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上美国前30大学,文书的作用有多大?
作者:Kathy碎碎念
转载:小荷金灿灿
【写在开头】
最近微信推荐机制调整了,可能有些朋友会收不到我们的推送,大家别忘了给视角学社加上星标,以免错过更多精彩!
预防失联,请关注视角备用号:
正文
距离UC申请提交还有不到两周,估计现在好多小朋友都在奋笔疾书,有的甚至是鸡飞狗跳,焦头烂额。我尽量写得心平气和,不引起家长们的进一步焦虑哈。
首先,文书不是美本申请所独有的,申请英国等国家也得写文书,甚至申请某些中外合作项目也得写。为什么都要写文书?难道凭大考成绩、凭学校成绩单,不能看出是不是个好学生吗?这里就要谈到中外人才选拔机制的差异。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2023年报名参加高考人数为1291万人。
如果每个人都要面试,都要自由选择申请一定数量的大学,那我们的大学肯定是吃不消的。另外中国大学的学费和生活成本,相比去其他国家读书,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既然考上清华北大和考上一个普通大学在花销上类似,那能上好学校当然不去弱学校。所以好学校的竞争更激烈,更卷。很显然,高考是当前我国最公平、最具可操作性的人才公开选拔机制。要知道,直到民国,都还是学生自己申请大学、自己面试的模式呢。更早的科举制度,形式上类似高考,内容上就是写文书。所以说,如果人才选拔机制和资源支持个性化录取,那通过文书展现出你是个什么样的人,你的兴趣、特质,对于招生官(主考官)了解你,进而做出录取决定,便是至关重要的。
即便都是海外院校,各个国家风格也不同。英国重视学术,申请英国大学的PS讲求“上干货”,抒发情怀和讲故事,没有太大效用。而且英国更喜欢学生聚焦于某个垂直专业领域,对跨学科的职业选择不是很友好。进入到英国大学后,也几乎不能换专业。加之UCAS系统是一篇申请文书用在5个志愿上,所以引用一位留学大咖家长的话,如果你想一床被子盖几个人(一篇PS申请几个专业),大概率是盖不下的。最后可能哪个都没说清楚。
具体到美国,不同的申请系统也风格不同。Common App是申请美本最常用的申请系统。由一篇申请主文书和各校的成套小文书组成。主文书是体现“你是谁”的重中之重。火眼金睛、阅人无数的招生官,就是从这篇文书来建立起对你的第一印象,相当于比赛的规定动作。小文书则体现了某所大学对你的期待。从这一套文书中,招生官试图得到以下答案:你将给我们学校带来什么?(对学校的某个改善?未来的捐款?还是会增加学校的荣光?)你为何要选择在我们学校度过四年大学时光?(是某位专业的教授吸引了你?还是学校的某个传统打动了你?)相当于比赛的自选动作。而UC申请系统,则需要你从8个命题作文中选出4篇来写,并统一呈现给你选择的几所加州大学。领导力,创新能力,天赋或才能,教育机会,挑战,学术热情,社区,自选题目。看似很多,实则很不好选,因为容易选重。
当然招生官是盲人摸象,他/她很想看到你更多侧面,而不是管中窥豹。所以,怎样展现出你完整、立体的形象,需要好好排兵布阵。
写文书一定要和熟悉自己的人做讨论。想找一个对你知之甚少的人给出建议,我觉得是不靠谱的。这就跟你找一个街边保险销售要一份保障计划一样的效果。另外文书一定要自己写,不可以请人捉刀。因为只有你最了解你自己。可以写得不够优美,但胜在真实。要接受真实的自己。一旦由别人做了,首先是诚信方面留下污点,其次是会动摇你的信心。你会对自己是否值得这所学校产生怀疑。所以,你可以和信赖的人讨论它,但不要假以他人之手。
文书创作是一件既艰苦又有趣的事。它能帮助你检视自己,回忆起自己曾做过的许多有意义的事以及后悔的事,也能促使你思考未来的规划。早申请、加州申请、常规申请、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申请,每一轮的文书创作,都是一次心灵之旅。经历过申请的同学,相信看到这里都会微笑吧。
距离UC申请截止还有12天,距离常规申请结束还有不到50天。加油吧,少年们!
相关阅读:
美本退学率高达25%,美国大学教授揭开中国留学生光鲜下的挣扎
作者:Kathy碎碎念,转载:小荷金灿灿,本文经授权转载,版权归属作者/原载媒体所有。
喜欢本文?欢迎关注/置顶/点赞/加入留学家长公益交流社群: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