一定是相同的条件下。

第二就是说咱们怎么去培养、去识别那些有潜力的年轻人,的确需要靠资深的科学家群体。首先不能有私心,一定要有公心,为了国家,为科学发展,不要光局限于咱们中国,要有为全人类做贡献的胸怀。

另外对科学的鉴赏力有高有低,有不同的品位,所以我觉得更要加强国际交流,圈在家里头是不行的,会让我们品位越来越低,眼光越来越低,内卷越来越多。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国际交流,把门开大,习主席不是说我们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吗,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

不要只问女科学家如何平衡家庭和事业




以后“你如何平衡家庭跟你的事业”这样的问题不要光问女孩子了,要多问男孩子,多问男科技工作者。——王志珍

我们所女性研究生的数量并不少,大概占到40%。到副研究员是25%,但是到了正研究员就只有10%了,到了更高一级实验室主任这个级别,我们全所30多个,大概现在只有一个女性。这样的话其实很明显看得出来,越到上面越少。——曹俊


毛淑德:我看了一下这两年入选的科学家,一共有104位,只有11位是女性,你们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怎么提高女性的比例,就像我们今天参加这个沙龙的,只有王老师一位是女性,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王志珍:科技工作者的性别问题是大家一直关心的问题。女科技工作者在整个科技工作者当中的比例,科学院有调查过的,大概是40%左右,获得新基石的比例大概只有11%,的确是少了一点。我个人认为还是跟我们的历史文化有关系,尽管我们新中国70多年来一直执行男女平等的国策,但是长期的封建意识导致现在还是有很多歧视,所以这还需要我们去努力。这些年来科技界做了很多努力,像基金委的杰青项目,对女性科技工作者的年龄限制已经往后推了三年了。这些已经有很好的改善了,但以后还要做更大的努力。


中国科学院院士、“新基石研究员项目”监督委员会主席 王志珍


王志珍:我今天上午在清华大学第37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决赛的闭幕式上,讲到了这个问题。他们今年获奖的女学生的比例也恰恰是11%,12%左右。我当时就强烈呼吁,以后“你如何平衡家庭跟你的事业”这样的问题不要光问女孩子了,要多问男孩子,多问男科技工作者,后来赢得了全场的热烈鼓掌。


王晓东:这个问题王志珍老师讲得特别好,有很多的思考在里边。刚才提到这个事情的原因在男性,我既同意,又不同意。


我说我同意的原因是,俩人决定成立家庭,那么家务事肯定是需要男生一起分担的。传统的思想是男主外女主内,这种思维肯定是和现代社会,尤其是和选择科学生涯的人是不匹配的。大家要以平等为基础进行分工。

但是另外一方面我想,已经进入了21世纪20年代了。我想这种平等的思想,尤其是在年轻一代已经是深入人心的。


所以我认为更大的原因可能在社会,我想再扩展一下,可以反思一下整个社会对每一个人,是不是有这种条条框框的定义,你可以干这个,你不可以干这个,你应该干这个,你不应该干那个;而不是每个人擅长干什么,就支持他干什么。


王志珍:我非常同意晓东,我刚才只说了一半。另外一半你说了,我再补充几句,就是我们现在特别要鼓励女孩子一定要自信、自尊、自强、自立。


毛淑德:我有两个女儿,所以对这个问题比较关心,我想问问其他两位老师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


曹俊:我个人觉得刚才两位老师说得特别好。我在国外参加评审,曾经讨论过东亚女性在科学家里面比例是偏少的。当时我统计过一次我们研究所,我们是做物理的,在我们这儿女性研究生的数量并不少,大概就像您说的40%,到副研究员是25%,25%这个比例已经不少了,因为像美国跟欧洲他们定的STEM的目标大概就是25%左右。但是到了正研究员就只有10%了,到了更高一级就像我们实验室主任这个级别,全所30多个,大概现在只有一个女性,所领导里一个都没有,这样的话其实就很明显地看得出来,越到上面越少。


