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我们还有木心可读……
我是一个,
在黑暗中大雪纷飞的人哪,
你再不来,
两年前的深冬,《木心遗稿》第一辑首次与读者见面。
少年时,他出生于乌镇的一户书香世家;
青年时,他曾就读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随之又师从于林风眠门下;
后在嘈杂乱世中,经历了不少人生磨难;
中年迁居纽约,晚年归根故里乌镇。
2006年以来,木心作品陆续在国内出版。
但即便看过以上全部作品,读者仍会感叹:
木心像个迷,为什么始终难以找到一个准确的切口,走进他的世界呢?
在木心目前已出版的所有著作之外,尚有相当数量的笔记簿与散稿,从未面世,估计逾百万字。
这些手稿不注明年份,也未曾交代地点,小部分写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大部分写于九十年代和新世纪。
直到2011年木心离世,这些稿本才被分类、编号、拍照。
“有些句子真的好啊,来不及精心出版的句子,如果就这么焚毁,是读者的缺憾。”
在成书的过程中,编辑团队如同修补古木器、古建筑一般,一仍其旧。
尊重当年的译名用法,精选影印手稿原图,保留月久年深的味道。
内文纸张是橙色古版书纸,可顺纹翻阅。
锁线装订,真正体现时间之味。
宛如长途跋涉之后的归真返璞,读者拿在手上,有如旅行者躺倒在干草堆上捧读的那种感觉。
若再有人问起,如何理解木心?我们会说:
幸好,我们还有木心遗稿。
《木心遗稿》第二辑▼
限时特惠价 ¥126(日销价 ¥168)
2023年11月26日23:59 特惠结束
翻过《素履之往》的人评:“他幽默地胡扯,又不失尖锐深刻。”
而将木心带入国内读者视野的陈丹青,则认为:“他似乎是在没有中断的传统底下出来的人”。
究竟哪个评价更为贴切?
《木心遗稿》就像是给了读者一个进入木心世界的入口。
只不过它有数道门,每一道门的背后都是一个答案。正如他本人所说:
“艺术家,总得留下一些神秘的东西,供后世破解。”
打开书,我们一起进入木心手稿。
你是不是也和年少时的木心一样?
去选购了时髦的鞋子
迟暮之年,他也丝毫不掩饰内心所想: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到头来情人都成了鸡肋。
“不与没有嗜好的人做朋友”,但也不能与没有理想的人做朋友。
木心的文字辛辣?那手稿里的随笔更甚。
长距离地看,即以人的一生来看,那是要过三关:
一,入浪漫主义而出之。
二,入象征主义而出之。
三,入现实主义而出之。
他们身上有“人性”,不好,但是很“人”,水汪汪的,活唧唧的,鱼的身上不是总有一层发滑的液膜吗,上海人的身上(心上)就有这层东西,你突然用力抓,他便一扭脱手而去,啊,到底上海人。
你爱的是他那又古又浪漫的诗意?那手稿里有数不尽的文字供你玩味。
骷髅说:那么我没有脸了。
命薄如纸,纸上写满了诗句。
坐过监牢的人都知道无动作的呆坐是极烦苦的,在飞机上眺望阿拉斯加的雪峰,那种铭心刻骨的寂寞荒凉,如果天堂是这样的,如果神仙的境界就是这样“高超”,那真“算了吧”。
《木心遗稿》第二辑▼
限时特惠价 ¥126(日销价 ¥168)
2023年11月26日23:59 特惠结束
木心与陈丹青
借由照片,我们可以想象他们并肩走在纽约街头的样子;面对遗稿,我们大可将这些细碎文字,看作是他们之间的密语。
陈丹青本人也承认:“他和我聊过的私房话,无遮无掩,进入遗稿。”
我的厌世思想,一直掩藏着不向你披露,你也读过叔本华,然而你是入世的,爱恋生命的。
我已走到人生的尽头——可以说,我来美国之后,全靠你的佑护,度过了一而再三的难关。我想,我们今世的情谊,必要前世是根源,故下世还会在一起。
别了,丹青。
我曾设想,若是为木心先生写一本传记,陈丹青定是不二人选。可他自己却说:“像哈代一样,非常厌恶别人为我写传记,嘿,你知道我是个什么东西。”
虽然可惜,但即便没有传记,我们也可借由遗稿,发现那个坚硬蜗牛壳之下的木心。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