新基石选了11个我觉得很了不起,比我们所的比例还高,可能生物贡献了很多。我觉得很大程度上是,我们要从社会印象上去改变这种认识,特别鼓励每个女性去拼搏。因为大家知道要想做好科研,还是要有一定奋斗精神,要有一定高的目标,应该鼓励女性定一个高的目标。但是同时我觉得像你说的,男性要宽容一点,各个管理机构,还是应该要留出一点比例,鼓励女性。


毛淑德:我想如果有更多女性获奖者,对年轻的女性也是一种鼓舞,因为我有时候担心,我们男性科学家,其实对女性科学家的有些需求,从来都没去想过,比如说我们要搬进一个新楼,里面有一些女教师就提出哺乳室。像我们男性从来不会去想这种问题,其实对她们的生活是有影响的。我希望以后能够更多的男性对女性科学家的成长,给予更多的关注。


关键是有没有好的土壤




新基石)有突破性这个要求,像这样的项目,永远是锦上添花,不是一个扶贫救济的项目。锦上添花要求是高的,要求突破个人、突破领域、甚至突破人类的认知,这三个突破在这,如果说给你额外的支持,其实也是对你额外的鞭策。——王晓东

很多科学家,做出这样的科学发现,是需要土壤的。培育参天大树我想还是有几个共通的地方是可以做到的:一方面土壤是不是肥沃;二是是不是自由的土壤,如果不是,只让一种树可以长,那肯定机会就少很多;三是森林要能长出来,树要能长得高长得旺,就不可以有树在长得不高的时候就开枝散叶,把别的树全挡住了。——王晓东



毛淑德:像曹老师丁老师都已经获得过很多的支持,新基石当然是给他们的额外的支持,这是锦上添花还是雪中送炭?

王晓东:新基石这个项目和我以前在美国的休斯研究员(HHMI)项目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休斯的研究员从其他的渠道得到的支持也是很多的,但是它的要求和其他渠道的资助是不一样的,它要求的是刚才王老师说的突破性。突破谁?突破自我,突破领域。这个钱你就不可以用来按部就班地做你以前做的事,做以前做的事那就很难说是突破。


所以有这个突破性的要求在,像这样的项目,永远是锦上添花。不是一个扶贫救济的项目。锦上添花的要求是高的,要求突破个人、突破领域、甚至突破人类的认知,这三个突破在这,如果说给你额外的支持,其实也是对你额外的鞭策。


王志珍:我同意,我觉得很好。

丁胜:我可以稍微补充一点。获得资助的这些老师,确实都是非常优秀的,肯定也是有相当多的研究资金。但是我个人观察下来,这些年,我们国家做基础研究的科研工作者,总体的经费还是有限的,要花大量的时间去申请不同的项目。能有这么一个比较稳定、大额的支持,对相当多的科研工作者们还是一个很重要的支持。也许人数也不是那么多,也不能从本质上来解决推动基础科研的大目标,但是会有引领性,号召性,未来也许能推动一系列的变化。

清华大学药学院首任院长、“新基石研究员项目”第二期研究员 丁胜

毛淑德:很多的这种基金的支持都希望挖到一些潜力股,或者找到像张益唐这样的遗珠,我不知道在座的各位科学家,有没有什么看法?怎么挖这些潜力股和遗珠?

丁胜:我个人觉得其实很难。因为刚才您提到的像张益唐老师,还有很多的不同领域的重大突破,是可遇不可求的,它需要相当大的基数去积累,通过时间、通过人数去积累。新基石也好,还是其他的机制也好,如果他期待把所有重大突破的人都能够提前挖掘,我个人觉得是很有挑战的。

王晓东:我也想补充两句,像这样的科学家和科学发现,确实像丁胜讲的可遇不可求。不过我们是不是还可以做一些事情?

很多科学家,做出重大的科学发现,是需要土壤的。培育参天大树我想还是有几个共通的地方是可以做到的:一方面是土壤是不是肥沃;第二是不是自由的土壤,如果不是,只让一种树可以长,那肯定机会就少很多;三是森林要能长出来,树要能长得高长得旺,就不可以有树在长得不高的时候就开枝散叶,把别的树全挡住了。

尤其是在中国,因为咱们有官本位思想,学而优则仕这种思想,所以他有时候会利用一些非科学的手段,一个树还没长多高,一下子开枝散叶,下边全是他的子子孙孙,那其他的树即使能长高也长不高了。

所以要把土壤做得肥沃、阳光雨露都能洒进来,这个是我们可以做到的。只有这个做到了,才有可能有真正的参天大树长起来。

曹俊:我觉得具体一点的话,假如一个人没有单位的推荐,靠专家的推荐能不能当上新基石研究员,如果这个机制能解决的话,其实就已经解决很多问题了。

王晓东:今年不就可以有自我推荐吗?自我推荐的人也很多。

王志珍:很多。

王晓东:很多还选上了。

王志珍:对。

新基石会变成杰青plus版吗?


毛淑德:刚才提到杰青,我想问一下晓东老师,现在有些担心,这个新基石研究员以后会不会变成一种新帽子?成了杰青的plus版?


王晓东:我认为不会,为什么呢?因为这是一个职业支持的项目,而不是像杰青是一个荣誉。杰青这个帽子戴上是不会去掉的,新基石研究员如果做的不好,五年以后这个帽子会被去掉,戴到别人头上。


我认为这是这个项目的一个精髓。就像我刚才讲,里边的人帽子戴上了,这个帽子很重,他有压力。外边的人看的是帽子金碧辉煌,他想戴一戴,所以这就是内外的动力,和杰青不一样。


王志珍:新基石只要你做两次学术报告,而且你可以自己选什么时候做合适。杰青是规定的,到了时候必须要汇报的,要总结,这个还是不太一样。


另外新基石评审的时候也是更多考虑的是你的三性,创新性、重要性跟突破性。所以入选的研究员在做工作的时候,也主要是遵循这三性的原则去做,是会有压力,但做这个的时候一定也是非常开心的,我要去探索,去从来没有人到过的地方。所以我相信,他在走那条路的过程当中,自己的热情很高,而不是在想什么时候要检查我了,什么时候说我走得好还是走得不好,等等。而是想我怎么去探索未知,心情是不一样的,我不知道曹俊和丁胜两位是不是认同。


曹俊:刚才王老师说杰青是个帽子,我觉得杰青变成帽子可能是社会造成的,它最初的目标不一定是个帽子。我们也拦不住别人以后把新基石也变成一个帽子。假如各个大学或者机构给新基石开了一个价码,它就变成帽子了对吧,我们怎么防止这种情况呢?


王晓东:五年以后可能就没新基石这个帽子。


曹俊:以后就不许再用新基石这个帽子了。


王晓东:但你可以说我曾经是新基石。


曹俊:对。


毛淑德:不是个永久的帽子。但是我也看到基金委最近出的政策可以连续支持15年,这个钱跟新基石也差不多。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评审文化?



谁都愿意把好消息告诉熟人。但是大家没有想到,你拥有的这个好消息,并不属于你,你拥有的这个好消息是属于全体评委、新基石科学基金会、大家的,其实是公有财产。——王晓东




毛淑德:刚才晓东老师提到科研文化的建设,今年终审的时候王志珍老师也呼吁不要泄露名单,我不知道新基石评审对整个科研文化带来了一些什么新的风气?你有什么期待?

王志珍:我个人是非常看好新基石的,看好它的选拔机制,因为它特别强调,从科学出发来选人。尤其是今年又有了一些改进,从初筛,初审到最后终评有三个阶段,初审那一步,全部是国际专家来评审。这有什么好处?


第一,科学鉴赏力有多样性。每个科学家对科学欣赏的角度,品位,都是不太一样的,这样就可以顾及到这一点。


第二,可以避免非常严重的人情关系,这个我也直说,我也知道各种各样的评审当中会有人情关系问题,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去改进的。为此新基石还成立了一个监督委员会,我也非常荣幸被聘为新基石监督委员会的主席。我们组里一共有五位老师,清华的朱邦芬老师,中山大学的黄达人老师,还有钱颖一老师,王恩哥老师,跟这些比我年轻的又非常有见解的老师们一起工作,我也觉得特别开心。


另外,就像您刚才说的,我特别提议不要去提前泄露名单。这是一个很小的问题,照道理都没什么好说的,评委跟工作人员之前都要签署承诺书,所有的过程大家都要严格保密,不能泄露。但实际上很多评奖提前泄露的并不少。


我们的科技界不是都非常爱听一些诺贝尔奖揭晓的故事吗?有的人在飞机上接到消息,有的人深夜睡觉突然来个电话,还有的人还觉得那个电话是诈骗电话都不愿意接等等,我们都很爱听这些故事。


这就是人家的评选文化,我们为什么不能做到呢?我们经常是最终名单一出来,手机上现在很方便,一个笑脸一朵花或者一个手势,一秒钟就泄露出去了。我说我希望这种事情不要发生。


这是一个很小的事情,但是说明的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如果我们能够在这个问题上真正做到,在30号上午10点钟公布的时候,每个人才知道自己得了奖,那将是我们中国在科学文化和评审文化的道路上走了很大的一步。这次好像都是在30号的公布会上知道的,所以我觉得非常好,虽然是个小事情但是非常好。


王晓东:我想也补充一下,我觉得这个里头其实是一个文化观念,另外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在这方面的所受到的教育和熏陶不足。人之常情,都愿意把好消息告诉熟人。但是大家没有想到,你拥有的这个好消息,并不属于你。其实你拥有的这个好消息是属于全体评委、新基石科学基金会和大家的,其实是公有财产。你并没有权利去做一个信使,把好消息告诉别人,和公器私用、和拿了别人的东西,本质其实是一样的,一方面也是为了自己得好处。


曹俊:我觉得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话题。这一点看上去是一些小事,但是这个是我们不好文化的组成部分。如果这件事能改过来,对纠正文化是有好处的,所以我觉得王老师这个提议非常好。有的时候它也不是规则,大家都是习惯了。我最烦的就是找关系,然后打招呼,你甭管怎么说,虽然你发了多少通知,上面多少要求,仍然是这样。这种文化我们需要一点点再慢慢把它纠正回来。我觉得这是很重要的一步,我也希望委员会的大专家们,能够保持初心,一定能够把它坚持住。如果能做到这样的话,我觉得对中国的科研文化是个非常重要的帮助。


王志珍:我再说一点,我觉得这个问题的确非常重要,这反应了一个问题:在科学界,法规概念有没有在大家心里。


如何衡量新基石研究员项目是否成功关键?




我想有了这个资金,主要还是能够使内心更平静,想一些更远,更深刻的一些问题。——丁胜

对任何一个群体的评估,最重要的是内部标杆的产生,而不是说我们外部对他们的期待,因为外部的期待是非常主观的。这个群体出现真正世界级的成果就是他们的标杆,他们自己要对着这个标杆评估。——王晓东




毛淑德:刚才我们已经谈到选人,谈到怎么支持原始的创新,我想问一下两位入选的科学家,首先问曹老师,因为你是第一期入选的新基石研究员。首批基金已经到位了吗?跟其他基金用法是不是有所不同?

曹俊:到位了。用法不一样,其实好几个问题都相关的。刚刚前面说的,能拿到新基石研究员的,手上肯定都少不了钱,为什么还要新基石来支持?但是大家做的是不一样的事,比如说我现在做的中微子实验,这个是国家支持的,我们已经做了十年,也花了20多个亿,所以说钱肯定是不缺的,但是我们有些什么问题?


第一,这个钱它不是你想怎么花就怎么花的,有严格的使用范围。我有什么想法,特别是有点新的想法,是很难实施的。第二个有了新的想法,我去申请钱是很难申请到的,因为从公平的角度来说,你有这么多钱还要钱干嘛。所以我有想做但做不了的事。新基石这个钱拿来之后我就可以做很多事,我现在主要做的两件事,一件事是正缺钱的、现在正在做的,那件事是我借钱做的,因为我不可能申请到其他钱了;另外一件事是我搁了好久,风险特别大,很可能做不成的。那我现在拿到钱了之后就开始启动这件事,去请人合作建立团队,然后开始研发新技术,这件事如果没有新基石是做不了的。


毛淑德:所以这个风险比较高,另外是有些关键技术概念的验证。


曹俊:没人做过的话,好多东西都要自己从头做,而且我觉得即使到现在我也没有把握说一定能做成,但是我相信新基石给我们这个机会,就是我刚才说的有可能会直接应用的,因为全世界都没有应用过。如果是其他经费,我可能申请不到,做失败的概率太高了,没法交差。


毛淑德:丁老师你马上就有一大笔钱,你想好了怎么用吗?


丁胜:在写这个项目的时候,其实已经有了非常深刻的一些思考。从我们这个领域而言,可做的东西非常多,当然真正有重大的突破其实也需要特别的聚焦。这个钱其实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我是想有了这样稳定的支持,其实内心会更踏实,因为平时去申请其他那些钱,频次太高了。它有具体的一些要求,所以有时候会看得近一些。有这样长期的支持,其实可以去做一些风险更高的尝试。我觉得由于这个基金的机制,哪怕是由于风险非常高没有出结果,或者说没有做出你期待的结果,这些有意义的尝试只要能对认知上有一个提升,我想最后还是可以很好地去汇报,很好的去交流。我想有这个资金,主要还是能够使内心更平静,想一些更远、更深刻的一些问题。


毛淑德:那我想问两位王老师,对于入选的研究员,基金的使用也比较自由,你们怎么去评估他们做的成功不成功呢?如果他们中间突然改了方向,曹老师说答应做什么事情,后来他做了完全不一样的事情,可以吗?从五到十年的时间尺度看,你们对这个新基石这些研究员有什么期待?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 王晓东


王晓东:对任何一个群体的评估,最重要的是在内部标杆的产生,而不是说我们外部对他们的期待,因为外部的期待是非常主观的。


他们现在已经有100多位,那如果到了第五年,这100多位科学家在新基石支持下,有真正的世界级的成果出来,它就会成为标杆。当这个群体出现真正世界级的成果时,就是他们的标杆,他们自己要对着这个标杆评估,而不是说我们对他们的评价怎样。


如果说两轮还对标不上,那我觉得你应该走了。第一次你说我这个风险很大,我觉得这是应该的,应该给别人失败的机会。但是不能给你多次失败的机会。因为后边还有别人要尝试失败的机会。


社会力量的可能性



好处是会更灵活,更多样化,在某些方面做一些创新。就跟我们做这个创新一样,大机构做创新不如一些小的机构它更敢去试,中间其实会爆发出来一些很有力量的结果。——丁胜






毛淑德:下面我想问一下两位王老师,中国基础研究经费去年突破了2000亿,国家基金委一年的经费已经达到327亿,也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数目。在这样的这种国家支持的力度下,像腾讯这样的社会资本和政府基金,应该怎么互补互相促进?


王志珍:新基石主要是支持人,不是支持具体的项目,这个好像跟国家的资助,是不一样的。


我自己觉得腾讯作为社会力量,作为企业,能够有这样的视野和心胸,是真正爱国的表现。我们国家现在要科技强国,有很多举措,作为一个社会力量能加入也是很不容易的。希望以后中国的企业家对基础科研的投入越来越多,这也说明我们的社会在逐渐成熟起来。


王晓东:基础科研,是我们这些科学工作者从事的职业,如果放在一个更大的视野里讲,我们都是为了人类的未来而工作。我们的基础研究,新技术发展,都是为我们目前解决不了的问题服务的。


我们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很多年了,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个富起来的人挣的钱,最后也是要造福人类未来的,用什么形式去造福人类?支持科学研究,支持解决我们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的突破,我想应该是我们大家的共识。像腾讯这样的对基础科学的支持应该算是起了个头。这个应该成为社会的常态,我在这里也呼吁一下,是不是我们从政策法规上,能够把这种事情变得更容易做到。


毛淑德:晓东老师讲的非常好,这里面当然涉及到一些问题,民间资本对科学的投资,跟国际上比,比如美国、日本、欧洲,到底有多大的区别?


丁胜:我们国家发展到当前的阶段,捐赠的数额越来越大,越来越多。当然腾讯这么大额的捐赠聚焦基础研究,确实有非常好的引领作用。我相信随着国家的进一步发展,会看到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基础研究中。当然它肯定是起到对政府资助的补充作用,好处是会更灵活,更多样化,在某些方面做一些创新。就跟我们做一些创新一样,大机构做创新不如一些小的机构更敢去试,中间可能会爆发出来一些很有力量的结果。


曹俊:对我们这个专业领域来说,不是特别好和国外比较,因为都是大的项目,所以基本上都是政府支持。但是我觉得经费来源多样化肯定有它的好处。国家经费条条框框多,我们都经常呼吁各个研究单位,应该有一定的自主权,如果有一个比较灵活的机制,我们研究将来能更加自由,对科学的进展能够更快地反应,所以我们需要有这样多元化的支持机制。


中科院高能所研究员、“新基石研究员项目”第一期研究员 曹俊


毛淑德:其实刚才曹老师提到了各个学科,高能物理可能全是政府支持,像我自己的老本行天文,里面有一些大望远镜,像世界上最大的两台10米的Keck望远镜就是在夏威夷,私人捐赠的,其实还有好多其他的光学望远镜,至少在美国是私人捐赠的。所以我们也很希望有企业家对大科学装置感兴趣,对我们来讲,这些东西对探索宇宙也做了很大的贡献。


下面一个问题,我个人比较关心,当然是腾讯基金会支持人不支持项目,但是我想问在座的科学家,像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它也是私人基金会捐赠的,在科学上做得非常出色的,包括物理、理论物理有些方向是世界领先的,有没有可能中国的民间资本也能够投资这些,这个问题你们怎么看?


王晓东:我想这个可能需要从顶层把通道打开。现在很多高校也接受捐赠,包括可以捐个楼,冠个名,是不是以后可以变成私人能够捐赠研究所,甚至捐赠人对研究所的运行和目标有一定的影响力。这些恐怕还需要一些制度甚至观念上的改变。


丁胜:我个人觉得其实刚才晓东提到的这些,已经在发生。先前其实很多大学的捐赠是給楼冠名,前些年像清华有很多捐赠实际上是冠名教授,是从实到虚,还有一些捐赠,就是去支持很具体的公益性研究工作。当然腾讯这是一个系统性的对基础研究的支持,所以我想变化实际已经在发生。我想它涉及到国家发展阶段,机制体制、财富的积累,包括文化上的变化。所以我个人觉得未来这样的事情会更多地出现。


希望十年后发诺奖的时候,
我们能对新基石研究员有所期待



好处是会更灵活,更多样化,在某些方面做一些创新。就跟我们做这个创新一样,大机构做创新不如一些小的机构它更敢去试,中间其实会爆发出来一些很有力量的结果。——丁胜





毛淑德:最后一个问题,腾讯这个新基石研究员已经做了两年了,我觉得开端非常得好,不管是对优秀人才的选拔还是对科学文化带来的影响。请每一位都说一说对新基石未来的期待或者希望。

丁胜:我是很期待新基石能够持续发展,刚才晓东老师提了一个我个人非常认同的观点,我觉得我们应该在这样一个机制下去思考自我突破,这是个很高的要求,有很高的标准。我感觉仅仅靠这一笔钱或者这一笔投入,真正能实现的还是有限,但是它能够带动更多的改变,能够引领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所以我也很期待新基石能够带动很多新的可能性发生。


王晓东:我有两点期望,一点是新基石是一个全方位的跨学科的支持项目,这还是一个很新的东西。到底能够孕育出来什么样的结果,很值得期待,没有人能够预测。


另外一个期待,是每年诺奖发诺奖的时候,没有休斯研究员的年头是少的。所以,我也希望,十年以后我们的新基石研究员在每年发诺奖的时候都是值得期待的。


曹俊:我也有两点期望,第一点就是对新基石的,我刚刚也说了希望管理层能够保持初心,把这件事做下去,起到改良中国科研文化的作用,能够对中国的基础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第二点是对新基石研究员,包括我自己,希望我们能够在新基石的支持下,做出成绩。因为这件事如果看不到成绩就做不下去,我们一定要做出成绩来让这件事能够做下去。


王志珍:我觉得新基石在多方面有标杆性的作用。一个是在人才选拔上,另外一个是在科学文化和评审文化上,第三是期待社会资金、民营企业更多投入基础科研,这也是一个社会进步更成熟的表现。


毛淑德:好,我想确实新基石基金有非常良好的开端,非常期待很多科学家在这个基金的支持下面,在科学文化支持机制方面都带来新的气象,在科学上有非常大的突破。今天就到这,谢谢!


关注《知识分子》视频号
可以观看直播回放

还能get更多有趣、有料的科普内容




END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A-level心理学值不值得学?需要什么样的基础?2024教育工作怎么干?听听各地教育部门负责人怎么说——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女性互助”作品?万事皆空中国还需要什么样的产业政策?电影剧组需要什么样的侧拍师?冷却的不止季节(111)— 中招读帖《为什么总把事情弄反》刀法峰会办到第五届,我重新思考了一下大家到底需要什么?人类是进化来的吗?听听这位讲师的分享!活动招募|内卷时代,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语文课?EB5投资移民:投资款到底需要投多久?2027届哈佛新生调查报告:当世界深刻变化,精英大学需要什么样的学生?法律人需要什么样的经济学思维方式?你穿什么样的鞋,你便是什么样的人,看看准不准!聊聊AI需要什么样的交换机?EB5投资移民:到底需要付哪些费用?磨牙症到底需不需要治疗?医生根本不知道病因?一文全方位了解磨牙症状、病因、预防和治疗!让你的科研之路底气十足 | 赛默飞致敬DNA发现70周年:守护科研梦想花园周礼栋对话Chris Bishop:转变思维方式,重塑科研文化学生作文写不好,老师应该如何教?听听这位老师怎么说...... | 精选咀外文嚼汉字(288)会所会馆俱乐部如何看穿诈骗?听听专家详解旅美散记(19):我在美国打乒乓想进哈佛?先看它究竟想要什么样的申请者|深度院校探索系列10面向未来,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城市|未来城市大奖2023报名启动有毒的科研环境,精神岌岌可危的科研人员孩子睡觉时可以开夜灯吗?听听儿科医生的说法人民到底需不需要凌晨三点的抖音小姐姐最新哈佛新生调查报告:当世界深刻变化,精英大学需要什么样的学生?硬科技时代,“草根”创业还有机会吗?听听投资大咖们怎么说大模型需要什么样的智算中心?7位大咖谈AIGC时代算力挑战与风口丨GACS 2023半路夫妻,再过“两性生活”是什么感受?听听男人的心里话卷娃到底对不对?听听包爸说点不一样的!新加坡为什么被国际大公司青睐?听听李显龙总理怎么说...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